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中秋节恰逢教师节,这种巧合实属罕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月亮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B.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C.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时,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
D.研究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时,不能把月亮当作质点
2.(2024·揭阳市高一期末)“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 000 km/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0千米,用时6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5 000 km/h是平均速度
B.120千米是路程
C.6分钟是时刻
D.该段测试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 200 km/h
3.(2024·广东省高一期末)某军事演练上,红方用氢气球向蓝方发放传单。一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离水平地面高度为200 m时,一袋传单从氢气球上面掉下,该袋传单竖直上升了10 m后开始竖直下落。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
A.-200 m,220 m B.200 m,200 m
C.200 m,220 m D.-200 m,200 m
4.(2024·深圳市高一期末)汽车向右沿直线加速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下列矢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 )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
A.0.6 m/s2 B.10 m/s2
C.0.8 m/s2 D.1.6 m/s2
6.(2024·茂名市高一期末)甲、乙两人从同一起点同时起跑,一段时间后到达同一终点,整个过程两人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时刻,甲、乙两人速度大小相等
B.t0时刻,乙追上甲
C.0~t0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
D.在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4·广东省高一期末)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虽然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也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D.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速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9.(2024·茂名市高一期末)在某次航模飞行训练中,某小组成员在某高层天台控制飞机模型完成了一次纵向飞行,记录仪记录了整个飞行过程,飞机模型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飞机模型 ( )
A.在前5 s向上加速飞行
B.在10~15 s内,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下
C.全程的位移大小为60 m
D.在0~15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10.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在2~4 s时间内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在0~6 s时间内A物体比B物体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8分)(2023·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一月考)如图,在“测量加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从O点开始记录几个计数点,依次编为1、2、3、4、5、6,这些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测得s1=1.22 cm,s2=2.00 cm,s3=2.78 cm,s4=3.62 cm,s5=4.40 cm,s6=5.18 cm。
(1)(2分)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2分)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
(3)(2分)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4)(2分)打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3=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8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让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为d,示数如图乙所示。实验中测得滑块的长度d为 cm,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大小为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大小为 m/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3.(12分)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20 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那么:
(1)(6分)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求子弹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6分)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4.(12分)(2023·广州市英豪学校月考)一辆汽车在两相距15 km的景点A和B之间来回往返行驶,A、B在一条直线上,从A景点出发时有一位细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针恰好指09:00:00,到达B景点时,已是09:20:00,导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点处只能游玩30分钟,准时发车返回A景点,当回到A景点时刚好是事先约定好的10:10:00,求:
(1)(4分)汽车从A景点去B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2)(4分)汽车从B景点返回A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3)(4分)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15.(14分)如图甲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7分)0~5 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7分)请在图乙中画出与位移—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v-t图像)。
答案精析
1.B [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云为参考系来描述的,A错误;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B正确;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时,不能忽略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月亮当作质点,C错误;研究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时,可以忽略月亮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D错误。]
2.B [运行速度最高5 000 km/h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120千米是车行驶的实际距离,为路程,故B正确;6分钟是时间,故C错误;由于测试路段的位移未知,故无法求出该段测试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3.A [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为-200 m,即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200 m+2×10 m=220 m。故选A。]
4.B [汽车向右沿直线加速运动,则向右速度增大,即v2>v1,根据Δv=v2-v1,方向从v1末端指向v2末端,则由选项图可知,故选B。]
5.D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6 m/s,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末速度为v=10 m/s,则加速度为
a==0.4 m/s2
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末速度为v'=-10 m/s,则加速度为
a'==-1.6 m/s2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选D。]
6.D [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t0时刻,甲的斜率不等于乙的斜率,甲、乙两人速度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t0时刻前,乙在甲的前方,t0时刻,甲追上乙,故B错误;
0~t0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同,甲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在整个过程中,甲、乙的位移相等,甲所用时间较短,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正确。]
7.D [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0~时间内,a为正值且大小不变,则此段v-t图像为直线且斜率为正值;~T时间内,a=0,则此段v-t图像为水平直线;T~2T时间内,a为负值,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则此段v-t图像为直线,斜率为负值,绝对值与v~时间内相等,故选D。]
