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07: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9分)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 ,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长途 bá shè,他们同朝鲜军民 配合,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 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他们锐不可当,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我们终于赢得了民众qiáo shǒu yǐ pàn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应当永远发挥并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岿然不动( ) 缅怀( )
bá shè qiáo shǒu yǐ pàn
( ) ( )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望 密切 冲入 B.盼望 亲密 冲入
C.盼望 密切 闯入 D.期望 亲密 闯入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云南与茶有着很深的渊源。云南是茶树和茶马古道的发源地, , , 。 , 。近年来,云南深入挖掘茶文化中“茶马古道”等文化价值,收集、整理与云茶有关的历史、传说、传奇故事,积极开展了茶文化进校园活动。
①据文献记载,云南茶文化已经有四五千年历史
②由于气温、土质、阳光适宜
③有着种植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④主要品种有滇红、绿茶、普洱茶、紧压茶、花茶五大类
⑤茶已经成为云南主要的一个代名词
A.②③④①⑤ B.⑤③④①② C.⑤④①③② D.②⑤④①③
3.小明每次写作业都“借鉴”同学的答案,考试都偷瞄同桌的试卷。老师提醒过几次,但小明觉得无所谓,更否认偷瞄别人的试卷。请你以同学的身份来劝说小明。(3分)
4.班级组织去中国航天博物馆研学,假如你在古代展区遇到一位老人,他刚刚参观过古代展区,想在上午把展区西北角五个展览馆参观完,请你根据平面图,为他设计一条参观路线。(4分)
5.七年级(1)班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活动,请你根据活动一,再设计两个,让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4分)
活动一:“好书大家读”,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
活动二: 。
活动三: 。
6.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大地上涌现了数不胜数的先贤圣人和不朽作品,他们用诗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挚情感。王维《竹里馆》里“ ,明月来相照”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惬意;韩愈《晚春》中“ , ”借助杨花写出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用“ , ”表达自己思亲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矛盾心理;《木兰诗》中更是用“ , ”表达对木兰战功显赫的赞美!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青梅
①路过一家水果店,一个小女孩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小嘴圆鼓鼓地,啃着一只在别人口中酸到牙颤的青梅,眉头都不皱一下。看到青梅,我立马牙根发酸,口水咕嘟咕嘟往上涌,心中的小欢喜也咕嘟咕嘟往上冒。
②味蕾仿佛是打开记忆的钥匙。在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我看见了童年的自己……
③离家不远的小山坡上有着一大片的青梅树,村里人都不喜欢青梅酸涩的味道,即使在那些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也少有人碰它,阿妈却是个把青梅做成美味的能工巧匠。
④每年立夏时节,挂满枝头的青梅已渐趋成熟,阿妈就带着我去山坡上摘青梅解馋。有一次适逢骤雨初歇,一大片梅树迷离在雾气中,清丽无比。雨水洗涤后的梅子愈发碧绿莹润,我忍不住从筐中取出一只便咬。当牙尖“吱”地一下划过青梅表皮上的绒毛时,心头像被毛毛虫蜇了似的猛地一抖,直至咬破表皮时那酸涩的汁水像一群撒野的孩子,迅速在口腔内漫延开来,突然又淘气地消失在唇齿间,留下满口的奇妙甘香,就此对它情根深种。我也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吃起青梅来面不改色的女娃。
⑤阿妈会把青梅制成青梅酱。我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帮着阿妈清洗梅子,梅子落入缸中,青色瞬间便在水中荡漾开来。梅子沉到水底又咕咚、咕咚地浮上来,像一群调皮的娃娃在我和阿妈的手中窜来窜去东躲西藏,然是好玩。捞出沥干水分后,阿妈将青梅撒上盐腌制一会,去除它的涩味后再重新清洗。经过清水洗泡后的青梅被放在案板上愈发鲜亮,“啪、啪、啪”,在阿妈快速敲打下汁水飞溅着裂开,落入盆中。而后阿妈取几个大口的玻璃瓶子,一层青梅加一层冰糖塞到九分满。为了防止青梅与冰糖交融发酵时产生的气体胀爆瓶子,阿妈封口时在瓶盖处略微留出了一点缝隙,接下去便交由时间来打磨。
