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细(qiān) 投掷(zhì)
B.希冀(jì) 皱纹(zòu)
C.普及(pǔ) 横跨(héng)
D.摊贩(fǎn) 税务(shuì)
2.下列传统文化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B.雅人四好:吹拉弹唱
C.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D.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3.下列句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班级劳动田中的生菜挨挨挤挤的,茂盛极了。
B.我吸收了上次比赛的经验,朝着冠军努力着。
C.同桌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过去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再也看不见了。
D.雨天,芳芳和明明迟到了,但是迟到的原因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4.“琴鸟不但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它的叫声动听悦耳,就像是在演奏美妙的乐曲。”一句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在大洋洲的树林里有一种鸟,它那长长的尾巴上羽毛朝天竖起,就像是希腊的七弦竖琴。②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琴鸟”。③更让人惊奇的是,琴鸟不但能学别的鸟叫,还会模仿好几十种声音呢,④因此,被誉为鸟类“音乐家”。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B.《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C.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D.《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中的画指的是北宋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
二、书写
6.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1)大自然的生灵无比可爱。春风,红花绿叶似的来,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初夏,满池的荷花竞相开放,置身其中,自己变成了荷花,随风。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有无数的秘密让我们去探索……
(2)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蔡伦发明造纸术,影响全;赵州桥的,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才干;《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
三、填空题
7.补全下列词语。
光 夺 起舞 精 采
南 北 快快 株 兔
迫 及 不息 丝 缝
8.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4)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春江水暖鸭先知。
(2)蒌蒿满地芦芽短, 。
(3)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千门万户曈曈日, 。
(5)《纸的发明》这篇文章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造纸术被发明以前人们记录的方式、西汉和东汉时人们使用纸并改进造纸术以及造纸术 的过程。
(6)《滁州西涧》这首诗运用了 的手法,表现出诗人 的情怀。
四、句子训练
10.照样子,写一写过春节,大街上的热闹情景。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外对比阅读。
选文一:
燕子(片段)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选文二:
梁上的燕子
①柳叶吐绿的时候,一对燕子在我家厅堂梁上住下来了。
②这两只燕子体形小巧,翅膀细长,尾巴开叉,全身黑色,连嘴巴也是黑的,只有肚子下面有点灰色的毛。它们在梁上飞来飞去,“叽叽叽”地叫着,好像在说:“小瑜,我们做邻居
了!”
③垒窝开始了。两只燕子像两个黑梭(suō),一会儿飞出去,一会儿闪进来,嘴里衔着泥土,一粒一粒粘在梁上。就是雨天,它们也不停地工作。几天后,灰白色的高垒好了,窝口较小,朝向南门。中间较大,像个葫芦。紧紧地贴在梁上,又小巧又结实。
④燕子不仅是垒窝的专家,还是捉虫的能手。它们飞行的时候,总是张着嘴,把那些在空中飞的虫子,一个一个地吞进肚里。河畔、菜园、水田、小山坡的上空小虫多,燕子成双成对地在那些地方穿来穿去。
11.阅读,整体感知。
(1)给选文一所描绘的画面取个名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燕子飞行图 B.春光燕子图 C.花草赶集图
(2)读选文二,请照样子把第③、第④自然段描写的画面写下来。
12.鉴赏,体会表达。
(1)选文一中,“光彩夺目的图画”由轻风、 、柔柳、红白黄的花、 、叶、 等景物构成。
(2)选文二第②自然段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有“ 、 、 ”,燕子的颜色有 、 ,燕子的叫声是“叽叽叽”。这样写有形、有色、有声,画面感强。
13.当看到有人伤害燕子时,你会怎么劝说他?
课外阅读。
七星瓢虫的智慧
①这是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一则关于昆虫的真实故事。
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有一种昆虫,它有红红的壳子,黑亮的斑点,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七星瓢虫。这种七星瓢虫,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虫子,因为它们有着不可思议的本领。
③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成长至某个阶段,这种七星瓢虫便不停飞动,四处寻找。它找到了一处光线充足、肥沃松软的土地,便停了下来,用它那坚硬的爪子向后刨土。通过艰
辛的劳作,它挖出一个足以藏身的深洞,退了出来。
④七星瓢虫挖洞,不是为了产卵,也不是为了找吃的,而是往洞里塞自己带来的东西。只见它把东西埋好之后,开始往洞里填土,直至把东西埋得严严实实的。难道七星瓢虫也懂得在土里储存食物?