8.BC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速度与加速度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9.BD [因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前5 s向上匀速飞行,选项A错误;在10~15 s内,速度大小为v= m/s=-12 m/s,方向竖直向下,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0 m,选项C错误;在0~15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m/s=2 m/s,选项D正确。]
10.CD [由题图可知,在2~4 s时间内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在0~4 s时间内B的速度大,B运动得快,在4~6 s时间内A的速度大,A运动得快,B错误;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均为5 m/s,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正确;由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B的斜率的绝对值比A的大,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D正确。]
11.(1)A (2)左 (3)0.1 (4)0.32
解析 (1)在实验开始时,由于实验过程非常短暂,所以需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打出的点非常少,对实验不利,故A正确。
(2)与小车相连一端,是最开始打点的,速度较慢,点间的间距较小,所以应和纸带的左端相连
(3)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因此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4)打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打计数点2、4间的平均速度,所以v3== m/s=0.32 m/s。
12.2.44 0.488 0.813 2.17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d=8.44 cm-6.00 cm=2.44 cm,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分别为v1==0.488 m/s,v2==0.813 m/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2.17 m/s2。
13.(1)12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28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1)设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20 m/s
末速度为v1=8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
a1== m/s2=-120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设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0'=20 m/s
末速度为v1'=-8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
a2== m/s2=-280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4.(1)45 km/h (2)45 km/h (3)0
解析 (1)由题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所用时间
t1= h
所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的平均速度
== km/h=45 km/h
(2)由题知汽车是从09:50开始从B景点返回的,返回到A景点的时间为10:10,所以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所用的时间
t2= h
则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的平均速度
== km/h=45 km/h
(3)整个过程汽车的位移为零,所以整个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0
15.(1)50 m 2 m/s,方向沿s轴负方向
(2)见解析图
解析 (1)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在0~5 s内,质点先由s1=10 m运动到s2=30 m,再返回到s3=0,总路程为l=20 m+30 m=50 m
0~5 s内的位移为Δs=s3-s1=-10 m
0~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m/s=-2 m/s
负号表示方向沿s轴负方向。
(2)由s-t图线斜率可得出各段速度,0~2 s内的速度为v1= m/s=10 m/s
2~3 s质点静止,速度为0,3~5 s质点的速度为
v2= m/s=-15 m/s
作出v-t图像如图所示。(共39张PPT)
章末检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年中秋节恰逢教师节,这种巧合实属罕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月亮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B.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C.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时,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
D.研究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时,不能把月亮当作质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中秋节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云为参考系来描述的,A错误;
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的,B正确;
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时,不能忽略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月亮当作质点,C错误;
研究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时,可以忽略月亮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月亮当作质点,D错误。
13
14
15
2.(2024·揭阳市高一期末)“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 000 km/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0千米,用时6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 000 km/h是平均速度
B.120千米是路程
C.6分钟是时刻
D.该段测试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 200 km/h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运行速度最高5 000 km/h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
120千米是车行驶的实际距离,为路程,故B正确;
6分钟是时间,故C错误;
由于测试路段的位移未知,故无法求出该段测试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13
14
15
3.(2024·广东省高一期末)某军事演练上,红方用氢气球向蓝方发放传单。一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离水平地面高度为200 m时,一袋传单从氢气球上面掉下,该袋传单竖直上升了10 m后开始竖直下落。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200 m,220 m B.200 m,200 m
C.200 m,220 m D.-200 m,200 m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袋传单从氢气球上掉落至落地时的位移为 -200 m,即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200 m+2×10 m=220 m。故选A。
14
15
4.(2024·深圳市高一期末)汽车向右沿直线加速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下列矢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汽车向右沿直线加速运动,则向右速度增大,即v2>v1,根据Δv=v2-v1,方向从v1末端指向v2末端,则由选项图可知,故选B。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0.6 m/s2 B.10 m/s2
C.0.8 m/s2 D.1.6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6 m/s,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末速度为v=10 m/s,则加速度为
a==0.4 m/s2
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末速度为v'=-10 m/s,则加速度为
a'==-1.6 m/s2
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选D。
14
15
6.(2024·茂名市高一期末)甲、乙两人从同一起点同时起跑,一段时间后到达同一终点,整个过程两人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甲、乙两人速度大小相等
B.t0时刻,乙追上甲
C.0~t0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平均速
度大小
D.在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t0时刻,甲的斜率不等于乙的斜率,甲、乙两人速度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
t0时刻前,乙在甲的前方,t0时刻,甲追上乙,故B错误;
13
14
15
0~t0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同,甲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
