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4 陆地与海洋 2025中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04 陆地与海洋 2025中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5:37:07

文档简介

重难点04 陆地与海洋
目 录
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 大洲和大洋位置及特征(主要的海峡与运河)
重点02 世界的地形
重点03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突破检测:(真题+新考法)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江苏镇江卷:考察板块运动中的山脉形成的原因 2024湖北武汉卷:考察大洲的位置及概况 2024西藏卷: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 2023山东卷:大洲大洋的型对位置及大洲分界线 2023四川绵阳卷:结合巴西总统访华,考察巴西所在的大洲 2023湖南益阳卷:考察南极洲的位置概况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知识点,推断去往南极科考的时间 2022江苏淮安卷:利用世界板块扽不图,汤加发生地震的原因 2022山东德州卷:利用中东石油分布图、中东石油外运路线图考察主要的海峡位置,及论述其重要性 考点预测: ①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轮廓识别 ②大洲的分界线,主要的海峡、运河 ③结合所学的国家和地区,考察基本概况 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⑤与大洲大洋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北极航道的开发,海洋环境保护) ⑥板块分布图的判读,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地震预警、火山喷发等) 考法预测: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地图与图表分析,高频考点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图判读, 结合时事热点(如土耳其地震、日本火山喷发)分析板块运动 联系环境保护(如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考察海陆相互作用。 融入物理知识(如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或历史知识(如大陆漂移说的发展)
重点01 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位置记忆方法
图示与口诀结合记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
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
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轮廓记忆七大洲的形状
在半球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
① 根据陆地面积判读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东半球, 陆地面积较小的为西半球。
② 根据大陆的分布判读大洲:两个大陆手拉手的是南北美洲,北面是北美洲,南面是南美洲;大陆连成一片的是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同一块大陆上有较长洲界线的、面积大的是亚洲,小的是欧洲; 比较孤独的大陆属于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
③ 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判读大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两条经线都没穿过的是印度洋;两条经线都穿过的是北冰洋; 20°W穿过的是大西洋;160°E 穿过的是太平洋。
根据陆地面积或南北两极判读南北半球 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是南半球,极点被海洋覆盖的是北极,极点被陆地覆盖的是南极。
南半球图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根据岛屿判读大洲:岛屿众多的是大洋洲;岛屿较少的是非洲和南美洲,两大洲所带岛屿面积较大的是非洲,面积较小的是南美洲。 根据南极洲判读大洋:南极洲像大象,鼻子上扬喷出大西洋,背驮印度洋,脚踏太平洋。
北半球图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根据赤道判读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中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的岛屿部分,穿过非洲的中部,穿过南美洲的北部,从而判读其他大洲。 根据北冰洋判读其他大洋:北半球正中央是北冰洋,与北冰洋直接相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窄口是太平洋,宽口是大西洋。
主要的海峡、运河
白令海峡 位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地理标志之一 北极航道的咽喉:随着北极冰盖消融,白令海峡成为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最短海运路线,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40%航程。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水道”。船只无需绕行其他更远或更危险的海域(如翼他海峡或龙目海峡),极大缩短了航行距离和时间。 全球最繁忙的海峡:每年约有9万至10万艘商船通过,承担全球约25%-30%的贸易量,包括东亚、欧洲、中东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霍尔木兹海峡 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连接着波斯湾与阿曼湾、阿拉伯海。中东地区主要的产油国,其石油出口绝大部分都依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因此被称为“世界油阀”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 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巴拿马运河 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 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重点02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五种地形类型的重要地形区
地形区 地 位
亚马孙平原 世界面积最大平原——南美洲
巴西高原 世界面积最大高原——南美洲
青藏高原 世界海拔最高高原——亚洲
刚果盆地 世界面积最大盆地——非洲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山脉——南美洲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类型 特 点
大陆架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 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洋盆 海洋底部最宽的部分,深度一般在3000米以上,底部平坦,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约占海洋面积的45%
海沟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一般超过6000米,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大洋中脊 又称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重点03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板块张裂运动使其不断扩张。 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不断碰撞挤压。 阿尔卑斯山脉不断升高,地中海不断缩小,是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不断碰撞挤压
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日本、台湾省多发火山地震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海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第一部分 真题练
【重难点1 大洲和大洋】
(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2年9月10日--2022年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如图示意亚洲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
B.①脉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
C.③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的地区应该是( )
A.亚洲北部 B.亚洲东南部
C.亚洲西部 D.亚洲东部
【答案】1.B 2.D
【解析】1.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①乌拉尔山脉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故B正确。③长江只流经了我国境内,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故C错误。②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故D错误。故选B。
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的是河流自西向东流,这样的地区是在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D。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图为“2021年世界100个科技创新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科技创新中心主要集中在( )
A.热带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4.图中,无科技创新中心分布的大洲有( )
A.亚洲、南美洲 B.非洲、南极洲 C.欧洲、北美洲 D.亚洲、大洋洲
5.据图推测,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巴西
6.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多为( )
A.钢铁工人 B.医护人员 C.政府官员 D.知识分子
7.图中,①地工作人员急需前往②地洽谈业务,最适宜乘坐( )
A.海轮 B.火车 C.飞机 D.汽车
【答案】3.C 4.B 5.A 6.D 7.C
【解析】3.读图可知,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也就是北温带,这里自然环境优越,C正确;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位于极圈以内,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这些区域的科技创新中心分布较少,排除ABD。故选C。
4.读图可知,非洲和南极洲没有科技创新中心分布,B正确;亚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均有科技创新中心分布,ACD错误,故选B。
5.图中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较多且集中,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地和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所以推测美国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A正确;相比之下,图中显示中国、印度、巴西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和密集程度不如美国,排除BCD。故选A。
6.科技创新中心主要进行科研、技术创新等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多为知识分子,D正确;钢铁工人主要从事钢铁生产制造;医护人员主要在医疗领域工作;政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事务,都不是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类型,排除ABC。故选D。
7.读图可知,①地和②地距离较远,需要跨越太平洋。乘坐海轮速度慢,不适合紧急前往,排除A;两地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铁路或公路,乘坐火车和汽车不便且耗时较长,排除BD;飞机速度快,适合远距离的紧急出行,故地工作人员急需前往②地洽谈业务,最适宜乘坐飞机,C正确。故选C。
(2024·西藏·中考真题)下图为亚洲的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0°纬线也被称为( )
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9.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
C.①—北冰洋②—太平洋 D.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10.图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8.B 9.A 10.A
【解析】8.0°纬线被称为赤道,B正确;南极圈、北极圈、南回归线的纬度均不是0°,ACD错误。故选B。
9.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太平洋对应图中①;亚洲南部濒临印度洋,印度洋对应图中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③白令海峡,A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CD错误。故选A。
