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09: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和印刷传播。口语传播是文学传播的最早形式,如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都是通过口口相传得以流传。在文字出现之前,口语传播在文学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可以当场交流反馈。但口语传播受时空限制较大,传播范围有限,且在传播过程中内容容易发生变异。
书写传播的出现,使文学作品能够更准确、长久地保存。从先秦时期的简牍、帛书,到后来的纸张,书写载体不断演变。书写传播突破了口语传播的时空局限,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得以提高。不过,书写传播成本较高,传播速度较慢,且受文化水平限制,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像一些文人墨客的作品,常常通过手抄的方式在小范围内流传。
印刷传播是文学传播的重大变革。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复制效率,降低了传播成本。印刷传播使文学作品能够大量、快速地传播,受众群体迅速扩大,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文化的普及。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印刷得以广泛流传,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作者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发布作品,读者也能即时阅读,并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与作者互动。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较低,任何人只要有创作欲望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这使得网络文学的作者队伍极为庞大,作品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然而,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创作门槛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作品存在内容低俗、情节雷同、语言粗糙等问题。此外,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面临挑战,侵权盗版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材料三
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融媒体将多种媒体形式融合在一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介、网络平台传播,还可以借助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例如,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广播剧、影视剧,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在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传播者能够精准了解受众的阅读喜好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推送文学作品。同时,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文学作品及其传播形式。此外,融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还加强了跨文化传播。借助互联网,文学作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特点与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口语传播是文学传播最早形式,虽互动性强,但受时空限制,传播范围有限且内容易变异。
B.书写传播突破时空局限,提高传播内容准确性,但因成本高、速度慢,受众范围较窄。
C.印刷传播大大提高复制效率,降低传播成本,使文学作品受众群体迅速扩大,促进文学繁荣。
D.网络文学创作门槛低,作者队伍庞大,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口语传播到书写传播再到印刷传播,文学传播方式不断进步,新方式完全取代旧方式。
B.网络文学存在侵权盗版现象,只要解决这一问题,网络文学就能健康发展。
C.融媒体时代,文学作品借助多种媒体形式传播,跨文化传播也得到加强。
D.大数据分析在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中作用不大,因为受众可主动选择作品。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特点的一项是( )
A.某作家的小说在纸质刊物上连载。
B.学生在课堂上诵读经典古诗词。
C.一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有声读物在平台播放。
D.古代神话故事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4.请结合材料,概括网络文学与古代文学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5.融媒体时代文学传播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家铺子
茅 盾
凄凉的年关,终于也过去了。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二十八家。欠了林先生三百元货账的聚隆与和源也毕竟倒了。
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措了点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商量明天开市的办法。林先生早就筹思过熟透:这铺子开下去呢,眼见得是亏本的生意,不开呢,他一家三口儿简直没有生计,而且到底人家欠他的货账还有四五百,他一关门就更难讨取;惟一的办法是减省开支,但捐税派款是逃不了的,“敲诈”尤其无法躲避,裁去一两个店员罢,家里呢,也无可再省。他觉得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他的亏空可能还可以补救。
但要开市,最大的困难是缺货。没有现钱寄到上海去,拿不到货。上海打得更厉害了,赊账是休转这念头。卖底货罢,他店里几乎已淘空,就剩些脸盆毛巾之类,存底还厚。
大家喝了一会闷酒,一个伙计忽然说:
“乱世年头,人比不上狗!听说上海虹口一带人逃光了,东洋人凶得很,不许搬东西。上海房钱涨起几倍。逃出来的人都到乡下来了。昨天镇上就到了一批,看样子都是好好的人家,现在却弄得无家可归!”
寿生听了这话,猛的想起了一个好办法,对林先生说道:
“师傅,这是机会。上海逃来的人,总还有几个钱,他们总要买些日用的东西,是不是?这笔生意,我们赶快去张罗。”
第二天清早,开门鞭炮响过,林家铺子布置得又是一新。新正开市第一天生意不错,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
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铺子的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和张寡妇,①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借“要量米吃”的借口,来预支利息;不但支利息,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这三位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求求商会长帮忙。
上灯时分,林先生又在铺子里花几块钱办了一席酒单请商会长,商会长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手段高明。②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
“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则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
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怔住了。
晚上回到家里,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舍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
“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这样人家去做媳妇。”
③ “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
“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
“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泪来。
这一夜,林家夫妻都没有好生睡觉。
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午饭的时候,寿生悄悄告诉道:
“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
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
“谁是林老板?”
