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练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学弈》选自《 》。
2.请在“ ”上补充课文内容。
3.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弗若之矣: (2)非然也:
4.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阅读与理解。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6.文中“汤”的意思是 ,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
7.请你用自己的话 ,简要陈述两个小孩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 理由
小孩1
小孩2
8.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也有理有据,一个小孩从 角度举例,另一个小孩从 角度举例。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曾经告诫弟子的:“ 。”
课内阅读鉴赏
《匆匆》节选
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②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空虚——( ) 伶俐——( )
10.第二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用( )修辞手法来描写时间匆匆的。
A.事情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比喻 E.排比 F.拟人
11.作者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理解。
怀素学书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庵”。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木板,书之再三,板盘皆穿。
13.联系小古文内容,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贫无纸可书: (2)书不足:
14.下列句中的“乃”,与“乃种芭蕉万余株”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布裘坐观 B.今乃掉尾而斗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此乃天意
1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 ”的句子。
16.文中写了怀素 和 这两件事。从怀素学书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阅读短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主人与食 (2)既得盐美
(3)缘有盐故 (4)反为其患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
(2)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
1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日记一则(节选)
[明]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③,铮铮④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注释]①沙市:今湖北荆州。②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③敲戛(jiá):轻轻地敲打。④铮(zhēnɡ)铮:文中形容雪子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20.“欲”的意思是 ;“亦”的意思是 。
21.“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意思是 。这句话衬托出 。
22.文中说“亦复有少趣”,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趣”在何处?(至少写出两处)
23.读一读,下面句子停顿合适的是( )
A.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B.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C.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人生小幼①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③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④,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①节选自《颜氏家训》。②专利:专一而敏锐。③固:所以。④坎壈(lǎn):困顿,不得志。
24.七岁时所学和二十岁以后所学,会有什么不同呢?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5.翻译: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26.下面诗句表达的意思和选文所讲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桃园结义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27.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 )
28.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29.文章主要写的是 、 和 (人物)在 (地点)结义的故事,其中 (人物)最大。这篇文章选自名著《 》。
30.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永之氓咸善游
[唐]柳宗元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②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④。其侣⑤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⑥。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⑦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⑨。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于是作《哀溺》。
【注释】①氓(méng):古代指百姓。②暴:突然。③中济:渡到河的中间。
④寻常:平常。⑤侣:同伴。⑥有顷,益怠:一会儿就疲乏了。
⑦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⑧货:这里指钱。
⑨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3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都) B.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渡过)
C.何不去之(丢弃,放弃) D.身且死,何以货为(并且)
32.结合注释,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33.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
B.这句话是说如果像这样,难道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C.作者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因为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D.溺水者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34.本文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 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每小题4分)
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久之,菽粟盐酪①,俱无仰于人,家有群鼠,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曰:“此阴类②”患物。何暴之甚!”遂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然无所归。
注释①菽,豆类,酪;奶制品。②累累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③阴类:指夜间活动的动物。
3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哪一项正确 ( )
A.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B.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C.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D.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
36.对“越西独居男子”这一人物的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 ( )
A.勤劳能干 B.聪明智慧
C.嗜酒如命 D.仇视社会
37.以上文为材料,可以用来论说下列那个话题 ( )
A.谈“学习” B.谈“诚信”
C.说“福祸” D.说“理智”
曾子杀彘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②女:汝,你。③彘:猪。④特:只不过。
3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顾反,为女杀彘(返) B.特婴儿戏耳(游戏)
C.遂烹彘也(煮) D.曾子欲捕彘杀之(想要)
39.下列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曾子之妻(的) B.曾子之妻之市(往)
C.其子随之而泣(他,指小孩的父亲) D.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