(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下图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秦岭站的经纬度大致是( )
A.74°S,164°E B.74°S,164°W C.74°N,164°E D.74°N,164°W
12.秦岭站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3.在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最适宜的时间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答案】11.A 12.C 13.D
【解析】11.读图可知,秦岭站位于南极洲,纬度是75°S,排除CD;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的164°E,排除B。故选A。
12.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读图可知,南极洲的科考站中,秦岭站濒临的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中山站位于印度洋,长城站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在北极地区,C正确,ABC错误。故选C。
13.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暖季,此时气温最高且白昼时间最长,利于科考,故选D。
(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欧洲西部( )
A.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B.北部地区冬季可欣赏午夜的太阳
C.中部平原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D.南部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15.与欧洲西部沿MN线地形剖面图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4.C 15.B
【解析】14.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北部部分地区被北极圈穿过,有极昼极夜现象,夏季可以欣赏到午夜的太阳;AB错误;欧洲西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的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错误,C正确。故选C。
15.结合欧洲西部的地形分布,沿MN线地形剖面图所穿过的地形分别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波德平原、亚平宁山脉、地中海等,结合各地形区海拔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2024·海南·中考真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科研成果,为我国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本次科考途经图为所示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科考船途经的甲海峡是( )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7.甲海峡沟通的海洋是(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太平洋
18.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有( )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②用柴草做生活燃料③大规模发展重工业④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6.A 17.B 18.C
【解析】16.读图可知,科考船经过的甲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A正确。综上,BCD错误,故选A。
17.根据所学可知,甲白令海峡沟通的海峡是北部的北冰洋和南部的太平洋,B正确。综上,ACD错误,故选B。
18.推广清洁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①正确;用柴草做生活燃料,等于增加了化石燃料的燃烧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了全球变暖,②错误;大规模发展重工业,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全球变暖,③错误;尽量少坐汽车,多使公共交通工具,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④正确。综上,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重难点2 世界的地形】
(2024·重庆·中考真题)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多火山和地震。如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新西兰位于(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0.惠灵顿位于北京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1.新西兰地处( )
A.板块边缘 B.板块内部 C.洋盆边缘 D.大洋中脊
【答案】19.A 20.B 21.A
【解析】19.读新西兰经纬网图,可知新西兰经度范围大致是165°E-180°,属于西半球;纬度范围大致是35°S-45°S,属于南半球。A符合,排除BCD,故选A。
20.北京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N,116°E),惠灵顿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S,175°E),因此惠灵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B符合,排除ACD;故选B。
21.读材料可知,新西兰多火山和地震,说明新西兰位于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图为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地球不同高度地区的面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最深的海沟深11034.38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 )
A.8844.43米 B.11034.38米 C.19878.81米 D.2189.95米
23.各地形中最靠近陆地的是( )
A.大洋中脊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2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海水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C.全球陆地有一大半地区海拔高度位于大陆平均高度之上
D.大陆架面积接近海洋面积的一小半
【答案】22.C 23.C 24.B
【解析】22.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43米,马里亚纳海沟是-11034.38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者相减,约为19878.81米,故选C。
23.由图可知,各地形中,最接近陆地的是大陆架,大陆架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是海洋中最小浅的,故选C。
24.全球陆地面积约为地球总面积的30%,故A错误。海水平均深度数值约为4000米,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的1000米,故B正确。读图可知,全球陆地海拔高度位于大陆平均高度之上只约占1/3多,没有占一大半,故C错误。大陆架占海洋面积小,故D错误。故选B。
25.(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自古以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据我国钓鱼岛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海槽 B.大洋中脊 C.大陆坡 D.大陆架
【答案】D
【详解】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等。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上,水深低于200米。钓鱼岛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公里。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于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条主要溪流。位于东海大陆架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6.(2021·甘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地形依次是
A.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
B.大陆坡大陆架海沟大洋中脊
C.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
D.大陆坡大陆架洋盆大洋中脊
【答案】A
【详解】读图可得,甲所示的是大陆架,乙是大陆坡,丙是海沟,丁是大洋中脊。故选A
27.(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快。下列对发展海洋产业不利的是
A.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B.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C.地处西北太平洋中枢,交通便利
D.与周边国家争议海域较多
【答案】D
【详解】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为我国发展海洋产业提高了空间和资源;地处西北太平洋中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与周边国家争议海域较多,对我国发展海洋产业不利。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0·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28.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大陆架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大陆架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大陆架
29.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区面积较小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28.A 29.C
【解析】28.根据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伏与经度判断:①为地处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②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为黄海大陆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特征是:山区面积广大,平面面积所占比重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福建厦门·中考真题)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下图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30.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31.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总面积与陆地总面积之和约为____平方千米
A.300万 B.600万 C.900万 D.1260万
32.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
A.毗连区 B.领海 C.内海 D.专属经济区
33.我国是一个
A.没有海域的内陆国家 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
【答案】30.A 31.D 32.C 33.D
【解析】30.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1海里=1.852千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1.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所以海域总面积与陆地总面积之和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2.我国的四大近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两大内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有l4个,陆上国界线长20000多千米,说明我国是个陆地大国。我国东部濒临4海1洋,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是一个海洋大国。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重难点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24年5月19日,美国福克斯群岛发生里氏5.9级地震。图为“福克斯群岛及地震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4.福克斯群岛位于美国( )
A.夏威夷州 B.阿拉斯加州 C.华盛顿州 D.密西西比州
35.地震点位于( )
A.东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高纬度 D.西半球、中纬度
