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一单元——《一剪梅》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婉约派的代表作,选出下列诗句中和该词风格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答案:B
解析:从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入手,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完全符合婉约派的特点,ACD均体现出豪放气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种“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恒古男儿一放翁”中的“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答案:A
解析:《新乐府》不是“具有感伤色彩叙事诗”
3.下列有关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词的平仄和押韵稍异于诗歌,须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曲谱名称)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C.每一词牌都对该词的字数、句数、段数、用韵有明确的规定。
D.《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一剪梅》《山坡羊》《天净沙》等都是词牌名。
答案:D
解析:《一剪梅》不是词牌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2011年10月、11月,我国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组合体相继发射成功,并圆满实现了两次太空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种技术的国家。
B.业内虽不乏有识之士为治理无证生产、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数十次向上级报告反映,并采取了打假行动,但屡试不爽,收效甚微。
C.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投入就达8000万元。影片还未开拍,已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D.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尤为绕梁三日。
答案:C
解析:A空前绝后,是空前,但未必是绝后。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D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5.对“却”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苏洵《六国论》 ( 使…退,击退。)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回头)
C.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连词,相当于“又”)
D.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西厢记·长亭送别》 (连词,表转折)
答案:B
解析:B项:还,再
6.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事渐长,慢慢懂得了一点道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是各有特色。梅,剪雪裁冰, ;兰,空谷幽香, ;竹,筛风弄月, ;菊,不趋炎热, 。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
①孤芳自赏 ②凌霜自得 ③潇洒一生 ④一身傲骨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梅,剪雪裁冰”对应“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对应“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对应“潇洒一生”,“菊”对应“凌霜自得”,紧扣秋季的特点。所以空格处依次应为④①③②。故选D。
7.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被后人敬仰并尊奉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B.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来到贾府,受到宝钗的冷遇,便到了惜春的住处。她们说到修善果等,见能引起惜春的共鸣,便巧言激惜春出家。最后,惜春不顾大家的劝阻把头发剪了,执意要出家。(《红楼梦》)
C.“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当弗罗洛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梅拉达选择时,虽然爱斯梅拉达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弗罗洛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巴黎圣母院》)
D.《家》中,觉慧是高家年青一代中最激进、最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鬟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答案:A
解析:“单骑救幼主”的是赵云。
8.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形象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觉慧和觉民的鼓励下,琴很快就在《黎明周报》上发表了关于女人剪头发的的文章。琴因为没能说服自己的母亲,又不想让母亲为难,所以尽管琴内心极其痛苦,但最终还是没有剪掉头发。(《家》)
B. 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他从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加尔拉斯果得知后,便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去拦截他。结果,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堂吉诃德》)
C.袁绍率七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袁绍的谋士许攸遭疑而投降曹操,并且为曹操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后,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三国演义》)
D.就在人们混战时,甘果瓦却被夜巡队的人抓住了,幸亏甘果瓦聪明,说得国王释放
了自己。甘果瓦一走出巴士底,就奔向了圣安东尼街。在广场中央的石头十字架下,他
见到了依约而来的弗罗洛。后来弗罗洛利用甘果瓦骗出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答案:B
解析:是第三次出游
9.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寒路滑马蹄僵”,既写出天气恶劣、行路之难,又衬托出王迈为人热情。
B.“酒酣耳热说文章”,酒宴上作者与朋友不话别却谈起文章,作者构思巧妙。
C.“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的王迈鼓掌大笑,与作者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D.“束缢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出连夜行路的情景,紧扣小序中“夜”字。
答案:C
解析:“旁观拍手笑疏狂”是指旁边有人听作者与王迈高谈阔论而拍掌笑话他们的狂态。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后一种现象必须高度警惕。
B.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C.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D.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尤为脍炙人口。
答案:B
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不屑一顾:不值得,不愿意(去);一顾:看一下。认为不值得一看。全意: 形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对某事物极端轻视鄙夷。返璞归真: 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原来指人人爱吃的美食,现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二、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1.___________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答案:陶渊明 | 云无心以出岫
解析:本句要注意“岫”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通古今之变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________,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答案:雁字回时
解析:本句要注意“雁”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答案:暗香浮动月黄昏
解析:本句要注意“浮”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答案: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解析:本句要注意“舸”“翔”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答案:舟遥遥以轻飏
解析:本句要注意“遥”“飏”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共其乏困
解析:本句要注意“共”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善假于物也。(《劝学》)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生”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答案:横槊赋诗
解析:本句要注意“槊”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答案:挟飞天以遨游
解析:本句要注意“挟”“遨”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麦香
叶青才
①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②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③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④ 我径直到他的麦地里,就像熟悉那棵苦丁茶那样,一眼就看见了他。我好久没有置身麦地了,好久没有闻见过这么浓郁的麦香。这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里拌入了糖,还有点淡酒的余味。是的,麦粒成熟之后,渗入点水,发胀,抽芽,便是熬糖做酒的原料了。然而现在麦子正青,才抽穗扬花,这只能是麦花香。
⑤ 在麦花香里,我细细打量着这位教我割麦的人。他满头银丝,胡须也渐白了。身子骨似乎依然坚实,只是笑起来,没有了管风的牙,没有了细细的皱纹。他的纹路粗了,深了,长了,像地边的沟道,纵横牵连,总想寻个出处奔去。人一老,这沟道就流淌着岁月的回声,你没法将它阻住,也没法把它拽回。我想到我不要多久也会是这个样子,岁月的回声满耳,光阴的脚步匆匆,我会停留在哪一截道上呢,抑或在哪一块地边呢?
