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3 地图 2025中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03 地图 2025中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5:38:37

文档简介

重难点03 地图
目 录
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重点02 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重点03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突破检测:(真题+新考法)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江苏淮安卷T3-4: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不同部位 2024江苏盐城卷T3-4: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切入,判读地形部位及规划观光道路 2024青海西宁卷T6-8:展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023湖南益阳卷T3-5:益阳市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流速快慢,及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 2023四川遂宁卷T11: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根据等高线图,分析建设橙汁厂的合理性 2022辽宁鞍山卷T31:等高线图并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图,分析地形类型及山体部位 2022山东德州卷T6:根据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类型及地形部位,估算海拔高度及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分析河流的流速情况 考点预测: ①识别地形部位,这是中考的重点,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②坡度陡缓的判断 ③计算相对高度,学生需要掌握计算亮点行对高度的方法 ④地形类型的识别,主要识别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地势特征分析 考法预测: 中考题目将更加注重探究性与开放性,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题目可能涉及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的情境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试题的真实性和适切性。
重点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地形部位判读
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方法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看等高线凸出方向,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解析:箭头沿着等高线凸出方向,③海拔逐渐升高,是山谷;箭头④海拔逐渐降低,是山脊
方法二:用画切线法辨别山脊和山谷
地点 海拔(米) 结论 地形部位
① 50 中间低,两侧高 山谷
M N 60
② 70 中间高,两侧低 山脊
X Y 60
方法三:以河流定山谷
山谷与山脊地貌特征相反,所以不可能有河流发育,只有在有山谷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并且确定河流没有画错时,此处是山谷。
地形类型的判读
1.等高线呈闭合状态,若数值中心大、四周小,为山地;若数值中心小、四周大,为盆地或洼地。
2.若等高线稀疏,且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200米,为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 米以上,则为高原。
3.若等高线密集,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为山地;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为丘陵
上图中甲为山地,阴影部分为盆地
坡度大小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
图幅、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距离内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大小为C>A>D>B
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图幅、比例尺、等高线分布状况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由大到小为B>D>A>C
根据比例尺大小判断
在等高线分布状况相同、等高距相同和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判读
河流位置及流向判断
位置:河流通常从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向高出突出的一侧为河流。
流向:河流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可通过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流向。
描述:从____流向_____,或 自_____向______流
河流流速判断
等高线疏密: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河流在陡坡段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缓坡段流速慢。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例如:下图甲乙两地中,甲处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甲处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
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确定水库和坝址
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水库库区选在河谷和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集水面积达,库容量大。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山口的最窄处。
例如:图中a为水库坝址,位于盆地出口处,工程量小
生活相关
在登山的时候要看具体的情况,要求距离近就选陡坡,要求省力就选缓坡。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宿营地不能选择在山谷处,即等高线向高出突出的地点
例如:下图中路线①和②相比,②线等高线稀疏,登山更省力。
B和D相比适合露营的是D。D是山脊,并且较为宽阔平坦,B处是山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确定道路线路
①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即最好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②若是上山公路,则盘山而上,或修成“之”字形;
③若是从山地中穿过,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
④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例如:上图为独库公路等高线地形图和独库公路部分公路段景观图。图示公路段多沿等高线迂回是为了减小坡度,确保安全。
城镇建设,工农业发展
① 城镇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形平坦、有河流流经、交通便利的地方。
② 发展农业也要靠近河流;
③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④ 建设自来水厂要选址在河流的上游;
⑤ 化工厂一般建在河流的下游,并且远离居民区
例如:下图中,甲乙两村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乙地,因为乙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重点02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
估算某地海拔
判读技巧
识别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读取海拔数值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直接读取等高线上的数值,这些数值代表该点的海拔高度。如果某点不在等高线上,其海拔高度可以通过该点附近等高线的数值进行估算,通常采用“大于小数或小于大数”的法则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1.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之差。如图,①③两地的相对高度 h =800-500=300米。
2.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n -1) d ≤ h <( n +1)d ,其中 d 为等高距, n 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如图中②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1)×100≤ h <(2+1)×100,即100≤ h <300。此公式也可用于求陡崖的相对高度,此时 n 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数量。
3.一点在等高线上,一点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例如上图中①②的相对高度,①海拔为800,②海拔为700-800,那么①②的相对高度为0-100 一点海拔减去另一点海拔的取值范围(海拔高值减去海拔低值)
计算两条等高线间闭合等高线内取值范围
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必和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的任意一条等高线的值,如下图: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计算两地间的温差
1.一般来说,在近地面,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先计算两地相差的海拔高度值,除以100再 0.6℃就是两地相差的气温
2.已知其中一地气温,求另一地气温,海拔高就减温差,海拔低就加温差。
陡崖的相关计算
陡崖顶部海拔范围计算
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数值为 H1,等高距为 d。则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计算公式为:H1≤H顶假如: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 350 米。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陡崖顶部海拔H顶的范围是350≤H顶<400米 。
陡崖底部海拔范围计算
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等高线数值为 H低,等高距为 d。则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计算公式为:H低—d假如: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20 米,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是 220 米。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陡崖底部海拔H顶的范围是200陡崖相对高度计算
( n -1) d ≤ h <( n +1)d ,其中 d 为等高距, n 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
重点0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地势判读
总结:
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陆地边缘,上图说明亚洲地势变化是低——高——低,东西高,中部低。
上图为中国地形剖面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对于已绘出的剖面图,如何确定在原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以及将剖面图上的某点还原到原等高线地形图上,其方法以下:
看形状 可粗略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看关键点的海拔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看制高点的海拔 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在地形剖面图中,判断是否存在遮挡(即视线是否被地形阻挡)是重要的分析内容,尤其在通信、军事、建筑等领域。以下是解释地形剖面图中是否有遮挡的方法:
基本原理
遮挡问题通常涉及视线分析,即判断两点之间的视线是否被地形阻挡。如果两点之间的连线(视线)与地形剖面相交,则存在遮挡;否则,没有遮挡。
第一部分 真题练
【重难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通济堰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南部,由长275米、宽25 米、高 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被列为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顺应地势变化修建水渠,基本实现自流灌溉。下图为通济堰位置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向上游凸起,由此可推测,松阴溪图示河段自(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北流向西南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南流向东北
2.通济堰水渠修筑于( )
A.山脊 B.山峰 C.山谷 D.陡崖
(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乡土地理研学活动,研学当天的天气状况为多云。下图示意当地的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天气符号能表示研学当天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4.研学途中,经过的M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陡崖 C.鞍部 D.山顶
5.图示区域海拔有可能相同的村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中( )
