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重点)。2.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重难点)。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物体运动具有相对性(重点)。4.知道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一、质点
如图所示,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如果研究雄鹰从A点飞到B点的时间,是否要考虑雄鹰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雄鹰翅膀的上下振动需要考虑吗?
1.质点:忽略物体的 和 ,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叫作质点。
2.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 。
(2)物体的大小和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 。
3.质点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 这种次要因素,突出了物体的 这种主要因素,它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1.当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否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可否把地球看成质点?(已知地球直径约1.3×107 m,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11 m)
2.当研究运动员如何踢出“香蕉球”时,可否将足球看成质点?当研究足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时,可否将足球看成质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
(2)质点和几何中心的点是相同的。( )
(3)质量很大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
(4)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例1 下列物体中,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的速度
B.火车通过一座桥所需的时间
C.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
D.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
E.研究体操运动员的腾空姿态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
H.测量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
例2 如图所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等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航天员可看成质点
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
C.全景相机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
二、参考系
如图,有人说我快如闪电疾如风;有人说我纹丝不动坐如钟。“我”是静是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系
(1)定义: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选取原则: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可以任意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以 作为参考系。
(3)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中, 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往往 (填“会有所不同”或“一定相同”)
2.坐标系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 及 ,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直线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我们就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 、 和 ,建立直线坐标系。
(3)坐标
建立坐标系后,我们就可以用坐标表示质点的 ,如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点A,此时它的坐标 ;若它运动到点B,则此时它的坐标 。
例3 下列四种现象(或运动)中分别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研究对象 参考系
一江春水向东流
地球的公转
钟表的时针在转动
太阳东升西落
例4 如图是摄影中“追拍法”的作品,摄影师眼中的车身是静止、清晰的,而背景是运动、模糊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摄影师自己 B.路边的树木
C.行驶的路面 D.远处的大山
三、时间与时刻
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购买机票时,可以从如图所示的页面中得知某一航班的时间信息:该航班从广州起飞的时间为14:00,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7:05,飞行时间为3小时5分钟,请问以上对“时间”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时刻:钟表指针指示的一个示数对应着某一 ,也就是时刻。
2.时间:两个 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
3.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时间轴上的 表示的是某一时刻,时间轴上的 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均选填“一个点”或“一条线段”)
4.时间与时刻的关系: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Δt= (用t1、t2表示,t1、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
1.在时间轴上表示第1 s初,第1 s末,第2 s初,第2 s末,第2 s内,前2 s内。
2.(1)第1秒末到第3秒末是几秒?
(2)第5秒末到第12秒初,时间是几秒?
(3)第5秒内时间是几秒?前5秒内时间是几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 )
(2)上课时间8:00为时刻。( )
(3)第5 s初和第4 s末为同一个时刻。( )
例5 (2024·广州市香江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一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时刻与时间的比较
时刻 时间
在时间轴上的表示 用点表示 用线段表示
描述关键词 “初”“末”“时”,如“第1 s末”“第2 s初”“3 s时” “内”如“第2 s内”“前3 s内”
联系 两个时刻之间为一段时间,时间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表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答案精析
一、
不需要 不需要
梳理与总结
1.大小 形状 有质量
2.(1)相同 (2)形状 忽略
3.大小和形状 质量
讨论与交流
1.可以 不可以
2.不可以 可以
易错辨析
(1)× (2)× (3)× (4)√
例1 AG
例2 C [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不能忽略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A错误;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B错误;全景相机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必须考虑全景相机的拍摄角度,不能将全景相机看成质点,故C正确;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空间站的形状和大小,能将空间站看成质点,故D错误。]
二、
相对路边行人,“我”是运动的,相对车或随车一起运动的人,“我”是静止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先要找另外一个物体作为参考,对于不同的参考物体,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梳理与总结
1.(1)参考 (2)参考系 地面
(3)运动 (4)会有所不同
2.(1)位置 位置的变化 (2)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3)位置 xA=2 m xB=-1 m
例3 江水 地面 地球 太阳 时针 表盘 太阳 地球
例4 A [以摄影师自己为参考系,车身是静止、清晰的,而背景是运动、模糊的,故A正确;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故B错误;以行驶的路面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故C错误;以远处的大山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故D错误。]
三、
起飞时间14:00和到达时间17:05为时刻;飞行时间3小时5分钟为时间
梳理与总结
1.瞬间
2.时刻
3.一个点 一条线段
4.t2-t1
讨论与交流
1.
