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五单元——《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的印象中,他以前是一个多愁善感、落落寡合的人,今日一见,完全变了一个人。
B.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
C.《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寄托他的黍离之悲。
D.许多儿童的确具有绘画天赋,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素描,但笔下的人物却有鼻子有眼,形象生动逼真。
答案:D
解析:D有鼻子有眼: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适用对象错 A:形容性情孤傲,与人合不来。B: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C: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2.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是孟轲晚年和弟子们一起编纂的。它议论正大,气盛言宜,对唐宋散文影响很大。
B.赋以铺叙、描写较多为特色。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骈体赋到唐朝已经有转散的趋势。《阿旁宫赋》虽有铺陈,但不堆砌。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D.晚明的小品文有较高的成就,其中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吸收了《战国策》《孟子》的长处,雄辩滔滔,气势纵横。
答案:D
解析:张岱小品文的特色是个人化、生活化的情调很突出,文笔省净,注意生活实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扬的处理决定:孙扬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暂不参加国家游泳队集训,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太阳黑子酝酿着破坏性的太阳风暴,这种风暴会突然让带电粒子经过遥远的空间距离奔向地球,导致地球卫星短路、手机信号中断甚至电子系统损毁。
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比赛”后加“的资格”。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C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林冲是体现小说主题“官逼民反”的典型形象。
B.《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出色的辞赋,陶渊明的诗文,兼取平淡与爽朗,语言浅切朴素,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文学成就为东晋最高。
C.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只进行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皆以短篇小说享誉世界。
D.沈从文的《边城》在摹写边城人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失落的痛心,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答案:C
解析:“只进行短篇小说创作”说法有误,契诃夫后期创作了大量戏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章回体小说,成书于明末清初,该书是由施耐庵整理编著的。
B.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是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道
理的。
D.陶渊明,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
答案:A
解析:《水浒》作者尚存争议。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因此,旅游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中国老年节,这标志着重阳节从传统的民间节日变成了国家法定节日。
答案:D
解析:A“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搭配不当。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C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中国边境小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清初学者金圣叹删减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答案:A
解析:“边境小城”的陈述不恰当。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扬的处理决定:孙扬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暂不参加国家游泳队集训,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己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太阳黑子酝酿着破坏性的太阳风暴,这种风暴会突然让带电粒子经过遥远的空间距离奔向地球,导致地球卫星短路、手机信号中断甚至电子系统损毁。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类型为成分残缺,缺乏宾语中心语,可在“比赛”后加“资格”;B项,错误类型为成分赘余中的“语意重复”,“突然猝死”中“突然”“猝”意思一样,应去掉“突然”;C项,错误类型为不合逻辑中的“主客颠倒”,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扬的处理决定:孙扬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暂不参加国家游泳队集训,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太阳黑子酝酿着破坏性的太阳风暴,这种风暴会突然让带电粒子经过遥远的空间距离奔向地球,导致地球卫星短路、手机信号中断甚至电子系统损毁。
答案:D
解析:试题病句均为考纲常见类型。A项成分残缺,“比赛”是“参加”的宾语而不是“取消”的宾语,在“比赛”后加“的资格”。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C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因此,旅游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中国老年节,这标志着重阳节从传统的民间节日变成了国家法定节日。
答案:D
解析:A“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搭配不当。B项“突然猝死”重复赘余。C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今者项庄拔剑舞,
答案:其意常在沛公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沛”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大行不顾细谨,
答案:大礼不辞小让
解析:本句要注意“辞”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
答案:不仁,不知,不武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真的猛士, , 。
答案: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本句要注意“淋漓”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惨象, ; 。
答案: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解析:本句要注意“尤”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就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不在沉默中爆发
解析:本句要注意“爆”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答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解析:本句要注意“遒”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答案: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解析:本句要注意“漫溯”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左传》)
答案: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本句要注意“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
解析:本句要注意“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①上秋帆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
(1)诗中虚实结合手法较突出,请结合首联与颈联,分别找出其中实写与虚写内容。
答案:实写:嗟(叹)、驻马、 衔杯、问。 虚写:青枫江、远帆、白帝城、疏古木。
(2)诗人在送别两位被贬的友人时,感情较复杂,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①关切。首联作者送别友人时询问“意如何”、“谪居”。
②担忧。颔联诗人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想到友人被贬远地无法与朋友经常写信联系,越来越孤独。诗人为友人能否在贬谪之地好好地生活而感到担忧。
③宽慰。颈联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贬谪之地去看看广阔的景色,从而洗尽烦恼;也希望友人能够通过凭吊白帝城而得到一些慰籍。尾联诗人将皇上的恩情比作雨露,劝告友人,皇恩迟早会眷顾他们,这次分别是暂时的,将来定有重归之日。
解析:(1)本题主要是考查“虚实结合”,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应先指出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一般作者看到的眼前之景是实写,想象的是虚写,最后应指出表达效果。
(2)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题应注意审题,“复杂”表明不是一种感慨,“简要分析”即应在指出情感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汲江煎茶
苏 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①,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②长短更。
注:①雪乳:茶细白,水煎时所呈色象。脚:茶脚。②荒城:指今海南省儋州。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取水、烹茶、斟茶等描写,可以看出诗人情趣高雅;②从“坐听”“长短更”可以看出作者夜晚是孤寂的。
(2)这首诗描写细致,绘影绘声,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这首诗注重细节描写,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②在描写过程中,既有“贮月”“雪乳”这样的视觉享受,也有“松风”这样的听觉感触,绘影绘声,形象生动展现了汲水、煎茶的整个过程。
解析:(1)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2)抓住“绘影绘声”,即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以描绘。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 ① 李白之所以伟大, ② 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③ ,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 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 ④ 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⑤ 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
答案:好像|就|其实|却|同时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在语段中填入恰当的词语,首先要判断句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第①处要填入一个表示推测的词语,第②处表顺承,第③处后面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否定了上文,所以此处可填“其实”,第④处后面的文字和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第⑤处后面的文字和上文构成并列关系。
24.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案:人民调解标志由紧握的双手,红心和橄榄枝组成。红心,象征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奉献,紧握的双手象征通过调解化解了矛盾,橄榄枝代表和平与希望
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人民调解标志由紧握的双手,红心和橄榄枝组成。红心,象征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奉献,紧握的双手象征通过调解化解了矛盾,橄榄枝代表和平与希望。
2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沙漠不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是该长长地松口气了 没那么简单,新的问题会出现。树木虽然优点很多,比如能涵养水源,能调节气候,还可以降低噪音,① 。它们在捕获和吸收阳光的同时,还会将热量传输到空气中,以便自身降温,但这样会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树木本身虽然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抵消掉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可是整个过程极为缓慢,要花数十年的时间。由于有了沙漠,② ,因为它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有助于散热,③ 。
答案:但树木也有缺点|整个过程就不会这样漫长|可以起到很快降温的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要与“虽然”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第二空,是“它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有助于散热”的结果;第三空,也是一种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