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1~6题每题7分,7题12分,共54分
考点一 机械波的图像
1.(多选)关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图像反映出某一时刻在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B.通过波的图像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C.从振动图像可以找出很多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D.两种图像的纵坐标都是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考点二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刻质点C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
B.此时刻质点D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C.此时刻质点B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
D.此波向x轴正向传播
4.(2023·汕尾市高二期末)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以v=2 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且此时P质点正在向上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P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运动到O位置
C.此时O处质点正在向下振动
D.该波的周期T=2 s
考点三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5.(多选)对机械波的相关公式v=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λf适用于一切波
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也增大
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由v=λf知,波长为2 m的声波是波长为4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
6.(多选)(2024·东莞市高二期末)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C.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7.(12分)某同学探究一绳波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处理得到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知波的周期是0.4 s,求:
(1)(3分)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2)(3分)经过1 s,波传播的距离;
(3)(6分)在图中画出0.5 s后的波形图。
8~11题每题8分,12题14分,共46分
8.(2023·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甩绳”运动可以提升健身者的爆发力、心肺耐力等,健身者把绳子的一端固定,用手握住绳子的另一端,健身者根据锻炼的需要以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幅度上下抖动绳子,绳子就在竖直面内形成波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握住绳子的握点O的起振方向向上
B.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减小,则该波的波长将变长
C.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增大,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变短
D.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减小,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变短
9.在t=0时刻,一波源从坐标原点的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2 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3 s时,该波的图像是( )
10.(多选)(2023·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期末)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振动刚传到x=0.2 m处),已知该波的周期为0.4 s,a、b、c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B.在t=0.4 s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在t=0.6 s时,质点c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下
11.(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12.(14分)(2023·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已知在t1=0.6 s时刻,坐标为(3,0)的质点P首次位于波峰位置,Q点的坐标是(-3,0)。求:
(1)(6分)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2)(8分)t2=1.4 s时质点Q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和总的运动路程。
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1.AD [波的图像反映出某一时刻在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故A正确;
通过波的图像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故B错误;
从振动图像可以找出一个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故C错误;
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纵坐标都是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故D正确。]
2.BC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则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质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的,A项错误;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质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B项正确;质点D、H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上的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项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图像可知它们的平衡位置的距离是两个波长,D项错误。]
3.B [由此刻质点A向下运动,由“同侧法”可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此时质点C速度方向沿y轴正向,质点B速度方向沿y轴正向,故A、C、D错误;此刻质点D向沿y轴负向运动,而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也沿着y轴负方向,故B正确。]
4.D [由题可知此时P质点正在向上振动,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质点不随波迁移,B错误;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此时O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C错误;由题图可知波长为4 m,根据T=,可知周期T=2 s,D正确。]
5.AC [一切波均满足v=λf,故A正确;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波长无关,故B、D错误;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改变,故C正确。]
6.ABC [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4 m,故A正确;已知题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可知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波速为v== m/s=10 m/s,故B、C正确;由于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
7.(1)5 m/s (2)5 m (3)见解析图
解析 (1)由题图可知,
该波波长λ=2 m,
则波速为v== m/s=5 m/s
(2)经过1 s,波传播的距离为
x=vt=5 m
(3)经0.5 s后,
n==1
由于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的平移可知0.5 s后的波形为题图中波形向右平移周期,如图所示。
8.B [绳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可知,图中刚要起振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手握住绳子的握点O的起振方向向下,故A错误;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减小,由于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根据λ=,可知该波的波长将变长,故B正确;由于波的传播速度不变,绳波传到固定端的距离不变,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不变,与手上下振动的频率无关,故C、D错误。]
