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4 15: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湖北黄石期末]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2.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环保意识淡
C.农作物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2024·陕西咸阳月考]阅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种大气污染现象中,污染源是天然污染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为减少图片④所示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 ②广泛利用煤炭资源 ③采用消烟除尘技术 ④家庭尽量使用小蜂窝煤炉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浙江台州期末]某科幻电影展示了未来的某个时间,因为人类过度的活动,澳大利亚附近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臭氧层上方的冷空气倾泻而下,造成近地面出现极端低温,人类面临灭绝的风险,从而展开自救的故事。据此完成5~6题。
5.臭氧层出现空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酸性气体的过度排放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
C.氟氯烃化合物的过度排放
D.森林的过度砍伐
6.臭氧层出现空洞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引起全球变暖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C.人类得皮肤病的概率增加
D.酸雨出现的概率增加
[2024·海南三亚期末]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完成7~8题。
7.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
8.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3·广东湛江期末]石油化工业属于重污染产业,选择在海岛发展主要是因为石油大部分通过海上运输,炼油过程需要大量海水作为冷却水,加上本身的高危险性,不适合在人口集聚的陆地发展。石油化工业可通过产业链内部各环节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循环利用。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海岛石油产业循环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海岛最初发展石油化工业对海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  )
A.原油运输过程中泄漏污染
B.废水直接排入海洋污染
C.固体垃圾发酵产生有害物质
D.废气溶入海水中污染
10.该岛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加剧海岛土地沙化 B.减少海岛生物多样性
C.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D.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11.[2024·广东深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观测,河北地区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示意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示意不同月份的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大,大气中污染物越多)。雾霾天气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图1
图2
(1)结合图文材料,简述我国河北地区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湖北十堰期末]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现已取代PM2.5成为多个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洛杉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世界上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图为洛杉矶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洛杉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洛杉矶臭氧污染严重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 ②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工业发达,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 ④地处沿海,空气湿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江西九江期末]橡胶树生长要求年均温26—27 ℃、年均降水量1 150—2 500毫米,适于在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中生长。缅甸山地丘陵广布,多石灰岩山区,受人类活动干扰,面临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缅甸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与克钦邦相比,仰光栽种橡胶树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降水多 B.热量足
C.人口多 D.温差大
15.缅甸石灰岩山区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矿产资源短缺 D.土地荒漠化
[2024·湖北襄阳期末]2023年10月,厦门筼筜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该湖曾污染严重,借助生态浮床(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等生态修复技术,筼筜湖从“鱼虾绝迹”变为“白鹭伴舞”。图1是筼筜湖示意图,图2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景观。据此完成16~17题。
图1
图2
16.筼筜湖曾污染严重的原因有(  )
①接纳周边汇水,水质较差 ②湖区狭长,水体交换不充分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水域面积小,自净能力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海马齿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所选择的植物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海马齿(  )
A.浮力大 B.抗风浪
C.耐盐碱 D.生长慢
18.[2024·湖北黄冈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护城河,是指以天然为主、人工挖掘为辅的围绕城墙的河,古时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湖北省某市拥有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其最宽处超过250米,一度水污染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过两次大面积的清淤,1991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清淤方式,先将河中的水排干,再用人工或大型掏挖设备在河床底部掏挖淤泥;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的工艺(由绞吸船从河底绞吸淤泥到淤泥处理车间,对淤泥进行脱水固化处理后集中外运)清淤。下图为1991年和2019年清淤水上作业图及2019年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流程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护城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防治护城河水污染的措施。
(3)与传统的清淤方式相比,分析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的优势。
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C 2.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草地变成旱地,牧场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并以畜牧业为主,而且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因此最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C正确;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少,A错误;据图可知,该地的自然植被为草地,不存在森林锐减的环境问题,B错误;图中没有关于该地矿产资源的信息,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矿产资源枯竭问题,D错误。故选C。第2题,注意题干问的是根本原因。从图中看,该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环保意识淡,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出现土地荒漠化,B正确;人为原因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自然原因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A错误;农作物侵入牧区是粮食短缺导致的,而粮食短缺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因此农作物侵入牧区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土地生产力下降是环境问题加剧的结果,不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D错误。故选B。
