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流域地处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流域内的省级行政区均为矿产资源丰富的省级行政区
C.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地势三级阶梯,阶梯内部的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2.在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条件中,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是( )
①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气温较高 ③东南丘陵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⑤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部分中心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上海市与南京市都是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而上海市的规模又远大于南京市。与南京市相比,上海市主要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海港较多
C.内河航运发达
D.劳动力成本低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
A.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B.水资源充沛,水系发达
C.交通便利
D.土地成本低廉
5.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环境恶化
B.大量人口从城市迁往郊区
C.城镇化水平较低
D.中心城市衰落
(2024·江苏淮安测试)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分别为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技术
D.人口
7.长江航道在重庆—枝城段水深最大,最深处可达100米以上,原因是( )
A.河流两侧地势高
B.三峡水库蓄水
C.船舶吃水深度大
D.人工疏浚河道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陕西汉中高一阶段练习)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领头雁”,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升上海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有( )
①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限制对外开放水平 ③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增强东、中、西部经贸往来 ④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域推进高技术产业
B.将成渝钢铁工业全部迁至武汉,保护上游水质
C.在长江上游兴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生态建设
D.长江下游经济圈推进防护林建设,防治滑坡、泥石流
(2024·福建福安月考)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11.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12.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2.1.D 2.C 第1题,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但是上游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A错误;长江中游的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丰富,不是长江流域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错误;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错误。第2题,东南丘陵的红壤土质黏重,酸性较强,肥力较低;上游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态破坏严重。这两个特征均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5.3.B 4.D 5.A 第3题,上海市与南京市均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上海市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会点,海港较多;南京港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内河港口,因此南京市内河航运更发达;上海市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第4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业和城市集中,地价较高。第5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还未出现大量人口从城市迁往郊区的现象;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心城市并未衰落。
6~7.6.B 7.B 第6题,渝万高铁所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沪宁高铁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两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正确;两高铁都是沿长江修建,河流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A错误;我国各地高铁技术水平差别不大,C错误;人口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第7题,长江航道在重庆—枝城段主要途经三峡地区,两侧地势高,但这不是水深最大的原因,A错误;三峡水库蓄水,水位抬升,水深增大,B正确;船舶吃水深度大与载重大小及水的密度有关,和航道水深没有关系,C错误;人工疏浚河道可一定程度增大水深,但此河段水深较其他河段大得多,不是人工疏浚河道可达到的,D错误。故选B。
8~9.8.B 9.C 第8题,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将上海部分产业外迁,能够提升上海高质量发展水平,①正确;限制对外开放水平不利于经济发展,②错误;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增强东、中、西部经贸往来,加强区际联系,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③正确;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有利于上海高质量发展,④正确。故选B。第9题,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兴建水土保持林,推进生态建设,有利于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C正确;应该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不可能全域推进高技术产业,A错误;将成渝钢铁工业全部迁至武汉,不利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B错误;长江下游经济圈位于平原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少,D错误。故选C。
10~12.10.D 11.B 12.A 第10题,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中属于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六个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合肥、南京、杭州为省级行政中心,符合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的特点,D正确。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协调发展水平Ⅳ型城市离上海较远,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位置,B正确。Ⅳ型城市空间分布上不具备均衡性、集中性和对称性。第12题,2016年升级的城市包括从Ⅱ型升到Ⅰ型的苏州、杭州和宁波;从Ⅲ型升到Ⅱ型的扬州和嘉兴;从Ⅳ型升到Ⅲ型的舟山。其中多数城市空间位置上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明显,A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