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2.将瓶口和硬币放入水中浸湿。把硬币放在瓶口上,用双手紧紧握住瓶子,观察硬币的变化。
3.快速搓动双手,体会手心热量的变化。
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并分析其中的能量转换形式。
5.用烤箱烤面包,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6.在瓶中放入少量小苏打。倒入白醋后盖上瓶塞(不要塞得太紧),观察变化情况。
7.热能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向周围传递?
8.让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比较球的反弹高度。
9.电能可以干什么?
10.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我们发现了什么?
11.电磁铁比磁铁更好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12.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请试着举两例。
13.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4.列举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至少写三种)
15.绿豆苗和它周围的生物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请你写出在绿豆苗周围存在哪些食物链?至少列举两例。
16.预测一下: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情况会怎样?
17.你还知道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
18.去除一种生物后,有多少种生物受到了影响?
19.如果没有分解者,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20.这个活动说明食物网中的生物各起什么作用?
21.连接起来的毛线像什么?
2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23.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24.如果昆虫真的消失了,对人类会有哪些影响?
25.用箭头和文字的形式写出一条海洋生物的食物链。
26.栖息地一般能够满足生物的哪些需求?
27.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28.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一条食物链,标出生产者,消费者。请写出两个类似的成语或者谚语。
29.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参考答案
1.电磁铁铁钉的粗细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铁钉粗,磁力大;铁钉细,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反之越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导线的粗细有关,导线越粗,磁力越大,反之越小。
2.答:硬币被慢慢推动,露出缝隙。双手的热能使瓶口的硬币移动,说明热能可以转换为动能。
3.快速搓动双手,由于手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表面分子不断地互相碰撞,导致动能转换为热能,手的温度就会升高。
4.答:点燃火柴时:化学能(人体)—动能—热能—化学能(火柴燃烧)—光能、热能。点燃酒精灯时:热能—化学能(酒精灯)—光能。
5.答:用烤箱烤面包时,电能转换为烤箱内部加热棒的热能,释放光和热;热能促进面包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新物质),使面包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烤熟的面包。用烤箱烤面包,主要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6.答: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小苏打逐渐消失。生成大量气体,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瓶塞被气体推开。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能量,化学能转换为动能。
7.答: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8.答:物体所处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9.答:电灯、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CD 机等电器 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
10.指南针发生偏转。
11.不同意,电磁铁和磁铁各有利弊。电磁铁可以控制磁铁的方向和大小,还有磁性的有无,这一点比磁铁要好用;但是电磁铁需要电才能使用,这一点明显不及磁铁。
12.电磁起重机、音响、电视机、电风扇、智能电饭煲、洗衣机等。
13.相同之处:电磁铁和磁铁都具有磁性,都有两个磁极;不同之处:磁铁的磁性、磁极以及磁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电磁铁的磁性、磁极以及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14.电饭煲煮饭,电灯照明,电热水壶烧水。
15.绿豆苗→蚜虫→瓢虫→鸟;绿豆苗→瓢虫→蜘蛛
16.答:在这个水域生态瓶里,水草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水中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如果不喂食物,鱼可以通过吃水草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活几天甚至几周,但是随着水中的食物越来越短缺,氧气也会大量减少,鱼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如果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食物数量不变,捕食者的数量增大,瓶子里的生产者会减少得很快,鱼的生存时间也会大大减少。
17.答:过渡捕捞、过度捕杀、过渡采集等。
18.答:以蛇为例,如果蛇灭绝了,那么以蛇为食的貂猿数量会减少甚至灭绝。而失去蛇这个天敌的老鼠就会大量繁殖,草原上的草会减少,直接影响其他植食动物的食物来源,它们会被迫迁移或死亡,而以这 些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老鼠到处扩张,其他动物的领地和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19.答: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既有食物的摄取、 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又有排泄物的产生,还有衰 老和死亡。假如没有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 用,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等物质将堆积如山,生 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将会终止,所有的生物也会相继灭亡,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
20.答: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因此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21.答:每一条毛线代表一种食物关系,将这些毛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状结构,即食物网。每种生物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2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破坏,物种灭绝的加速,基因多样性的减少,滥砍滥伐,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过度利用与消费野生生物资源。
23.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中行走;骆驼的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骆驼的身上又厚又密的毛也大大地减慢了水分蒸发的速度;骆驼的驼峰可储存脂肪,可供长途跋涉养料不足时使用。
24.如果昆虫真的消失了,会引起全球生态链的毁灭性灾难。没有昆虫参与授粉,大量植物将无法繁衍;没有昆虫,无数动物会失去食物来源。
25.硅藻→蛤蜊→鳕鱼→鲨鱼
26.栖息地能满足生物对水、食物、适宜的温度、光照、易于躲避天敌等的需求。
27.斑马身上的条纹是适应环境的保护色。
2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树→蝉→螳螂→黄雀。生产者是树,消费者是螳螂、蝉、黄雀。比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兔子不吃窝边草。
29.极地冷,耳朵短而圆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热量的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