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答案:A
解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古体诗。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字牧之,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的辋川别墅,世人称其“杜辋川”。
B、《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八书、十表。
D 、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B
解析:A项,杜牧是晚唐诗人;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项,古体诗与近体诗并不是以时间先后为界限的,而且《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
3.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绘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大部分描绘了梦幻中自己游天姥山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意在寄托自己的一种理想。
C.诗人借用幻想中的形象,表明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D.诗人借助于幻想中的形象,想曲折地反映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压迫、奴役的一种现实。
答案:D
解析:“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压迫、奴役的一种现实”不符合实际情况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答案:C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C项,张若虚是唐代早期的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之作,但不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所以选C。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主”,即养生的主旨,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答案:C
解析:张若虚是唐代早期的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之作,但不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
6.下面所列的“诗眼”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答案:C
解析:《琵琶行》的诗限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对“信”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确实、的确)
B.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 (相信)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忠诚、可靠)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信使、媒人)
答案:B
解析:B项:信实、真实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本月19日起,人民币与英镑开始直接对换,此举引发了多方关注。
B.昨天在城市广场,一位独腿画家用粉笔在广场水泥地上作画,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这一单生意,他俩每人都得了二百五十元,这叫做二一添作五,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我们描绘出了雄奇壮丽、巧夺天工的自然山水景色。
答案:C
解析:A项的语境是一种货币折换成另一种货币,应为“兑换”;B项“侧目”是指“不敢正视,形容畏惧”,不合句义;C项“二一添作五”本为珠算口诀,借指双方平分或平均承担责任和任务,符合句义;D项“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巧胜于天然,不能用来形容自然山水。词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六近义词辨析。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词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9.下列各选项中对“微”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陈情表》 (地位卑微)
B.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马钧传》 (细小的,微不足道的)
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隐蔽,不清晰)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没有)
答案:B
解析:B项:精妙,深奥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答案:A
解析: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答案:在河之洲
解析:本句要注意“洲”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解析:本句要注意不能漏掉“是故”。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答案:茕茕孑立
解析:本句要注意“茕”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迷花倚石忽已暝
解析:本句要注意“暝”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____________,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答案:昨夜星辰昨夜风
解析:本句要注意“辰”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答案:水随天去秋无际
解析:本句要注意“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本句要注意“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答案: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解析:本句要注意“袅”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卷首词)
答案: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解析:本句要注意“度”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李白《将进酒》诗中化用曹植《名都篇》之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解析:本句要注意“恣”“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1.照下面的例句的修辞及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1)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2)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甫的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解析: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首先要求内容协调一致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 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此题中注意:需是比喻句以及符合其特征的名词组合。
三、古诗文阅读
22.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上林春令 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1)这首词描摹“雪”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比喻:雪像蝴蝶翻卷绣帘,写雪的轻盈飘舞;像玉女散花,写雪的纵深和空间感;雪像落花、飞絮、蒙蒙细雨,写出雪的飘洒、色白、细密。比喻新奇,精当。
动静结合:上片写雪“初翻”“舞袖”飘洒,飞落,写出雪的动态之美,下片“任满地、月深云厚”写雪后,像月光充盈天地,又像云絮铺满大地,写出雪的静态之美。动静结合,创造了秀雅飘逸又深沉厚重的艺术境界。
衬托:以梅花衬托白雪,浓香代指梅花。“梅瘦”写出雪压梅枝的景象。在这上下一片清洁的银色天地间,梅花怒放,香气四溢,更衬雪的洁白隽美。(任写两点即可)
(2)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犹难……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体会本词结句的妙处。
答案:结句赞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趋炎附势,只在冰清玉洁中独弄清影。这白雪寒梅的形象寄托了词人孑然独立的志趣,象征了词人超拔绝尘的品格。
解析:(1)解答此类题,要根据描摹“雪”的关键词及诗句,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来分析作答。由“蝴蝶”“玉女”等关键词可得出比喻的修辞手法;由上片的“初翻”“舞袖”,下片的“月深云厚”等可得出动静结合的手法;“浓香”“梅瘦”等关键词是从侧面用来表现雪的,故采用的是衬托的手法。(2)根据题干可知,此题考查鉴赏结尾一句“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的妙处,答题时,应从词人的写作意图及情感角度分析作答。由“怜”“梅瘦”及梅花在古诗词中的高洁、不趋炎附势、傲然独立等形象,很容易得出词人对雪中梅花的赞美。
2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①
[明]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下文 “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1)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陆诗从平视、仰视的角度,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黄河之远,华山之高,鲜明突兀,气象宏伟;而本诗从俯视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华山之高,黄河之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2)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直抒胸臆: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②间接抒情:诗人想象汝度归去后登上华山,远眺秦城,俯瞰黄河的快意舒畅,表达了对友人罢官还乡的劝慰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抒情方式和作者的情感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可结合着诗歌注释及标题,根据诗歌内容中的关键词分析作答。“万里情”“送”等表明了诗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来表达二人的惜别之情;从诗歌描写来看,诗人是采用想象友人登华山的情景来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之情,故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四、语言文字运用
24 984年,年已古稀的里根同年轻的蒙代尔竞选总统。里根发表竞选演讲后,一名支持蒙代尔的记者向他发问:“您不认为在这次选举中,年龄会成为问题吗?”里根微微一笑后,答道:“我不打算利用我的对手年轻和阅历不深这一点。”
记者的发问,貌似提出一个漫不经心的问题,实则有言外之意:里根年事已高,可能有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毛病,恐怕不能胜任总统这一职位了吧。面对记者这一带有质疑和诘难性质的提问,老到的里根回答得十分巧妙,试点评里根这句妙答。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看似轻松的答话实则有弦外之音:我有足够的阅历,有丰富的经验,足可治国安民。这句话还指出了对手的弱点——年轻和阅历不深,显示了长者的宽容和仁厚——不打算利用对手的弱点,同时表达了他对竞选总统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里根的一句妙语,不露声色地强调了自己的优势,凸现了对方的劣势,化解了记者的诘难
解析: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25.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 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
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 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答案: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解析: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本题亦需注意这些问题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9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