⑥时光流转,瓶中渐渐盛满了丰盈浓厚的浆水,酸涩的梅子变得醇香浓厚,果肉也由青绿变成了琥珀色,那股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忽远忽近地萦绕在身旁。有了冰糖加持的青梅酱,可以直接取出解馋,也可以在炎炎夏日里取些碎果肉和浆汁,冲入凉开水食用。那股子酸酸甜甜的可口,是一抹缠绵在心头永远难舍的滋味
⑦青梅酒,是父亲一生中的最爱,每年梅子黄时,阿妈按照她自己琢磨出来的配比加入冰糖、水和其他天然材料,装入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堆青色瓷瓶里酿制。当青梅的风味与时光彼此交融的那一刻,酒香和梅香交缠着钻入全身的毛孔,倾倒而出的液体也成了明亮透莹的琥珀色,抿上一口,“啧啧”回味,夏日里被抑制的食欲便豁然开启,父亲的眉梢眼角全是醺然的醉意。也许父亲喝的是青梅酒,饮的却是与钟爱一生的母亲相濡以沫的爱情佳酿。
⑧直到父亲离开人世后,老屋里依然飘溢着青梅酒的清香。看到书中有写,宋朝时期每逢夏季,上到宫中下至百姓,家家户户喝酒迎接夏季到来,而且“饮酒趁时新,定喝青梅酒”于是跑回老屋,取来母亲生前酿制的青梅酒,与先生一起重温宋人迎夏的浪漫。
7.文章脉络清晰,作者以“青梅”为线索,用深情的笔触,叙写了和青梅有关的流年往事。请阅读全文,填写下表。(4分)
打开记忆 流年往事 离梦依稀
内容 看到青梅 ② 制青梅酱 饮青梅酒 ④
情感 情根深种 钟爱一生 重温浪漫
8.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4分)
那股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忽远忽近地萦绕在身旁。(多感官互通)
9.语言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模拟自然界声响的拟声词也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请仿照下面文字,尝试用上拟声词,写一个句子。(4分)
A.我立马牙根发酸,口水咕嘟咕嘟往上涌,心中的小欢喜也咕嘟咕嘟往上冒。
B.经过清水洗泡后的青梅被放在案板上愈发鲜亮,“啪、啪、啪”,在阿妈快速敲打下汁水飞溅着裂开,落入盆中。
10.“我”对青梅“情根深种”——“那股子酸酸甜甜的可口,是一抹缠绵在心头永远难舍的滋味。”阅读全文,你觉得作者为什么对青梅“情根深种”?(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2分)
皮鞋
谢志强
①出发前,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傅队长总觉得还差点儿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后,他终于想起,要是带个维吾尔语翻译就好了。
②师部决定开发塔里木,组织了一支勘探队。傅队长是老红军,凭着经验,他带了一张地图,一辆木轱辘马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他说:“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回来,就给我们开追悼会吧。”
③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一行五人,轮换着坐马拉的大车。阿克苏到阿拉尔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他们走了七天。
④阿拉尔在塔里木河北岸,他们要到河对岸去勘探。于是乘独木舟过河,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丘群,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傅队长一边走一边抓一把沙土,放在舌尖上舔一舔,不咸。他说:含盐碱量低,是好地。他的挎包里装了一小袋一小袋的土样。
⑤待返回北岸时,麻袋空了——超过了预先计划的时间。光顾着勘探荒原,却忘了所带的干粮已经消耗完了。大家饥肠辘辘,唱起了“空城计”。
⑥傅队长拿着望远镜四处搜寻,天上有一堆白云,遍地是死亡的颜色——毒辣辣的日头照射出一片惨白色。突然,他看见了一群羊,仿佛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了。沙漠活了。
⑦放羊的是一个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傅队长走到他面前,说了句汉语,发现他表情疑惑。看出对方听不懂汉语,傅队长指指嘴,摸摸肚子,弯弯腰,表示出“饿”的样子,然后,掏出纸币,指指羊。羊倌儿看懂了,却摆摆手,摇摇头
⑧傅队长用钱买不成羊,弄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他对四个队员嘀咕了几句,像是下命令。于是,五个人如同操练,立即躺倒在沙丘的一面上,还闭上眼,不是睡觉,分明在采用另一种方式,表现“饿”的样子,饿得不能动了
⑨傅队长眯缝着眼,观察着羊倌儿。羊倌儿双手往上指,要他们站起来。同时,他的目光盯在傅队长的脚上——傅队长穿着一双翻毛皮鞋。显然,羊倌儿看中了皮鞋。在戈壁滩上放羊,皮鞋能护脚。
⑩傅队长站起来,指指鞋,又指指羊——我的鞋,你的羊,要我的鞋,就用羊换。羊馆儿也打起手势,傅队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不能用皮鞋换羊,羊是公家的;换鸡蛋吧,我家有很多鸡蛋
傅队长需要证实羊倌儿比画的是鸡蛋。他模仿母鸡“咯咯咯”地叫,又比画着鸡蛋的形状。队员们看着傅队长费那么大的力气,都憋不住,笑了。羊馆儿也笑了,点点头,指着远处,那里有他的家。
