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提升卷02)(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测评(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提升卷02)(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测评(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11 13: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沪教版)
考试范围1-3单元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一架相机和它的皮套共6000元,这架相机比皮套贵4000元,这架相机和皮套各( )元。
A.5000、1000 B.1000、5000
C.4000、2000 D.2000、4000
2.下面关于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大于所有负数 D.0不是自然数
3.如图,直线上A点、B点分别表示的数是( )。
A.1、0.5 B.2、0.5 C.﹣1、 D.﹣1、1
4.数轴上,﹣在﹣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5.甲、乙两个桶一共盛水98千克,如果把甲桶里的水倒出8千克到乙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重,那么甲桶里原来盛水( )千克。
A.41 B.45 C.53 D.57
二、填空题(共22分)
6.一课外活动小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又来了6名女生后,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这个小组原来有( )人.
7.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51,这几个自然数中最大的是( )。
8.六年一班同学进行拍球比赛,以50下为标准,超过的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数用负数表示。记录如下:
姓名 赵刚 王丽 陈晨 陆菲 张阳 杨芳
成绩 ﹣3 ﹢8 ﹣5 ﹢7 ﹢1 ﹣6
这组同学拍得最多的是( ),实际拍了( )下;拍得最少的是( ),实际拍了( )下,这组同学平均拍球次数( )(填“大于”或“小于”)50下。
9.用0、3、5这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最大的纯小数是( )。
10.y与6的差的2.5倍(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1.李老师买了一袋盐,袋上标有:净重“450±5”(单位:g),这袋盐最多( )g,最少( ) g。
12.家乐福超市运来10箱饮料,每箱x瓶,卖出了650瓶,还剩250瓶。根据题意写一个等量关系:( ),根据这个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 )。
13.写出等量关系式。
漫画书和故事书一共365元。( )
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年龄的4倍多3岁。( )
14.如果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1米,那么以一边为底,高是6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5.与-2相邻的整数是( )和( ),比-5小1的数是( ).
16.有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小的两个因数的差是4,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是308,则这个自然数是( )。
17.一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15,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三、判断题(共5分)
18.比8小的自然数有7个.( )
19.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都是自然数.( )
20.小胖看一本书210页的书,前5天平均每天看18页,剩下的页数平均每天看15页,还要几天可以看完?设:还要x天可以看完。列出方程:210-15x=5×18。( )
21.在数轴上0和2之间的数只有1。( )
22.甲、乙两地相距945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列式是:945÷7=135(千米)
135-45=90(千米) ( )
四、计算题(共16分)
23.口算下面各题(共8分)
1.5×0.6= 7.7÷0.1= 450÷25= 0.8-0.08+0.8=
9-0.99= 48÷0.25÷4= 0.6+0.34= 5.46÷3.4≈(得数凑整到0.01)
24.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用简便方法计算)(共8分)
154.45-(5.46+54.45)-4.54 (1÷0.5+0.5÷1)×2.4
7.8÷1.25 21.6÷[64.8-(48.6-2.7×2)]
五、解答题(共47分)
25.修路队修两条路,第一条长35.6千米,比第二条路的2倍多5.6千米,第二条路长多少千米?
26.甲乙两城相距29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城出发向乙城驶去,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货车从乙城出发驶向甲城,每小时行42千米。辆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各自到达终点后休息一小时,然后立即返回。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花了多少小时?
27.六年级学生参加科技小组的有45人,比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3倍少3人.参加体育小组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28.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外衣比裤子贵140元,买外衣和裤子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的外衣、帽子和裤子各多少钱?
29.一个平行四边形底边长25厘米,高是4厘米。底边不变,高增加多少厘米,面积就变成175平方厘米?
30.同学们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上坐4人,还多出12人,如果每条船上坐5人,还有4个空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划船?
31.一批书,卖掉一半后,又运来406本,这时书的数量相当于原来的 .原来有多少本书?
32.小亚从校门口往东走,每分钟行60米,小丽从校门口往西走,每分钟行50米,两人同时出发,2分钟后小亚掉头往西走,再经过多少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33.有红、黄两种玻璃球,红球个数是黄球个数的1.5倍。如果每次同时取出5个红球、4个黄球,那么取了多少次后,剩下21个红球、6个黄球?