2.(1)2秒 (2)6秒 (3)1秒 5秒
易错辨析
(1)× (2)√ (3)√
例5 B(共53张PPT)
DIYIZHANG
第一章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1.知道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重点)。
2.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重难点)。
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物体运动具有相对性(重点)。
4.知道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学习目标
一、质点
二、参考系
课时对点练
三、时间与时刻
内容索引
质点
一
如图所示,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如果研究雄鹰从A点飞到B点的时间,是否要考虑雄鹰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雄鹰翅膀的上下振动需要考虑吗?
答案 不需要 不需要
1.质点:忽略物体的 和 ,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叫作质点。
2.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 。
(2)物体的大小和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 。
3.质点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____________这种次要因素,突出了物体的 这种主要因素,它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梳理与总结
大小
形状
有质量
相同
形状
忽略
大小和形状
质量
1.当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否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可否把地球看成质点?(已知地球直径约1.3×107 m,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11 m)
讨论与交流
答案 可以 不可以
2.当研究运动员如何踢出“香蕉球”时,可否将足球看成质点?当研究足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时,可否将足球看成质点?
答案 不可以 可以
(1)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
(2)质点和几何中心的点是相同的。( )
(3)质量很大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
(4)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
√
×
×
下列物体中,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的速度
B.火车通过一座桥所需的时间
C.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
D.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
E.研究体操运动员的腾空姿态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
H.测量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
例1
AG
如图所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完成了核心舱全景相机在轨支架安装及抬升等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航天员可
看成质点
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
C.全景相机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全景相机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
例2
√
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不能忽略
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A错误;
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
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B错误;
全景相机通过调整角度拍摄地球全景时,必须考虑全景相机的拍摄角度,不能将全景相机看成质点,故C正确;
研究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空间站的形状和大小,能将空间站看成质点,故D错误。
返回
参考系
二
如图,有人说我快如闪电疾如风;有人说我纹丝不动坐如钟。“我”是静是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答案 相对路边行人,“我”是运动的,相对车或随车一起运动的人,“我”是静止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先要找另外一个物体作为参考,对于不同的参考物体,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1.参考系
(1)定义: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选取原则: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可以任意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以 作为参考系。
(3)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中,_____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往往___________ (填“会有所不同”或“一定相同”)
梳理与总结
参考
参考系
地面
运动
会有所不同
2.坐标系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 及 ,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直线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我们就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 、_______和 ,建立直线坐标系。
位置
位置的变化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3)坐标
建立坐标系后,我们就可以用坐标表示质点的 ,如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点A,此时它的坐标 ;若它运动到点B,则此时它的坐标 。
位置
xA=2 m
xB=-1 m
下列四种现象(或运动)中分别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例3
研究对象 参考系
一江春水向东流
地球的公转
钟表的时针在转动
太阳东升西落
江水
地面
地球
太阳
时针
表盘
太阳
地球
如图是摄影中“追拍法”的作品,摄影师眼中的车身是静止、清晰的,而背景是运动、模糊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摄影师自己
B.路边的树木
C.行驶的路面
D.远处的大山
例4
√
以摄影师自己为参考系,车身是静止、清晰的,
而背景是运动、模糊的,故A正确;
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
是静止的,故B错误;
以行驶的路面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故C错误;
以远处的大山为参考系,车身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故D错误。
返回
时间与时刻
三
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购买机票时,可以从如图所示的页面中得知某一航班的时间信息:该航班从广州起飞的时间为14:00,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7:05,飞行时间为3小时5分钟,请问以上对“时间”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 起飞时间14:00和到达时间17:05为时刻;飞行时间3小时5分钟为时间
1.时刻:钟表指针指示的一个示数对应着某一 ,也就是时刻。
2.时间:两个 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
3.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时间轴上的 表示的是某一时刻,时间轴上的 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均选填“一个点”或“一条线段”)
4.时间与时刻的关系: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Δt= (用t1、t2表示,t1、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
梳理与总结
瞬间
时刻
一个点
一条线段
t2-t1
1.在时间轴上表示第1 s初,第1 s末,第2 s初,第2 s末,第2 s内,前2 s内。
讨论与交流
答案
2.(1)第1秒末到第3秒末是几秒?
