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10: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节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B.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
C.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D.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汝 父 教 汝 以 忠 孝 辅 国 家 今 汝 不 务 行 仁 化 而 专 一 夫 之 伎 岂 汝 先 人 志 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乙文对你的启示是 。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选文并完成各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①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②待之,君宜顾③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④?”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⑤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⑥之,拊⑦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注释:①尚:还,仍然。②故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③顾:拜访。④虞:意料,预料。⑤因:于是,就。⑥就:靠近,接近。⑦拊:轻拍。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即更刮目相待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7.【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 ,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为 。
8.【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你的理解。
同学们整理教材资料时,发现以下三篇古诗文都是关于“读书”的,请帮他一起整理、完成以下学习单。
【甲诗】
偶 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乙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唯,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文】
元稹读书
元稹,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稹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9.字词·积累: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见往事耳 ( )
②但当涉猎( )
③取而疾走( )
④尝取旁舍儿书( )
10.关联·梳理: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B.讳疾忌医 取而疾走(《元稹读书》)
C.肃遂拜蒙母 遂毕身不忘(《元稹读书》)
D.及鲁肃过寻阳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1.重点·理解: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
1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文都与读书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孙权劝学》启示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迟,而《偶成》更侧重于劝诫大家 ,此诗中“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句,更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 。
13.小语和小文对元稹“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小语:元稹这种迫切学习知识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啊。
小文:热爱学习是好事,但是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偷窃。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司马光《孙权劝学》节选)
【乙】
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七下自读课本,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益:进益,长进。②鸱枭:猫头鹰,古人视之为恶鸟。
【丙】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孰若孤( )
(3)恶之如鸱枭( )
(4)人疾之如仇敌( )
15.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17.西天取经过程中,孙悟空的行为常常引起唐僧的不满。假如唐僧想劝诫孙悟空多看书多学习,你觉得上述材料中哪则材料的方式比较好,说明理由。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式谓元伯曰 谓:
(2)至其日 至: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0.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阅读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甲】【乙】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乙】
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 牧民 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2)池非不深也 池:
(3)委而去之 委:
(4)故从其四欲 从: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23.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①“ ”(用原文词语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
24.“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甲】文中的 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敦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周蕙,字廷芳,泰州人。为临洮卫卒,戍兰州。年二十,听人讲《大学》首章,惕然①感动,遂读书。州人段坚,薛瑄门人也,时方讲学于里。蕙往听之。与辨析,坚大服。诲以圣学,蕙乃研究《五经》。又从学安邑李昶。昶,亦瑄门人也,由举人官清水教谕②。学使者叹其贤,荐昶代己,命未下而卒。蕙从之久,学益邃。恭顺侯吴瑾镇陕西,欲聘为子师,固辞不赴。或问之,蕙曰:“吾军士也,召役则可。若以为师,师岂可召哉?”瑾躬送二子于其家,蕙始纳贽③焉。后还居泰州之小泉,幅巾深衣④,动必由礼。州人多化之,称为小泉先生。以父久游江南不返,渡扬子江求父,舟覆溺死。蕙门人著者,薛敬之、李锦、王爵、夏尚朴。
(选自《明史》)
【注释】①惕然:警觉的样子。②清水教谕:清水的教谕。教谕,官名。③纳贽:初次拜见长者时馈赠礼物。④幅巾深衣:头裹围巾,身着长衫。
2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又从学安邑李昶 从:
(3)以父久游江南不返 以:
2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若以为师,师岂可召哉?