A.两河流都存在凌汛现象 B.山峰H的海拔可能是1300米
C.两河流流向大致相反 D.e处适合建大型水电站
7.站在山峰H上最有可能看到四地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8.甲、乙两条河流之间计划修建引水工程,仅考虑地形因素,施工难度最小的引水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近年来,户外骑行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五一期间,天气晴朗,几位骑行爱好者前往龙虎山地区骑行,此次的骑行路线是“甲村—乙村—丙村”。下图示意龙虎山地区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骑行者做计划时发现( )
A.该地地形以丘陵为主 B.凉水河自东北流向西南
C.龙山的海拔高于虎山 D.索道两端相对高度不足百米
10.此次骑行过程大致是( )
A.先平坦,再上坡,再下坡 B.先平坦,再一直上坡
C.先上坡,再下坡,再平坦 D.先上坡,再下坡
11.骑行者站在甲村可以看到( )
A.乙村 B.丙村 C.A地 D.B地
【重难点2 等高线相关计算】
(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某段长城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学生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红攀登的长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北坡
13.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 )
A.200米 B.280米 C.300米 D.860米
(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130m B.110m C.90m D.50m
15.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7.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若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 )
A.17.2℃ B.26.8℃ C.17.8℃ D.25.2℃
19.(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2020年11月,资阳市某中学组织初二学生进行了野外实践探究活动,下图是小明和小王共同绘制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和小王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该要素是 。
(2)图中乙河干流的流向是 。
(3)图中①②③④处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处。
(4)图中甲村落的选址理由中,除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还有 ,建设成本低的优势。
(5)图中山峰▲的最高海拔接近( )
A.500米 B.550米 C.600米 D.650米
20.(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暑假,贝贝跟着家人去游玩,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山之间有座玻璃栈道,量得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际长度是 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2)观景平台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
(3)CD两处有水上漂流项目,贝贝想去体验更为刺激的漂流项目,他应当去 处。理由是 。
2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某校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读“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同学们提议在山谷地带架设桥梁,应选在 (BD、DC)地。
(2)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该地区的地形是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种植业、林业)。
(3)A地位于B地的 方向:若B地气温21.3℃,则A地气温 ℃。
2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 D 。
(3)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 。
(4)通过测量,乙地气温是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 ℃。
(5)甲丙两地图上距离约是1.5厘米,则甲丙两地实地距离约是 米。
(6)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 。
【重难点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地形类型和海拔。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清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B.陡崖崖顶与崖底的高差可能高达135米
C.站在乙居民点,可以俯瞰王镇全貌 D.大坝建成后,坝体高度在100米~150米之间
2.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个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以下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接近EF剖面线的是( )
A. B.
C. D.
(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读图中国沿32°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种地图转绘而成的( )
A.土地类型分布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电子交通图 D.遥感影像图
4.图中乙处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②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地,给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③大多数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阻碍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④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增大,形成丰富的水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7.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8.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祖国宝岛台湾盛产樟脑(樟树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如图为台湾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数码分别代表四个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樟树主要分布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四个地形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以了解该区域概况,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 。
(2)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为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它位于瞭望台的 (方位)。
(3)请将图中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4)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 请说明理由。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12.(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哪一点。
(3)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4)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由。
(5)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m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单项选择)
A. B.
C. D.
13.(2017·福建·中考真题)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
(2)A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 离为 千米。
(3)右图是沿左图中 (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 。
创新练
(新情境)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它分布于15个省区,翻崇山峻岭、穿沙漠戈壁,纵横数万里。结合某地长城景观图(图1)和等高线地形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烽火台的海拔约为( )
A.650米 B.680米 C.700米 D.720米
2.长城大多修建在(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
3.游客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
A.从①到②,坡度和缓,爬起来比较省力 B.从②到③,气温越来越低
C.从③到④,大致向西南方向行进 D.从关城到烽火台约10000米
4.图2所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新情境)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重要的河流,上游河源区多雨,支流众多,流量大,中下游无支流汇入,水量极小,尤其冬季中下游河段常干枯见底。读“奥兰治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A处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鞍部
6.奥兰治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7.奥兰治河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新考法)8.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图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以 及公路景观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观地形,看流速
(1)该兴趣小组发现图中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任务二:设路标,析原因
(2)同学们在对①、③两地的考察中,发现 地最需要设置凸面镜,理由是: 。
任务三:测海拔,算气温
该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在E和F两点进行“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
(3)在“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实验中,学生测得18.2℃和17.6℃两个数值。推测E 点对应数值: ,由此得出结论,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
(新情境)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老王山近期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下图示意老王山所在区域的局部地形。
(1)该图等高距为 米。观景台的海拔是 米,和老王山主峰(D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2)B点地形部位是 ,C点地形部位是 。
(3)登山路线从A点到D点的走向大致是 ,AB 路段和 BC 路段坡度更陡的是 ,原因是 。
(4)老王山景区正处于开发和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请你给当地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新情境)10.某中学开展等高线地形图应用的地理社团活动。左图示意等高线地形图,右图示意某同学依据左图制作的山体模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海拔为9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温差是 ℃。丙地的海拔不超过 米。
(2)山体模型中有两处标注错误,请在括号中写出错误序号,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地形部位名称:( ) 、( ) 。
(3)与西侧相比,东侧等高线更稀疏,在山体模型上表现为坡度较 。
(4)从地图完整性来说,左图缺少的地图要素是 。
(5)如果此模型是南面临海的真实地形,从气候因素考虑,乙、丁两地森林长势较好的是 ,理由: 。
(学科融合)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八达岭关城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从八达岭俯视居庸,远眺京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
开往春天的列车
(1)从图中可看出,八达岭长城的走向特点是沿 ,主要原因是 。
(2)青龙桥站与隧道口的相对高度在 米之间。
(3)每年3月底至4月初,八达岭漫山桃花盛开,火车从花海中穿过,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若要拍摄如上图场景,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地进行拍摄。
(4)分析京张铁路修成“人字形”的目的 。
(5)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对长城的保护起到了巨大作用。请你谈谈保护长城的意义。(任答两点)
(实践力)12.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暑假,小明一家准备去我国东南部某地自驾旅游。出发前,爸爸找来了一幅旅游目的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示),并要求小明完成他提出的下列问题,你能帮帮小明吗?