36.图示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板块张裂 C.冰川融化 D.火山喷发
37.图中,甲乙段的河流大致流向( )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38.图中,地震多发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较( )
A.厚 B.重 C.贵 D.轻
【答案】34.B 35.D 36.A 37.C 38.D
【解析】34.从图中 “阿拉斯加山脉” 等信息可知,福克斯群岛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B正确;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部;华盛顿州在美国本土西北部;密西西比州在美国南部内陆,排除ACD。故选B。
3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低纬度范围是0° - 30°,中纬度范围是 30° - 60°,高纬度范围是 60° - 90°。从图中经纬度可看出,地震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6.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运动。板块挤压会使地壳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故图示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形成,A正确;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排除B;冰川融化与山脉形成无关,排除C;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但不是图示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37.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图中,甲乙段的河流大致流向(由甲到乙)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8.地震多发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较轻,如采用木材等,这样在地震发生时,可减少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伤害;若材料厚、重、贵,地震时危害更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在这里,发现了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海洋动物化石;这里有壮观的峰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叹该地质公园内的万峰林:“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9.贵州兴义发现海洋动物化石这一地理现象说明了( )
A.物种侵入 B.物种进化 C.海陆变迁 D.气候变化
40.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重要的峰林分布区之一,其地表形态表现为(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崎岖不平,山峦密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一望无际,坦荡如砥
【答案】39.C 40.B
【解析】39.贵州兴义发现海洋动物化石说明原来为海洋,现在贵州兴义是陆地说明该地区经历了海陆变迁,C正确;物种侵入、物种进化和气候变化都无法使海洋变为陆地,ABD错误。故选C。
40.根据材料可判断出,贵州兴义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其地表形态表现为崎岖不平,山峦密布,B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绘的是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态,A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绘的是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一望无际,坦荡如砥描绘的是内蒙古高原,CD错误。故选B。
(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42.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推断,地中海的面积将( )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41.B 42.A
【解析】41.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B。
42.读图可知,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面积不断缩小,故选A。
(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并开展测量工作。12月8日,珠峰最新高程公布为8848.86米,珠峰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3.我国8名攻顶队员在登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震②大风③低温④缺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4.珠峰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是因为(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答案】43.D 44.A
【解析】4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风力强劲,所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大风、低温、缺氧,②③④正确,D正确;珠峰地震发生频率较低,①错误,ABC错误。故选D。
44.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根据题干可知,珠峰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所以珠峰位于板块发生了碰撞挤压的交界地带,CD错误;根据珠峰所在位置可知,珠峰是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A正确,B错误。故选A。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汤加王国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因境内多火山,被称为“火山王国”。2022年1月15日,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后,中国政府紧急驰援汤加。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5.据统计,近百年来汤加境内至少发生15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汤加火山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C.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
46.一批急需药品从中国运往汤加,要求尽快到达,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答案】45.B 46.B
【解析】45.读图可知,汤加火山频发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B正确,AC错误。故选B。
46.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输方式,一批急需药品从中国运往汤加,要求尽快到达,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速度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故选B。
(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2022年1~3月,全球多座火山出现活动。下图为“六大板块及2022年1~3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7.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 )
A.环大西洋地带 B.环印度洋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8.图中,甲为(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乌拉尔山 D.大分水岭
49.图中,乙山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0.据图推测,几千万年后可能出现( )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 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
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 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
【答案】47.C 48.B 49.D 50.A
【解析】47.读图可知,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环太平洋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是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ABD排除。故选C。
48.由图可知,甲喜马拉雅山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地挤压,喜马拉雅山会不断增高,B正确;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乌拉尔山位于亚欧分界线上,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ACD排除。故选B。
49.由图可知,乙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D正确,ABC排除。故选D。
50.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的挤压抬升,地中海会不断缩小;红海正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裂拉伸,面积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会形成海洋。故选A。
(2020·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该国中南部。地宸及引发的山体滑坡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下图为“墨西哥6.23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1.造成6 23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墨西哥位于( )
A.板块交界处 B.大洋交界处 C.大洲交界处 D.南、北半球交界处
52.此次地震及引发的滑坡均属于( )
A.海啸灾害 B.洪涝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
【答案】51.A 52.D
【解析】5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一般是由于板块运动而引发,造成6 23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墨西哥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A正确。大洋交界处、大洲交界处、南、北半球交界处都不能引发地震,故BCD错误。故选A。
52.地震之后往往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D正确。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属于地质灾害,故A错误。洪涝是气象灾害,故B 错误。气象灾害指:寒潮、沙尘暴、台风等,故C错误。故选D。
创新练
(新情境)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国际合作与发展主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比利时的航线途径大洲分界线A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2.我国为开拓澳大利亚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而进行的两国经贸商谈被称为( )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答案】1.A 2.B
【解析】1.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比利时的航线会经过A苏伊士运河,A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与我国运往比利时的航线无关,B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不在该航线途径范围内,C错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通常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比利时的主要航线所经的大洲分界线,D错误。故选A。
2.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没有东西合作、东西对话的说法,CD错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国,两国间的经贸谈判属于“南北对话”。A错误,B正确,故选B。
(学科融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能带来公益价值,并支持与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及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遗产。目前全球共有86个遗产项目,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下图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文化遗产保护主题】