答案 2秒
(2)第5秒末到第12秒初,时间是几秒?
答案 6秒
(3)第5秒内时间是几秒?前5秒内时间是几秒?
答案 1秒 5秒
(1)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 )
(2)上课时间8:00为时刻。( )
(3)第5 s初和第4 s末为同一个时刻。( )
×
√
√
(2024·广州市香江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一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例5
√
时刻与时间的比较
总结提升
返回
时刻 时间
在时间轴上的表示 用点表示 用线段表示
描述关键词 “初”“末”“时”,如“第1 s末”“第2 s初”“3 s时” “内”如“第2 s内”
“前3 s内”
联系 两个时刻之间为一段时间,时间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表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课时对点练
四
考点一 质点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D.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对点练
√
13
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B、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2023·阳江市高二学业考试)在对以下过程进行研究时,可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礼宾车车轮的转动
B.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
C.水陆两栖飞机“AG-600”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
D.“嫦娥四号”进入月球,在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研究礼宾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研究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时,飞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研究水陆两栖飞机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时,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研究“嫦娥四号”进入月球,在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市举行,中国队共收获了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的好成绩。下列项目比赛过程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撑竿跳高比赛的技术动作时
B.研究10 000 m比赛的成绩时
C.研究跳远比赛的空中姿态时
D.研究双人10 m跳台成绩时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若将撑竿跳高运动员看成质点,不能研究运动员撑竿跳高比赛的技术动作,故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A错误;
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对研究10 000 m比赛的成绩没有影响,故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
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对研究运动员跳远比赛的空中姿态有影响,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将运动员看成质点,会对研究运动员双人10 m跳台成绩有影响,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考点二 参考系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不同
B.研究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就不需要选择参考系
C.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D.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唯一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A错误;
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另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故研究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也需要选择参考系,B错误;
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C正确;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D错误。
13
5.(2023·浙江1月选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
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运动,选地球为
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
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2023·广东江门二中月考)每天早上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
系是孤帆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清泉石上流” 选择的参考系是石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
D.“飞花两岸照船红”是以船为参考系描述花的运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A正确;
“清泉石上流”选择的参考系是石头,B正确;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C错误;
“飞花两岸照船红”是以船为参考系描述花的运动的,D正确。
13
考点三 时间和时刻
7.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6.5小时,当天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宫”胜利会师。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约150天,则
A.16时29分指的是时间
B.6.5小时指的是时刻
C.18时22分指的是时间
D.150天指的是时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D段
C.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
D.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3 s初也是第2 s末,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A错误;
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
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正确;
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D错误。
13
9.现代空中加油机及其空中加油技术已成为增强航空兵机动能力和打击能力的重要措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图是空军战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战机
B.地面上的树木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机里的飞行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能力综合练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于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即两者此时保持
相对静止,则以战机中的飞行员、加油机里的
飞行员或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均是处于静止
状态,只有以地面的树木为参考系,加油机才是运动的,故选B。
13
10.(2023·茂名市高一期末)雁阵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线,如图所示。其迁徙时大多以整齐队伍匀速飞行,这是雁阵为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只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B.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
头雁看作质点
D.若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可以将雁
阵看作一个质点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
考系,也可选取其他参考系,A错误;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
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C错误;
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D正确。
13
1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观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可知所选的参考系是孙悟空背后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
13
12.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其中一名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
运动的
B.若运动员A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
是静止的
C.当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
D.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A是运动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