(1)图中公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
(2)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假设度假村的温度是26℃,则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 ℃。
(3)若去河流A、B漂流,则更惊险刺激的河流是 河。
(4)图中溜索两端的高差大约是 米。
(5)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你在A河O点附近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则①、②、③、④四条路线中最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新情境)13.读图“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消费者喜爱。
(1)图中M、N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 ,M山峰在N山峰的 方向。
(2)图中河流甲、乙两河段水流速度较快的是 ,原因是 。
(3)图中①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图中②地所处的地形是 。①、②两地适合种植云雾茶的是 。
(新考法)14.暑假期间某中学初中地理实践小组到南方某地开展野外考察。读我国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知海拔,估气温】
(1)图中双云镇因大云山和小云山而得名,估算大云山的海拔大约在 米之间。如果图中A点的气温为20.3℃,那么图中大云山山顶气温的理论值可能为18.2℃。
【测距离,识地形】
(2)在地图中测得李村和吴村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1.5厘米,则两村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
(3)图中小云山附近B处的地形部位是 。双云镇地处山区,四周山岭众多,山谷中有许多小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小河中,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是 。
【修公路,共富裕】
(4)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从双云镇到王村的水泥公路,设计师设计了图中a、b两条路线,从地形地势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条路线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新情境)15.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某山区实施了“光伏”项目,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读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C。安装队员来到该地最大村庄王村,测得该村此时气温为28 C,推测山顶C(568米)此时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2)图中河流支流发育的山体部位是 ,干流的流向为 。
(3)为了加强村庄的联系,计划在李村和张村之间新修一条公路。现有A、B两各方案,你认为 方案最合理,理由是 。
(4)在张村修建一个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该光伏发电站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
(5)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钢铁工业相比,属于 (高新技术/传统)产业。
(新情境)16.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登山研学活动,并设计了如下研学方案。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和村落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方案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③:参观古庙,寻访山村。
(1)方案①目的地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方案②能开展徒手攀岩的目标地是A处的 (地形部位)。
(2)方案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访山村。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3)小华说一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由此可判断小华选择的是方案 路线,沿途大多在 (地形部位)穿行。
(4)方案①②③三条研学路线,你认为体力较弱的同学适合选择 路线,理由是 。
(5)比较图中两个村落,完成下表。
村落 对应景观图片 主要地形类型 交通条件 规模
王村 a 村 c e 较大
李村 b 村 d 较单一,仅有小山路 较小重难点03 地图
目 录
命题趋势解读
核心知识脉络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重点02 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重点03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突破检测:(真题+新考法)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江苏淮安卷T3-4: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不同部位 2024江苏盐城卷T3-4: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切入,判读地形部位及规划观光道路 2024青海西宁卷T6-8:展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023湖南益阳卷T3-5:益阳市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流速快慢,及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 2023四川遂宁卷T11: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根据等高线图,分析建设橙汁厂的合理性 2022辽宁鞍山卷T31:等高线图并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图,分析地形类型及山体部位 2022山东德州卷T6:根据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类型及地形部位,估算海拔高度及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分析河流的流速情况 考点预测: ①识别地形部位,这是中考的重点,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②坡度陡缓的判断 ③计算相对高度,学生需要掌握计算亮点行对高度的方法 ④地形类型的识别,主要识别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地势特征分析 考法预测: 中考题目将更加注重探究性与开放性,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题目可能涉及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的情境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试题的真实性和适切性。
重点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地形部位判读
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方法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看等高线凸出方向,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解析:箭头沿着等高线凸出方向,③海拔逐渐升高,是山谷;箭头④海拔逐渐降低,是山脊
方法二:用画切线法辨别山脊和山谷
地点 海拔(米) 结论 地形部位
① 50 中间低,两侧高 山谷
M N 60
② 70 中间高,两侧低 山脊
X Y 60
方法三:以河流定山谷
山谷与山脊地貌特征相反,所以不可能有河流发育,只有在有山谷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并且确定河流没有画错时,此处是山谷。
地形类型的判读
1.等高线呈闭合状态,若数值中心大、四周小,为山地;若数值中心小、四周大,为盆地或洼地。
2.若等高线稀疏,且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200米,为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 米以上,则为高原。
3.若等高线密集,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为山地;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为丘陵
上图中甲为山地,阴影部分为盆地
坡度大小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
图幅、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距离内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大小为C>A>D>B
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图幅、比例尺、等高线分布状况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由大到小为B>D>A>C
根据比例尺大小判断
在等高线分布状况相同、等高距相同和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面四幅图的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判读
河流位置及流向判断
位置:河流通常从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向高出突出的一侧为河流。
流向:河流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可通过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流向。
描述:从____流向_____,或 自_____向______流
河流流速判断
等高线疏密: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河流在陡坡段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缓坡段流速慢。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例如:下图甲乙两地中,甲处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甲处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
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确定水库和坝址
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水库库区选在河谷和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集水面积达,库容量大。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山口的最窄处。
例如:图中a为水库坝址,位于盆地出口处,工程量小
生活相关
在登山的时候要看具体的情况,要求距离近就选陡坡,要求省力就选缓坡。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宿营地不能选择在山谷处,即等高线向高出突出的地点
例如:下图中路线①和②相比,②线等高线稀疏,登山更省力。
B和D相比适合露营的是D。D是山脊,并且较为宽阔平坦,B处是山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确定道路线路
①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即最好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②若是上山公路,则盘山而上,或修成“之”字形;
③若是从山地中穿过,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
④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例如:上图为独库公路等高线地形图和独库公路部分公路段景观图。图示公路段多沿等高线迂回是为了减小坡度,确保安全。
城镇建设,工农业发展
① 城镇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形平坦、有河流流经、交通便利的地方。
② 发展农业也要靠近河流;
③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④ 建设自来水厂要选址在河流的上游;
⑤ 化工厂一般建在河流的下游,并且远离居民区