傅队长用皮鞋换回一百个鸡蛋和一大摞馕。他笑嘻嘻地赤着脚,踩在滚烫的沙地上,自言自语道:“这也是皮鞋嘛,父母给的,磨破了还会恢复,这可是磨不坏的皮鞋呀。”
队员们将各自五枚鸡蛋埋入沙地煨熟的时候,傅队长割了麻袋,像编草鞋那样,动作麻利,编织出一双鞋来,套在自己的“皮鞋”上,不烫了
当晚,围坐在篝火边,队中一名刚参军的大学生好奇地问傅队长:那么滚烫的沙地,你的“皮鞋”不怕烫坏吗 傅队长淡淡地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就地取材,自编草鞋,穿破了这双“皮鞋”行军。我这双“皮鞋”爬过雪山,趟过的“皮鞋”不怕烫坏吗 傅队长淡淡地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就地取材,自编草鞋,穿破了多少双早没准数了。续不上的时候,就靠这双“皮鞋”行军。我这双“皮鞋”爬过雪山,趟过冰河,穿过沼泽,早就磨制成了这世上最坚实的“皮鞋”。说完呵呵笑起来……
(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1.文中第⑥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2分)
12.傅队长已经带领队员走出了饥饿困境,为什么作者还要在最后一段写傅队长的长征经历?请简要分析。(4分)
13.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运用“一百二十多”“七”等数字表现出傅队长等人进入塔里木的艰辛。
B.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叠词,既符合傅队长和羊馆儿的人物身份,又使文章音韵和谐。
C.傅队长和羊倌儿艰难地交流,照应了前文傅队长没带维吾尔语翻译的情节。
D.第2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傅队长的幽默,丰富了人物形象。
14.小说以《皮鞋》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①。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 ”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③,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王士祯《池北偶谈》)
【注释】①守:做……太守。②一过:一遍。③囊琴:用袋子装着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但手熟尔 但: (2)康肃笑而遣之 遣: .
(3)詹适弹琴 适: (4)因请观之 因: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康肃笑而遣之/家无井而出溉汲 B.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
C.尝射于家圃/于我如浮云 D.詹乃从之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分)

(2)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3分)

18.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中的卖油翁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
(2)【甲】文中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和【乙】文中詹懋举对待木工的态度有何不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3分)
(四)古诗阅读(5分)
19.赏析古诗,完成题目。
夜寒
陆游
斗帐①重茵②香雾重,膏粱③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释】①斗帐:小帐子,形状像倒置的斗,所以叫斗帐。②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③膏粱: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根据你对诗歌意思的理解,第一句中的两个“重”分别应该是什么读音?请选择其中一个来做解答。(3分)
甲:重茵 乙:香雾重
我选 ,读 ,理由是 。
(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五)名著阅读(8分)
20.小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骆驼祥子》时,颇有想法。请完成下表。(3分)
原文 批注
(祥子)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 (1)你对画线句子的赏析式批注是: 。(2)回忆原著内容,对下面所做的质疑式批注给出解答。批注:小福子未死,祥子的命运会改变吗?为什么?
21.阅读名著,要学会人物的勾连阅读,小说《骆驼祥子》围绕祥子刻画了众多人物,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人分析他(她)对祥子人生的影响。(5分)
老马 曹先生 小福子 虎妞
三、作文(60分)
22.故乡,一个永恒的话题,引得无数文人竞相传唱,请你以“故乡”为主题,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故乡的某种感情,150字左右。(1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50分)
题目一:有一种生活叫 .