27.简要说明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①人。世宗用兵淮②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将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③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④,阖⑤户起箧⑥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⑦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蓟:蓟县。②淮:淮河地区。③太祖:赵匡胤。④私第: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⑤阖:关闭。⑥箧:小箱子。⑦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辞: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旦辞爷娘去
B.治: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C.释:①晚年手不释卷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D.及:①及为相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9.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结友”,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的成长与进步。
C.乙文中用“手不释卷”、“读之竟日”等描写,正面刻画了赵普晚年勤学刻苦的形象。
D.甲乙文中的孙权、宋太祖在看到部下不读书,真心规劝,说明他们都是惜才爱才之人。
30.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薨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31.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太祖尝与语,奇之。
32.从吕蒙和赵普的经历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注】①寻:不久。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33.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永 乃 发 愤 读 书 涉 猎 经 史 兼 有 才 笔
3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B.及鲁肃过寻阳 拳勇过人
C.孤常读书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D.但当涉猎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3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全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经验教训。
B.甲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C.甲文中的吕蒙与乙文中傅永都是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刻苦读书学习的。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人物刻苦学习后惊人的长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节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B.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
C.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D.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3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汝 父 教 汝 以 忠 孝 辅 国 家 今 汝 不 务 行 仁 化 而 专 一 夫 之 伎 岂 汝 先 人 志 邪
3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卖油翁“但微颔之”,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B.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所以陈尧咨的母亲“杖之”。
C.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看做神人,并称赞他为“小由基”。
D.从这两篇文章看,陈尧咨这个人虽然射箭技艺纯熟,但是他傲慢无礼又贪图享乐。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1.阅读两文,甲文中你从陈尧咨身上学到了什么道理?乙文对你的启示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②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③见往事耳 见:
④公亦以此自矜 矜:
⑤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43.下面加点词意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睨之久而不去
B.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
C.睨之久而不去 久之,目似瞑
D.我亦无他 不亦说乎
44.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5.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甲】中,古代君王对臣子的爱称是①“ ”,古时王侯的自称是②“ ”;【乙】中,对男子的尊称是③“ ”,古汉语中常用的第二人称是④“ ”。
46.两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突出了前后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置家事,大散财货,摽①卖田地,以赈穷弊②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③,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困④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困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乔、札之分⑤。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⑥。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幼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节选自《三国志译注》)
[注]①摽:同“标”,文中指标价出售。②穷弊:穷困的人。③居巢长:居集县长。④困(qūn):圆形粮仓。⑤乔、札:公孙侨和季札,二人一见如故。分(fèn);情分。⑥署东城长:暂任东城县长。
4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赈穷弊结士为务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B.甚得乡邑欢心 缀行甚远(《狼》)
C.定乔、札之分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D.乃携老幼将轻侠少年百馀人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48.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B.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C.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D.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49.从选文中可见鲁肃是个 的人。
【甲】
欧阳修《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罗大经《鹤林玉露》(节选)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著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其聪明过人如此。
【注释】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陆九澜。②肆:店铺。③《河图》:和《易经》相关的知识。④某:我。
5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矜: (2)但手熟尔 但:
(3)如是者累日 是: (4)象山笑而去 去:
5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52.根据【甲】【乙】两文的叙述,用自己的话完成下列填空。
面对挑战,卖油翁的应对是 ,陆象山的应对是 。
53.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可以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摘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5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孰若孤 积累法:理解并识记课文中的文言词
(2)见往事耳
(3)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课内迁移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56.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脱时,孙权是怎样说服他学习的?