例如:下图中,甲乙两村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乙地,因为乙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重点02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
估算某地海拔
判读技巧
识别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读取海拔数值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直接读取等高线上的数值,这些数值代表该点的海拔高度。如果某点不在等高线上,其海拔高度可以通过该点附近等高线的数值进行估算,通常采用“大于小数或小于大数”的法则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1.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之差。如图,①③两地的相对高度 h =800-500=300米。
2.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n -1) d ≤ h <( n +1)d ,其中 d 为等高距, n 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如图中②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1)×100≤ h <(2+1)×100,即100≤ h <300。此公式也可用于求陡崖的相对高度,此时 n 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数量。
3.一点在等高线上,一点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例如上图中①②的相对高度,①海拔为800,②海拔为700-800,那么①②的相对高度为0-100 一点海拔减去另一点海拔的取值范围(海拔高值减去海拔低值)
计算两条等高线间闭合等高线内取值范围
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必和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的任意一条等高线的值,如下图: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计算两地间的温差
1.一般来说,在近地面,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先计算两地相差的海拔高度值,除以100再 0.6℃就是两地相差的气温
2.已知其中一地气温,求另一地气温,海拔高就减温差,海拔低就加温差。
陡崖的相关计算
陡崖顶部海拔范围计算
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数值为 H1,等高距为 d。则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计算公式为:H1≤H顶假如: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 350 米。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陡崖顶部海拔H顶的范围是350≤H顶<400米 。
陡崖底部海拔范围计算
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等高线数值为 H低,等高距为 d。则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计算公式为:H低—d假如: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20 米,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是 220 米。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陡崖底部海拔H顶的范围是200陡崖相对高度计算
( n -1) d ≤ h <( n +1)d ,其中 d 为等高距, n 为两地之间所跨的等高线数量
重点0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地势判读
总结:
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陆地边缘,上图说明亚洲地势变化是低——高——低,东西高,中部低。
上图为中国地形剖面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对于已绘出的剖面图,如何确定在原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以及将剖面图上的某点还原到原等高线地形图上,其方法以下:
看形状 可粗略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看关键点的海拔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看制高点的海拔 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在地形剖面图中,判断是否存在遮挡(即视线是否被地形阻挡)是重要的分析内容,尤其在通信、军事、建筑等领域。以下是解释地形剖面图中是否有遮挡的方法:
基本原理
遮挡问题通常涉及视线分析,即判断两点之间的视线是否被地形阻挡。如果两点之间的连线(视线)与地形剖面相交,则存在遮挡;否则,没有遮挡。
第一部分 真题练
【重难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通济堰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南部,由长275米、宽25 米、高 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被列为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顺应地势变化修建水渠,基本实现自流灌溉。下图为通济堰位置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向上游凸起,由此可推测,松阴溪图示河段自(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北流向西南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南流向东北
2.通济堰水渠修筑于( )
A.山脊 B.山峰 C.山谷 D.陡崖
【答案】1.A 2.C
【解析】1.该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图中方向。读图可知,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向西北凸起,即上游位于西北方向,可知松阴溪图示河段自西北流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通济堰水渠修筑于河流流经的山谷,山谷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地方,其地势要低于两侧,以便于河水汇集。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乡土地理研学活动,研学当天的天气状况为多云。下图示意当地的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天气符号能表示研学当天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4.研学途中,经过的M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陡崖 C.鞍部 D.山顶
5.图示区域海拔有可能相同的村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3.A 4.C 5.C
【解析】3.根据题意,研学当天天气状况为多云,选项A的天气符号表示多云;B表示晴;C表示阴;D表示雨,故选A。
4.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M处位于两座山之间的低洼连接处,是鞍部。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为300-4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600米,丙地的海拔为500-600米,丁地的海拔为700-800米,图示区域海拔有可能相同的村庄是乙和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中( )
A.两河流都存在凌汛现象 B.山峰H的海拔可能是1300米
C.两河流流向大致相反 D.e处适合建大型水电站
7.站在山峰H上最有可能看到四地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8.甲、乙两条河流之间计划修建引水工程,仅考虑地形因素,施工难度最小的引水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C 7.B 8.D
【解析】6.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两河流无结冰期,不存在凌汛现象,故A错误;图中等高距为200米,山峰H海拔在1000~1200米,故B错误;两河流流向大致相反,故C正确;e处地形平坦,不适合建大型水电站,故D错误。故选C。
7.站在山峰H上最有可能看到四地中的b地,a、c、d均被山体遮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引水线路④与等高线行,地形起伏最小,施工难度最小,故D正确。①②③都跨越了等高线,施工难度大,故ABC错误,故选D。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近年来,户外骑行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五一期间,天气晴朗,几位骑行爱好者前往龙虎山地区骑行,此次的骑行路线是“甲村—乙村—丙村”。下图示意龙虎山地区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骑行者做计划时发现( )
A.该地地形以丘陵为主 B.凉水河自东北流向西南
C.龙山的海拔高于虎山 D.索道两端相对高度不足百米
10.此次骑行过程大致是( )
A.先平坦,再上坡,再下坡 B.先平坦,再一直上坡
C.先上坡,再下坡,再平坦 D.先上坡,再下坡
11.骑行者站在甲村可以看到( )
A.乙村 B.丙村 C.A地 D.B地
【答案】9.B 10.A 11.D
【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本区的山地海拔较高,大部分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山地的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A错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并受到地势影响,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凉水河沿山谷自东北向西南流,B正确;根据两山的等高线分布特点,龙山的海拔低于虎山,C错误;根据相对高度的定义,图中所示A地到B地之间的索道相对高度不足两百米,D错误;故选B。
10.读图和材料可知,骑行者此次的骑行路线是“甲村—乙村—丙村”,根据图中所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此次骑行过程大致是先沿着平坦的地形骑行,然后再上坡,最后再下坡;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地形特点,骑行者站在甲村望向乙村、丙村、A地、B地时,中间视线没有遮挡受阻的是B地,其余三地之间的视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重难点2 等高线相关计算】
(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某段长城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学生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红攀登的长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北坡
13.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 )
A.200米 B.280米 C.300米 D.860米
【答案】12.C 13.B
【解析】12.根据题干可知,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终点是敌楼甲,此段长城修建的地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可知,关城海拔在600-650米之间,敌楼甲海拔在850-9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在200-300米之间,因此小红从起点攀登长城到终点,海拔大约升高了28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130m B.110m C.90m D.50m
15.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B 15.C
【解析】14.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读图可知,两座山峰海拔分别是470米和580米,相对高度为580-470=11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相邻两山峰中间呈马鞍形为鞍部。①②③④处,只有③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7.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若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 )
