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单元主题: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探秘之旅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课时:水分子的微观世界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4.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目标
宏观物质
(可见)
微观粒子
(不可见)
无限拆分
大量聚集
任务一:寻微探质 探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
苯
苯分子
酒精
酒精分子
扫描道隧道显微镜
酒精
苯
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图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I)和银原子(Ⅱ)的图像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铜原子
离子
水滴宝宝的独白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分子运动现象
[问题】
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信息】
氨(NH3)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演示实验】
步骤1
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步骤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步骤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结论: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1)
(2)
(3)
溶液仍为无色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溶液逐渐变红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烧杯A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不变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你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吗?请与同学交流看法,并将你的分析填入下表。
【交流讨论】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性质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
在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放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思考:分子的运动速率与什么外部因素有关?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学生实验1】
步骤1、向塑料管中倒入一半清水
性质3:分子之间有间隔
步骤2、再向剩下的一半中倒满酒精
步骤3、将塑料管盖上盖子,两只手分别摁着两端,晃动,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塑料管内液面变化情况
任务二: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学生实验2】
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水
酒精
50mL
50mL
100mL
混合后的溶液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逐渐恢复原状。
6000ml的氧气能加压储存
在60ml的钢瓶中。
思考: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以下现象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
热胀冷缩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间的间隔:
<
<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体积不同,表明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任务三 探究分子的构成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性质四: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氧分子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液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任务二、 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观察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氧原子
碳原子
氢原子
任务三 探究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 构成的
如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O2
H2
H2O
CO2
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和氢原子
氧原子和碳原子
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以水受热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为例,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的种类是否改变、从微观角度分析分子的种类是否改变。
过氧化氢
氧气
水
+
催化剂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种类不变(物质的状态改变)
宏观
物理变化
液态 气态
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间隔改变)
微观
水
水蒸气
加热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改变呢?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过氧化氢分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过氧化氢
氧气
水
+
催化剂
+
化学变化
物质的种类改变
生成新物质
分子的种类改变
生成新分子
宏观
微观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就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
分子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思考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如何的过程?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分子 原子,原子 生成新的分子
分裂
重新组合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这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试着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再用橡皮泥演示该过程。
氧化汞 汞 + 氧气
加热
小组活动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过氧化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MnO2
+
氢原子
氧原子
分裂
重新组合
反应前
反应中
反应后
交流讨论:
1.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发生变化, 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分子
原子
2.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原子概念:
原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再分
分子
原子
任务四、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课堂小结
构成
分子
原子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两小一动有间隔,分子相同性相同
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再分
结
合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
成
区别
构成
物质
请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分子的观点或制作模型解释,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课后作业
分子、原子虽小,却构成世界万物,你我虽为沧海一粟,却独一无二;分子、原子总在不停的运动,如同你我,总在不停地奋斗。
祝愿同学们能在化学的海洋里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