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那个星期天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我”的内心感受的方法。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点,并运用。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我”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表现了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兴奋、急切
焦急
焦急、惆怅
失望、委屈
复习导入
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明媚 方砖 蚁穴 念念叨叨 绊倒 绞痛
耽搁 揉动 绽开 搓衣服 惊惶 亲吻
依偎 时光 拨弄 草丛 画报 翻箱倒柜
停顿 晃动 沉郁 漫长 休止 挽回 荒凉
bàn
ɡē
zhàn
cuō
wēi
轻声
翘舌音
不读pàn
平舌音
我会读
左边不要写成“月”。
注意“口”不宜过大;“勿”不要写成“匆”,最后两笔撇的起始位置在“ ”的横上,第二撇要长于第一撇,但不要托住左边的“口”。
右下部分容易多写一撇;最后一笔捺要写舒展,不宜过长。
媚
蚁
叨
绊
绞
mèi
yǐ
dāo
bàn
jiǎo
dān
耽
róu
揉
zhàn
绽
搓
惶
吻
偎
砖
cuō
huánɡ
wěn
wēi
zhuān
我会写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最后哭了出来,表现出“我”无比的悲伤、绝望的心情。那种极度地悲伤,无以言表。
默读《那个星期天》,找出关键语句,反复品读,思考这些语句抒发了作者的心理是怎样变化呢?又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呢?
学习任务一:抓关键句走进人物内心
可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达。
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来表达。
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句中的观察点发生了转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样写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通过描写动作表现了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景。)
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明媚 吓唬 缥缈 急遽 惆怅 惊惶 依偎
查词典: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
伤感,失意
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惊慌、慌张
阳光灿烂,天气晴好
使人害怕
我理解
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
期盼
急切
愉快
耐心等待
“我”盼着母亲兑现在礼拜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了焦急心理。
(课后第一题)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夸张、比喻
体现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漫长:时间长。急遽:虽然等待时间很漫长,但是我却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漫长而急遽”
漫长而急遽
这一天“我”的心情变化
期盼
急切
愉快
耐心等待
失望
委屈
绝望
(课后第一题)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明白了什么?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
总结:我明白希望完全落空了,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的心情。
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相同点 不同点 表达内容 表达方式
匆 匆 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都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了时光匆匆的特点,表达了“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那 个 星 期 天 写了“我”第一次的盼望,然而盼望最终落空,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内心变化 侧重把情感融入所描写的人、事、景物中
读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这段时光”指________________的这段时间,“挨”直接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_的情形。
2、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等待母亲买菜回来
艰难地打发时间
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我”内心的焦急
看着窗外的雨,此时我的心情是极度郁闷的。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天气吧,整个街道上都空荡荡的,就像这个寂寞的季节,悄无声息,感受不到人间的一丝烟火气息。
或许繁华落尽,剩下来的只有寂寞空了,人事如此,人间如此。
下雨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作者写了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中。这些细节描写突显了男孩无聊的心理。
雨天,凉爽的,舒服的,轻轻的,柔柔的,细细的。
雨天,习惯静静坐在屋里,感受那份惬意、那份回忆,任思绪穿越,肆意流窜在自己的曾经中。
雨天,即使哀愁也是那么甜,即使痛苦也是舒服的,春夏秋冬,有多少人会走,有多少人会留?雨天,还是雨天,任自己飞驰吧!
下雨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写出了“我”百无聊赖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你寻找一处景物,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你眼中的这个景物的样子。
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