9.A [t=0时刻波源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经过0.3 s即1.5T,波传播了1.5λ,“波头”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且沿y轴负方向振动,又由于波沿正、负两方向传播的波形关于y轴对称,根据“同侧法”可判断A正确,B、C、D错误。]
10.AD [因为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t=0时刻以后,a、b质点都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a、b质点的位置可知,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故A正确;已知该波的周期为0.4 s,因此当t=0.4 s时,质点b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后仍在图示位置,之后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B错误;该波的周期为0.4 s,t=0.6 s为1.5个周期,因此质点c完成一次全振动后继续振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位置,此位置质点c速度为零,故C错误;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0.2 m处,根据同侧法可知x=0.2 m处的质点将向下振动,根据波的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则可知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下,故D正确。]
11.ACD [水面波是机械振动在水面上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波,A正确;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经历了9个周期,时间间隔为15 s,所以其振动周期为T= s= s,频率为0.6 Hz,B错误;其波长λ=vT=1.8 m/s× s=3 m,C正确;波中的质点不随波迁移,但是能量随着波的向前传播而传递出去,D正确。]
12.(1)0.05 m/s (2)-2 cm 6 cm
解析 (1)由波形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λ=0.04 m,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平移法知t=0时刻P点向下振动,经个周期首次到达波峰位置,由此可知
t1=T=0.6 s
解得T=0.8 s
所以波速为
v== m/s=0.05 m/s
(2)因为t2=1.4 s=T+T
波传播到Q点的时间为
t== s=0.8 s=T
故t2=1.4 s时,质点Q振动了个周期,而质点Q的起振方向向上,所以t2=1.4 s时刻质点Q恰好处于波谷,质点Q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 cm;质点Q振动个周期,共3个振幅,由波形图可知该机械波的振幅为A=2 cm,所以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
s=3×2 cm=6 cm。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学习目标] 1.能用描点法作横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波的图像中找出各物理量的信息(重点)。2.知道振动图像与波形图各自的物理意义,并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 (重点)。3.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意义及其关系,知道三者的决定因素并进行相关的计算(重难点)。4.会根据波的图像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重点)。
一、机械波的图像
1.简谐波:波源做__________时,介质的各个质点随之做__________所形成的波。
2.波的图像的画法
(1)建立坐标系,描点
选定某一时刻,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的__________,用纵坐标表示这一时刻各个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线
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就得出一条______, 这条曲线就是简谐波在__________的图像(如图所示)。
3.波峰与波谷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达到____________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峰。达到____________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谷。
4.机械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
(1)机械波的图像表示介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移。
(2)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________________的位移。
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两个图像可知:
(1)________图为波的图像;________图为振动图像。
(2)甲图中M、P、Q三个点坐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其中P点的振幅是多少?
(3)乙图中M′、P′、Q′三个点坐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动图像。对于图中A、B、C、D、E、F、G、H、I九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C、E、F、H具有相同的位移
B.A、C速度相同,H、F速度方向相反
C.B、I振幅相同
D.aC>aB
1.某一时刻简谐波中各个质点的位移可能不同,但各个质点的振幅是相同的。
2.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
(1)定义: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__________的两个__________质点间的距离。
(2)特征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__________或两个相邻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__________或两个相邻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周期T、频率f
(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都等于__________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f=________。
(3)决定因素:由__________决定。
(4)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3.波速
(1)定义:__________(以波峰或者波谷作为标志)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决定因素:由__________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__________。
1.如图所示为某一波形图,介质中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5 m,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2 s。
(1)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 m,波的周期为________ s。
(2)波的波速为________ m/s。
(3)若该时刻此波刚好传播到B质点,试画出经过2 s时的波形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由空气传入水中,波的频率和波长怎样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多选)(2023·江门市高二期末)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波长为6 m
B.波速为10 m/s
C.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
D.振幅为10 cm
例3 湖面上停着A、B两条小船,它们相距20 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AB连线的方向由A向B传播,每条小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当A船位于波峰时,B船在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求水波的波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
(1)定义法: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两个关键词:“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质点”。“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质点,在波的图像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振动速度总是相同。
(2)图像法
①在波的图像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②在波的图像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3)公式法:根据公式λ=vT来确定。
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1.带动法:后面质点依次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2.同侧法:在水平传播的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所示
