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模块三 学科大观念
专题九 区域地理自然要素分析
目录
CONTENTS
学法突破
1
典例剖析
2
区域地理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分析区域地理
自然要素是认识区域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区域地理人文要素分析的基础,是区域认知
和综合思维的重要体现。
学法突破
01
一、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
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
(1)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导致海岸
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特点。
突破
(4)非洲赤道地区东侧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原因是地势较高。
(5)地势的高低起伏改变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比
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比同纬度低。山地等温线的数值
偏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偏大;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大致平行。
2.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谷处易形成
河流,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2)地形影响河流流速:山区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平原水流平稳,航
运价值高。
突破
(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密集,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
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2)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人口分布密集,有利于聚落的
形成;山地、高原地区地势较高,人口分布较少,不利于聚落的形成。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规划的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平原宜农则农,山地宜林则林,高原宜牧
则牧,河湖宜渔则渔。
②对交通的影响:为了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地势低平的地方是居民点及城市发
展的首选地。山区交通不便,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设难度大。
③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水库宜选择在“口袋形”地形区,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
处,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尽量由高处向低处引水。
突破
二、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水量:一般季风区河流多为外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
大气降水,河流水量较大;内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小。
(2)影响河流的结冰期:河流结冰期的长短与气温的高低有关,一般北半球1月均温
在0℃以上的河流无结冰期;1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且冬季越长、气温越
低,结冰期越长。
(3)影响河流的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突破
2.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表现
气候与服饰 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只穿单衣;温带地区服装四季分明;寒带地区一年
四季都穿厚衣服;青藏地区气温日较差大,藏袍与其相适应
气候与饮食 南方地区居民喜食米饭。北方地区居民喜食面食;四川盆地居民喜食
辣;黄土高原居民喜食酸
气候与民居 东南亚:高架屋与当地高温潮湿的环境特点相适应。西亚、北非:墙
厚窗小与当地高温、多风沙有关。北极冰屋与当地寒冷的气候有关。
我国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我国北方民居坡度小、墙体较
厚,与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有关。黄土高原窑洞与当地黄土的直立
性,冬暖夏凉、干燥的气候有关
气候与交通 沙漠地区以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我国南船北马
突破
3.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气候影响作物的熟制:热带一般为一年三熟,亚热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
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温带和寒温带为一年一熟。
(2)气候影响农业类型:我国南、北方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
田;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其中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发展了独具特色的
绿洲农业,青藏地区由于高寒,发展了河谷农业。欧洲西部由于全年温和多雨,多汁
牧草生长茂盛,畜牧业发达。
(3)气候影响农作物的种类:高温多雨的地区适合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降水较
少、热量较充足的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如印度的恒河平原种植水稻,德干高原种植小
麦;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突破
三、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河流与农业生产
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其提供的有利条件是:①
灌溉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
保障)。②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冲积扇等,这些地区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便利的水运。
(2)河流与工业。工业沿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河流的运输价值高,有丰富的水资源,
地形平坦,能源(水电)充足。
突破
(3)河流与旅游业。河流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如尼罗河风光、桂林山水、三峡、
多瑙河风光等。
(4)河流与人口分布。河流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往往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沿
岸、尼罗河沿岸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城市密集的原因有工农业发达、城市
集中,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发展历史悠久等。
2. 旱涝灾害、水环境问题: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河流水量
不稳定,容易产生旱涝灾害。河流附近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往往造成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突破
典例剖析
0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
典例
主题一:地形与气候
地势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的障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气温随地势的变化规律是: 。
(2)图2中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纬40°~60°之间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
。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温带海洋性
受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
典例
主题二:地形与河流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众多的河流冲洗着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读图1,密西西比河支流从东西两侧向中间汇聚,由此判断北美洲的地势特点是 ;密西西比河干流 (流向)流入墨西哥湾,反映出中央平原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
东西高、中间低
自北向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
典例
主题二:地形与河流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众多的河流冲洗着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4)一般而言,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 ,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 ,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快
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
典例
主题三:气候与河流
“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
(5)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流量 (选填“大”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一般有结冰期。
探究结论: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