34.某人运玻璃杯1000只,每只运费0.5元,若破损一只需赔款8元,此人共得运费449元。那么,在搬运过程中破损了多少只?
35.有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6倍,面粉的重量比大米轻65千克,大米和面粉各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 让教学更有效 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让教学更有效 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已知相机和皮套价格的和及差,且相机比皮套贵。运用和差公式:(和+差)÷2=大数,即可求得相机价格;大数-差=小数,可得皮套价格。
【详解】(6000+4000)÷2=5000(元)
1000-4000=1000(元)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和差问题,熟练掌握和差公式,并细心区分选项A和B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据此选择。
【详解】A. 0是正数,选项错误,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 0是负数,选项错误,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 0大于所有负数,选项正确;D. 0不是自然数,选项错误,0也是自然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0的意义,0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中间的数,其本身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C
【分析】根据数轴找到A点、B点所表示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从数轴上观察可知,0前面一格是﹣1;后面半格是0.5或。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4.A
【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数轴上原点(0点)的左边是负数,从原点(0点)向左分别是﹣1、﹣2、﹣3、﹣4、﹣5、﹣6、…右边是正数,从原点(0点)向右分别是﹢1、﹢2、﹢3、﹢4、﹢5、﹢6、…,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由此解答。
【详解】数轴上,﹣在﹣的左边。
故答案为:A
【点睛】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数字越大,负数反而越小。
5.D
【分析】如果把甲桶里的水倒出8千克到乙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重,说明甲桶里的水比乙桶的多(8+8)千克,用98减去(8+8)的差除以2即可求出乙桶的水,再用98减去乙桶的水即可求出甲桶的水。
【详解】8+8=16(千克)
98-16=82(千克)
82÷2=41(千克)
98-41=57(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甲桶的水比乙桶多(8+8)千克。
6.60
7.18
【分析】设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为a,则最大的是a+1,最小的是a-1,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为a。
a+a+1+a 1=51
3a=51
3a÷3=51÷3
a=17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17+1=18
故答案为:18
【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相邻的自然数相差1,那么把他们的和平均分成三份就是中间数,再加1就是最大数。
8. 王丽 58 杨芳 44 大于
【分析】由统计表知,拍得最多的王丽,王丽拍了:50+8=58(下);拍得最少的是杨芳,杨芳拍了:50-6=44(下);
把正负数都加起来,如果得正数,则这组同学平均球次数大于50下;如果得0,则这组同学平均球次数等于50下;如果得负数,则这组同学平均拍球次数小于50下。
【详解】50+8=58(下)
50-6=44(下)
8+7+1-3-5-6=2(下)
这组同学拍得最多的是(王丽),实际拍了(58)下;拍得最少的是(杨芳),实际拍了(44)下,这组同学平均拍球次数(大于)50下。
【点睛】关键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够从统计表中获取知识。
9.0.53
【分析】小数划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3、5可拼成的纯小数有:0.53、0.35;
0.53>0.35
因此用0、3、5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纯小数是 0.53。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正确理解纯小数的意义。
10.2.5y-15
【分析】先求出y与6的差,即y-6,再乘2.5,即可解答。
【详解】(y-6)×2.5
=2.5y-6×2.5
=2.5y-15
y与6的差的2.5倍2.5y-15。
【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455 445
【分析】首先应弄清“净重(450±5)g”的含义,也就是说这种盐标准重量是450g,实际每袋最重不超过450+5=455(g),最轻不低于450-5=445(g),据此解答。
【详解】最多重量:450+5=455(g)
最少重量:450-5=445(g)
【点睛】以450克为标准,规定超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由此用正负数解答问题。
12. 饮料箱数×每箱瓶数=卖出瓶数+剩下瓶数 10x=650+250
【分析】根据饮料总瓶数可列出等量关系:饮料箱数×每箱瓶数=卖出瓶数+剩下瓶数,代入数据可列出方程:10x=650+25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家乐福超市运来10箱饮料,每箱x瓶,卖出了650瓶,还剩250瓶。根据题意写一个等量关系:饮料箱数×每箱瓶数=卖出瓶数+剩下瓶数,根据这个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10x=650+25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中两个条件均可表示饮料总瓶数,进而可列出等量关系。
13. 漫画书的钱数+故事书的钱数=365元 小丁丁年龄×4+3=爸爸的年龄
【分析】漫画书和故事书一共365元;漫画书的钱数加上故事书的钱数=365元;
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年龄的4倍多3岁;小丁丁的年龄的4倍,就是小丁丁年龄×4,再加上3,就是爸爸的年龄,即小丁丁年龄×4+3=爸爸的年龄;据此解答。
