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陕西西安月考]2023年12月16日,济枣高铁(济南至枣庄)正式开工建设,作为济南“米”字形高铁重要射线通道以及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间新通道,济枣高铁设计时速350千米,以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为主题,承担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四市城际客流,并兼顾部分长途通过客流,缓解京沪高铁通行压力。据此完成1~2题。
1.与京沪高铁相比,济枣高铁( )
A.安全性更高 B.功能更专业化
C.灵活性更强 D.单位里程运费更低
2.该线路经过曲阜,其修建对曲阜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扩大旅游地的辐射范围
B.助力农特产品快速出城
C.促进区间产业均衡发展
D.开拓南下出海直通通道
[2024·河北保定期末]2023年7月14日,首趟“天津港至北京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成功开行。该班列承运的货物由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经海运运至天津港,以集装箱“一站式”交接“换乘”铁路班列运至北京,最后采取汽车配送的方式发送至企业和百姓手中。由此,京津构建起了快速便利、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据此完成3~4题。
3.与公路相比,铁路在京津海铁联运中发挥的主要优势是( )
A.运输速度快 B.灵活直达目的地
C.运输成本低 D.直接转运集装箱
4.多条海铁联运专线的开通为天津港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大了港区的仓储空间
B.增加了港口的年吞吐量
C.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提高了港口运行安全性
[2024·四川乐山月考]城市干道车流量和人流量大,易拥堵,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建设空中步行系统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读乐山市某步行天桥图,完成5~6题。
5.建设空中步行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杜绝安全事故 B.鼓励徒步出行
C.提升交通效率 D.拓展城市面积
6.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促进城市( )
①用地效益的提升 ②低碳出行增多 ③景观环境的美化 ④城市功能区的转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山东威海期末]2023年11月28日,满载着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出发,驶向德国汉堡,至此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十周年。其中汽车整车专列开行数百列,助力了国产汽车走向世界。据此完成7~8题。
7.中欧班列的开通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带来的好处主要是( )
A.消费品多样化 B.提高经济收入
C.方便出国旅行 D.提供就业岗位
8.中欧班列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有( )
①扩大销售市场 ②提高产品运输效率 ③延长汽车产业链 ④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广东肇庆期末]2023年6月1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正式成为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大量“北货”经海参崴港中转,“南运”至浙江省舟山等口岸。据此完成9~10题。
9.海参崴港发展成为海运大港的优势有( )
①港阔水深避风 ②智能化水平高 ③冬季无结冰期 ④经济腹地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海参崴港成为我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港口,对东北地区的意义是( )
A.降低物流成本 B.加速人才流动
C.增加外汇收入 D.带动服务业发展
[2024·北京丰台期末]2023年11月,深(圳)中(山)通道主线全线贯通,使中山至深圳的通勤时间由2小时缩减为30分钟。该通道全长24千米,采用东隧西桥设计方案,东部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深中通道选择在东部建设海底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方式多样化
B.美观且节省空间
C.便于大型船舶通航和飞机飞行
D.海底隧道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12.深中通道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是( )
A.使中山市跃居区域经济圈最核心的位置
B.改变广州市的交通格局,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珠江两岸融合发展,缩小经济差异
D.拓展城市的经济腹地,增加了城市数量
13.[2024·海南海口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关岭站是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地铁2号线、4号线在这里交会,在建的大连北站也将与其相连,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而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
(1)南关岭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3)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镇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浙江宁波期末]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运输能力高的运载方式。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群通过规划建设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城市群内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
A.高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
B.城际轨道促进不同城市群间的联系
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功能区
D.市郊铁路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
