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
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题
1.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  )
A.颐和园 B.故宫 C.八达岭长城 D.秦始皇陵
答案:A
解析:
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在陕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西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不属于北京的”入手即可。
2.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 )
A.谐趣园 B.颐和园 C.昆明湖 D.圆明园
答案:B
解析:
分析: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3.颐和园的前身是( )
A.清漪园 B.圆明园 C.静明园 D.宁寿宫花园
答案:A
解析:
分析:清代的乾隆帝为给其母亲祝寿,下令修建清漪园,即今颐和园的前身,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从占有者身份看,颐和园属于( )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 C.寺观园林 D.公共游憩园林
答案:A
解析:
分析: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5.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规则式的布局是( )
A.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御花园 D.清华园
答案:B
解析:
分析: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皇家园林”即可判断。
6.下图是北京代表性的古代园林( )
A.天坛公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陶然亭公园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目中的图片应为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故选择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冬冬在旅行社选择了“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三日游”。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位于(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答案:A
解析:
分析: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均属于北京市境内的名胜古迹,故选择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入手即可。
8.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以( )为中心
A.仁寿殿 B.御路门 C.玉澜堂 D.宜云馆
答案:A
解析:
分析:正对颐和园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政治活动区的中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9.园林和宫殿结合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清代颐和园中的( )即是著名的园林中的宫殿。
A.大政殿 B。崇政殿 C.仁寿殿 D.澹泊敬诚殿
答案:C
解析:
分析:正对颐和园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政治活动区的中心,故选择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设问要求“颐和园中”、“宫殿”。
10.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包括( )
①玉澜堂 ②宜云馆 ③德和园 ④仁寿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正对颐和园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政治活动区的中心,故排除含有④的所有选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生活居住区”入手即可。
11.专为慈禧看戏建造的建筑是( )
A.仁寿殿 B.德和园 C.玉澜堂 D宜云馆
答案:B
解析:
分析:仁寿殿北面的德和园是专供慈禧太后看戏而建造的。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2.颐和园游览区包括的三个景区是( )
A.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山前湖 B.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
C.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湖、前山前湖 D.万寿山后山、昆明湖、前山前湖
答案:B
解析:
分析:游览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个景区,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3.万寿山前山景区东西轴线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叫( )
A.百步廊 B.千步廊 C.百米廊 D.千米廊
答案:B
解析:
分析:千步廊北依万寿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4.颐和园后山后湖景区具有典型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建筑是( )
A.四大部洲 B.苏州街 C.谐趣园 D.松堂
答案:A
解析:
分析:四大部洲建于后山中部,是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5.下图是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它叫( )
A.十七孔桥 B.玉带桥 C.石桥 D.赵洲桥
答案:A
解析:
分析: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入手即可。
16.颐和园全园中的最高处是( )
A.佛香阁 B.智慧海 C.排云殿 D.德辉殿
答案:B
解析:
分析:智慧海雄踞于颐和园的最高处,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7.颐和园中昆明湖与我国哪一景色风格相近(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杭州西湖 D.微山湖
答案:C
解析:
分析:昆明湖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故选择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8.以下颐和园哪一处不是“山石驳岸”( )
A. 后圃 B.知春岛 C.佛香阁主轴线前 D. 西堤
答案:D
解析:
分析:颐和园的后圃、知春岛和佛香阁主轴线前均是山石驳岸,故选择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9.颐和园内的昆明湖景区,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是( )
A.玉带桥   B.十七孔桥 C.白色石舫 D.文昌阁
答案:C
解析:
分析:万寿山西麓岸边,有一白色石舫,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故选择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0.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仿照( )而建的。
A.寄畅园 B.个园 C.可园 D.清晖园
答案:A
解析:
分析: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故选择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颐和园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四环与五环之间,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周边有二十多条公交线路通达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等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园。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御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光绪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规模重建,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1998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请回答:
(1)颐和园有何历史地位?
答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
(2)颐和园初建于何时?时称什么?
答案:乾隆年间;清漪园。
(3)颐和园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按用途分哪三部分?
答案: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按用途分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三部分。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及其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2.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干什么的?这两件事联系到一块,说明了什么问题?(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当时的具体情况,然后再来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答案: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割给日本。颐和园却张灯结彩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最高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妥协、苟且偷安有必然的联系。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3.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于其既是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者,又在建筑设计上荟萃了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因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材料一
颐和园全景图
材料二
图一 颐和园风景 图二 苏州街 图三 谐趣园
材料三
啊!颐和园的精致十分灿烂,
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
庭院艺术在这儿找到百科大全。
可以说在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
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
哪一处都贯穿着人民的智慧玉血汗,
也苦费了科学钻研!
这也许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所干的唯一好事。
她并没有意识稻她从覆灭的海军中。
下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
——陈毅《颐和园划船》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指出颐和园政治活动区的组成及其特点。
答案:颐和园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包括两侧的配殿和仁寿门处的南北房群。其建筑的特点体现了皇家园林占地面积大、建筑物多堂皇壮丽、风格雍容华贵等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说明颐和园在建筑上如何融入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
答案:昆明湖中,有一道长堤把水面一分为二,湖水、岛屿和堤岸景物交相辉映,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苏州街,依照江南水镇遍设店铺,建成一条买卖街,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谐趣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楼台水榭,呈现江南园林的风格。
(3)读完材料三,请你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历史价值?
答案:颐和园是建筑史上的宏伟剧作;是园林艺术上的百科大全;有利于水利灌溉,是个人工水库。
解析:
分析: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及其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4.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概括出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材料一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材料二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林,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
答案:颐和园“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又“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符合标准中的第(4)条“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所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作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颐和园是近代历史的见证,晚清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或发生在在颐和园,或决策于颐和园。请阅读下列关于颐和园的介绍:
姓名:颐和园
曾用名:清漪园
别名:夏宫
年龄:约250岁
住址:北京西郊
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
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简历:(1)清乾隆工程开始。(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3)慈禧重建(1888)(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慈禧再次修复(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世界文化遗产(1998)
材料二
图一 慈禧太后画像 图二 德和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颐和园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
答案: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工程开始,那时清王朝正值盛世时期,疆土广阔,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是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有了大建园林的条件。时光流转,颐和园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一样受到摧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清漪园和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在甲午战争前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又洗动了颐和园;1902年之后,颐和园成为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外外交场所;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又经历了北洋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园林荒芜,建筑残破。1948年12月,好她先于北京城获得新生,从此开始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它是如何崛起的?
答案: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看戏的场所,代表我国近代戏曲艺术水平的京剧,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发展成熟和定型的。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入京,同徽班合作,到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的剧种。
解析:
分析: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皇家园林——颐和园及其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