57.甲乙两文使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突出了读书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曰,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③供帐④,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③严:敬重。④供帐:举行宴请。⑤待:接待。
5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但:只,只是 B.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
C.闻准入相 闻:听,听说 D.及准出陕 及:及时
5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准送之郊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以我酌油知之 C.康肃笑而遣之 D.通国之善弈者也
6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孙权先是结合吕蒙的地位,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再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好处。
B.乙文寇准是“奇材”,但“学术不足”,他当了宰相仍虚心请教,值得称颂。
C.在“劝”的方式上,孙权对部下吕蒙直接劝导,张咏对寇准委婉劝导;在“学”的态度上,吕蒙由推辞到接受,而寇准始终虚心接受。
D.甲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衬托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乙文用一“笑”刻画出寇准的恍然大悟,可见他对张咏的劝说欣然接受。
6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6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准 莫 谕 其 意 归 取 其 传 读 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
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②。”有客衣褐③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④在一汜⑤,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⑥能之士。
(选自《淮南子道应训》,有删减)
【注释】
①公孙龙:战国人,哲学家。②游:交往,交际。③褐:这里指粗布衣服。④航:指船。⑤汜:同“涂”(sì),河岸。⑥伎:同“技”,技能,技巧,技艺。
6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3)有客衣褐带索而见
6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B.至于河上 尝射于家圃
C.而航在一汜 康肃笑而遣之 D.圣人之处世 但微颔之
6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
66.陈尧咨和公孙龙面对技艺高超者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墨子劝学
墨子劝弟子学,曰:“汝速学,当仕汝。”弟子学期年,就墨子责仕。墨子曰:“汝闻鲁人乎?”有昆弟五人,父死,其长子嗜酒,不肯预葬,其四弟曰:‘兄若送葬,我当为兄沽酒。’葬讫,就四弟求酒。四弟曰:‘子葬父,岂独吾父也?吾恐人笑,欺以酒耳!’今不学,人自笑子,故劝子也。”遂不复求仕。
6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孰( ) (2)及( ) (3)遂( ) (4)闻( )
6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今不学,人自笑子,故劝子也
69.【甲】【乙】孙权和墨子劝学的方法并不相同,孙权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墨子用了怎样的方式来劝说弟子学习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①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②果然,或③问之曰:“吾宿卫④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⑤,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①徙:迁移。②已而:不久。③或:有的人。④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⑤纸鸢:风筝。
7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但微颔之 (2)徐以杓酌油沥之 (3)秦王好猎 (4)民皆徙避之
7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安敢轻吾射!
(2)子何以知之?
72.【乙】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秦王将猎→(1) →韩生劝止→(2) →韩生释疑
73.两文中卖油翁与韩生都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请分别谈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常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节选自《陈母教子》)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7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矜:自夸) B.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C.以我酌油知之(酌:斟酌) D.及守荆南回(及:等到)
7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久之,目似暝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杖之,碎其金鱼
76.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不过是手熟而已,所以才会“但微颔之”。
B.乙文中陈母“杖之”,是因为陈尧咨辜负了父母要求他忠孝报国的期盼。
C.两文说明的道理不同,甲文侧重熟能生巧,乙文暗含不能玩物丧志。
D.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借卖油翁衬托陈尧咨,乙文用其母衬托陈尧咨。
7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7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常自号曰“小由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2)治经为博士邪 治:
(3)即更刮目相待 更:
8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徐以杓酌油
B.蒙乃始就学 去后乃至
C.尝射于家圃 其一犬坐于前
D.见其发矢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8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2.读完本文,你从吕蒙身上学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参考答案
1.A 2.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3.(1)(老翁)见陈康肃(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4.《碎金鱼》启示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我们工作学习中的一种资源优势,不应像陈尧咨那样进行炫耀宣扬,要学会谦逊的进行为人处事。