3.B 4.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图片①—④描述的景观依次是工业废气、火山喷发、汽车尾气和酸雨。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是大气的天然污染源,B正确,A、C、D错。故选B。第4题,图片④示意酸雨,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广泛利用煤炭资源将增加硫氧化物的排放量,②错;小蜂窝煤炉具的燃烧率很低,会加重大气污染,④错;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可以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①正确;采用消烟除尘技术,回收酸性气体,可减少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③正确。故选C。
5.C 6.C 解析 第5题,酸性气体的过度排放会产生酸雨,A错误;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造成全球变暖,B错误;氟氯烃化合物的过度排放会破坏臭氧层,使臭氧层出现空洞,C正确;森林的过度砍伐,会造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故选C。第6题,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臭氧层出现空洞带来的影响可能是进入地球的紫外线增多,人类得皮肤病的概率增加,C正确。故选C。
7.B 8.B 解析 第7题,固体废弃物主要占用空间,污染周围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但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交通、城市规模和发展影响不大。故选B。第8题,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把一些能够回收利用的物品再充分利用,节约了自然资源,①③正确;不会抑制臭氧消耗,②错误;对耕地面积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B。
9.B 10.B 解析 第9题,原油运输中的泄漏污染属于偶发事件,对海岛周围海域污染小,A错误;石油化工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海洋是直接、常见的污染方式,B正确;石油化工业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沥青,本身不会发酵,C错误;石油化工业的废气溶入海水的相对少,更容易造成大气污染,D错误。故选B。第10题,我国南方的海岛以亚热带季风或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土地沙化少,A错误;石油化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会造成海岛生态破坏,减少生物多样性,B正确;该海岛以海水作为冷却水,对地下水位影响小,C错误;石油化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11.答案 (1)河北地区污染物增多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从不同季节来看,冬季燃煤取暖较多,是冬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春季升温快,地表干燥,扬尘较多,是春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从全年来看,大气污染来源中机动车占比最大,是全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能见度低,影响人们正常的交通出行;雾霾天气易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
(3)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减少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河北省空气污染来源主要为扬尘、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空气污染指数呈现出季节变化,冬季最严重,其次是春季,夏秋季节污染较轻;冬季气温较低,居民燃煤取暖,使得大气中污染物增加,燃煤是冬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地表缺水干燥,加之春季风力较大,易出现扬尘,造成空气污染,扬尘是春季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从全年尺度上看,机动车占本地污染物来源比例最大,是全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第(2)题,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雾霾天气能够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雾霾的本质是微小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鼻腔与气管中,会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雾霾天气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破坏生态环境。第(3)题,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角度来回答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角度来说,可以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并且减少建筑工地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扬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治理污染物的角度来说,可以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控制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对现存的污染物进行及时的治理。
12.B 13.A 解析 第12题,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气温高、光照强,风力较小,污染物容易集聚,由此造成光化学反应速率快,近地面生成的臭氧浓度最大,因此洛杉矶夏季臭氧污染最严重,B正确;其他季节太阳辐射减弱,降水增多,臭氧浓度有所下降,A、C、D错误。故选B。第13题,洛杉矶经济发达,汽车保有量高,汽车尾气排放量多;工业发达,以石油为主要能源,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该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严重的臭氧污染;地处沿海,空气湿度大,会削弱光照,不利于光化学反应,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B 15.D 解析 第14题,仰光纬度较克钦邦低,热量更充足,B正确;两地气候相同,降水差异不大,A错误;人口多不是自然条件,C错误;仰光靠近海洋,克钦邦地处内陆,克钦邦温差更大,D错误。故选B。第15题,缅甸多石灰岩山区,石灰岩易溶蚀,地势起伏大,土层薄,雨季长且多暴雨,易出现石漠化(土地荒漠化),D正确;石灰岩水分下渗量大,蒸发小,少出现盐碱化,A错误;石灰岩山区出现石漠化后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矿产资源短缺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故选D。
16.D 17.C 解析 第16题,筼筜湖承载周边汇水,成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受纳体,水质较差,①正确;湖区狭长,水体交换不充分,②正确;该地降水丰富,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对筼筜湖水量影响小,③错误;水域面积小,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④正确。故选D。第17题,生态浮床的植物是种植于浮床床体上,不需要浮力大,A错误;据图可知,海马齿株体矮小,抗风浪作用小,B错误;筼筜湖与西海域有水道连接,湖水盐度较高,选择的植物需耐盐碱,C正确;生态浮床选择的植物需生长速度快,才能快速、大量吸收水体中的盐分和重金属,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D错误。故选C。
18.答案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医疗废水等大量排放;河流管理不到位;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淡薄。
(2)对沿河工厂污染物的排放实行监测,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需要综合治理;注入新的活水,降低污染物浓度;及时清淤,雨污分离;加强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注重公众环境的保护。
(3)节约水资源,减少生态破坏;无需大型挖掏设备,减少对河床的破坏;封闭施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淤泥变成含水率极低的泥饼,可直接利用,无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解析 第(1)题,城市水污染与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水多有密切的关系;与河流管理不到位有关;古代护城河和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现今护城河主要是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淡薄。第(2)题,防治水污染应从污水源头、政府管理、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回答。第(3)题,采用传统的清淤方式比较落后,先将河中的水排干,再用大型掏挖设备在河床底部掏挖,这样不仅对河床造成一定的破坏,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采用淤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施工,不用排干护城河河水,节约了水资源,封闭式施工不会产生臭气、扬尘等环境污染,对周边居民影响小;也不需要大型掏挖设备,对河床破坏小;淤泥压缩成的泥饼含水率极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可直接填充低洼处,提高资源利用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