要求:须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题目二:我认为这是一种爱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一、1.(1)kuī miǎn 翘首以盼 跋涉 (2)A
(3)改为“我们应当永远传承并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A
3.示例:小明,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从小事做起,作业和考试只是检验我们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途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的学习情况。而且很多题目你既然会做,就没有必要让老师和同学误会你是个不诚信的人。让我们共同加油,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4.示例:爷爷,您往西北方向走,可以先参观“历史沿革长廊”;从长廊出来后可以向南走,接着参观“火箭家族”;逛完“火箭家族”后,可以依次参观它对面的“神六模型”和“返回舱”;从“返回舱”出来后,您可以再参观展厅西边的“卫星展区”。
5.活动二:示例:“书香伴我行”,写写好书陪伴你成长的故事。
活动三:“经典诵读会”,开展一次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比赛活动。
6.深林人不知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二、(一)7.①冒小欢喜 ②咬青梅果 ③缠绵难舍 ④取青梅酒
8.那股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忽远忽近地萦绕在身旁。(多感官互通)“那股清香”是嗅觉感受,“渺茫的歌声”是听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听觉互通,写出梅子酱的清香似有似无的特点。
9.示例:睡梦中醒来,听着房门“吱嘎”一响,紧接着,厨房传来热油的“滋滋”声,奶奶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10.青梅里有摘梅解馋的童年记忆;青梅里有勤劳能干的母亲身影;青梅见证了父母钟爱一生的情感;青梅里有宋人迎夏的浪漫情怀;青梅里有淳朴的乡情;等等。
(二)11.羊群的出现像天上云朵落在地上那样真切,表现出傅队长因发现羊群而变得轻松、兴奋;羊群的出现,为傅队长带领勘探队走出饥饿困境提供了转机
12.①为了交代傅队长赤脚不怕烫和能带领队员走出困境的缘由,使故事更合理;②为了表明傅队长早在长征中就磨炼出顽强的革命意志,凸显其老红军形象;③为了赞颂红军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深化小说主题
13.D
14.以《皮鞋》为题,层层铺垫后,在小说后半部分才出现和皮鞋相关的情节,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标题《皮鞋》,既指傅队长的翻毛皮鞋,也指他的赤脚,一语双关。
(三)15.(1)只是 (2)打发 (3)正好 (4)于是
16.D
17.(1)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于是詹懋举跟着木工学琴,(学有所成,)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18.(1)有娴熟的技能,从卖油翁一系列连贯、熟练的例油动作可以看出来。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以看出卖油翁朴实、谦虚、沉稳从容。
(2)【甲】文中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开始是傲慢轻视,但最终被卖油翁的酌油技艺所折服。【乙】文中詹懋举对待木工的态度是虚心请教,最终琴艺大有长进。
(四)19.(1)甲/乙 重(chóng)茵/香雾重(zhòng) 示例:表明帐中铺设了多层垫子(或毯子),同时,也照应和凸显了题目中的“寒”字。/表明帐中点燃的香料很多,香雾浓重、缭绕。表现出帐内的温暖、奢靡,反衬帐外之寒。与下文描写的战争中的苦寒条件形成对比。
(2)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相随的境遇(或对国家、民族的担忧,他渴望奔赴前线,建功立业,收复河山,却无人相随的悲哀)。(言之成理即可)
(五)20.(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祥子在小福子死后悲伤绝望的心情
(2)示例:不会改变。祥子代表的是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只要现实未改变,即使小福子未死,祥子不幸的命运也不会改变。
21.示例一:老马。老马也有自己的车,但到老还是穷困潦倒。小马后来因得病没钱治疗去世。老马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祥子在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老马和小马的悲剧使祥子感到绝望无力。 示例二:虎妞。虎妞用假怀孕骗祥子与其结婚,最后因难产而死。祥子为葬虎妞再次卖车,迈向更深的绝望。
三、22.示例:哦,故乡,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是《封神榜》里传说周王制黑龙的处所。这里有我呱呱落地时的第一声哭泣,有我懵懵懂懂的初恋,有我披上红盖头时的欢快。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年我如同一棵花树,就那么活生生地被移植到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处所。
那种痛并快活着的抵触心境至今仍然让我不忍回想。曾经有若干次我在梦里梦外呼唤着您的闺名“灵台”,我挚爱的故乡!
2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