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4.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半球分布特点是( )
A.东半球多,北半球少 B.东半球多,北半球多
C.西半球多,南半球少 D.西半球多,南半球多
5.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 )
①减少全球粮食需求②减少农业生物多样性
③促进农业文化传承④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A 4.B 5.C
【解析】3.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亚洲的遗产项目分布数量较多,相比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大洲,A正确;排除BCD,故选A。
4.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是20°W向西到160°E;北半球是赤道以北,南半球是赤道以南。从图中能够看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东半球的数量多于西半球,在北半球的数量多于南半球,即东半球多,北半球多,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全球人口在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是增加的趋势,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不能减少全球粮食需求,①错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支持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会增加农业生物多样性,而不是减少,②错误。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将优秀的农业文化传承下去,促进农业文化传承,③正确。由材料可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支持与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④正确。所以③④正确。排除ABD,故选C。
(新考法)图为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反映的世界气温分布基本规律是( )
A.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等温线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
C.同纬度海陆年均温相同 D.世界各大洲年均温差别不大
7.受海陆、地形因素影响,图中等温线最为平直的是( )
A.20℃ B.10℃ C.0℃ D.-10℃
8.企鹅最适宜分布在图中( )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答案】6.A 7.C 8.D
【解析】6.观察图中等温线数值分布,低纬度地区等温线数值大,高纬度地区等温线数值小,由此可判断世界气温分布基本规律是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A正确;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是经线方向,B错误;同纬度海陆由于比热容不同,年均温不同,C错误;世界各大洲受多种因素影响,年均温差别较大,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20℃等温线和10℃等温线以及-10℃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地带有明显弯曲,只有0℃等温线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最为平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在图中,丁大洲为南极洲,D正确;甲是非洲,A错误;乙是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B错误;丙是南美洲,C错误。故选D。
(新考法)如图示意海底地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海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污染和过度开发是海洋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B.海洋环境的破坏对人类活动不产生影响
C.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D.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
10.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B 10.A
【解析】9.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以及过度开发,导致海洋生态恶化,A正确;海洋环境的破坏会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海平面上升会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B错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C正确;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多种资源 ,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10.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①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②大陆坡,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③大洋中脊,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④海沟,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①大陆架上,该地形是海底中最浅的部位,有丰富的石油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考法)“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该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下图示意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之处位于海底地形中的( )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大陆坡
12.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 )
A.200米 B.500米 C.3000米 D.6000米
【答案】11.B 12.A
【解析】11.“奋斗者号”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之处深度为10909米,大洋盆地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平坦开阔的地带,故A项错误;海沟 是海底最深的地方,通常深度超过5000米,最深的地方超过10000以上,故B项正确;大洋中脊,又叫海岭 ,海底的山脉,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故C项错误;大陆坡 位于大陆架外侧,坡度较陡,深度逐渐增加到2000米左右,故D项错误;故选B。
12.大陆架 是陆地向海洋的过渡地带,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常被海水覆盖的陆地部分,故选A。
(新考法)图1示意某日世界部分地区昼夜状况,图2示意我国部分区域及该区域中四城市当日的日出时间。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图3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撑着直径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中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的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可知,最早迎来该日第一缕阳光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汕头 D.海口
14.该日( )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是6月22日前后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15.观测者通过标志塔中心的钢管看到太阳时,正值当地( )
A.春分上午 B.夏至正午 C.秋分下午 D.冬至傍晚
16.图示地球模型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轮廓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美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大陆
【答案】13.C 14.B 15.B 16.D
【解析】13.由图2可知,该日哈尔滨日出时间是07:12,北京日出时间是07:32,汕头日出时间是06:50,海口日出时间是07:09,汕头的日出时间最早。故选C。
14.由图1可知,这一天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23.5°S,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为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A、C错误,B正确;日出的早晚是由当地的昼长决定的。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早;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晚,D错误。故选B。
15.因为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当观测者通过标志塔中心的钢管看到太阳时,说明太阳直射汕头,即北回归线,时间为夏至日的正午。故选B。
16.由图3可知,地球模型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轮廓的大陆是南极大陆。故选D。
(新情境)我国科研人员长期对雨燕迁徙规律进行研究。读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对北京雨燕此次迁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越了寒、温、热三带 B.飞行途中经过太平洋
C.春季飞离北京,秋季返回北京 D.飞离北京的总体方向是向西、向南
18.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属于(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19.从北京到乙地沿途居民有很大差异,乙地的居民大多为(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答案】17.D 18.C 19.C
【解析】17.读图可知,北京雨燕此次迁徙跨越了温带和热带,没有经过寒带,A错误;没有经过太平洋,B错误;北京雨燕此次迁徙是夏季飞离北京,春天返回北京,C错误;北京雨燕此次迁徙的总体飞行方向是向西向南,D正确。故选D。
18.由图可知,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该地的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因此该建筑风格属于伊斯兰教,C正确;北美洲、欧洲等地区信仰基督教,东南亚、东亚等地区信仰佛教,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ABD错误。故选C。
19.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外表和体质特征的差异,可以把人种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图中乙地位于非洲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变形地图)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M点( )
A.经纬度为(60°N,60°W)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寒带 D.位于南半球
21.A、B、C、D四地( )
A.A大洲面积居各大洲第一位 B.B大洲全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C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D.D大洋在四大洋中是面积第二大洋
【答案】20.D 21.D
【解析】2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M点的经纬度是60°W,60°S,该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据图可知,A南美洲,亚洲面积居各大洲第一位,A错误;B南极洲,极圈以内才有极昼极夜现象,并非南极洲全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C太平洋并非全部位于东半球,C错误;D大西洋,在四大洋中是面积第二大洋,D正确。故选D。
(新情境)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枚古生物化石。下图为其中两枚化石及它们形成的年代示意图,鱼龙生活在海洋,棕榈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2亿多年前青藏高原的地形状况是( )
A.汪洋大海 B.高大山脉 C.辽阔盆地 D.平坦高原
23.棕榈叶化石反映了约0.25亿年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是( )
A.高寒草原环境 B.寒带冰川环境 C.热带沙漠环境 D.暖湿森林环境
24.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答案】22.A 23.D 24.A