⑥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你看他劳作的姿势虽然保留了过去一直有的那种利索和老到,但是明显力度不够,虚实交杂中虚的成分多了。剪除枯老的茶株,砍掉高高的茶桩,这样的活儿要是搁在前几年,荣伯是一抹不挡手的。他眼疾手快,手到心到,剪出的新茶棵像刚刚修剪的平头,齐崭崭,平覆覆,精神抖擞地立在麦地边上,衬托出四月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眼下,他似乎不愿在我面前显老,他动作的幅度很大却藏不住虚张的声势,吃力而现出连贯的破绽。那些他亲手种出的麦子,倒是一片青葱,仿佛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这种活力与肤色的转移,直让我觉得一个人原来也不过是一棵麦子,一棵曾经锋芒毕露的麦子,走过了嗞嗞拔节的日子,走过了飞絮扬花的岁月,随后就走进了他枯萎与衰残的暮年。
⑦在乡下时,我也收割过麦子,并且手指被麦秸秆割破,眼睛被麦芒刺中,我却在那种潜在的伤害中闻到了麦香,那股成熟的带着馒头和挂面香味的气息,它一点点渗透到我的鼻孔里、肺腑里乃至梦幻里,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现在想来,麦花香里那些醉人的芬芳和诱人的味道都不过是四月天落下的槐荚与桑椹,它们其实结不了什么果实,虽然不乏甘甜,却只能徒增味觉的依赖和幻觉的空乏。
⑧ 真正的麦香总是与镰刀在一起,与即将到来的梅雨在一起不久,荣伯新剪的茶棵又将长出青幽幽的茶叶来,把大片萎黄的麦子衬托得分外衰老。然而,整个村子在这时才激动起来,就像荣伯在黎明俯身于麦地一样,天空晴朗而高远,大地芬芳而宽阔。当青春的梦幻醒来,我发现,一个距离大地最近的人就是一把镰刀或扁担,一声动情的呼喝就是一阵麦浪或槐风。时节正值端午,太阳正在背脊之上,村庄正在麦香之中,而我正在麦粒之外。
⑨那时,成熟的麦子香气四溢,倘若旁边有梅子,它会落入梅香;旁边有李子,它会融进李馥。
⑩熟麦的香味曾经把我的乡居整个地淹没了。荣伯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他细细地吹掉麦芒和麦壳,让一堆鼓胀的新麦裸露在五月的太阳下。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⑾一个能被麦香陶醉的人,他的幸福简单得很,也悠远得很,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也是他在送行。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都是留不住的,像滑溜的时光、逃跑的庄稼以及跟欲望一起私奔的人,像他手把手教了16年割麦技术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到底还是在五月的麦芒直视下溜之大吉……
⑿一转眼30年,时光快得就如一地麦子从四月走进五月,从花香进入谷香。
⒀老了的荣伯面对我的到来,只能欢喜地连声说:你回来了,回来了!你看今年的麦子……他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没打算看望这一地青青麦子,我不过是在麦地里寻找他罢了,就像那年我回去寻找当年我爬过的一棵青桐树,结果却找到了一条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幽幽小路。
⒁是麦香帮了我的忙,让我找回了镰刀与麦茬旁边的自己,还有这位将庆幸和失望发酵在一起的荣伯。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第2期)
(1)解释第③段中“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一句话的含义。
答案:本句以物喻人,生动地写出了历经沧桑的荣伯如同麦子一样扎根于土地,与麦子、土地融为一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荣伯的深深敬意。
(2)文章第⑦段写作者自己年轻时也喜欢麦香,这有什么作用?