⑤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刮了风,下了雨,见了太阳,森林里的天气变化无穷,而七星瓢虫悄然藏于树叶下……
⑥突然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当初七星瓢虫埋藏东西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棵绿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绿芽很快便长成一棵小苗。小苗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一棵低矮的果树。两三个月过去了,树上结出了像樱桃一样红彤彤的,叫不出名字的果实。
⑦它们居然懂得,为了吃到最可口美味的食物,亲自动手去种植,同时等待漫长的几个月……恍然大悟的我们,不得不感叹七星瓢虫种树吃果实的智慧。
⑧至果实完全成熟,这只七星瓢虫才飞至果树上面,精心挑选了一粒最红最美的果实,摘下抓起,带着飞走。随着电视上画面的移动,我们终于看清楚:这只七星瓢虫拿着自己精心种植出来的最漂亮最完美的果实,是为了博一只雌七星瓢虫的欢心……
14.文中所介绍的是哪一个地方的七星瓢虫?( )
A.热带雨林 B.西部草原 C.原始森林 D.平原田野
15.读了短文,我知道了七星瓢虫挖洞是为了( )
A.产卵 B.种果树 C.找吃的 D.储存食物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读了短文第③节,我知道了七星瓢虫“不停飞动,四处寻找”的是 。
(2)第⑥节中“突然有一天,奇迹发生了”,这里的“奇迹”具体指的是 。
(3)阅读第⑦自然段,从“居然”“不得不感叹”等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
17.为什么说“这种七星瓢虫,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虫子”?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
18.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你一定也观察过一些动物或植物,请选择一个,把你观察和感受到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六、书面表达
19.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湖北卫视推出的《奇妙游》系列节目,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以《我最喜欢的 节》为题,写一写这个节日的特色或者传说,以及你过节的感受。
(2)大自然美妙无比,有生机勃勃的植物,有活泼可爱的动物,你留心观察过它们吗?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抓住它的样子、习性、动作、神态等,把它的特点详细地描写出来。题目自拟。
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写作有一定的顺序,字数不少于300字。
《期中综合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B B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纤细(qiān)——xiān;
B.皱纹(zòu)——zhòu;
D.摊贩(fǎn)——fàn。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常识的掌握。
B.“雅人四好”也叫“文人四友”,指的是琴(古琴)、棋(围棋)、书(书法)、画(绘画 ),而“吹拉弹唱”是多种演奏和演唱形式的统称,并非“雅人四好”,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B.“吸收经验” 表述不太准确,通常说 “吸取经验”。
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第①句写了琴鸟的外观和它与七弦竖琴的相似之处。第②句写了琴鸟的名字。第③句写了琴鸟叫声的模仿能力。第④句是对琴鸟叫声模仿能力的总结和评价。结合句子“琴鸟不但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它的叫声动听悦耳,就像是在演奏美妙的乐曲。” 这句话先描述了琴鸟的外貌(长得非常漂亮),然后描述了它的叫声(动听悦耳)。应插入第②③句之间,在提到琴鸟名字之后紧接着描述其外貌和叫声,这与第③句关于琴鸟叫声模仿能力的描述相衔接,形成了一个从外观到叫声再到叫声模仿能力的完整描述。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的了解。
B.《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是汪曾祺。汪曾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故选B。
6.(1)
(2)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拂、感、激、聚、拢、佛 、舞、蹈、界、智、慧”的正确写法。
7. 彩 目 翩 翩 无 打 辕 辙 痛 痛 守 待 不 待 经/生/川 久/生/流 严 合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光彩夺目: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翩翩起舞:轻捷飘逸地舞起来。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痛痛快快:极为畅快的样子。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经久不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川流不息:像河川般奔流不停,比喻时光无尽地流逝。
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
8. 拟人 比喻 反问 排比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与理解。
(1)句中“告诉”一词将蜻蜓当作人来写,赋予了蜻蜓人的行为和情感,所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2)句中 把“角”比作“美丽的珊瑚”,有明显的比喻词“好像”,通过这种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角的精美别致。所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3)句子用“难道你已经忘掉?”这种反问的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的意思是“这个自然规律,你没有忘掉”。所以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
(4)句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相同,结构相似,列举了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是排比修辞。所以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9.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借问酒家何处有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时间 传播 托物言志 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与课文理解。