A.17.2℃ B.26.8℃ C.17.8℃ D.25.2℃
【答案】16.D 17.C 18.A
【解析】16.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为山地地形,D正确;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上,中部广阔平坦边缘陡峭的是高原;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ABC错误。故选D。
17.读图结合所学,①处海拔100米,地势平坦,不易形成河流,A错误;②④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能发育成河流,BD错误;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发育成河流,C正确。故选C。
18.读图可知,①地海拔为100米,②地海拔为9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800米,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若①地气温为22℃,则②地的气温理论上应为22℃-800÷100×0.6℃=17.2℃,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2021·四川资阳·中考真题)2020年11月,资阳市某中学组织初二学生进行了野外实践探究活动,下图是小明和小王共同绘制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和小王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该要素是 。
(2)图中乙河干流的流向是 。
(3)图中①②③④处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处。
(4)图中甲村落的选址理由中,除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还有 ,建设成本低的优势。
(5)图中山峰▲的最高海拔接近( )
A.500米 B.550米 C.600米 D.650米
【答案】(1)比例尺
(2)自北向南
(3)④
(4)地形平坦开阔
(5)C
【分析】本题以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地图三要素,方向判读,地形部位,海拔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详解】(1)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读图可知,该图有图例和注记,指向标,缺少比例尺。
(2)读图可知,该图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应该根据指向标定向。河流干流流向与指向标相反,乙河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流。
(3)读图可知,④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
(4)甲村位于河流交汇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建设成本低。
(5)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山峰处海拔为500~600米,故最高海拔接近600米。
20.(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暑假,贝贝跟着家人去游玩,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山之间有座玻璃栈道,量得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际长度是 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
(2)观景平台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
(3)CD两处有水上漂流项目,贝贝想去体验更为刺激的漂流项目,他应当去 处。理由是 。
【答案】(1) 150 150
(2)陡崖
(3) D处 D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分析】本题以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海拔与相对高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15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5000厘米=150米。甲、乙两山之间有座玻璃栈道,量得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际长度是150米×1=150米。图中等高距为25米,A点海拔为125米,B点海拔为275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75米-125米=150米。
(2)读图可知,观景平台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为陡崖。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CD两处有水上漂流项目,贝贝想去体验更为刺激的漂流项目,他应当去D处,理由是D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快,漂流更刺激。
2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某校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读“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同学们提议在山谷地带架设桥梁,应选在 (BD、DC)地。
(2)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该地区的地形是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种植业、林业)。
(3)A地位于B地的 方向:若B地气温21.3℃,则A地气温 ℃。
【答案】(1)BD
(2) 山地 林业
(3) 西北 18
【分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相关知识的读图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由题意可得,山谷地带架设桥梁,图中B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应在BD处架设桥梁。
(2)图中大部分等高线在500米以上,且地形崎岖,有两个山峰,所以该地区地形为山地。山地地形坡度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发展林业。
(3)读图可知,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图中A位于B的左上方,即西北方。图中B点海拔为400米,A山峰海拔为95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判断A地气温为 21.3-0.6*(950-400)/100=18℃。
2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 D 。
(3)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 。
(4)通过测量,乙地气温是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 ℃。
(5)甲丙两地图上距离约是1.5厘米,则甲丙两地实地距离约是 米。
(6)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 。
【答案】(1)68
(2) 陡崖 山谷
(3)自南向北(向北)
(4)8
(5)3000
(6)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分析】本题以某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地图上比例尺、方向的运用,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断等,考查学生对地图的掌握程度,结合地图三要素解答即可。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A山峰海拔为578米,B山峰海拔为510米,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578-510=68米。
(2)读图分析可知:C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3)图中有指向标,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
(4)甲地海拔为500米,乙地海拔为200米,相对高度是500-200=300米。同一时间,测得乙地的气温为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9.8℃-300÷100×0.6°C=8℃。
(5)读图分析可知: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1.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为1.5×2=3千米。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爬。
【重难点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地形类型和海拔。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清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B.陡崖崖顶与崖底的高差可能高达135米
C.站在乙居民点,可以俯瞰王镇全貌 D.大坝建成后,坝体高度在100米~150米之间
2.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个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以下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接近EF剖面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1.B 2.C
【解析】1.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结合图示海拔信息,可判定,小清河大致自西向东流,A错误。陡崖崖顶与崖底的高差为:50×(2﹣1)≤H<50×(2+1),即50≤H<150米,B正确。乙居民点与王镇之间有山脊阻隔,站在乙居民点,不可以俯瞰王镇全貌,C错误。大坝建成后,坝体高度为150米,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从E至F,上坡到山峰,从山峰下坡经过陡崖,然后下坡至F,从陡崖至F处,等高线稀疏、坡缓;图中,E处海拔高于F处海拔。结合选项信息可知,C图符合题意。故选:C。
(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读图中国沿32°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种地图转绘而成的( )
A.土地类型分布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电子交通图 D.遥感影像图
4.图中乙处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②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地,给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③大多数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阻碍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④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增大,形成丰富的水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3.B 4.C 5.A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即为地形剖面图,B正确;地形剖面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电子交通图和遥感影像图无关,ACD错误。故选B。
4.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该线沿32°N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甲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乙四川盆地、丙巫山、丁长江中下游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①正确;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地,给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②正确;大多数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③错误;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增大,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④错误。故选A。