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
那天下午,林先生没有回来。
上灯时分,商会长来铺子带给寿生一个消息:林先生被国民党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林先生打算卷款逃走,然而林先生除有庄款和客账未清外,还有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张寡妇三位孤苦人儿的存款共计六百五十元没有保障,党部里是专替这些孤苦人儿谋利益的,所以把林先生扣起来,要他理直这些存款。
寿生吓得脸都黄了,呆了半晌,方才求道:
“会长先生,求你想想法子。师傅和你老人家向来交情不差,总求你做做好事!”
“你师傅的事,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只是这件事现在弄僵了!老实对你说,我求过卜局长出面讲情,卜局长只要你师傅答允一件事,他是肯帮忙的;我刚才到党部见你师傅,劝他,他也答应了,那不是事情完了么?不料党部里那个黑麻子真可恶,他硬不肯——”
“难道他不给卜局长的面子?”
“就是呀!黑麻子反而噜哩噜说了许多,卜局长几乎下不得台。两个人闹翻了! 他们不同你讲理!谁有势,谁就有理!你去对林大娘说,放心,还没吃苦。不过要想出来,总得花点儿钱!”商会长说着,伸两个指头一扬,就匆匆地走了。
夜里,送去二百元后,寿生和林先生一同回到了铺子。
林先生叹了一口气,有声没气地说道:
“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又花钱弄出来!没有钱,大家还是死路一条!”
又叹一口气,哽咽着说:“货是挖空了!店开不成,债又逼的紧——”
第二天林老板卷款逃走的新闻传遍了全镇。④林家铺子终于倒闭了。
来了几个警察,拿着木棍站在铺子门口阻拦那些看热闹的闲人。
“怎么不让我进去?我有三百块钱的存款呀!我的老本!”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弩起了一对发红的已经凹陷的眼睛,发疯似的反复说着一句话:“穷人是一条命,有钱人也是一条命;少了我的钱,我拼老命!”张寡妇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警察放她进去。她一边哭,一边喃喃地诉说着:“阿大的爷呀,你丢下我去了,你知道我是多么苦啊!强盗兵打杀了你……绝子绝孙的林老板又倒了铺子,——我十个指头做出来的百十块钱,没了!啊哟!穷人命苦,有钱人心狠——”陈老七跺着脚和警察动手。陈老七站在最前,已经挨了几棍子。闲人们大乱。朱三阿太老迈,跌倒了,张寡妇慌忙中落掉了鞋子,给人们一冲,也跌在地下,她连滚带爬躲过了许多跳过的和踏上来的脚,站起来跑了一段路,方才觉到她的孩子没有了。她带哭带嚷的快跑,头发纷散;待到她又跑过那倒闭了的林家铺面时,她已经完全疯了!
—— 1932年6月(节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写乡镇许多大小铺子纷纷倒闭,由此切入林家铺子继续艰难开业和最终还是难逃倒闭命运这两个关联话题。
B.年将四十的卜局长想娶林小姐,在铺子前途与女儿幸福的大事上,林母选择了后者,体现了她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亲情观和家庭观。
C.林先生虽身处困难,但仍苦苦挣扎做生意,为了铺子去巴结商会长,答应卜局长婚事,卷款逃走,就为了体现其刻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一面。
D.文章结尾部分写林家铺子的倒闭使朱三阿太、张寡妇、陈老七等人失去了生存的依靠,受到致命的打击,拓展了作品映照生活的深广度。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暗示可能有同业者为了挤倒林家铺子,唆使将钱存在铺子的存户去提取本息。
B.句子②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精明能干的欣赏。
C.句子③中“不过”一词表达出的犹豫,与上文林太太对女儿婚事的反应对比,形成了张力。
D.句子④中“终于”一词流露出林家铺子无法避免倒闭的无奈与某些人的幸灾乐祸之情。
8.社会环境一般是指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综合。请从社会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概括本文社会环境的特点和该环境对林家铺子的影响。
9.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的任务,茅盾先生巧用心思,体现了高超的“讲故事”艺术。请从小说的情节构思角度,结合文本点评本篇小说用了哪些“讲故事”的艺术,使小说结构集中紧凑的?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①。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②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选自《庄子·列御寇》,有删改)
【注】①刍,刍草。叔,通“菽”,大豆。②徵,通“征”,应验,可信。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王有病A召医B破痛C溃痤者D得车一乘E舐痔者F得车G五乘H所治愈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车百乘”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同。
B.闾,里巷,住处,也指户口编制单位,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文中是前者的意思。
C.“吾葬具岂不备邪”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备”字含义相同。