3.上下坡法: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D、E、F;“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A、B、C。
4.微平移法:如图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微小时间Δt(Δt<)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知t时刻的质点P1(P2)经Δt后运动到P1′(P2′)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了。
例4 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B.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向左运动
例5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刻质点F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A.该波向右传播
B.质点B和D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F和H的加速度相同
答案精析
一、
例1 C [在波的图像中,纵坐标y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故A错误;A、C速度方向相反,H、F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在简谐波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振幅都等于波源的振幅,故C正确;质点所受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因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则aC
二、
例2 BD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振幅为10 cm,波长为4 m,故A错误,D正确;由题意可知=0.1 s,可得T=0.4 s,波速为v==10 m/s,故B正确;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由“带动法”可知,波源在质点P左侧,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故C错误。]
例3 见解析
解析 如图所示,据题意可知,A、B两船之间的距离为1.5个波长,
即1.5λ=20 m,
得λ= m
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说明水波的频率f= Hz= Hz
则水波的波速
v=λf=× m/s= m/s。
三、
例4 B [由“同侧法”可知,如果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应从右向左传播,故A错误;如果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由左向右传播,故B正确;如果波从右向左传播,可知题图中质点c、d向上运动,故C、D错误。]
例5 CD [此时刻质点F沿y轴负方向振动,由“同侧法”可知,波向左传播,同理,质点D的运动方向向下,而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故A、B错误;因质点C直接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而质点B要先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再回到平衡位置,故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C正确;质点F、H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D正确。](共62张PPT)
DISANZHANG
第三章
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1.能用描点法作横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波的图像中找出各物理量的信息(重点)。
2.知道振动图像与波形图各自的物理意义,并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 (重点)。
3.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意义及其关系,知道三者的决定因素并进行相关的计算(重难点)。
4.会根据波的图像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重点)。
学习目标
一、机械波的图像
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课时对点练
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内容索引
机械波的图像
一
1.简谐波:波源做 时,介质的各个质点随之做 所形成的波。
2.波的图像的画法
(1)建立坐标系,描点
选定某一时刻,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的 ,用纵坐标表示这一时刻各个质点 。
(2)连线
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就得出一条
, 这条曲线就是简谐波在
的图像(如图所示)。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
平衡位置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光滑曲线
这一时刻
3.波峰与波谷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达到 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峰。达到
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谷。
4.机械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
(1)机械波的图像表示介质中的 的位移。
(2)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 的位移。
正向最大位移
反向最大位移
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
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
讨论与交流
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两个图像可知:
(1)______图为波的图像;_____图为振动图像。
甲
乙
(2)甲图中M、P、Q三个点坐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其中P点的振幅是多少?
答案 甲图中M、P、Q三个点的坐标分别表示x=1 m、x=2 m、x=4 m处三个质点此时的位移为10 cm、0、0;质点P的振幅为10 cm。
(3)乙图中M′、P′、Q′三个点坐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 乙图中M′、P′、Q′三个点的坐标分别表示同一质点在t=1 s、t=2 s、t=4 s时的位移为10 cm、0、0。
如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动图像。对于图中A、B、C、D、E、F、G、H、I九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E、F、H具有相同的位移
B.A、C速度相同,H、F速度方向相反
C.B、I振幅相同
D.aC>aB
例1
√
在波的图像中,纵坐标y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故A错误;
A、C速度方向相反,H、F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
在简谐波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振幅都等于波源的振幅,故C正确;
质点所受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因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则aC总结提升
1.某一时刻简谐波中各个质点的位移可能不同,但各个质点的振幅是相同的。
2.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返回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二
1.波长λ
(1)定义: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 的两个 质点间的距离。
(2)特征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 或两个相邻 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 或两个相邻 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相同
相邻
波峰
波谷
最密部
最疏部
2.周期T、频率f
(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都等于 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f=____。
(3)决定因素:由 决定。
(4)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
。
波源
波源
一个波长λ
3.波速
(1)定义: (以波峰或者波谷作为标志)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决定因素:由 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振动状态
不同
λf
介质
1.如图所示为某一波形图,介质中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5 m,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2 s。
讨论与交流
4
(1)该波的波长为_____ m,波的周期为_____ s。
(2)波的波速为______ m/s。
2
2
(3)若该时刻此波刚好传播到B质点,试画出经过2 s时的波形图。
答案
2.声波由空气传入水中,波的频率和波长怎样变化?