【解析】22.因为鱼龙生活在海洋,在青藏高原发现2亿多年前的鱼龙化石,说明当时该地区是汪洋大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根据材料已知棕榈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棕榈叶化石反映约0.25亿年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是暖湿森林环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碰撞挤压会使地壳隆起上升,形成山脉、高原等地形,板块张裂拉伸一般形成裂谷、海洋等。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新情境)海洋是地球上辽阔且连续的咸水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海洋渔场作为海产品的主要来源,通常位于近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区域。下图示意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世界主要海洋渔场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26.海洋能够为我们提供( )
①海产品 ②直接的淡水资源
③海盐 ④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5.A 26.C
【解析】25.世界主要海洋渔场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原因在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可直射海底,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而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同时,大陆架区域往往有河流注入,能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吸引鱼类聚集,比如北海道渔场就位于大陆架区域,A正确,BCD排除。故选A。
26.海洋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海产品,如各种鱼类、贝类等,①正确;海洋中的水是咸水,不能直接作为淡水资源,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利用,②错误;海洋是海盐的重要来源,通过海水晒盐等方式可获取大量海盐,③正确;海洋拥有美丽的海滩、独特的海洋景观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吸引大量游客,④正确。故选C。
(新情境)27.2024年4月18日,土耳其再次发生5.2级地震。从古至今,土耳其就是一个被地震“缠绕”的国家,“大地决定命运”描述了土耳其人对地震的态度。读土耳其简图(图1)和世界板块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1经纬网可知,土耳其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2)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图1中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甲 海峡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
(3)从海陆构造来看,土耳其位于图2中的亚欧板块、①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从火山地震带来看,土耳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4)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在“长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1) 东 北
(2)土耳其
(3) 非洲 地中海—喜马拉雅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因此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在不断“长高”。(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土耳其简图”和“世界板块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试题,涉及土耳其的位置、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图中土耳其位于约25°E-45°E之间,所以在东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土耳其位于约36°N-42°N之间,所以在北半球。
(2)读图可知,甲为土耳其海峡,它连接着黑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黑海沿岸国家进出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它对于国际贸易、海上运输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货物运输以及各国的商船都要通过这个海峡往来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
(3)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土耳其正好处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这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当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时,地壳会发生变形、断裂,岩石层的应力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导致频繁的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土耳其正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范围内。在这个火山地震带中,板块的持续碰撞使得地壳不稳定,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发生。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板块持续碰撞挤压使山脉不断隆起抬升,所以一直在 “长高”。
(新情境)28.石家庄的李东同学对“海陆变迁”一节进行了探究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认识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被大致分成 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2)由于板块运动有不同的方向,造成地中海面积将不断 (选填“扩大”或“缩小”)。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A、B两地几乎不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地,这是因为其位于板块 (选填“内部”或“交界处”)。
活动二:解释海陆变迁
我国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平方千米,美济礁成为美济岛。
(4)美济礁面积增大主要是 (选填“自然”或“人为”)原因。
硫磺岛面积多年来持续发生变化,如下侧表格所示。
年份 1911 2021
面积/km2 19.3 22.16
(5)说出硫磺岛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 六 太平洋
(2)缩小
(3) A 内部
(4)人为
(5)硫磺岛面积增大;原因是火山喷发。
【分析】本大题以“海陆变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和海陆变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地理分析、判断和解释能力,以及地理科学素养。
【详解】(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2)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由于两板块相对运动,形成消亡边界,两板块板块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3)图中A地位于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4)根据材料可得,我国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平方千米,美济礁成为美济岛。所以美济礁成为美济岛主要是人为原因。
(5)硫磺岛面积从1911年的19.3平方千米增大到2021年的22.16平方千米,主要原因是火山喷发。硫磺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活动频繁。
(新情境)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11年来,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1海里=1.852千米),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23万多人次,图为“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1)“和平方舟号”从舟山出发,沿虚线所示路线穿越 洋到达加勒比海,从加勒比海航行到智利,需经过南、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智利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位于地震 带上。
(2)“和平方舟”号到访肯尼亚。肯尼亚位于 洲,“和平方舟”号从肯尼亚走最近航线前往西班牙,途中要经过 运河,西班牙西临 洋。
(3)“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中,按五带划分,主要位于 带。
(4)海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通过海洋到访各国,可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 条件。
【答案】(1) 太平 巴拿马 环太平洋 (2) 非 苏伊士 大西 (3)热 (4)交通
【分析】本大题以“和平方舟”访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大洲的位置与分界线、大洋的位置、地震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和平方舟号”从舟山出发,沿虚线所示路线穿越世界面积最大的太平洋到达加勒比海,从加勒比海航行到智利,需经过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智利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肯尼亚地处非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和平方舟”号从肯尼亚走最近航线前往西班牙,途中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西班牙地处欧洲,西临大西洋。
(3)“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中,按五带划分,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4)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通过海洋到访各国,可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新情境)30.【携手共进共克时艰】2024年12月9日8时15分在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迅速向当地灾区提供紧急援助,展现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国的责任担当。下图示意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位置。读安德烈亚诺夫群岛板块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
(2)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
(3)地震发生时,正好在此旅游的小红正在酒店的10楼休息,此时小红的避灾、逃生行为正确的是( )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
C.从窗户跳下逃生 D.在窗口大声呼救
(4)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本次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地震,也是因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1)稳定
(2) 美洲 活跃
(3)B
(4)环太平洋
【分析】本题以安德烈亚诺夫群岛板块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影响、防灾减灾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读图可知,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地壳比较活跃。
(3)地震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地震可能导致停电,被困电梯会更危险,A错误;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卫生间空间小,有管道支撑,相对安全,做法正确,B正确;从窗户跳下逃生很容易摔伤,甚至危及生命,C错误;在窗口大声呼救在地震发生初期不是首要的正确逃生行为,且可能因掉落物体受伤,D错误。故选B。
(4)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新情境)31.2024年12月,中国空间站建成两周年,完成4次载人飞行、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请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 前后,太阳直射在 ,地球运行至地球公转轨道的 附近,我市的同学们画出了这一天荣成的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与事实相符的是 。
A.;B.;C.;D.