(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7.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8.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答案】6.B 7.C 8.B
【解析】6.读图结合所学,①地海拔约为6000米,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A叙述错误; ②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东西两侧,是四川盆地,B叙述正确;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叙述错误;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D叙述错误。故选B。
7.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正确,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D错误。故选C。
8.结合所学,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不利于发展耕种业;我国山区面积广,自然条件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A错误,B正确;我国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C错误;我国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使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航运,D错误。故选B。
(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祖国宝岛台湾盛产樟脑(樟树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如图为台湾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数码分别代表四个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樟树主要分布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四个地形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9.A 10.C
【解析】9.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生长在南方地区低山的向阳山坡、谷地、丘陵等,①为山谷,海拔较低,坡度较缓,光照充足,适宜樟树生长,A正确;②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合樟树生长,B错误;③地地处平原,以种植业为主,C错误;④地为澎湖列岛,澎湖列岛属火山岛,由玄武岩组成,环以珊瑚礁,是台湾省唯一雨量最少、气候干燥的区域,不适合樟树生长,D错误。故选A。
10.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据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③地位于台湾岛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人口最稠密;①、②、④地由于地势崎岖,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以了解该区域概况,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 。
(2)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为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它位于瞭望台的 (方位)。
(3)请将图中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4)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 请说明理由。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答案】(1)25°39′N
(2) 山顶(山峰) 842 东南
(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
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5)昼长夜短
【分析】本题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海拔、登山线路的选择、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中国天眼”的经纬度为(25°39′N,106°51′E),可以直接得到“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25°39′N。
(2)读图可知,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数值高,四周数值低,所以瞭望台的部位为山顶(山峰)。“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842米。图中无指向标,属于一般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所以“中国天眼”位于瞭望台的东南方向。
(3)由上题可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842米。补全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如下: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如果选择①步道,路程短,登山节省时间,但是等高线比较密集,比较费力;如果选择②步道,因为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比较省力,但是路程长,费时。
(5)读图可知,图示当日日出时间为6:02,日落时间为19:50。昼长为19:50-6:02=13:48>12。表示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昼长夜短。
12.(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哪一点。
(3)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4)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由。
(5)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m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单项选择)
A. B.
C. D.
【答案】(1)山地
(2)A
(3)山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槐花开花时间较晚
(4)山顶交通不便,地形较狭窄
(5)B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该区域海拔大多高于500米,等高线较密集,地势较陡,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图可知,A地公路急转弯,视线不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在A处设置凸透镜,便于观察对向车辆,减少交通事故,而B地公路较平直,无需用凸透镜。
(3)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故同学们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是因为山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较差,山上槐花开放时间较晚。
(4)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最好背山面水、风光秀丽。山顶建立疗养院,交通不便,风速较大,地形较狭窄,不是建疗养院的好地方。
(5)读图可知 ,m线左侧青山海拔为900-1000米,海拔较高,中间穿越山谷,海拔低,右侧黑山海拔低于青山,海拔在800-900米之间。A图黑山海拔高于青山,A错误。B图与实际最吻合,有宽阔的河谷,B正确。C图中间有凸起,不吻合,C错误。D图河谷太窄,不吻合,D错误。故选B。
13.(2017·福建·中考真题)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
(2)A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 离为 千米。
(3)右图是沿左图中 (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 。
【答案】(1) 山峰 150
(2) 西北 8
(3)bb′
(4) 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分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的识别、比例尺的运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A位于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在150米~200米之间,不低于150米。
(2)读图可知,该图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可知,A地位于王庄的西北方向;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200000厘米,若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4×200000=8千米。
(3)读图可知,右图是沿左图中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自西向东因此经过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山脊;aa′主要经过了山脊,地形无左图波动起伏。
(4)读图可知,B处河段位于等高线较密集地区,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C处河段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河流流速较慢。
创新练
(新情境)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它分布于15个省区,翻崇山峻岭、穿沙漠戈壁,纵横数万里。结合某地长城景观图(图1)和等高线地形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烽火台的海拔约为( )
A.650米 B.680米 C.700米 D.720米
2.长城大多修建在(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
3.游客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
A.从①到②,坡度和缓,爬起来比较省力 B.从②到③,气温越来越低
C.从③到④,大致向西南方向行进 D.从关城到烽火台约10000米
4.图2所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答案】1.B 2.A 3.B 4.C
【解析】1.读图等高距为50米,烽火台位于650米-700米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长城处等高线大多向低处弯曲,为山脊,A正确;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B错误;陡崖处等高线重叠,C错误;山峰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D错误,故选A。
3.读图①到②地势逐渐降低,属于下坡,A错误;②到③,海拔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B正确;图示指向标指向正北,从③到④,大致向东南方向,C错误;图示比例尺为图上1cm代表500米,关城到烽火台图上距离大约1cm,实际距离约为500米,D错误,故选B。
4.图2海拔大于500米,且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为山地,C正确;平原海拔小于200米,A错误;丘陵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且等高线较为稀疏,B错误;盆地四周高,中间低,D错误,故选C。
(新情境)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重要的河流,上游河源区多雨,支流众多,流量大,中下游无支流汇入,水量极小,尤其冬季中下游河段常干枯见底。读“奥兰治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A处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鞍部
6.奥兰治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7.奥兰治河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5.B 6.D 7.A
