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认识家乡——湖北省 习题课件(共20张PPT)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湖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讲 认识家乡——湖北省 习题课件(共20张PPT)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湖北)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5: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模块五 认识中国
第二十五讲 认识家乡——湖北省
目录
CONTENTS
知识构建
1
知识梳理
2
情境应用
3
知识构建
01
导图
知识梳理
02
教材
1. 位置与范围:绝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属于内陆省份。
2. 简称: 。
3. 行政中心: ,别称“江城”。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
鄂 
武汉 
4. 行政区划: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13个地级行政区,即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即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其中,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由省直管。
教材
教材
1. 地形地势: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以 、丘陵和平原为主。
山地 
亚热带季风 
2. 气候: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 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呈由南向北递减式分布),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多,冬春少)。
汉江 
武汉 
千湖之省 
3. 河湖
(1)河流:长江横贯东西, 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内由西北向东南
至 汇入长江。
(2)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被誉为“ ”。水面面积100平方千
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东湖是最大的城中湖。
教材
4.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城乡建设用地和水域也有较大分布,呈现“五分
林地三分田,一分城乡一分水”格局。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湖北水能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
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
(3)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湖北省是“活化石”水杉的原产地。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总体看,全省铁、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矿产资
源集中度较高。
三峡 
教材
5. 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等。旱涝灾害主要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2)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主要分布在鄂西、鄂西南、鄂西北、鄂东以及
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清江库区等地区。
(3)其他灾害:森林火险、虫灾、农作物病虫害等。
洪涝 
教材
1. 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平稳增长。2023年年末,湖北常住人口为5838万人。
2. 民族: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
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族、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其余少数民族
散居在各地。
教材
(1)戏剧艺术:汉剧、楚剧、花鼓戏等。
(2)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武汉黄鹤楼、襄阳古隆中、随州炎帝故里、钟
祥明显陵。
(3)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唐崖土司城遗址。世界自然遗
产:神农架。
(4)古文化遗址: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盘龙城遗址等。
(5)旅游景区:黄鹤楼、武汉东湖、三峡大坝、恩施大峡谷、屈原故里……
(6)历史文化: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
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3. 文化与旅游资源
教材
1. 交通: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
湖北省“十四五”交通规划图
教材
2. 农业:地处亚热带,作物熟制为 ,主要粮食作物为 、小麦
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棉花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产品生
产基地。
一年两熟 
水稻 
中国光谷 
3. 工业:形成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力、电子信息、轻纺、食品为支柱的门类比较
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
4. 科技: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称“ ”,是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
教材
(1)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 为中心城市,覆盖黄
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圈,是湖北
经济发展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
武汉 
5. 区域合作与发展
(2)“宜荆荆恩”城市群:包括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个地区,加强四个地区的
分工与合作,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
(3)“襄十随神”城市群:包括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林区等,与武汉城市圈、
“宜荆荆恩”城市群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4)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是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
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
教材
情境应用
03
(2024·湖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秭归县四季皆有鲜橙产出,小脐橙变“致富果”。下图示意秭归县地理位置。
精练
【四季橙香 以“特”兴橙】
(1)自然环境为秭归实现四季有鲜橙创造了有利
条件。完成下面框图。
大 
西北 
① ;② 。
(2024·湖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秭归县四季皆有鲜橙产出,小脐橙变“致富果”。下图示意秭归县地理位置。
精练
【科技兴农 以“智”兴橙】
(2)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农业科研人员培育
出夏橙、九月红等新品种,实现了四季有鲜橙,这
体现了 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鲜橙采
摘后装上汽车,通过 (填交通运输方式)
运输运往县城批发市场,再销往千家万户。
科技 
公路 
(2024·湖南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秭归县四季皆有鲜橙产出,小脐橙变“致富果”。下图示意秭归县地理位置。
精练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增强产业的附加值;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橘颂新篇 以“旅”兴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的《橘颂》为秭归脐橙增添了文化意蕴,形成独特的“脐橙文化”。近年来,秭归依托“脐橙文化”推进橙旅融合,以旅助农。
(3)简述“脐橙文化”对秭归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