5. 重新 知晓事情 6.(1)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2)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7. 轻视 尊重和亲近 8.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9. 了解 只,只是 跑 曾经 10.C 11.①与读书人分别一段时间,就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兄长您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②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直到天亮。 12. 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向学 (夸张、比喻、用典)任意一个 时光流逝之快 13.示例一:我同意小文的说法,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他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稹因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孩子和自己外家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示例二:我同意小语的看法,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元镇的好学,虽然他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下的行为,真的情有可原。而且他后来的成就也非常大,这完全可以让我们忽略他以前犯下的小小错误。
14. 推辞 谁/哪个 厌恶 像,如同 15.夫 / 学 者 / 所 以 求 益 耳 16.(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17.手法要点示例:甲孙权主要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现身说法(明确学习必要性/指出学习的可能性/降低学习要求等)来劝吕蒙学习。孙悟空心高气傲,这样劝说,既为其保留了面子,又能起到劝诫的效果
乙颜之推主要通过举生活中傲慢自大的反例(考生答比喻或其他正确的方法也可)劝学习要谦虚忌自大。孙悟空本领高强,盲目尊大,这样劝学也能起到约束的作用。丙朱熹通过春、秋两季景物的快速更替的方法(考生回答对比/比喻/夸张/化虚为实手法也对),劝珍惜时间。孙悟空好强要面子,这样劝诫较为委婉,也能起到作用。
18. 对……说;告诉 到 19.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20.①巨卿信士,必不违约。②启示: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21. 围 护城河 放弃 遵从、顺从、顺应 22.(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是治国的法宝。 23. 人和 从其四欲 24.施行仁政
25. 另、另外 跟从、跟随 因为 26.(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如果作为老师,难道老师是可以召唤的吗? 27.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甲文通过鲁肃的反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开始读书后的变化之大,才略长进之快。乙文写“瑾躬送二子于其家”“州人多化之,称为小泉先生”,通过他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周蕙的才能出众,学识渊博,使众人折服。
28.C 29.A 30.既薨/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31.(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宋太祖曾经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 32.认识到开卷有益,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情,要与时俱进,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等。
33.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34.D 35.(1)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2)有个朋友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36.C
37.A 38.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39.C 40.(1)(老翁)见陈康肃(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41.《卖油翁》一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从陈尧咨的身上让我们明白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碎金鱼》启示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我们工作学习中的一种资源优势,不应像陈尧咨那样进行炫耀宣扬,要学会谦逊的进行为人处事。
42. 推托 到,等到 了解 夸耀 慢慢 43.D 44.(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陈尧咨曾经在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45. 卿 孤 公 尔(或汝)。 46.【甲】吕蒙从推托、不愿学习到学有所成,长进惊人;【乙】陈尧咨从心高气傲,不以为意到怒气全消,心悦诚服。
47.B 48.C 49.慷慨大方、乐善好施、仗义疏财
50. 夸耀 只是 这样 离开 51.(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意思对即可)
(2)(陆象山)于是前往与棋工对弈,棋工连输两局。(意思对即可) 52. 卖油翁:现场展示自己娴熟高超的酌油技艺。 陆象山:买棋局回去反复研究参悟后再找棋工对弈。 53.[甲]文的启示: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
[乙]文的启示:虚心学习,善于思考感悟,善于知识的迁移。(意思对即可)
54. 古时王侯自称 了解 粗略地阅读 55.士别三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56.①先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又用自己事务繁忙和对学习的体会来劝说。 57.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的惊讶言论和“结友而别”的举动,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通过皇帝经常夸赞的语言,侧面表现傅修期读书后的不凡成就。
58.D 59.C 60.D 6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62.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或: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
63.(1)点头(2)怎么(3)穿,穿着 64.A 65.(1)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2)(公孙龙)让善于呼喊的人呼叫渡船,一叫渡船就过来了。 66.陈尧咨面对卖油翁,开始表现的是不屑与轻视,后面心悦诚服。公孙龙不轻视善呼者,能用人之长。
67. 谁 等到,到 于是 听说 68.(1)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2)现在你不学习,别人就会笑话你,因此劝你学习啊。 69.孙权现身说法,劝说吕蒙重视学习。墨子作为老师,先是以做官来激励弟子学习,后又通过故事进行类比,劝说弟子自觉学习。
70.(1)只(2)慢慢地(3)爱好、喜爱(4)都 71.(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你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72. 百姓徙避(百姓避之) 宫卫问故 73.示例:卖油翁技艺高超,不卑不亢,自信大方;韩生善于观察,心思细腻。(言之成理即可)
74.C 75.D 76.D 77.(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78.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常自号曰“小由基”。
79. 推辞 研究 另外 80.B 81.(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原来那个小阿蒙了。 82.开卷有益;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或者建议,知错就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