D.“在上为乌鸢食”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商得到车辆回到宋国后,就去嘲笑庄子,说庄子住在穷街陋巷,穷得靠织草鞋为生,饿得脖子干瘪,面黄肌瘦。
B.有人从宋王那得了十辆车子,就向庄子夸耀。庄子跟他讲了穷人得珠的故事,意在说明得车未必是件好事。
C.庄子拒绝弟子对他的厚葬,认为把天地当棺椁,把日月当双璧,把星星当珍珠,把万物当殉葬品,就是最好的葬礼。
D.神人可以顺应自然并得到验证,愚蠢的人往往被外物驱使,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还依靠他的偏见看待人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
(2)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
14.从文章叙述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①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②。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①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被贬涪州,后移戎州(四川宜宾)安置,流徙蜀地五年余。②《古诗十九首》中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以“黄菊”“晓寒”点出季节、时间,同时交代了下句诗人饮酒的环境特点。
B.“风前横笛斜吹雨”中的风雨与苏轼《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意蕴相似。
C.本词为宴席唱和应答之作,作者用“簪花”“倒著冠”等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词人形象。
D.“身健在,且加餐”化用古人诗句,词人只愿多加餐,身体康健,不愿再关心家国之事。
16.词人多次写到菊花,菊花与词人有何关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言志”创造轻松的氛围。
(2)在《登泰山记》中,“,”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鬓发的变化来表达光阴流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如“, ”。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装点着。蝙蝠就是经典的吉祥图案,在建筑、器物和服饰上随处可见。而蝙蝠图案之所以深受欢迎,主要是因为( 甲 )。蝙蝠还经常与铜钱搭配,因为古代铜钱中间有方孔,俗称为“钱眼”,所以这一图案寓意着“福在眼前”。
人们也将面貌同样丑陋的蜘蛛当作吉祥图案的原因是蜘蛛的别称“嬉子”中的“嬉”与“喜”谐音。常见的图案是一只蜘蛛从蛛网上面垂悬而下,寓意着“ A ”。
以上例子都是用谐音法来创造吉祥图案的。不过,谐音法有可能导致表意不够明确,尤其是( 乙 )。比如,一幅图上面有莲花、芦笙、桂花和儿童等图案,乍一看不知所云;再从读音的角度细细琢磨,才 B :“连生贵子”嘛!
除了谐音法,创造吉祥图案的方法还有象征法、文字法和符号法等。
象征法需要利用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比如,鸳鸯成双成对,象征着婚姻美满;石榴籽多,象征着多子多孙;松柏长青,象征着健康长寿……
文字法直接用文字来表达吉祥寓意,比如“福”“寿”“喜”等字。经过艺术化加工这些图案往往体现书法之美或装饰之美。符号法通过创造出来的符号表达吉祥寓意。第一种方法是将“喜”“寿”“回”等文字转换成图案。①第二种方法是创造合体字,②比如“招财进宝”四个字,③巧妙组合成一个字。④利用符号法创造各类图案,⑤深受人们喜爱,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喜庆场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集中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充分体现中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艺术水平,具有深入人心的美学价值。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以“蜘蛛”为陈述主体的4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22.学校举办“中国福文化”展览,你是一名志愿讲解员。请你结合下边这幅图片,把解说词补充完整,不超过 100 字。
同学们,图片正中间的“福”,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有“天下第一福”的美誉。结合文字四周的提示,大家能看出这个“福”字隐藏的奥妙吗? “天下第一福”果然名不虚传。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有人认为,人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这样才能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有人认为,人应该不知足,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挑战自我,突破极限,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以上两种观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D
  2.C
  3.C