答案:内容上写我年轻时对麦香的理解:喜欢带有幻想色彩的麦香,但没有真正领悟麦香的内涵,好高骛远,是麦田里的长辈让我退去了浮躁轻狂,变得成熟;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对真正麦香的叙述的作用。
(3)请从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答案:描写手法:作者连用“拈”“放”“嚼”三个动词,以细节描写突出荣伯细微却又自然的动作(动作描写),表现了荣伯对于麦子丰收的不动声色的满足和喜悦;
情感表达:作者拖情于“天”,借“天”说人,表现荣伯的幸福是巨大的、深沉的,在此基础上,将荣伯的“眼睛”比做“幸福的陷阱”,说明荣伯愿意深陷其中,心甘情愿地付出。
价D。
解析:(1)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着具体语境,从表现的特点或思想感情,从写作意图等角度分析作答。这句话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手法的运用是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然后结合着“熬过”这一词的深意,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内容上,可根据内容与主旨、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例如,“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青涩”“冒冒失失”正是我的心态。“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这才是我应有的心态。在结构上,从下文内容来看,很明显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赏析语句,如同第一题,可从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在表现手法上,可根据题干要求,从描写的手法有哪些。如动静、虚实、动作细节、情与景的关系等,画线句子明显用了运用的细节描写。在情感方面比较明显,可根据关键词“幸福”从荣伯的喜悦之情和甘愿付出精神角度组织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2.根据下文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答案:评价人物形象总要把自己熟悉的人物附着到形象上;总要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及思想、情感等对形象进行个人加工。
解析:鲁迅先生的话是不大好理解的。做好本题,要关注这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后面的提示和要求,即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达这些倾向。“这些”,表明不是一个。二是对鲁迅的话进行分析,从形式上来看,句中有两个句号,表明这里面有两层意思,说得都比较具体,我们需明白这些具体可指哪些:《红楼梦》指文学作品,看《红楼梦》,就是阅读文学作品;林黛玉,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就是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就是熟悉的人物形象,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就是要把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附着到形象上。依次这样去做,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答案:什么叫文化?|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研究横线的上下文,明白其语境。第①道横线应填的是个问句,其下文讲“文化就是”,可知此处应填的是文句“什么叫文化”。 第②道横线应填的也是个问句,其上文讲的是“素质”,下文讲的是“得”之处。因此此处应紧承上文填入“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之类的问句。根据第②道横线的上文,可知此处应填入“好素质的得之处”,结合文段开头,不难知道这里应填入“读书”之类的语句。
24.下面是同济大学某校友设计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案:构图要素:“1907”字样,三人奋力划龙舟的图案。寓意:同济大学有悠久的历史,同济人有团结奋进、同舟共济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题目要求“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构成的部分,然后按照顺序进行表述即可。揭示寓意的时候,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未能细察画面抓住矛盾。有时对画面中的人、物、景观察有遗漏,导致理解分析时不能抓住要害。
25.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40个字。
4G是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G是generation(一代)的简称。4G系统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比3G网络快1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4G能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可实现无线区域环路、数字音讯广播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4G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其技术还可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使局域网、互联网、电信网等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通播网,无论使用什么终端,都可享受高品质的信息服务,向宽带无线化和无线宽带化演进。
答案:4G是通信速度更快、增值服务更多、技术融合更强的第四代通讯技术。(或:4G即第四代通讯技术,通信速度更快,增值服务更多,技术融合更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压缩概括能力,题干要求“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从示意图可以看出,筛选的时候要注重4G的主要优势。然后浏览所给材料,分条整理信息。第二句“4G系统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比3G网络快1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是说其速度快;第三句“4G能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可实现无线区域环路、数字音讯广播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是说其服务范围广;第四句是说其技术融合增强。
4G
含义
主要优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