15.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②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 ③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 ④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甘肃兰州期末]“中老+中欧”班列连通中国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中老+中欧”班列欧洲—老挝方向开行模式主要是从欧洲将货物集结成列,发往中国的集结中心,搭乘中老铁路发往老挝各站,再将货物转运至中南半岛各地。下图示意“中老+中欧”班列欧洲—老挝方向开行模式。据此完成16~17题。
16.“中老+中欧”班列欧洲—老挝方向货物到站后转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河运 D.航空运输
17.“中老+中欧”班列运营促进了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主要包括( )
①矿业 ②农业 ③物流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2·河北保定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的沿岸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地铁1号线是福州市第一条建设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它北起象峰站,南至福州火车南站,途经城市中心的鼓楼区。一期沿线共设21座车站,串联起福州南北发展主轴。地铁建设一般需经历规划期、建设期与运营期,不同时期福州地铁1号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幅度也不同:规划期稳步上涨;建设期有所下降;运营期快速增长。下图示意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运营路线及1号线开通前后各站点周边住宅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1)描述福州地铁1号线各站点周边住宅价格平均变化涨幅规律,并对住宅价格峰值站点位置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黄山站—福州火车南站周边住宅价格平均涨幅较大的原因。
(3)指出限制福州地铁1号线住宅价格增长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B 2.A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济枣高铁作为济南“米”字形高铁重要射线通道以及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间新通道,承担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四市的城际客流,同时,兼顾部分长途通过客流,缓解京沪高铁通行压力。相对于京沪高铁,济枣高铁功能更加专业化,B正确;两条高铁安全性都较高,灵活性都受到一定限制,单位里程运费相差不大,排除A、C、D。故选B。第2题,济枣高铁经过曲阜,而该高铁是以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为主题,因此,对曲阜来讲可以扩大旅游地的辐射范围,促进曲阜经济发展,A正确;对于助力农特产品快速出城影响较小,排除B;并没有促进区间产业均衡发展,也没有开拓南下出海直通通道,排除C、D。故选A。
3.D 4.B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公路相比,铁路在京津海铁联运中发挥的主要优势是直接转运集装箱;与铁路相比,公路运输速度快、灵活直达目的地;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可以减少运输费用,但运输成本低不是铁路在京津海铁联运中发挥的主要优势。故选D。第4题,虽然开通了多条海铁联运专线,但货物均是以集装箱“一站式”交接“换乘”铁路班列运至北京,所以没有增大港区的仓储空间;多条海铁联运专线的开通,增加货物运量,增加了港口的年吞吐量;没有扩大港口的服务范围;多条海铁联运专线的开通不能提高港口运行安全性。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
5.C 6.A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城区为人流、车流量最大的区域,空中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达到提高中心城区交通效率的目的,C正确;实现人车分流,无法杜绝安全事故,A错误;鼓励徒步出行和拓展城市面积,不一定要建设空中步行系统,B、D错误。故选C。第6题,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提升城市的用地效益,①正确;步行系统的建设,方便了市民的徒步出行,实现了低碳出行,②正确;城市空中步行系统设计和建设往往别出心裁,甚至成为城市地标性景观,美化了城市环境,③正确;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只是作为城市主要道路和轨道交通的补充,是根据城市各功能分区的需要,因地制宜建设,以满足城市近距离交通的需求,④错误。故选A。
7.A 8.A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欧班列主要运载的是日用百货,中欧班列的开通,能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带来丰富的日用百货,促进消费品的多元化,A正确;对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影响较小,B、D错误;沿线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出国旅游的人员较少,C错误。故选A。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欧班列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扩大销售市场,①正确;铁路运输的效率高于海运,能够提高产品的运输效率,②正确;中欧班列运输的汽车为整车,能够促进销售、售后服务等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延长汽车产业链,③正确;对于汽车生产成本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9.D 10.A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海参崴港位于港湾内,港阔水深避风,是天然的优良港口,①正确;与我国东北接壤,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广阔,对海运需求量大,④正确;据材料无法判断港口的智能化水平,②错误;海参崴港纬度高,冬季结冰,③错误。故选D。第10题,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参崴港成为我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港口后,东北大宗货物可通过海运向南运输,降低运输(物流)成本,A正确;港口开通将促进北方货物向南方运输,与人才流动关系不大,B错误;货物流通主要是在国内,对外汇影响不大,C错误;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将带动海参崴相关服务业发展,对东北地区服务业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1.C 12.C 解析 第11题,深中通道选择在东部建设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船只和飞机的通行来往,尤其是便于大型轮船通行,C正确;交通方式多样化与此无关,美观且节省空间不是其主要原因,海底隧道建设成本高、难度大,A、B、D错误。故选C。第12题,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A错误;深中通道的建设主要对深圳、中山影响较大,对广州影响较小,B错误;深中通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融合发展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经济差异,C正确;深中通道的建设拓展城市的经济腹地,但并不能增加城市数量,D错误。故选C。
