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城镇化
第2课时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四川绵阳期末]随着私人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越发突出,某社区的8号小区通过实行流动车位制来缓解该问题。同时,有人建议通过建立体车库,来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除了技术因素,目前制约老旧小区立体车库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水网格局 B.土地供给
C.交通流量 D.绿地保护
2.流动车位制能从无数停车点中分析出最佳停车点,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4·广西南宁期末]小城镇“过疏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人口离开原本居住的城镇,使城镇产业人口短缺与各种城镇功能难以为继的现象。近年来,日本“过疏化”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小城镇“过疏化”已成为普遍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日本小城镇“过疏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文化因素
C.科技因素 D.经济因素
4.小城镇“过疏化”会导致日本( )
A.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B.城镇化水平持续下降
C.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
D.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2024·湖北十堰月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面为城市某小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图1)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图2)。读图,完成5~6题。
城市排水系统
图1
城市集雨管网
图2
5.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增加对土壤的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汇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024·辽宁葫芦岛期末]成都某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通过分析卫星监测数据,对比1971—2014年成都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变化,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成都城郊温差增大1.6 ℃。据此完成7~8题。
7.成都城郊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城区硬化路透水差 B.城区阴雨天气增多
C.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D.城区绿地面积增大
8.获取监测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面监测系统
[2024·山东潍坊期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这对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提供了路径与目标。2023年9月7日,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终期评估通过专家评审,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为全国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青岛样本”。下图示意1996—2015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指数演变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推测2003—2006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B.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C.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小
D.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10.选择青岛作为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是由于其(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产业结构完善 ③碳排放量大 ④生态环境优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陕西渭南期中]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是一种趋向于尽可能降低能源、水、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废气、废水排放的城市。我国计划建设50个生态城市,建成之后将发挥巨大的地区性示范作用。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一般城市相比,生态城市中面积占比会大幅提升的功能区是(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绿化区
12.我国推行生态城市建设可以( )
①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②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③避免生态环境遭破坏 ④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24·河北廊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借助“绿心”,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三个大城市,乌得勒支、哈勒姆、莱顿三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的小城市联系起来,形成“绿心状城市群”。各城市分工明确,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状城市群”。
(1)分析兰斯塔德“绿心状城市群”形成的原因。
(2)在建设“绿心状城市群”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下列两种现象。请你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
现象①,城市交通成本提高;现象②,城市住房成本提高。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浙江台州期末]流动摊贩(地摊)已逐渐发展成我国城市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州目前摊贩数量达30多万,占就业人数的6.4%以上。广州市青年社区是广州流动摊贩的一个主要集中区,一天中不同时刻有小吃、织补、水果、衣物、饰品、手机贴膜等20到60个不同数量摊贩在此经营,一般到22时后流动摊贩会逐渐离开。下图为广州市青年社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流动摊贩极大地缓解了广州市( )
A.劳动力供需矛盾 B.城市交通拥堵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居民购物不便
15.影响广州市青年社区流动摊贩数量一天中呈现波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公交车运行时间 B.环卫工的工作时间
C.商场的营业时间 D.市民的上下班时间
[2024·河南开封期末]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应运而生,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开发需要对城市中部分地区进行拆迁或改造,传统的拆迁补偿方式主要是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2023年10月,广州市明确提出了房票安置这一新的拆迁补偿方式。房票是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征收人出具给被征收人重新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房票持有者凭房票购房可享受价格优惠及税收减免等权益。据此完成16~17题。
16.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有( )
①带动建材、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④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相比传统的拆迁补偿方式,当下推行房票安置能够( )
A.降低城市居民居住成本
B.抑制房地产过热的问题
C.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D.利于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2024·江苏盐城期末]垂直绿化是一种在地面垂直面上的绿化形式。上海世博会阿尔萨斯案例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生态设计理念的垂直绿化建筑。右上图是上海世博会阿尔萨斯案例馆南立面与垂直绿化结构逻辑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垂直绿化建筑的功能价值不包括( )
A.降低噪声 B.解决城市热岛效应
C.调节温度 D.改善空气质量
19.推测阿尔萨斯案例馆灌溉装置最可能采用( )
A.滴灌 B.喷灌
C.漫灌 D.浇灌
20.[2024·广东梅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该模式中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形成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城市片区,有效治理了“大城市病”。日本东京“TOD”城市模式发展起步早,形成了独具东京特色的“接驳错位”模式。下图示意传统“TOD”模式(a)和东京“TOD”模式(b)下的城市布局形态。
(1)解释“TOD”城市模式在治理“大城市病”中发挥的作用。
(2)与传统“TOD”城市模式相比,分析东京“接驳错位”模式对城市片区的影响。
第2课时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B 2.A 解析 第1题,水网格局对于立体车库建设影响较小,A错误;老旧小区一般位于市中心,房屋建设比较拥挤,土地有限,要想建设立体车库需要征得居民的同意,拆除一些建筑来提供空间,因此制约立体车库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土地供给,B正确;交通流量在小区内部较小,故不是制约立体车库建设的主要因素,C错误;绿地保护对于立体车库建设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D错误。所以选B。第2题,从多个停车点中分析出最佳停车点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分析处理数据,最终帮助人们做出决策,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没有数据分析功能,不能分析出最佳停车点,B、C、D错误。所以选A。