静止的,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是
运动的,故A、B错误;
当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
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故C错误;
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A是运动的,故D正确。
13
尖子生选练
13.(2024·广州市六校期中)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则说明乙只能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匀速下降,但是v乙>v丙,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若丙匀速下降,则v甲>v丙,故选D。
返回
13作业1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分值:100分)
1~8题每题7分,共56分
考点一 质点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D.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2.(2023·阳江市高二学业考试)在对以下过程进行研究时,可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 )
A.礼宾车车轮的转动
B.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
C.水陆两栖飞机“AG-600”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
D.“嫦娥四号”进入月球,在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
3.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市举行,中国队共收获了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的好成绩。下列项目比赛过程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
A.研究撑竿跳高比赛的技术动作时
B.研究10 000 m比赛的成绩时
C.研究跳远比赛的空中姿态时
D.研究双人10 m跳台成绩时
考点二 参考系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不同
B.研究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就不需要选择参考系
C.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D.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唯一的
5.(2023·浙江1月选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6.(2023·广东江门二中月考)每天早上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清泉石上流” 选择的参考系是石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
D.“飞花两岸照船红”是以船为参考系描述花的运动的
考点三 时间和时刻
7.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6.5小时,当天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宫”胜利会师。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约150天,则 ( )
A.16时29分指的是时间
B.6.5小时指的是时刻
C.18时22分指的是时间
D.150天指的是时间
8.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D段
C.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
D.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9~12题每题8分,共32分
9.现代空中加油机及其空中加油技术已成为增强航空兵机动能力和打击能力的重要措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图是空军战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
A.战机 B.地面上的树木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战机里的飞行员
10.(2023·茂名市高一期末)雁阵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线,如图所示。其迁徙时大多以整齐队伍匀速飞行,这是雁阵为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只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B.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质点
D.若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
1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观众
12.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运动员保持该造型向下落,其中一名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
B.若运动员A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是静止的
C.当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
D.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A是运动的
(12分)
13.(2024·广州市六校期中)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答案精析
1.D [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B、C错误,D正确。]
2.D [研究礼宾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研究歼-20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时,飞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水陆两栖飞机离开水面时的螺旋桨的旋转时,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嫦娥四号”进入月球,在着陆准备轨道的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3.B [若将撑竿跳高运动员看成质点,不能研究运动员撑竿跳高比赛的技术动作,故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A错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对研究10 000 m比赛的成绩没有影响,故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对研究运动员跳远比赛的空中姿态有影响,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会对研究运动员双人10 m跳台成绩有影响,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4.C [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A错误;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另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故研究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也需要选择参考系,B错误;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C正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D错误。]
5.C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
6.C [“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A正确;“清泉石上流”选择的参考系是石头,B正确;“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C错误;“飞花两岸照船红”是以船为参考系描述花的运动的,D正确。]
7.D
8.C [第3 s初也是第2 s末,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A错误;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正确;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D错误。]
9.B [由于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即两者此时保持相对静止,则以战机中的飞行员、加油机里的飞行员或战机为参考系,加油机均是处于静止状态,只有以地面的树木为参考系,加油机才是运动的,故选B。]
10.D [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也可选取其他参考系,A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C错误;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D正确。]
11.C [“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可知所选的参考系是孙悟空背后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
12.D [若运动员A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地面是运动的,故A、B错误;当运动员A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故C错误;以大地为参考系,运动员A是运动的,故D正确。]
13.D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则说明乙只能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匀速下降,但是v乙>v丙,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若丙匀速下降,则v甲>v丙,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