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高三复习之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考纲,有的放矢】
年份 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2022年 全国甲卷 《画眉鸟》《画眉禽》 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浙江卷 《楼前》《过勤政楼》 19.这两首诗都写到的___和___,寄寓鉴戒之意。
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6分)
2019 全国III卷 《插田歌》(节选)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2016 全国 丙卷 《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回顾高考,明晰考点】
诗歌比较鉴赏主观题命题特点:
1.单首诗歌课内外比较鉴赏,衔接教材,迁移运用。
2.课外双文本比较阅读,品评诗歌之间的异同。
1.从大的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比较异同”方面设计问题。
2.从小的方面看,可以从形象、情感、技巧、语言等方面设题。
诗歌比较鉴赏主观题考点设置:
诗歌比较阅读鉴赏题怎么做?
求“同”辨“异”
【回归教材,典题示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临诗”即登山临水所作诗歌。诗人登山(或亭台楼阁),从高处观景,抒发感怀。同为“登临诗”,《登高》与《登快阁》中的写景有何异同 请结合《登高》与《登快阁》颔联简要分析。(6分)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同:两首诗颔联都写到“落木”与“江”。
异: ①两首诗写景的角度不同。杜诗着眼于落叶纷纷而下,江水奔流之动态,景物描写气势恢宏,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诗着眼于落叶后天地辽阔、江水明净之静态,景物描写空明澄澈,表现诗人内心澄明宁静。
②两首诗展现的意境不同。杜诗写落木萧萧,江水奔腾向前,滚滚而去,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传达出对生命枯败的悲秋之情;黄诗落木不带萧瑟之意,落木千山、江水澄澈,构成空阔远大的意境,表达了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
规范答题要求:
1、读懂诗歌,审清题意,明确考点,确定答题方向。
2、使用术语,表述准确,言之有物,分点分层作答。
3、字迹工整,卷面清洁,语句通顺,书写赏心悦目。
(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 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链接高考,寻求突破】
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愉悦的气氛,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 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链接高考,寻求突破】
【即学即练,小试牛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居杂兴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①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绝句漫兴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②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注】①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得罪皇帝,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②野老:诗人自称。作此诗时,作者流落西南,寓居成都。
有人评价说,王禹偁的诗在遣词命意上与杜诗的确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请结合两首诗谈谈你对“不师其意”的理解。 (6分)
①“不师其意”的意思是不效仿他诗歌的意蕴。
②王诗写桃杏妆点了明媚春光,有功无过,却因为春风“容不得”而被吹折,将春风人格化,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恼恨,抒发自己蒙冤受贬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当权者的埋怨与责怪。
③杜诗写桃李有主而春风却故意相欺,不仅欺花也是欺人,借此表达诗人客居他乡的惆怅和身世飘零的伤感。
诗歌对比我好怕怕,
写得答案哗啦啦。
审准题目我笑哈哈,
明辨异同不在话下。
全部满分滴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