4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41.“曾子杀猪”的故事中,“杀”与“不杀”是故事的焦点。曾妻不让杀,理由是 ;曾子坚持要杀猪,理由是 。你赞成 的做法 理由是 。
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①,先自度②其足,而置③之④其⑤坐。至之⑥市而忘操⑦之。已得履⑧,乃曰:“吾忘持⑨度⑩。”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 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 信度,无 自信也。”
注释:①者:……的人。②度:测量。③置:放置,搁在。
④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⑤其:他的。
⑥之:到……去,往。⑦操:携带。⑧履:鞋。
⑨持:拿。⑩度:量好的尺码。 遂:于是。
曰:说。 宁:宁可。 无:不。
4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宁( )信度
(3)度( )其足 (4)忘持度( )
4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置之其坐( ) (2)吾忘持( )度
(3)反( )归取之 (4)及反,市罢( )
4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耽误时间。
B.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信,否则一事无成。
C.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D.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要丢三落四。
46.请你至少写出2个带“履”的成语。
附加题: 小古文阅读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④不去也?”曰:“无苛政③。”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扶着横木。②壹(yī)似:好像是。壹,的确。③舅: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父亲(即公公)的称呼。④何为:即“为何”,为什么。⑤苛政:包括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4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壹似重有忧者(重叠、连续)
B.昔者吾舅死于虎(以前,过去)
C.何为不去也(离开)
D.小子识之(认识)
4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妇人在泰山山顶为她死去的儿子哭泣
B.妇人的亲人是被老虎咬死的
C.孔子亲自下车去了解妇人哭泣的原因
D.妇人不肯离去,是因为不舍得葬在这里的亲人
49.下列句子你能正确停顿吗?请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线
(1)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2)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50.联系文章内容,你怎么理解孔子所说的“苛政猛于虎”?
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②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千水中而日土产,此坐③强④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并:连同。去热:清热去火。③坐:因为,由于.④强(qiǎng):勉强。
5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线句的意思。
52.“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就是( )
A.头头是道 B.强词夺理
C.有理有据 D.铿错有力
53.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提前了解,不然很容易闲笑话。
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到北方生长在山上。
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我们应该鼓励而不是耻笑他。
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我们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5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文练习。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朝有黧(lí)黑之色。
【注释】①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在位11年)②士:大臣。③之:的④皆:都。⑤以:用,用来⑥一饭:每天吃一顿饭。⑦带:束带。⑧比:等到,及至。⑨黧黑:黑中带黄的颜色。
本文选自《墨子》。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
5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楚灵王好士细腰( ) (2)以一饭为节( )
(3)胁息然后带( ) (4)比期年( )
56.给下列句中的“故”选择正确的解释。
A.故意 B.所以,因此 C.原因,缘故 D.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1)无缘无故( ) (2)故人西辞黄鹤楼( )
(3)明如故犯( ) (4)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57.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58.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附加题:小古文阅读
荀(xún)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jùn)尽空,汝(rǔ)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④”遂班军⑤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颍川(今属河南)人,处东汉桓帝之时。②胡:古代泛指居住在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③宁:宁可,情愿。④国:指地方。⑤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59.古汉语中“委”有以下解释,画“ ”线句中“委”的含义是( )
A.抛弃,离弃 B.颓丧,不振作
C.把事情交给别人办 D.弯曲,曲折
6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值胡贼攻郡(碰上)( )
(2)败义以求生(失败)( )
(3)贼既至(既然)( )
(4)一郡并获全(保全)( )
61.先给以下句子划分一下停顿,在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62.你觉得荀巨伯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钱行于郊衢④,抚节悲歌⑤,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⑥。薛谭乃谢⑦,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ōu):唱歌,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钱:以酒食送行。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⑤抚节:按着节拍。悲:悲壮。⑥响:声音,声响。遏:阻止。行云:漂浮的云。⑦乃:于是。谢:认错。
6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谓: (2)反:
64.“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65.薛谭“辞归”是因为 ,“求反”又是因为 。
66.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阅读
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6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鸦本不善鸣( ) 欲夺其食( )
幸勿见却( ) 喜不自胜( )
68.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
(2)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69.有关这则审议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切赞美的话都是谎言,我们绝不能相信。
B.一个人如果赞美你、夸奖你,那他必定有不良的企图。
C.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别人的吹捧话、奉承话,要有自己的主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D.一个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易表现自己的才华,更不能卖弄。
70.你喜欢文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小古文阅读。
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③槁枝:枯树枝。
7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或陈于前( )
A.陈列,放置 B.台阶 C.陈述,陈说 D.旧的
(2)未尝不与书俱( )
A.齐全,完备 B.偶尔 C.一起 D. 具备
7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和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孩子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73.根据你的理解,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此 非 吾 所 谓 巢 者 邪!