(3)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空间技术合作不断推进,在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市建成了中国在南半球建立的第一个地面卫星测控站。该测控站位于 (大洲)、 (大洋)沿岸,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时,当地正值 (季节)。
(4)航天测控站一般建在多晴朗天气、人烟稀少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斯瓦科普蒙德市位于 (重要纬线)附近,结合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推测这里的降水情况是 (较多/较少),这里建设航天测控站的有利条件是 。
(5)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价值 。
【答案】(1)
(2) 秋分 赤道 乙 B
(3) 非洲 印度洋 东半球 春季
(4) 南回归线 少 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5)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天文学、宇宙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想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析】本题以2024年“天宫课堂”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大洲及大洋的分布、非洲的气候及太空探索的意义,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地球是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的乙附近,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与B图相符。
(3)由图可知,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市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印度洋,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南半球的纳米比亚是春季。
(4)由图可知,斯瓦科普蒙德市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这里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离岸风,降水少,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
(5)人类进行太空探索具有以下价值:如航天科学能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天文学、宇宙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想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情境)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费雷亚·福特先生和朋友打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读下图中黑色路线表示费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
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单位:人/平方千米)。
(1)根据材料一:根据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示意图,本次环球航行出发地③所在的大洲是 洲,主要是 人种。
(2)根据材料一:在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福特穿过的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
(3)据图福特出后发,向东南经过A、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他没有去的大洲有大洋洲、南美洲和 洲。
(4)根据材料二:图中①地人口分布 (稠密/稀疏),原因是 (可从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等方面描述)。
【答案】(1) 欧 白色
(2)太平
(3) 苏伊士 南极洲
(4) 稠密 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等(任答一点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地图为材料,涉及人种、人口、大洲、大洋的分布以及大洲分界线等相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费雷亚 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环球航行出发地③所在的大洲是欧洲,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主要信仰基督教。
(2)由图可知,费雷亚 福特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我们可以看出福特穿过的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
(3)由图可知,B是非洲,A是亚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费雷亚 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他没有去的大洲有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4)由图可知,图中①位于亚洲东部,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等,人口分布稠密。重难点04 陆地与海洋
目 录
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 大洲和大洋位置及特征(主要的海峡与运河)
重点02 世界的地形
重点03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突破检测:(真题+新考法)
按住 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江苏镇江卷:考察板块运动中的山脉形成的原因 2024湖北武汉卷:考察大洲的位置及概况 2024西藏卷: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 2023山东卷:大洲大洋的型对位置及大洲分界线 2023四川绵阳卷:结合巴西总统访华,考察巴西所在的大洲 2023湖南益阳卷:考察南极洲的位置概况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知识点,推断去往南极科考的时间 2022江苏淮安卷:利用世界板块扽不图,汤加发生地震的原因 2022山东德州卷:利用中东石油分布图、中东石油外运路线图考察主要的海峡位置,及论述其重要性 考点预测: ①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轮廓识别 ②大洲的分界线,主要的海峡、运河 ③结合所学的国家和地区,考察基本概况 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海底地形 ⑤与大洲大洋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北极航道的开发,海洋环境保护) ⑥板块分布图的判读,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地震预警、火山喷发等) 考法预测: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地图与图表分析,高频考点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图判读, 结合时事热点(如土耳其地震、日本火山喷发)分析板块运动 联系环境保护(如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考察海陆相互作用。 融入物理知识(如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或历史知识(如大陆漂移说的发展)
重点01 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位置记忆方法
图示与口诀结合记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
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
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轮廓记忆七大洲的形状
在半球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
① 根据陆地面积判读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东半球, 陆地面积较小的为西半球。
② 根据大陆的分布判读大洲:两个大陆手拉手的是南北美洲,北面是北美洲,南面是南美洲;大陆连成一片的是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同一块大陆上有较长洲界线的、面积大的是亚洲,小的是欧洲; 比较孤独的大陆属于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
③ 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判读大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两条经线都没穿过的是印度洋;两条经线都穿过的是北冰洋; 20°W穿过的是大西洋;160°E 穿过的是太平洋。
根据陆地面积或南北两极判读南北半球 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是南半球,极点被海洋覆盖的是北极,极点被陆地覆盖的是南极。
南半球图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根据岛屿判读大洲:岛屿众多的是大洋洲;岛屿较少的是非洲和南美洲,两大洲所带岛屿面积较大的是非洲,面积较小的是南美洲。 根据南极洲判读大洋:南极洲像大象,鼻子上扬喷出大西洋,背驮印度洋,脚踏太平洋。
北半球图上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根据赤道判读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中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的岛屿部分,穿过非洲的中部,穿过南美洲的北部,从而判读其他大洲。 根据北冰洋判读其他大洋:北半球正中央是北冰洋,与北冰洋直接相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窄口是太平洋,宽口是大西洋。
主要的海峡、运河
白令海峡 位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地理标志之一 北极航道的咽喉:随着北极冰盖消融,白令海峡成为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最短海运路线,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40%航程。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水道”。船只无需绕行其他更远或更危险的海域(如翼他海峡或龙目海峡),极大缩短了航行距离和时间。 全球最繁忙的海峡:每年约有9万至10万艘商船通过,承担全球约25%-30%的贸易量,包括东亚、欧洲、中东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霍尔木兹海峡 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连接着波斯湾与阿曼湾、阿拉伯海。中东地区主要的产油国,其石油出口绝大部分都依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因此被称为“世界油阀”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 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巴拿马运河 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 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重点02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五种地形类型的重要地形区
地形区 地 位
亚马孙平原 世界面积最大平原——南美洲
巴西高原 世界面积最大高原——南美洲
青藏高原 世界海拔最高高原——亚洲
刚果盆地 世界面积最大盆地——非洲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山脉——南美洲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类型 特 点
大陆架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 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洋盆 海洋底部最宽的部分,深度一般在3000米以上,底部平坦,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约占海洋面积的45%
海沟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一般超过6000米,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大洋中脊 又称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重点03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板块张裂运动使其不断扩张。 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不断碰撞挤压。 阿尔卑斯山脉不断升高,地中海不断缩小,是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不断碰撞挤压
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日本、台湾省多发火山地震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海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第一部分 真题练
【重难点1 大洲和大洋】
(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2年9月10日--2022年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如图示意亚洲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
B.①脉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