3.D 4.D 解析 第3题,寻找好的就业岗位、获得高的经济收入、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每一位年轻人的愿望。大城市能够实现年轻人的这些愿望,因而大量小城镇的人口涌向大城市,造成小城镇“过疏化”,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D正确。故选D。第4题,小城镇“过疏化”不是造成日本人口负增长的原因,A错误;小城镇的人口流动方向是由小城镇到大都市,故日本城镇化水平没有降低,B错误;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与小城镇“过疏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错误;因小城镇发展空间小、就业岗位少,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大城市,这导致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D正确。故选D。
5.C 6.B 解析 第5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C正确,B错误;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A、D错误。故选C。第6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路面可渗水,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②正确;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①错误,③正确;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不能解决城市洪灾,④错误;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⑤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C 8.A 解析 第7题,成都城郊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增强,C正确。城区硬化路透水差、城区阴雨天气增多、城区绿地面积增大不会导致城郊温差增大,A、B、D错误。故选C。第8题,遥感技术(RS)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监测系统不能监测气候特征变化,B、C、D错误。故选A。
9.B 10.B 解析 第9题,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此大背景下,2003—2006年山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加快、工业用地增加、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使得绿色城镇化指数下降,B正确,A错误;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大,C错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D错误。所以选B。第10题,青岛地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较好,且具有较为完备的产业结构,这些都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①②④正确;青岛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碳排放量小,而且碳排放量大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③错误。所以选B。
11.D 12.A 解析 第11题,结合材料及生活常识可知,生态城市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低消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绿化区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区环境的净化、美化,水源涵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态城市中绿化区的面积占比会大幅提升,D正确。第12题,从生态城市的特点可知,生态城市废热、废气、废水排放量较小,且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所以推行生态城市建设可以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提高城市的宜居性,①②对;生态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并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破坏,③错;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关,与生态城市建设关系不大,④错。A正确。
13.答案 (1)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联系便捷;政府政策支持。
(2)现象①,理由:各城市间距离较远,客货流的距离较长,运输成本较高、时间较长。现象②,理由:“绿色缓冲带”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城市土地供应较紧张,地价较贵。(两个现象任选其一)
解析 第(1)题,从自然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两方面入手分析。兰斯塔德地区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读图可知,该地区公路网密集,各城市之间交通联系便捷;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有政府政策支持。第(2)题,选择现象①城市交通成本提高的理由:“绿心状城市群”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远,客货流的距离较长,运输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影响城市的交流。选择现象②城市住房成本提高的理由:由于“绿色缓冲带”占用大量的土地,城市土地供应较紧张,土地价格高,地价较贵,城市住房成本提高。
14.A 15.D 解析 第14题,流动摊贩(地摊)已逐渐发展成我国城市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可知流动摊贩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极大缓解了广州市劳动力供需矛盾,A正确;地摊可能加剧城市交通拥堵,B错误;无法缓解广州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该地附近也有商住区及市场,居民购物较为便利,C、D错误。故选A。第15题,流动摊贩主要服务于市民,市民下班后有较充足的购物时间,流动摊贩一般到22时后才离去,所以主要因素是市民的上下班时间,D正确。
16.C 17.C 解析 第16题,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的产业发展,包括建材、冶金、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随着商品房的推广,城市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①②④正确;房地产开发对城市环境质量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③错误。故选C。第17题,凭房票购房能享有一定的优惠,但拆迁户要购买优质房源可能会面临房票面额不足的问题,需自行补足,不能有效降低居民居住成本,A错误。房票安置提出的背景是2023年房地产业政策松绑,此措施可以刺激购房,而不是抑制房地产过热,B错误。房票安置让拆迁户自行购买商品房,利于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回笼资金,能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C正确。房票与金融监管无关,D错误。故选C。
18.B 19.D 解析 第18题,结合材料分析,垂直绿化是一种在地面垂直面上的绿化形式,可以吸烟滞尘,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通过吸收、反射、折射或掩盖声波来降低或减弱噪声污染;能够调节温度;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但是不能解决该问题。故选B。第19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阿尔萨斯案例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南立面上,通过水体流过幕墙对植物进行浇灌,而不是滴灌、喷灌和漫灌。故选D。
20.答案 (1)集约公共设施,预留绿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功能齐全,利于人们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缓解交通堵塞,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站点以步行街道连接,并沿街布局商业网点,延长了乘客换乘时间,并将其转化为消费时间,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延长乘客换乘时间,降低了城市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
解析 第(1)题,“大城市病”体现为城市绿地面积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较严重、交通拥挤等问题,而“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该模式中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功能齐全,利于人们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集约使用了城市公共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可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自行车、轨道交通、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综合,缓解交通堵塞,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第(2)题,“接驳错位”设置了步行街道,站点以步行街道连接,并沿街布局商业网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步行街,既延长了乘客换乘时间,也将其转化为消费时间,十分巧妙地利用人们闲暇时间购物,从而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原来枯燥的等待公共交通的时间被利用,从而延长乘客换乘时间,降低了城市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