(1)书写时注意“桃、枝”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豚、欲”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借、酒”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新、换、符”的正确写法。
(5)《纸的发明》一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的缘由、演变和发展。具体顺序如下: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上。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后来:造纸术传到其他地方,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纸的发明》主要讲述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以及影响。具体内容包括:造纸术的重要性: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早期记录方式: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但这些材料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蔡伦改进造纸术: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造纸术的传播: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探索制造纸张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尝试,最终在蔡伦的提议下成功发明了造纸术。
(6)《滁州西涧》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西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10.春节到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可真热闹: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拜年,有的在旅游,有的在街上看热闹。
【详解】本题要求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先写一句总起句,再用“有的……有的……有的……”写排比句,要写出事物怎么样。解题时也应该有到五个“有的”更换不同的场景来写一段排比句描述出过春节,大街上的热闹情景即可。
例如:春节到了,走在街上的,是摩肩接踵、喜气洋洋的人:有的提着红灯笼,有的抱着年货礼盒,有的举着糖葫芦,有的牵着五彩气球,有的举着手机拍街边的舞龙表演。
11.(1)B
(2)燕子垒窝图 燕子捉虫图 12. 细雨 草 燕子 小巧 细长 开叉 黑色 灰色 13.燕子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会帮助控制农民伯伯蚊虫和其他害虫的数量,请你不要伤害它。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段选文,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在春天中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选文一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突出了燕子在春光中的灵动与美丽,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选文二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燕子筑巢、捕食的生动场景,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整体上,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传递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启发读者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1)结合选文一“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可知,该段落的重点词语分别为“春光”和“燕子”,据此可知所描绘的画面符合题意的是春光燕子图。
故选B。
(2)阅读短文,结合第③段“垒窝开始了”可知,这段主要介绍燕子垒窝,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燕子筑窝图”。
阅读短文,结合第④段“燕子不仅是垒窝的专家,还是捉虫的能手”可知,这段介绍燕子捉虫子,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燕子捉虫图”。
12.本题考查找关键词句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选文一“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可知,“光彩夺目的图画”由轻风、细雨、青草、绿叶和燕子等景物构成。
(2)结合选文二第②自然段“这两只燕子体形小巧,翅膀细长,尾巴开叉,全身黑色,连嘴巴也是黑的,只有肚子下面有点灰色的毛”可知,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是:小巧、细长、开叉,描写燕子颜色的词语是:黑色、灰色。
1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题干可知,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劝说别人不要伤害燕子,可从燕子的重要性、尊重生命等方面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会给农民伯伯报春,还会帮助他们捕捉害虫,它们也是自然界的一员,请您不要伤害燕子。
14.A 15.B 16. 最温暖肥沃的土地 当初七星瓢虫埋藏东西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棵绿芽,长成了小苗,不久长成了果树,树上结出了果实 惊讶赞叹 17.七星瓢虫会亲自种树吃果实;雄性的七星瓢虫还会拿着自己精心种植出来的最漂亮最完美的果实,博一只雌七星瓢虫的欢心。 18.哥哥给我抓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我把它放在一个小杯子里,开始,小蜗牛还很害羞,把头缩进硬硬的壳里,慢慢地它就熟悉了这个陌生的小家,还伸出头来,两根触角一摇一摇的,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导读】这篇短文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七星瓢虫独特的生存智慧,通过"种树结果"这一拟人化行为,巧妙揭示了昆虫界令人惊叹的生存策略。文章采用“发现现象——产生疑问——揭示真相”的递进式结构,配合天气变化的时间线索,既保持科学观察的严谨性,又赋予故事童话般的趣味性。尤其结尾处点明瓢虫行为与求偶的关联,使科普叙述陡然增添情感温度,体现了自然界生物行为的多重意义。叙述语言兼具文学美感与科学准确,是优秀的科普小品文范例。