  4.①古代文学主要通过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和印刷传播。②网络文学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5.①融合多种媒体形式,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②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依大数据分析受众喜好推送,受众也能主动选择,贴合阅读需求。③加强跨文化传播,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与融合。
  6.C
  7.B
  8.(1)社会政治角度: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社会动荡,百姓逃难到镇上,使林家铺子有了重新开业的喘息机会。②镇上国民党党棍酷吏的捐税派款、敲诈勒索与人身迫害,推动林家铺子一步步走向老板卷款逃跑并倒闭的命运。(2)经济角度:①林家铺子的亏空没有弥补,存户不信任自己的经济可以得到保障,要求预支利息或提款,间接导致铺子维持艰难。②其他同业者破产,城乡商业萧条,经济凋敝,决定林家铺子必将倒闭的命运。
  9.①以林家铺子为线索。围绕着林家铺子的挣扎倒闭展开故事,使情节集中紧凑,简洁有力。②时空相对集中。大小故事以林家铺子为主要场景,时间集中在年后二三天,形成了严密集中的艺术结构。③利用对话加快情节节奏。通过对话完成了林家被逼婚、被抓捕迫害、被敲诈勒索等情节叙述,使小说结构紧凑集中。④情节前后照应。镇上铺子倒闭二十八家与林家铺子倒闭前后照应,使情节显得严密紧凑。⑤情节对比。铺子重新开张的良好局面与最后的无奈倒闭形成对比,对女儿婚事的不同态度对比,使情节严谨紧凑。
  10.BEH
  11.C
  12.D
  13.(1)有个人拜见宋王,宋王恩赐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夸耀。(2)你见过祭祀的牛吗?披着纹彩锦绣,喂着刍草大豆。
  14.①不慕名利,淡泊明志。曹商向庄子炫耀车辆,楚人聘请庄子,都可见其淡泊之心。②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庄子从宋国的危机中预判到从宋王那里得到车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③顺应自然,追求平等。庄子看淡生死,拒绝厚葬,主张顺应天地,平等看待万物。
  15.D
  16.①菊花的物象特征与词人的形象特征相似,是词人内在品格的物化。②菊花与春夏绽放的百花不同,在秋季绽放,不同于俗;词人醉酒簪花,倒戴冠帽,歌舞清欢,举止狂放,足见其放浪不羁,不拘于俗。③菊花不畏严寒,凌霜而开,傲然独立;词人于风雨中 “横笛斜吹”,白发暮年依然身健加餐、冷眼看世,是不畏坎坷、老而弥坚、坚韧不屈的人格体现。
  17.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蜘蛛面貌同样丑陋,却被人们当作吉祥图案,因其别称 “嬉子” 中的 “嬉” 与 “喜” 谐音,故寓意吉祥。
  19.A. 喜从天降;B. 恍然大悟
  20.②在 “比如” 后加 “把”;④在 “创造” 后加 “的”
  21.甲:蝠与福谐音;乙:当元素组合复杂时
  22.这个 “福” 字暗藏玄机:左侧形如 “子” 和 “才”,右侧似 “寿” 字,下方藏 “田” 字,整体蕴含 “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 之意,将五福合一,堪称汉字艺术的巅峰之作。
  23.略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曹商去的时候,宋王赐了他数辆车子。(曹商在秦国对秦王百般献媚)秦王大为高兴,赏赐了他上百辆车子。曹商返回宋国,见到了庄子,说:“住在穷街陋巷,穷得靠织草鞋为生,饿得脖子干瘪,面黄肌瘦,这是我所干不了的;一见面就能使大国之君醒悟而使跟随的车子多达一百辆,这是我所擅长的。”庄子说:“秦王生病征召医师,如果能够把痈疖和痤疮中的脓水挤出来的,赏赐马车一辆;如果有能舔干净痔疮的,赏赐马车五辆,所治的患处越卑下,赏的车越多。先生您大概就是治的痔疮吧?(不然)为什么能得这么多车呢?您还是赶快走开吧!”
有个人拜见宋王,宋王恩赐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夸耀。庄子说:“河边有个贫困家庭,靠编织芦苇用具过生活,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价值千金的珍珠。他的父亲对他的儿子说:‘拿石头来锤破它!这值千金的珍珠,一定在九重深渊骊龙的下巴下面。你能得到珍珠,定遇到骊龙在睡觉。假使骊龙醒来,你还能保全半点吗!’现在宋国危机的深重,不止于九重的深渊;宋王的凶猛,不止于骊龙。你能得到车子,一定遇到他迷糊的时候;假使宋王醒来,你就要粉身碎骨了。”
楚国有人来聘请庄子,庄子回答使者说:“你见过祭祀的牛吗?披着纹彩锦绣,喂着刍草大豆。等到把它牵入太庙去,要想做头无人豢养的牛犊,怎能办得到呢!”
庄子临死,弟子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用天地做我的棺椁,用日月做我的双璧,星星做我的珍珠,万物做我的殉葬品。我的丧葬用品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啄食老师的尸体。”庄子说:“在上面让乌鸦和老鹰吃,在下面让蝼蛄和蚂蚁吃,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这是多么偏心啊。”
用不公平的方式来显示公平,这种公平其实并不公平;用不能验证的事物来求验,这种征验不能算征验。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被外物驱使,神人则可以顺应自然并得到验证。聪明人比不上神人已经很久了,而愚蠢的人还依靠他的偏见看待人事,他的功效只是表面的,这不是很可悲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