C.③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的地区应该是( )
A.亚洲北部 B.亚洲东南部
C.亚洲西部 D.亚洲东部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图为“2021年世界100个科技创新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科技创新中心主要集中在( )
A.热带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4.图中,无科技创新中心分布的大洲有( )
A.亚洲、南美洲 B.非洲、南极洲 C.欧洲、北美洲 D.亚洲、大洋洲
5.据图推测,对全球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巴西
6.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多为( )
A.钢铁工人 B.医护人员 C.政府官员 D.知识分子
7.图中,①地工作人员急需前往②地洽谈业务,最适宜乘坐( )
A.海轮 B.火车 C.飞机 D.汽车
(2024·西藏·中考真题)下图为亚洲的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0°纬线也被称为( )
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9.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
C.①—北冰洋②—太平洋 D.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10.图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下图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秦岭站的经纬度大致是( )
A.74°S,164°E B.74°S,164°W C.74°N,164°E D.74°N,164°W
12.秦岭站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3.在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最适宜的时间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欧洲西部( )
A.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B.北部地区冬季可欣赏午夜的太阳
C.中部平原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D.南部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15.与欧洲西部沿MN线地形剖面图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2024·海南·中考真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科研成果,为我国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本次科考途经图为所示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科考船途经的甲海峡是( )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7.甲海峡沟通的海洋是(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太平洋
18.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有( )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②用柴草做生活燃料③大规模发展重工业④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重难点2 世界的地形】
(2024·重庆·中考真题)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多火山和地震。如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新西兰位于(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0.惠灵顿位于北京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1.新西兰地处( )
A.板块边缘 B.板块内部 C.洋盆边缘 D.大洋中脊
(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图为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地球不同高度地区的面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最深的海沟深11034.38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 )
A.8844.43米 B.11034.38米 C.19878.81米 D.2189.95米
23.各地形中最靠近陆地的是( )
A.大洋中脊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2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海水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C.全球陆地有一大半地区海拔高度位于大陆平均高度之上
D.大陆架面积接近海洋面积的一小半
25.(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自古以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据我国钓鱼岛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海槽 B.大洋中脊 C.大陆坡 D.大陆架
26.(2021·甘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地形依次是
A.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
B.大陆坡大陆架海沟大洋中脊
C.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
D.大陆坡大陆架洋盆大洋中脊
27.(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快。下列对发展海洋产业不利的是
A.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B.大陆架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C.地处西北太平洋中枢,交通便利
D.与周边国家争议海域较多
(2020·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28.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大陆架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大陆架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大陆架
29.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区面积较小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
(2022·福建厦门·中考真题)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点。下图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30.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31.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总面积与陆地总面积之和约为____平方千米
A.300万 B.600万 C.900万 D.1260万
32.渤海和琼州海峡位于我国领海基线向内一侧,属于我国的
A.毗连区 B.领海 C.内海 D.专属经济区
33.我国是一个
A.没有海域的内陆国家 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
【重难点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24年5月19日,美国福克斯群岛发生里氏5.9级地震。图为“福克斯群岛及地震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4.福克斯群岛位于美国( )
A.夏威夷州 B.阿拉斯加州 C.华盛顿州 D.密西西比州
35.地震点位于( )
A.东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高纬度 D.西半球、中纬度
36.图示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板块张裂 C.冰川融化 D.火山喷发
37.图中,甲乙段的河流大致流向( )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38.图中,地震多发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较( )
A.厚 B.重 C.贵 D.轻
(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在这里,发现了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海洋动物化石;这里有壮观的峰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叹该地质公园内的万峰林:“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9.贵州兴义发现海洋动物化石这一地理现象说明了( )
A.物种侵入 B.物种进化 C.海陆变迁 D.气候变化
40.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重要的峰林分布区之一,其地表形态表现为(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崎岖不平,山峦密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一望无际,坦荡如砥
(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42.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推断,地中海的面积将( )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不确定
(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并开展测量工作。12月8日,珠峰最新高程公布为8848.86米,珠峰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3.我国8名攻顶队员在登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震②大风③低温④缺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4.珠峰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是因为(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汤加王国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因境内多火山,被称为“火山王国”。2022年1月15日,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后,中国政府紧急驰援汤加。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5.据统计,近百年来汤加境内至少发生15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汤加火山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C.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
46.一批急需药品从中国运往汤加,要求尽快到达,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2022年1~3月,全球多座火山出现活动。下图为“六大板块及2022年1~3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7.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 )
A.环大西洋地带 B.环印度洋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8.图中,甲为(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乌拉尔山 D.大分水岭
49.图中,乙山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0.据图推测,几千万年后可能出现( )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 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
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 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
(2020·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该国中南部。地宸及引发的山体滑坡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下图为“墨西哥6.23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1.造成6 23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墨西哥位于( )
A.板块交界处 B.大洋交界处 C.大洲交界处 D.南、北半球交界处
52.此次地震及引发的滑坡均属于( )
A.海啸灾害 B.洪涝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
创新练
(新情境)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国际合作与发展主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比利时的航线途径大洲分界线A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2.我国为开拓澳大利亚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而进行的两国经贸商谈被称为( )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学科融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能带来公益价值,并支持与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及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遗产。目前全球共有86个遗产项目,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下图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文化遗产保护主题】
