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0 19: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分。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 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
A. 云南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山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半坡村
2.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的宗旨是(  )
A. 驱除鞑虏 B. 振兴中华 C. 恢复中华 D. 创立民国
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体现这一开放趋势的是(  )
A. 建立港澳特别行政区 B.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C.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 设立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4.观察下面的五代十国形势图,可以直接从图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后周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B. 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C. 这一时期多个政权同时存在 D. 南唐逐渐统一全国
5.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如图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 D.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6.如表是1916-1925年我国面粉进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千关担)。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进口量 出口量 出(+)入(-)超量
1916-1920年 339.8 1750.9 +1411.1
1921-1925年 3913.8 643.4 -3270.4
A.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 国内农业严重衰退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7.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 B. 西域都护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C. 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D. 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0国
8.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837件遗物回到了祖国怀抱,国家隆重迎接烈士“回家”,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烈士的无上尊崇。70多年前,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生命的危险依旧奔赴朝鲜的目的是(  )
A. 抗击国民党 B. 收复西藏 C. 保家卫国 D. 抵御日本侵略
9.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第30个年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4周年,从1999年到2022年,澳门的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172.69亿澳门元,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国两制”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十六世纪英国诗人的时间观发生改变,他们一改之前创作中以神为尺度衡量人生命的末世论,开始让“人的生命成为度量时间的尺度”。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思潮是(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 B. 分权制衡原则的影响
C. 资产阶级对权贵厌恶 D.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11.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
A. 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民族危机 B.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 黑人奴隶制、农奴制、民族危机 D.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民族危机
12.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 有利于维系周王朝的统治 B. 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C. 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 D. 是一种行政制度的创新
13.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包括(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C.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14.在中国历史上,清朝呈现出消灭地方分裂势力和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双重特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抗侵略的是(  )
A. 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 B. 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
C. 打败郑氏集团,统一台湾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新疆
15.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是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中国的伟大复兴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这段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封建社会还处于上升阶段
②近代第一次学习西方制度是因为受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刺激
③民国十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④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背景之一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16.在古代印度社会,富商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 官吏的地位高于商人
C. 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 D. 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17.在八年级的一节历史课上,王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评价唐太宗,下面是四个组的评价结果汇报,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创立科举制,开通大运河,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 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
18.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1949-1956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化状况的是(  )
A.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生产合作社
19.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 1941 年为止,共计招募了 250 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 740 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该措施“最为成功”主要是因为(  )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 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起来
C. 成功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D. 环境保护与增加就业相结合
20.如图为某朝代的政权结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21.据统计,北宋宰相共有71人,科举出身的有65人,约占92%;副宰相153人,科举出身的有139人,约占91%。南宋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僚比例更高。这一现象源于(  )
A. 宋代选拔官员的办法发生变化 B. 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度降低
C. 宋代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D. 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22.考古学者在一处古巴比伦城市遗址中发现了一部保护耕牛的单行法令——《耕牛租赁法典》,现存10条,其中有4条是对承租人责任的规定(如表所示)。由此可推知,古巴比伦(  )
内容
第1条 如果承租人弄瞎了耕牛的眼睛,他应赔偿耕牛价值1/2的银子
第2条 如果承租人砍掉了耕牛的角,他要赔偿耕牛价值1/3的银子
第3条 如果承租人弄伤了耕牛的蹄腱,他要赔偿耕牛价值1/4 的银子
第6条 如果由于承租人的疏忽,耕牛在过河时淹死了,承租人要赔偿耕牛全部价值的银子
A. 刑罚较为宽松 B. 法典体系完备 C. 畜牧产能低下 D. 重视农业生产
23.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中的甲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分立与融合 B. 开放与革新 C. 碰撞与交流 D. 统一与繁荣
24.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此后,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了新的侵华手段,下列哪项不属于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
A. 强租“租借地” B.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 划分“势力范围” D. 倾销鸦片
25.1938年5月,“孩子剧团”在汉口举行的为期3天的公演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等曲目,表演了《捉汉奸》《仁丹胡子》《帮助咱们的游击队》等剧目。据此可知当时(  )
A. 文娱生活丰富多彩 B.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C.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 反对内战渴望和平
26.下面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的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影响革命的进程
C. 武装斗争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唯一方式
D. 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
27.《全球通史》记载,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力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C. 使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D. 德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28.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编著的现代世界史丛书,一共五本,04卷名称为《两次世界大战(1914-1945年):西方的没落》,(见图)结合所学下列内容属于该书范围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④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⑤冷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29.近代史上不同阶级针对土地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反映的土地政策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哪一文献有关?评价一下这部文献。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土地改革对人民解放战争起到什么作用?
30.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我校七年级学生以“走进百家争鸣”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鸣”之原】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在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出现了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1) 根据材料一,简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任务二“鸣”之物】
材料二: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 材料二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这些百家之言涉及哪些学派?(写出学派及其相应言论序号,两例即可)
【任务三“鸣”之功】
材料三: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丰富繁荣的文化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 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
【任务四“鸣”之续】
(4) 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哪个学派的治国之策来治理国家?请说明理由。
31.历史人物可能多次出场,但表现却不一致,有时是喜剧,有时是悲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亨利 菲利浦 贝当( 1856-1951)法国元帅。从小立志做一名军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圣西尔军事学校,此后一直在军中任职,从少尉一步步升级至元帅。1915年,德国军队进攻凡尔登,法国防线岌岌可危,贝当被紧急调往前线。他提出“他们不会通过”口号,动员各种力量运送物资以保证前线炮兵发挥作用,还采用部队轮换制保持军队战斗力。贝当守住了凡尔登要塞,赢得了“法兰西的救星”“陆军的医生”等赞誉。
1931-1934年间,贝当任陆军部长,极力主张从正面防御德国,支持修建作为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马奇诺防线。可是,1940年德军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使防线失去作用,法军节节败退。此时,贝当出任政府总理,力主与德国合作,最后签订法德停战协定,包括巴黎在内的3/5的国土归德军占领,新政府必须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与德国“合作”。
1940年7月,贝当政府迁到维希,成为纳粹德国的傀儡。
1945年4月,贝当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最后死于囚禁地利勒迪厄岛。
——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军事历史卷》
(1) 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要隆重纪念贝当,许多人立马表示反对。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有人主张纪念贝当,也有人反对纪念贝当。
(2)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2.根据下面所示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8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41年12月 日军侵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2年1月 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2年2月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43年11月 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44年6月 美英等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37年10月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39年9月 德国入侵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 1945年5月 德国战败
1940年 德军大举进攻并占领北欧和西欧诸国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2)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A
21.【答案】C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D
25.【答案】C
26.【答案】C
27.【答案】A
28.【答案】B
29.【答案】【小题1】文献:《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小题2】表述:平均地权
【小题3】目标:实现耕者有其田。
作用: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人力、物力保障
30.【答案】【小题1】政治:社会动荡,诸侯林立,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科技:科技取得较大进步;文化:私学兴起促进了思想的传播与交流。(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2】儒家:①④;墨家:⑤;道家:②;法家:③(两例即可)。
【小题3】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影响了各诸侯国的政治改革;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4】儒家:儒家主张“仁政”治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他学派与主张相对应,言之有理也可)(任选一家学说,言之有理即可)
31.【答案】【小题1】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当动员各种力量运送物资,保持军队战斗力赢得了战役的胜利。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贝当的错误指挥导致法军节节败退,并出卖国家利益,又投降于德军,成为纳粹德国的傀儡。
【小题2】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32.【答案】【小题1】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小题2】观点: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由此可见,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第11页,共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