【详解】漫画书和故事书一共365元。漫画书的钱数+故事书的钱数=365元;
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年龄的4倍多3岁;小丁丁年龄×4+3=爸爸的年龄。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关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1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周长是21米可求出1条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面积。
【详解】21÷3×6÷2=21(平方米)
故答案为: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根据等边三角形周长求出底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15. -1 -3 -6
16.385
【分析】设这个自然数是x,最小的因数是1,第二小的因数是1+4=5,那么它对应的第二大因数是x÷5,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根据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是308列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设这个自然数是x。
x-x÷5=308
5x-x=308×5
5x-x=1540
4x=1540
x=385
故答案为:385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数(因数),求第二大因数是本题的难点。
17. 960 159
【分析】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高位上数越小,这个数的值就越小,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的值就越大。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5,要想使这个数最小,1+5+9=15,可使这个数的百位为1,个位为9,十位为5,即159;要想使这个数最大,9+6=15,则可使这个数的百位为9,十位为6,个数为0,即960。
【详解】9+6=15,
1+5+9=15,
根据数位知识可知,
这个数最大为960,最小为159;
故答案为:960;159
【点睛】明确一个数高位上数越小,这个数的值就越小,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的值就越大的规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8.错误
【详解】主要考查了对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
19.错误
【详解】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0.√
【详解】解:设还要x天可以看完,根据关系式:这本书的页数-后x天看的页数=前5天看的页数。
列方程为:210-15x=5×18。
故答案为:√
21.×
【分析】小学阶段的数一般可以分为:小数、分数、整数;在数轴上两个数之间,有无数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在数轴上0和2之间的数有无数个,整数只有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上的数的认识,关键能够理解数与整数的区别。
22.正确
【详解】945÷7-45=90(千米)
故答案为错误.
23.0.9;77;18;1.52;
8.01;48;0.94;1.61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1.5×0.6=0.9 7.7÷0.1=77 450÷25=18 0.8-0.08+0.8=0.72+0.8=1.52
9-0.99=8.01 48÷0.25÷4=48÷(0.25×4)=48÷1=48 0.6+0.34=0.94 5.46÷3.4≈1.61
【点睛】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4.90;6
6.24;1
【分析】第一个算式,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第二个算式,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第三个算式,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0.8,进行简算;
第四个算式,按照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详解】154.45-(5.46+54.45)-4.54
=154.45-5.46-54.45-4.54
=(154.45-54.45)-(5.46+4.54)
=100-10
=90
(1÷0.5+0.5÷1)×2.4
=(2+0.5)×2.4
=2.5×(4×0.6)
=2.5×4×0.6
=6
7.8÷1.25
=(7.8×0.8)÷(1.25×0.8)
=6.24÷1
=6.24
21.6÷[64.8-(48.6-2.7×2)]
=21.6÷[64.8-43.2]
=21.6÷21.6
=1
【点睛】此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5.15千米
【分析】设第二条路长x千米,根据第二条路的长度×2+5.6=第一条路的长度,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第二条路长x千米。
2x+5.6=35.6
2x+5.6-5.6=35.6-5.6
2x÷2=30÷2
x=15
答:第二条路长1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理解第一条路比第二条路的2倍多5.6千米,并据此找到等量关系。
26.11小时
【分析】设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行了x小时。由题意可知,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行了3个全程,找到的等量关系式:甲、乙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走的总路程。因为他们各自到达终点后休息一小时,所以算出的行驶时间加1小时即为一共花的时间。
【详解】解:设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行了x小时。
(42+45)x=290×3
87x=290×3
87x=870
x=10
10+1=11(小时)
答: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花了11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从出发时开始到返回后再次相遇,一共行了3个全程,这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
27.解:设参加体育小组的有x人.