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4.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半球分布特点是( )
A.东半球多,北半球少 B.东半球多,北半球多
C.西半球多,南半球少 D.西半球多,南半球多
5.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 )
①减少全球粮食需求②减少农业生物多样性
③促进农业文化传承④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考法)图为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反映的世界气温分布基本规律是( )
A.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等温线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
C.同纬度海陆年均温相同 D.世界各大洲年均温差别不大
7.受海陆、地形因素影响,图中等温线最为平直的是( )
A.20℃ B.10℃ C.0℃ D.-10℃
8.企鹅最适宜分布在图中( )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新考法)如图示意海底地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海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污染和过度开发是海洋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B.海洋环境的破坏对人类活动不产生影响
C.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D.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
10.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新考法)“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该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下图示意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之处位于海底地形中的( )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大陆坡
12.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 )
A.200米 B.500米 C.3000米 D.6000米
(新考法)图1示意某日世界部分地区昼夜状况,图2示意我国部分区域及该区域中四城市当日的日出时间。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汕头市,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图3为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撑着直径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设计有垂直贯穿中心的直径40厘米、长5米的钢管,可从地面仰窥天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可知,最早迎来该日第一缕阳光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汕头 D.海口
14.该日( )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是6月22日前后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15.观测者通过标志塔中心的钢管看到太阳时,正值当地( )
A.春分上午 B.夏至正午 C.秋分下午 D.冬至傍晚
16.图示地球模型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轮廓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美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大陆
(新情境)我国科研人员长期对雨燕迁徙规律进行研究。读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对北京雨燕此次迁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越了寒、温、热三带 B.飞行途中经过太平洋
C.春季飞离北京,秋季返回北京 D.飞离北京的总体方向是向西、向南
18.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属于(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19.从北京到乙地沿途居民有很大差异,乙地的居民大多为(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变形地图)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M点( )
A.经纬度为(60°N,60°W)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寒带 D.位于南半球
21.A、B、C、D四地( )
A.A大洲面积居各大洲第一位 B.B大洲全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C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D.D大洋在四大洋中是面积第二大洋
(新情境)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枚古生物化石。下图为其中两枚化石及它们形成的年代示意图,鱼龙生活在海洋,棕榈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2亿多年前青藏高原的地形状况是( )
A.汪洋大海 B.高大山脉 C.辽阔盆地 D.平坦高原
23.棕榈叶化石反映了约0.25亿年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是( )
A.高寒草原环境 B.寒带冰川环境 C.热带沙漠环境 D.暖湿森林环境
24.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新情境)海洋是地球上辽阔且连续的咸水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海洋渔场作为海产品的主要来源,通常位于近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区域。下图示意海底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世界主要海洋渔场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26.海洋能够为我们提供( )
①海产品 ②直接的淡水资源
③海盐 ④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情境)27.2024年4月18日,土耳其再次发生5.2级地震。从古至今,土耳其就是一个被地震“缠绕”的国家,“大地决定命运”描述了土耳其人对地震的态度。读土耳其简图(图1)和世界板块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1经纬网可知,土耳其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2)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图1中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甲 海峡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
(3)从海陆构造来看,土耳其位于图2中的亚欧板块、①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从火山地震带来看,土耳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4)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在“长高”的主要原因。
(新情境)28.石家庄的李东同学对“海陆变迁”一节进行了探究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认识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被大致分成 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2)由于板块运动有不同的方向,造成地中海面积将不断 (选填“扩大”或“缩小”)。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A、B两地几乎不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地,这是因为其位于板块 (选填“内部”或“交界处”)。
活动二:解释海陆变迁
我国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平方千米,美济礁成为美济岛。
(4)美济礁面积增大主要是 (选填“自然”或“人为”)原因。
硫磺岛面积多年来持续发生变化,如下侧表格所示。
年份 1911 2021
面积/km2 19.3 22.16
(5)说出硫磺岛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新情境)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号医院11年来,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1海里=1.852千米),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23万多人次,图为“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1)“和平方舟号”从舟山出发,沿虚线所示路线穿越 洋到达加勒比海,从加勒比海航行到智利,需经过南、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智利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位于地震 带上。
(2)“和平方舟”号到访肯尼亚。肯尼亚位于 洲,“和平方舟”号从肯尼亚走最近航线前往西班牙,途中要经过 运河,西班牙西临 洋。
(3)“和平方舟”号到访的国家和地区中,按五带划分,主要位于 带。
(4)海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通过海洋到访各国,可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 条件。
(新情境)30.【携手共进共克时艰】2024年12月9日8时15分在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迅速向当地灾区提供紧急援助,展现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国的责任担当。下图示意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位置。读安德烈亚诺夫群岛板块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
(2)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
(3)地震发生时,正好在此旅游的小红正在酒店的10楼休息,此时小红的避灾、逃生行为正确的是( )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
C.从窗户跳下逃生 D.在窗口大声呼救
(4)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本次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地震,也是因其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新情境)31.2024年12月,中国空间站建成两周年,完成4次载人飞行、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请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 前后,太阳直射在 ,地球运行至地球公转轨道的 附近,我市的同学们画出了这一天荣成的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与事实相符的是 。
A.;B.;C.;D.
(3)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空间技术合作不断推进,在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市建成了中国在南半球建立的第一个地面卫星测控站。该测控站位于 (大洲)、 (大洋)沿岸,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时,当地正值 (季节)。
(4)航天测控站一般建在多晴朗天气、人烟稀少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斯瓦科普蒙德市位于 (重要纬线)附近,结合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推测这里的降水情况是 (较多/较少),这里建设航天测控站的有利条件是 。
(5)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价值 。
(新情境)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费雷亚·福特先生和朋友打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读下图中黑色路线表示费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
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单位:人/平方千米)。
(1)根据材料一:根据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示意图,本次环球航行出发地③所在的大洲是 洲,主要是 人种。
(2)根据材料一:在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福特穿过的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
(3)据图福特出后发,向东南经过A、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他没有去的大洲有大洋洲、南美洲和 洲。
(4)根据材料二:图中①地人口分布 (稠密/稀疏),原因是 (可从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等方面描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