【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中间数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故B正确。山谷处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脊处等高线凸向低处,鞍部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排除ACD。故选B。
6.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结合图中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来看,奥兰治河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故选D。
7.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得,图中①段等高线最密集,该处坡度最陡,河流的流速最快。排除BCD。故选A。
(新考法)8.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图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以 及公路景观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观地形,看流速
(1)该兴趣小组发现图中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任务二:设路标,析原因
(2)同学们在对①、③两地的考察中,发现 地最需要设置凸面镜,理由是: 。
任务三:测海拔,算气温
该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在E和F两点进行“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
(3)在“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实验中,学生测得18.2℃和17.6℃两个数值。推测E 点对应数值: ,由此得出结论,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
【答案】(1)陡崖
(2) ③ ③地位于转弯处,前方路段阻挡视野
(3) 17.6°C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分析】本题以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对气温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A处位于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2)由图可知, ①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视野开阔,无需使用凸面镜。③处地形部位是山脊,前方路段视野阻挡,需要凸面镜。
(3)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E点海拔300米,F点海拔200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E点对应气温17.6℃。
(新情境)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老王山近期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下图示意老王山所在区域的局部地形。
(1)该图等高距为 米。观景台的海拔是 米,和老王山主峰(D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2)B点地形部位是 ,C点地形部位是 。
(3)登山路线从A点到D点的走向大致是 ,AB 路段和 BC 路段坡度更陡的是 ,原因是 。
(4)老王山景区正处于开发和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请你给当地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 100 1900 227
(2) 山峰 鞍部
(3) 自西北向东南 AB路段 等高线更密集
(4)建议包括:完善景区内的道路设施,增加标识牌,方便游客识别方向和景点位置;增设休息区和观景台,供游客休息和欣赏风景;加强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设置足够的垃圾桶,保持景区整洁;增加景区的照明设施,保障游客夜间行走安全;建设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停车。
【分析】本题以贵州省老王山所在区域的局部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等高距、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部位、方向及坡度的陡缓及老王山景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间的距离,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观景台的海拔是1900米,老王山主峰(D点)的海拔是2127米,故观景台和老王山主峰(D点)的相对高度是2127-1900=227米。
(2)B点等高线的特点是周低中高,是山峰(山顶),C点所处的地形是位于两山峰的和缓地带,是鞍部。
(3)图中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登山路线从A点至D点的走向大致呈自西北向东南。AB路段和BC路段相比,坡度更为陡峭的是AB路段,这是因为AB路段的等高线更为密集。
(4)①完善道路与标识系统:对景区内道路设施进行全面完善,增设清晰醒目的标识牌。这些标识牌不仅要标注景点位置,还应明确指示方向,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轻松识别路线,避免迷路,提升游览体验的便利性与安全性。②增设休憩观景设施:在景区内合理增设休息区,配备舒适的座椅等设施,让游客在游览途中能有充足的休息空间。同时,增设更多观景台,观景台的设计应注重视野的开阔性与独特性,为游客提供绝佳的观景视角,以便他们尽情欣赏景区的美丽风景。③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加大景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在各个关键区域,如道路沿线、景点周边、休息区等,合理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垃圾桶的外观设计应与景区整体风格相协调,且定期安排专人清理维护,确保景区始终保持整洁美观,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游览环境。④提升照明设施保障:为保障游客在夜间或光线较暗区域的行走安全,在景区的道路、出入口、休息区以及危险地段等,全面增加照明设施。照明设施的选型应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亮度要适中,既能满足照明需求,又不会破坏景区的自然氛围,同时确保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与维护。⑤建设规范化停车场:规划并建设专门的停车场,停车场的规模应根据景区预计游客接待量合理确定,以满足自驾游客的停车需求。停车场内要设置清晰的车位线和引导标识,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车辆停放有序,方便游客进出景区,提升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等。
(新情境)10.某中学开展等高线地形图应用的地理社团活动。左图示意等高线地形图,右图示意某同学依据左图制作的山体模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海拔为9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温差是 ℃。丙地的海拔不超过 米。
(2)山体模型中有两处标注错误,请在括号中写出错误序号,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地形部位名称:( ) 、( ) 。
(3)与西侧相比,东侧等高线更稀疏,在山体模型上表现为坡度较 。
(4)从地图完整性来说,左图缺少的地图要素是 。
(5)如果此模型是南面临海的真实地形,从气候因素考虑,乙、丁两地森林长势较好的是 ,理由: 。
【答案】(1) 4.2 800
(2) ③ 山谷 ② 山脊
(3)小(缓)
(4)比例尺
(5) 乙 位于迎风坡水分较充足(或水热充足或位于阳坡光照、热量充足)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和山体模型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山体部位的判断、地图三要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甲地海拔为900米,乙地海拔为2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900-200=700米,温差为700÷100×0.6℃=4.2℃;丙地海拔在600-800米之间,不会超过800米。
(2)图中②③两处标注错误,其中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3)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知,与西侧相比,东侧等高线更稀疏,在山体模型上表现为坡度较缓。
(4)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图中有指向标代表方向,有代表等高线的图例,缺少的地图要素是比例尺。
(5)如果此模型是南面临海的真实地形,则乙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丁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两地森林长势较好的是乙。
(学科融合)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八达岭关城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从八达岭俯视居庸,远眺京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
开往春天的列车
(1)从图中可看出,八达岭长城的走向特点是沿 ,主要原因是 。
(2)青龙桥站与隧道口的相对高度在 米之间。
(3)每年3月底至4月初,八达岭漫山桃花盛开,火车从花海中穿过,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若要拍摄如上图场景,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地进行拍摄。
(4)分析京张铁路修成“人字形”的目的 。
(5)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对长城的保护起到了巨大作用。请你谈谈保护长城的意义。(任答两点)
【答案】(1) 山脊线 为了增强防御
(2)20到40
(3)乙
(4)减缓坡度、便于调头等(言之有理即可)
(5)传承传统精神文化;历史学术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任答两点)。
【分析】本题以八达岭长城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铁路线等相关摘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可知,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较小的数值,则凸出处为山脊,读图可知,长城是沿山脊线延伸的;主要原因:古代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沿山脊线修筑可以利用地势的高低起伏,占据制高点,增强防御能力,使敌人难以攀爬和进攻,同时也能更广阔地瞭望周边地区,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
(2)图中等高距为20米,青龙桥站海拔在580米-600米之间,隧道口海拔为620米,所以青龙桥站与隧道口的相对高度在20米到40米之间。
(3)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从乙处拍摄,可以以盛开的桃花为前景,火车从花海中穿过的场景能够完整地呈现在画面中。
(4)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修成“人”字形可以通过延长线路长度的方式,降低线路的坡度,使火车能够更安全、平稳地行驶,减少火车爬坡的难度;“人”字形设计在青龙桥站附近,火车到这里可以利用岔道实现调头,方便火车在不同方向的线路上行驶,解决了因地形限制导致的线路布局难题。
(5)传承传统精神文化:长城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的精神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保护长城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历史学术价值:长城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依据。旅游开发价值:长城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教育和文化体验的场所。
(实践力)12.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暑假,小明一家准备去我国东南部某地自驾旅游。出发前,爸爸找来了一幅旅游目的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示),并要求小明完成他提出的下列问题,你能帮帮小明吗?
