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模块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讲 地球在宇宙中 太空探索
目录
CONTENTS
知识构建
1
知识梳理
2
情境应用
3
知识构建
01
注:课标新增,供参考。
知识构建
导图
知识梳理
02
1. 太阳系: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着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是
银河系的一小部分。
教材
2.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木 星
土 星
天 王 星
海 王 星
3.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太阳正处壮年
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
质量、体积适中
存在大气
地球内部结晶水汽;
日地距离适中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
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稳定的太阳光照
存在生命的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
1.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人类目前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
间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教材
2. 我国的太空探索
(1)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
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东方红一号——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 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时23分的太空飞行后,在内蒙古中部返回着陆。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不同于常见的通过可见光进行观测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宇宙中不可见的无线电波来“观测”宇宙。射电天文学的推动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生命起源。
2022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建成。2024年4月25日,国旗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进入中国空间站,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太空传递和在轨展示。 4月26日,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4年4月28日,神十七、神十八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移交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时间 成就
1970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7年 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2016年 建成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1年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2022年 “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教材
情境应用
03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下图示意中国“天
宫”空间站。读图,回答第1~2小题。
1. 中国空间站的能源主要来自( A )
A. 太阳能 B. 风能 C. 地热能 D. 核能
A
应用
2. 中国航天与中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下列探测器命名配对正确的是( B )
A. 太阳-女娲号 B. 月球-嫦娥号
C. 月球-夸父号 D. 太阳-祝融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