74.“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照应标题中“ ”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陆游书室 的特点。
75.你认为文中的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文言文阅读理解。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7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7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78.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 )
79.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80.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8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8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83.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 )
8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8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吃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86.解释加点字。
(1)席上啖菱( )(2)欲以清热也( )
8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北方亦有此物否?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88.北人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
89.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练》参考答案
1.孟子 告子上 2.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3. 不如 这样 4.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5.我知道了学习态度最终影响了学弈的结果,学习和做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6. 热水 投入沸水;踏上烈火 7. 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到了中午的时候远。 太阳刚出来时看着大,到中午时变小。 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到了中午的时候近。 太阳刚出来时感觉凉,到了中午时感觉热。 8. 视觉 触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 充实 笨拙 10. B EF 11.因为面对逝去的日子,作者觉得自己虚度光阴而无所作为,所以不禁流泪落汗。表达了作者对飞逝的时光感到紧张和无奈。 12.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发有为。
13. 写字。 写字用的东西。 14.A 15.(怀素)反复书写,把木板和木盘都写穿了。 16. 种芭蕉练字 漆板盘练字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
17. 给 已经 缘故 反而 18. 主人听了,又给他加了些盐 愚笨的人没有智慧,便空口吃盐 19.做事要把握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20. 想要 也 21. 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 雪很大 22.一是“景趣”,雪子敲击铮铮有声,暗窗红火,有颜色有温度;二是“情趣”,“任意看数卷书”,心情闲适,岂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 23.A
24.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25.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而敏锐。 26.B
27. 同心协力 背义忘恩 28. 玄德、云长一齐答应说:“如此好极了。” 向上可以报效国家,向下可以让老百姓过上舒坦的日子。 29. 刘备 张飞 关羽 桃园 刘备 三国演义 30.过五关折六将、刮骨疗毒
31.D 32.你愚蠢到了极点,糊涂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33.B 34. 游水逃生的人因腰缠千钱,溺水而死 贪得无厌、爱财如命
35.C 36.A 37.D
38.B 39.B 40.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在教孩子欺骗人啊! 41. 她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孩子的正确的教导 曾子 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儿子诚实守信。妻子已答应了儿子回家后杀猪,不杀猪就是不守信用,这会对儿子产生不良影响。杀猪虽然使家中经济受损,但比起教子成才,这是值得的。
42. lǚ nìng duó dù 43. 座位 拿 返回 停止,文中指散了 44.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5.C 46. 如履薄冰 步履维艰
47.D 48.B 49.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50.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都是被老虎咬死的,自己也有随时被老虎咬死的可能,但她仍不愿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说明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比老虎还可怕。
51.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52.B 53.D 54.他是一个不懂装懂、强词夺理、可笑的人。
55. 喜欢
节制,限制 屏住呼吸 一周年 56. C D A B 57.所以朝中的大臣,每天都是吃一顿饭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 58.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悲下场,告诉我们领导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修身养性。
59.A 60. √ × × √ 61.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去,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 62.荀巨伯诗歌重情义、讲义气,为了朋友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63. 以为 同“返”,返回 64. (秦青)打着节拍唱着悲壮的歌,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上飘浮的云朵都停了下来 夸张 65. 自以为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 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 66.A
67. 善于,擅长 想要 不要 承受 68. 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想要夺走乌鸦的食物,却没有办法。于是心生一计。 俗话说:甜言蜜语必须提防那是诱饵啊。 69.C 70.我不喜欢狐狸,狐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花言巧语欺骗乌鸦,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71. A C 72.B 73.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74. 比喻 书巢 书多而乱 75.(1)酷爱读书:从他的房间里全部是书可以看出。(2)平和幽默:从他自己笑自己的房间像个鸟窝和向客人介绍自己的房间时的言行可以看出。
76.C 77.D 78. 阻止 于是 79.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80.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81.C 82.D 83. 阻止 于是,就 84. 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85.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86. 吃 想 87. 北方也有这种食物吗? 前面的山上和后面的山上,什么地方没有! 88.不会吃菱,吃掉了菱角売;说菱长在山上。 89.北人无知而又虚荣,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贻笑大方。这告诉我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而说谎,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