(1)图中公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
(2)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假设度假村的温度是26℃,则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 ℃。
(3)若去河流A、B漂流,则更惊险刺激的河流是 河。
(4)图中溜索两端的高差大约是 米。
(5)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你在A河O点附近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则①、②、③、④四条路线中最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答案】(1)南北
(2)20
(3)A
(4)200
(5)②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方向、海拔和相对高度、坡度陡缓的判读、地形对气温的影响、防灾减灾措施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读图能力。
【详解】(1)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公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山峰C的海拔为1410米,度假村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相差1010米。假设度假村的温度是26℃,则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26℃-1010÷100×0.6=16.94℃,约为20℃。
(3)读图可知,图中A、B两处,A处等高线较B处密集,则坡度更陡。若去河流A、B漂流,则更惊险刺激的河流是A河。
(4)读图可得,图中溜索两端的高差大约是400米-200米=200米。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若在户外遇到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应向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读局部放大图可得,图中②路线是最正确逃生路线。
(新情境)13.读图“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消费者喜爱。
(1)图中M、N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 ,M山峰在N山峰的 方向。
(2)图中河流甲、乙两河段水流速度较快的是 ,原因是 。
(3)图中①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图中②地所处的地形是 。①、②两地适合种植云雾茶的是 。
【答案】(1) M 东北
(2) 乙 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流速较快
(3) 山脊 平原 ①
【分析】本题以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M山峰海拔为1400—1600米,N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M。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读图可知,M山峰在N山峰的东北方向。
(2)读图可知,图中河流甲、乙两处,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水流速度较慢;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3)图中①处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②处等高线稀疏,且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山脊部位,地处半高山地带,有一定坡度,但不是太陡,不易积水,排水条件好;处在向阳坡,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②地是平原,海拔低,不适合种植。
(新考法)14.暑假期间某中学初中地理实践小组到南方某地开展野外考察。读我国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知海拔,估气温】
(1)图中双云镇因大云山和小云山而得名,估算大云山的海拔大约在 米之间。如果图中A点的气温为20.3℃,那么图中大云山山顶气温的理论值可能为18.2℃。
【测距离,识地形】
(2)在地图中测得李村和吴村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1.5厘米,则两村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
(3)图中小云山附近B处的地形部位是 。双云镇地处山区,四周山岭众多,山谷中有许多小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小河中,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是 。
【修公路,共富裕】
(4)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从双云镇到王村的水泥公路,设计师设计了图中a、b两条路线,从地形地势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条路线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答案】(1)700—800
(2)9
(3) 鞍部 ③
(4)更合适的是a;理由是a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
【分析】本大题以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拔、气温的计算、比例尺、地形部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和实地应用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100米,所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那么可以估算大云山的海拔在700-800米。
(2)据图可知,比例尺为1:600000,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千米,地图中测得李村和吴村的距离为1.5厘米,则两村的直线距离为1.5×6=9千米。
(3)读图可知,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图中用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图中①、②、③、④小河中,流向是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是③。
(4)读图可知,a、b路线中更合适的是a,理由是a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公路坡度小,修建成本较低,行车也较为安全。
(新情境)15.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某山区实施了“光伏”项目,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读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C。安装队员来到该地最大村庄王村,测得该村此时气温为28 C,推测山顶C(568米)此时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2)图中河流支流发育的山体部位是 ,干流的流向为 。
(3)为了加强村庄的联系,计划在李村和张村之间新修一条公路。现有A、B两各方案,你认为 方案最合理,理由是 。
(4)在张村修建一个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该光伏发电站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
(5)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钢铁工业相比,属于 (高新技术/传统)产业。
【答案】(1)25.8
(2) 山谷 自西南向东北
(3) B 沿等高线修建,坡度较缓,修建难度小,投资少(答案合理即可)
(4)夏季
(5)高新技术
【分析】本题以贫困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光伏发电条件、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 由图中注记可知,山顶C海拔高度568米,王村的海拔是200米,与王村相对高度为368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山顶C此时的气温大约是28-368÷100×0.6≈25.8℃。
(2)读图可知,山谷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地势较低,河流一般在山谷发育;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3)读图可知, AB两方案,A距离更短,但穿等高线较多,且过山脊,坡度大,修建困难,B沿等高线修,坡度较缓,修建难度小,投资省,故B更合适。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在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的时候发电量最多,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因此夏季发电量多。
(5)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兴产业,与钢铁工业相比,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技术水平高,无污染,前景广阔。
(新情境)16.某中学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登山研学活动,并设计了如下研学方案。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和村落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方案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③:参观古庙,寻访山村。
(1)方案①目的地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方案②能开展徒手攀岩的目标地是A处的 (地形部位)。
(2)方案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访山村。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3)小华说一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由此可判断小华选择的是方案 路线,沿途大多在 (地形部位)穿行。
(4)方案①②③三条研学路线,你认为体力较弱的同学适合选择 路线,理由是 。
(5)比较图中两个村落,完成下表。
村落 对应景观图片 主要地形类型 交通条件 规模
王村 a 村 c e 较大
李村 b 村 d 较单一,仅有小山路 较小
【答案】(1) 500 陡崖
(2) 西南 7.5
(3) ① 山谷(河谷)
(4) ③ 穿过的等高线较少
(5) a:甲 b:乙 c:平原 d:丘陵 e:较多样,有公路铁路经过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村落景观图为材料,共设置5道小题,涉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方向的判读、地形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等高高距为50米,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500米-550米,海拔高度不低于500米。等高线重叠为陡崖,方案②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A陡崖。
(2)方案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根据指向标指向北方可知,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据图可知,该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为7.5千米。
(3)小华说一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可推知附近有河流。据图可知,①路线位于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处,山谷易形成河流,①路线是沿山谷(河谷)前进,可一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
(4)方案中①②③三条路线,体力较弱的同学应选择③路线,原因是③路线多沿等高线规划,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较为平坦。
(5)由图可知,王村房屋较为密集,地形较为平坦,应对应甲村,王村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交通方式较多样,有公路铁路经过,村落规模较大。李村的房屋数量较少,且有一定坡度,对应乙村,李村海拔在300米到3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大,且整体海拔低于500米,为丘陵地形,交通条件较单一,仅有小山路,规模较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