1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②自然段“在亚马孙热带雨林,有一种昆虫,它有红红的壳子,黑亮的斑点,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七星瓢虫”可知,文中所介绍的是热带雨林的七星瓢虫。
故选A。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第⑥自然段“当初七星瓢虫埋藏东西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棵绿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绿芽很快便长成一棵小苗。小苗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一棵低矮的果树。两三个月过去了,树上结出了像樱桃一样红彤彤的,叫不出名字的果实”可知,七星瓢虫挖洞是为了种果树。
故选B。
16.本题考查对词语与内容的理解。
(1)从第③自然段“它找到了一处光线充足、肥沃松软的土地,便停了下来,用它那坚硬的爪子向后刨土”可知,七星瓢虫“不停飞动,四处寻找”的是最温暖肥沃的土地。
(2)从第⑥自然段“当初七星瓢虫埋藏东西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棵绿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绿芽很快便长成一棵小苗。小苗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一棵低矮的果树。两三个月过去了,树上结出了像樱桃一样红彤彤的,叫不出名字的果实”可知,这里的“奇迹”具体指的是七星瓢虫当初埋藏东西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果树,并结出了果实。
(3)阅读第⑦自然段“它们居然懂得,为了吃到最可口美味的食物,亲自动手去种植,同时等待漫长的几个月……恍然大悟的我们,不得不感叹七星瓢虫种树吃果实的智慧。”从“居然”“不得不感叹”等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惊讶赞叹的感情。作者通过这一描述,不仅表达了对七星瓢虫智慧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大自然中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智慧的敬畏之情。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从第⑦自然段“它们居然懂得,为了吃到最可口美味的食物,亲自动手去种植”“这只七星瓢虫拿着自己精心种植出来的最漂亮最完美的果实,是为了博一只雌七星瓢虫的欢心”可知,七星瓢虫不仅具备寻找合适土地并挖洞的能力,它们还懂得通过种植果树来获得食物。这种行为在昆虫界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了七星瓢虫的高度智慧和策略性。它们不仅选择光线和土壤条件都好的地方种植,还知道等待果实成熟,最终挑选最完美的果实。这种智慧和能力令人惊叹,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虫子之一。
18.本题考查拓展写话。
要扣准主题,内容合理,语言流畅。例如:我选择观察的是蚂蚁。有一次,我在公园的长椅上放了一块饼干碎片,不久就吸引了一群蚂蚁。它们先是用触角相互触碰,仿佛在交流信息,然后迅速组织起一个小队伍,开始搬运饼干碎片。尽管饼干碎片对于它们来说非常巨大,但蚂蚁们并没有放弃。它们用嘴咬住饼干,然后齐心协力地将它拖向自己的巢穴。这个过程中,我还观察到有蚂蚁在周围巡逻,仿佛在保护搬运队伍的安全。整个过程虽然耗时较长,但蚂蚁们的坚韧和合作精神让我深感敬佩。这次观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伟大。
19.例文一:
我最喜欢的端午节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非常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
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例文二:
蒲公英
春天来了,路边的蒲公英又开放了。它虽然不像其他花儿那样五彩缤纷,但是它却十分可爱,实用。
蒲公英长相十分普通,刚长出来时很容易被认为是杂草,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它慢慢长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它那锯齿状的叶子,分散在中心两侧,不久后在中心处会伸出一个个“小枝干”,那就是它的花苞。花苞小小的,呈圆柱形。过了几天,蒲公英就会开花,花儿绽放后就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圆盘子,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亮丽。
蒲公英的花儿过几天就会凋谢,那一个个亮丽的金黄色的圆盘子就变成了可爱的白色毛绒球。毛绒球上的小绒毛就是蒲公英的种子,他们在等待风儿的到来,等待着那个充满未知之数的生命之旅。蒲公英与那些华而不实的花儿不一样,它还有很多用途。蒲公英的叶子可以做菜,花朵可以做酒。它还具有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
小小的蒲公英,具有大大的价值。如此可爱又实用的蒲公英,怎么不值得人们的称赞呢?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选文一:
一、审题。以《我最喜欢的 节》为题进行写作,围绕传统节日展开,需突出“最喜欢”这一情感倾向,重点写节日特色、传说及个人过节感受。
二、立意。通过描述自己对某个传统节日的喜爱,展现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
三、写作思路。
开头:直接点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简要说明喜欢的缘由,引出下文。
中间:先介绍该节日的特色,如节日的典型习俗(饮食、活动等);再讲述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最后描述自己过节时的具体经历和内心感受。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对这个节日的喜爱,升华主题。
选文二:
一、审题。这是一篇状物作文,对象限定为大自然中的植物或动物。需选定一种最熟悉的植物或动物,从样子、习性、动作、神态等方面详细描写其特点,题目自拟。
二、立意。通过对所选植物或动物的描写,展现大自然生物的独特魅力,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要写的植物或动物是什么,简单说明与之结缘或对其感兴趣的原因,引起读者兴趣。
中间:按照一定顺序,先描写其样子(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接着阐述习性(生活环境、饮食偏好、活动规律等);若为动物,可描述动作、神态特点,植物则可描写其生长变化过程等,通过细节突出特点。
结尾:总结该植物或动物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再次强调对它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