3x-3=45
3x=45+3
3x=48
x=48÷3
x=16;
答:参加体育小组的有16人.
【详解】据条件“参加科技小组的有45人,比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3倍少3人”可知:体育小组的人数×3-3=科技小组的人数,由此可列方程解决.
28.解:设裤子x元,则外衣就是x+140元,那么帽子就是x+x+140-210=2x-70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x+140+2x-70=270
4x+70=270
4x=200
x=50
50+140=190(元)
50×2-70
=100-70
=30(元)
答:裤子50元,外衣190元,帽子30元.
【详解】根据题干,设裤子x元,则外衣就是x+140元,那么帽子就是x+x+140-210=2x-70元,再根据等量关系: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一共花了270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9.3厘米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高=面积÷底,用175÷25,求出面积变成175平方厘米时的高,再用面积变成175平方厘米时的高-原来的高,即可求出高增加多少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175÷25-4
=7-4
=3(厘米)
答:高增加3厘米,面积就变成175平方厘米。
【点睛】熟记和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76名
【分析】设有x条船,每条船坐4个人,一共坐了4x人;再加上12人,等于一共同学的人数;每天船坐5人,一共坐了5x人,再减去4个空位置,等于一共同学的人数,人数不变,列方程:4x+12=5x-4,解方程,求出有多少条船,进而求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详解】解:设有x条船。
4x+12=5x-4
5x-4x=12+4
x=16
16×4+12
=64+12
=76(名)
答:一共有76名同学。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人数不变和船的数量不变,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31.解:设原来有x本书.x+406= ,x=1218
答:原来有1218本书.
【详解】求原来有书多少本,不妨先设有书x本,卖掉一半后,又运来406本,这时还有()本书,相当于原来的,即等于,据此可列方程.
32.22分钟
【分析】设在经过x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小亚每分钟走60米,x分钟走了60x米,小丽x分钟走了50x米,小亚和小丽同时走了2分钟,小亚2分钟走了60×2米,小丽2分钟走了50×2米,小亚比小丽多走了的路程是60×2+50×2=220米,用小亚x分钟走的路程-小丽x分钟走的路程等于小亚比小丽多走的路程,即:60x-50x=60×2+50×2,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在经过x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60x-50x=60×2+50×2
10x=120+100
10x=220
x=220÷10
x=22
答:进过22分钟小亚可以追上小丽。
【点睛】本题是追赶问题,关键是知道小亚比小丽多走的路程,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33.12次
【分析】由题意可知,黄球个数是1倍量。数量之间存在以下相等关系:每次取出红球个数×取的次数+剩下红球个数=(每次取出黄球个数×取的次数+剩下黄球个数)×1.5,设取了x次,据此代入相关数据即可列出方程,然后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取了x次后,剩下21个红球,6个黄球。
5x+21=(4x+6)×1.5
5x+21=6x+9
x=12
答:取了12次后,剩下21个红球,6个黄球。
【点睛】此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题目中数学信息较多,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34.6只
【分析】设在搬运过程中破损了x只,则剩余(1000-x)只,等量关系式:没有破损玻璃杯的运费-破损玻璃杯的赔偿费=449,据此列方程求出打碎玻璃杯的只数。
【详解】解:设在搬运过程中破损了x只,则剩余(1000-x)只。
0.5(1000-x)-8x=449
500-0.5x-8x=449
500-8.5x=449
8.5x=51
x=6
答:在搬运过程中破损了6只。
【点睛】列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应掌握。
35.大米:25千克;面粉:90千克
【分析】设面粉的重x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6倍,则大米重3.6x千克;面粉的重量比大米轻65千克,即面粉的重量-大米的重量=65千克,列方程:3.6x-x=65,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大米重x千克,则面粉重3.6x千克。
3.6x-x=65
2.6x=65
x=65÷2.6
x=25
面粉:25×3.6=90(千克)
答:大米重25千克,面粉重9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大米重量与面粉重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再进行解方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