在整个过程中,甲、乙的位移相等,甲所用时间较短,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正确。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0~时间内,a为正值且大小不变,则此段v-t图像为直线且斜率为正值;~T时间内,a=0,则此段v-t图像
13
14
15
为水平直线;T~2T时间内,a为负值,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则此段v-t图像为直线,斜率为负值,绝对值与v~时间内相等,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8.(2024·广东省高一期末)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轿车紧急刹
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虽然
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也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D.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速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速度与加速度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
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13
14
15
9.(2024·茂名市高一期末)在某次航模飞行训练中,某小组成员在某高层天台控制飞机模型完成了一次纵向飞行,记录仪记录了整个飞行过程,飞机模型相对于初始位置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飞机模型
A.在前5 s向上加速飞行
B.在10~15 s内,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下
C.全程的位移大小为60 m
D.在0~15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因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前5 s向上
匀速飞行,选项A错误;
在10~15 s内,速度大小为v= m/s=-12 m/s,
方向竖直向下,选项B正确;
由图像可知,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0 m,选项C错误;
在0~15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m/s=2 m/s,选项D正确。
13
14
15
10.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在2~4 s时间内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在0~6 s时间内A物体比B物体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题图可知,在2~4 s时间内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
在0~4 s时间内B的速度大,B运动得快,在4~6 s时间内A的速度大,A运动得快,B错误;
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均为5 m/s,所以两
13
14
15
物体的速度相同,C正确;
由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B的斜率的绝对值比A的大,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1.(2023·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一月考)如图,在“测量加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从O点开始记录几个计数点,依次编为1、2、3、4、5、6,这些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测得s1=1.22 cm,s2=2.00 cm,s3=2.78 cm,s4=3.62 cm,s5=4.40 cm,s6=5.18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在实验开始时,由于实验过程非常短暂,所以需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打出的点非常少,对实验不利,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与小车相连一端,是最开始打点的,速度较慢,点间的间距较小,所以应和纸带的左端相连
(2)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
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因此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3)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打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打计数点2、4间的平均速度,所以v3== m/s=0.32 m/s。
(4)打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3=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让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为d,示数如图乙所示。实验中测得滑块的长度d为 cm,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大小为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大小为 m/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4
0.488
0.813
2.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题图乙可知d=8.44 cm-6.00 cm=2.44 cm,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分别为v1==0.488 m/s,v2==0.813 m/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2.17 m/s2。
13.如图所示,子弹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20 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 s,那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8 m/s,求子弹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设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20 m/s
末速度为v1=8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
a1== m/s2=-120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3
14
15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8 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80 m/s2 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设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0'=20 m/s
末速度为v1'=-8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
a2== m/s2=-280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4.(2023·广州市英豪学校月考)一辆汽车在两相距15 km的景点A和B之间来回往返行驶,A、B在一条直线上,从A景点出发时有一位细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针恰好指09:00:00,到达B景点时,已是09:20:00,导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点处只能游玩30分钟,准时发车返回A景点,当回到A景点时刚好是事先约定好的10:10:00,求:
(1)汽车从A景点去B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45 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题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所用时间
t1= h
所以汽车从A景点到B景点的平均速度
== km/h=45 km/h
(2)汽车从B景点返回A景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45 km/h
由题知汽车是从09:50开始从B景点返回的,返回到A景点的时间为10:10,所以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所用的时间t2= h
则汽车从B景点返回到A景点的平均速度== km/h=45 km/h
(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0
整个过程汽车的位移为零,所以整个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0
15.如图甲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0~5 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50 m 2 m/s,方向沿s轴负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在0~5 s内,质点先由s1=10 m运动到s2=30 m,再返回到s3=0,总路程为l=20 m+30 m=50 m
0~5 s内的位移为Δs=s3-s1=-10 m
0~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m/s=-2 m/s
负号表示方向沿s轴负方向。
(2)请在图乙中画出与位移—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v-t图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见解析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s-t图线斜率可得出各段速度,0~2 s内的速度
为v1= m/s=10 m/s
2~3 s质点静止,速度为0,3~5 s质点的速度为
v2= m/s=-15 m/s
作出v-t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