13.答案 (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镇化水平;伴随着城市外围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市内商业的发展。
解析 第(1)题,可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展开分析。南关岭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首先源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交通条件改善,这里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独特的优势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第(2)题,交通条件改善会导致地租变高,由于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区域交通条件改善,所以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第(3)题,大连地铁建设对城镇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从城镇化水平、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和商业布局变化的角度分析。从城镇化水平的角度来说,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镇化水平。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角度来说,伴随着大连地铁建设与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从商业布局变化的角度来说,大连地铁建设使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的发展。
14.A 15.B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高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A正确;城际轨道促进同一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B错误;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连绵发展区,C错误;市郊铁路扩大次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D错误。故选A。第15题,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①③正确;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建设,可以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②错误;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对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作用不大,④错误。故选B。
16.B 17.A 解析 第16题,据材料可知,货物搭乘中老铁路到站后发往老挝各站,再将货物转运至中南半岛各地。因此转运运输距离相对较短,运输方式应该灵活便利,主要运输方式应该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河运和航空运输适合中长途运输,铁路运输、河运灵活性较差,航空运输成本高。故选B。第17题,东南亚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中老+中欧”班列运营主要有利于当地农矿产品的输出,可促进矿业、农业和物流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东南亚科技水平较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不大,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18.答案 (1)规律:住宅价格平均涨幅呈“U”形规律,中间较低、两边高的分异格局,反映出北段和南段的住宅价格有大幅度上涨,中段的价格变化相对较小。
解释:峰值出现在东街口站点,推测此处为福州市中心地段,具有教育资源、配套设施等优势,住宅价格维持较高水平;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住宅价格向四周呈现衰减规律。
(2)黄山站—福州火车南站区域远离主城区,接受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住宅价格基数处于较低水平;地铁1号线极大缩短了仓山区北段与市中心的交通时间,交通通达性显著提高,刺激了周边住宅价格的上涨;轨道交通和大量教育、医疗、商业设施逐步落地,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带动周边住宅价格的上涨。
(3)时期:建设期。理由:施工阶段产生噪声和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阻碍局部道路交通,加剧城区交通拥堵程度。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象峰站在北侧,福州火车南站在南侧,北侧和南侧住宅价格涨幅较高,中部价格变化幅度较小,涨幅相对较低,住宅价格平均涨幅整体呈“U”形规律分布。注意设问强调住宅价格峰值点位置,单位住宅价格东街口站点附近最高,根据城市土地价格分布规律可以推测,东街口站点附近应为福州市中心地段,该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基础设施完善,因此住宅价格整体较高,随着与市中心地段距离的逐渐增大,市中心往城市外围住宅价格越来越低。第(2)题,黄山站和福州火车南站周边,在地铁1号线建设前,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受市区影响较小,辐射带动作用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宅价格较低,随着地铁1号线的建设完成,黄山站和福州火车南站区域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通勤时间显著降低,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黄山站和福州火车南站区域周边住宅价格上涨明显。第(3)题,福州地铁1号线在建期间,由于施工产生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使得周边环境较差,施工时建设的各种围栏,以及渣土车、施工车等大量车辆的运行,阻碍了城区交通,加剧了交通拥堵程度,因此在地铁线建设时期,沿线住宅价格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