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单元素养综合练
(2024·湖北卷)下图为四个大城市的街道方向玫瑰图。不同方向的长度,代表该方向街道出现的相对频率。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图中最容易迷路的城市是( )
A.上海 B.夏洛特
C.温哥华 D.迪拜
2.由图可知,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上海街道密度和平均宽度最大
B.夏洛特街道面积最大
C.温哥华街道网络大致呈“棋盘状”
D.迪拜街道总长度最长
3.影响上海街道主要方向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数十个“无水港”。据此完成4~5题。
4.“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B.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C.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D.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5.天津港在内陆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节约运输时间
C.减轻港口转运负担
D.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即各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海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下图示意我国的国际海底矿区。据此完成6~7题。
6.C-C海区属于( )
A.我国的领土
B.我国的领海
C.我国的领地
D.国际海区
7.下列资源中目前不可能在C-C海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
A.锰 B.铜 C.镍 D.石油
(2024·天津静海月考)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8~9题。
8.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B.减小线路的坡度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D.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9.现在山区新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性能的改善
B.少占耕地的要求
C.节省投资的需要
D.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
江西省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垃圾的生态处理。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1.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生态工业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工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导致城市生活中主要环境问题出现的环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若企业采取生态工业模式,则( )
A.甲环节的物质流将减少
B.乙环节将没有污染
C.丙环节污染更严重
D.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将消失
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协调减排及能源供应稳定的前提,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此,某研究中心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下图为该模型中2021—2060年各代表年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对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度最大的行业是( )
A.钢铁 B.建材
C.电力 D.化工
15.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调整产业结构
B.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C.缓解资源枯竭
D.化解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下图中甲、乙为我国某地两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6~17题。
模式甲 “生态家园”模式
模式乙 产业化经营模式
16.比较两种生产模式( )
A.甲—产品附加值更高
B.乙—农产品种类更多
C.甲—受市场影响更大
D.乙—生产规模更大
17.图中两种生产模式均可( )
①实现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②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③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④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哪些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茶树喜暖怕寒、喜光怕晒,适宜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 000~2 000毫米,适宜生长在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等酸性土壤地区。一般来说,在坡度小于30°,海拔1 500米以下地区种茶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使茶叶有好的滋味和嫩度。
材料二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的石阡县被称为“中国苔茶之乡”,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有千年的茶叶栽种历史。该县平均海拔800多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6.8 ℃,年日照数平均约1 2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约1 121毫米,无霜期约303天,土壤以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充分满足石阡苔茶的生长需要。
材料三 苔茶是石阡县主导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目前,石阡茶叶产业存在发展水平不均、品牌效应不强、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石阡县适合苔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2)简述石阡县发展苔茶产业给当地带来的效益。
(3)请你为石阡县苔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发现矿产100多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材料三 柴达木盆地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乙 。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2)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保护
第四单元素养综合训练
1~3.1.B 2.C 3.C 第1题,考查城市街道布局与确定方向。城市街道布局的迷宫效应通常与街道方向的多样性和不规则性有关。通过比较四个城市的街道方向玫瑰图,可以看出夏洛特的街道方向分布最为复杂和多样,没有明显的主导方向,这增加了在该城市迷路的可能性。因此,夏洛特是这些城市中最容易迷路的。B正确。第2题,考查城市道路网布局。通过观察四个城市的街道方向玫瑰图,可以发现温哥华的街道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分布相对均匀,这通常表明其街道网络大致呈“棋盘状”,C正确。方向玫瑰图仅表示道路方向,不能表示密度、面积、长度和宽度,A、B、D错误。第3题,考查影响街道方向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其街道布局受到河流流向的显著影响。C正确。
4~5.4.A 5.D 第4题,高铁运输以客运为主,C错误;由材料可知,“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说明主要得益于当前的货物运输主要是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得运输效率大为提高,A正确,B、D错误。故选A。第5题,在内陆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增加了货物的装卸次数,提高了成本,A错误;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在港口的船只等候时间也会增加,B错误;无法起到减轻港口负担的作用,C错误;其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腹地,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6~7.6.D 7.D 第6题,C-C海区位于160°W东侧,可以判断位于西半球,根据图中东北太平洋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因此,C-C海区属于国际海区,D正确。第7题,由于石油一般分布在大陆架浅海海底,而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的锰结核分布在深海海盆里,铜、镍也可以在深海海盆开采。
8~9.8.B 9.D 第8题,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迂回前进,可以减小线路的坡度,提高行车安全,B正确。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也不是为了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A、C错误。通过更多的居民点不一定要将公路修建成“之”字形,D错误。故选B。第9题,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资金更加充足;另一方面,技术水平提高,为建设高速公路提供了保障,所以现在山区新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D正确。与汽车性能的改善的关系不大,A错误。新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对耕地的占用可能减少,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增大了建设投资,C错误。故选D。
10~11.10.B 11.A 第10题,任何垃圾处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有些不能被蚯蚓分解的物质也是无法处理的。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符合生物循环原理,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故选B。第11题,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从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故选A。
12~13.12.D 13.A 第12题,城市生活中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是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向生态系统排放大量废弃物,属于图中的丁环节,D正确。第13题,若企业采取生态工业模式,将影响到经济系统向社会系统输送产品的乙、丙环节。乙环节产生的污染将减少,并不能实现完全没有污染,B错误;可能导致丙环节更环保,C错误;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不会消失,D错误;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方式,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甲环节的物质流将减少,A正确。
14~15.14.C 15.B 第14题,读图可知,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总体上均在增大,因此其贡献度减小,故A、B、D错误;图中显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由70.66%减少到43.34%,主要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科技投入的增大,资源利用率上升,所以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减少,因此电力行业对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度最大,故C正确。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目的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故B正确。
16~17.16.D 17.D 第16题,从图中可知,甲模式只利用玉米饲养家禽、家畜,利用秸秆、粪便制取沼气,而乙模式对玉米进行了深加工,而且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所以甲模式产品附加值比乙模式低;读图可知,乙模式农产品种类更少;乙模式中对玉米进行加工后的胚芽乳品、玉米油,以及肥料和食用菌都指向市场,而甲模式的产品则是供给农户自用,因此乙模式受市场影响更大;乙模式的产品面向市场,而甲模式的产品则是供给农户自用,因此乙模式生产规模更大。第17题,图中两种模式都没有第三产业,①说法错误;两种模式都体现了持续性原则而不是公平性原则,②说法错误;结合两种模式可确定③④说法正确。
18.解析 第(1)题,长江经济带中,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是下游的航运中心;武汉是中游的航运中心;重庆是上游的航运中心。第(2)题,据图分析,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更加邻近,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水陆运输更便利;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受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快,产业基础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好;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
答案 (1)上海、武汉、重庆。
(2)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19.解析 第(1)题,主要从茶树的习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的匹配角度分析。第(2)题,主要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品质、多渠道销售方面分析。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满足苔茶喜暖怕寒的习性;年平均降雨量约1 121毫米,满足苔茶生长的水分需求;有满足苔茶生长的酸性土壤。
(2)社会经济效益:①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③带动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效益:保持水土,恢复植被,有助于当地石漠化的治理。
(3)加强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品质;线上、线下等多渠道销售。
20.解析 第(1)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作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所学内容回答。第(2)题,保护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要结合该地区的特点来分析。
答案 (1)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原则。
(2)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的保护与治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的保护和治理;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