(多选)(2023·江门市高二期末)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长为6 m
B.波速为10 m/s
C.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
D.振幅为10 cm
例2
√
√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振幅为10 cm,波长为4 m,故A错误,D正确;
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由“带动法”可知,波源在质点P左侧,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故C错误。
湖面上停着A、B两条小船,它们相距20 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AB连线的方向由A向B传播,每条小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当A船位于波峰时,B船在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求水波的波速。
例3
答案 见解析
如图所示,据题意可知,A、B两船之间的距离为1.5个波长,即1.5λ=20 m,
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说明水波的频率
总结提升
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
(1)定义法: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两个关键词:“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质点”。“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质点,在波的图像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振动速度总是相同。
(2)图像法
①在波的图像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②在波的图像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3)公式法:根据公式λ=vT来确定。
返回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三
1.带动法:后面质点依次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2.同侧法:在水平传播的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所示
3.上下坡法: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D、E、F;“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A、B、C。
4.微平移法:如图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微小时间Δt(Δt< )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知t时刻的质点P1(P2)经Δt后运动到P1′(P2′)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了。
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B.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向左运动
例4
√
由“同侧法”可知,如果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应从右向左传播,故A错误;
如果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由左向右传播,故B正确;
如果波从右向左传播,可知题图中质点c、d向上运动,故C、D错误。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刻质点F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A.该波向右传播
B.质点B和D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F和H的加速度相同
例5
√
√
此时刻质点F沿y轴负方向振动,由“同侧法”可
知,波向左传播,同理,质点D的运动方向向下,
而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故A、B错误;
因质点C直接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而质点B要先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再回到平衡位置,故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C正确;
质点F、H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D正确。
返回
课时对点练
四
考点一 机械波的图像
1.(多选)关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图像反映出某一时刻在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B.通过波的图像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C.从振动图像可以找出很多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D.两种图像的纵坐标都是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对点练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波的图像反映出某一时刻在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故A正确;
通过波的图像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故B错误;
从振动图像可以找出一个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故C错误;
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纵坐标都是表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故D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
是相同的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
于一个波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则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
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质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的,A项错误;
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质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质点D、H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上的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项正确;
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图像可知它们的平衡位置的距离是两个波长,D项错误。
考点二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刻质点C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
B.此时刻质点D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C.此时刻质点B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
D.此波向x轴正向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此刻质点A向下运动,由“同侧法”可知波向
x轴负方向传播,此时质点C速度方向沿y轴正向,
质点B速度方向沿y轴正向,故A、C、D错误;
此刻质点D向沿y轴负向运动,而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也沿着y轴负方向,故B正确。
4.(2023·汕尾市高二期末)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以v=2 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且此时P质点正在向上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P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运动到O位置
C.此时O处质点正在向下振动
D.该波的周期T=2 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可知此时P质点正在向上振动,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
质点不随波迁移,B错误;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此时O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点三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5.(多选)对机械波的相关公式v=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λf适用于一切波
B.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也增大
C.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
只有f
D.由v=λf知,波长为2 m的声波是波长为4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切波均满足v=λf,故A正确;
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波长无关,故B、D错误;
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改变,故C正确。
6.(多选)(2024·东莞市高二期末)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C.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4 m,故A正确;
由于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
7.某同学探究一绳波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处理得到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知波的周期是0.4 s,求:
(1)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5 m/s
由题图可知,该波波长λ=2 m,
(2)经过1 s,波传播的距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5 m
经过1 s,波传播的距离为
x=vt=5 m
(3)在图中画出0.5 s后的波形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见解析图
经0.5 s后,
8.(2023·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甩绳”运动可以提升健身者的爆发力、心肺耐力等,健身者把绳子的一端固定,用手握住绳子的另一端,健身者根据锻炼的需要以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幅度上下抖动绳子,绳子就在竖直面内形成波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握住绳子的握点O的起振方向向上
B.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减小,则该波的波长
将变长
C.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增大,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变短
D.若手上下振动的频率减小,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变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能力综合练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绳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可知,图中刚要起振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手握住绳子的握点O的起振方向向下,故A错误;
由于波的传播速度不变,绳波传到固定端的距离不变,则绳波传到固定端的时间不变,与手上下振动的频率无关,故C、D错误。
9.在t=0时刻,一波源从坐标原点的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2 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3 s时,该波的图像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0时刻波源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经过0.3 s即1.5T,波传播了1.5λ,“波头”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且沿y轴负方向振动,又由于波沿正、负两方向传播的波形关于y轴对称,根据“同侧法”可判断A正确,B、C、D错误。
10.(多选)(2023·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期末)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振动刚传到x=0.2 m处),已知该波的周期为0.4 s,a、b、c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B.在t=0.4 s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
方向
C.在t=0.6 s时,质点c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因为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t=0时刻以后,a、b质点都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a、b质点的位置可知,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故A正确;
已知该波的周期为0.4 s,因此当t=0.4 s时,质点b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后仍在图示位置,之后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该波的周期为0.4 s,t=0.6 s为1.5个周期,因此质点c完成一次全振动后继续振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位置,此位置质点c速度为零,故C错误;
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0.2 m处,根据同侧法可知x=0.2 m处的质点将向下振动,根据波的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则可知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下,故D正确。
11.(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
迁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面波是机械振动在水面上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波,A正确;
波中的质点不随波迁移,但是能量随着波的向前传播而传递出去,D正确。
12.(2023·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已知在t1=0.6 s时刻,坐标为(3,0)的质点P首次位于波峰位置,Q点的坐标是(-3,0)。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0.05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得T=0.8 s
(2)t2=1.4 s时质点Q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和总的运动路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2 cm 6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波传播到Q点的时间为
所以t2=1.4 s时刻质点Q恰好处于波谷,质点Q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