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五单元第1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五单元第1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43: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六第五单元
第1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题
1.下列哪一个皇帝建造了中国第一段长城( )
A.刘邦 B.嬴政 C.朱元璋 D.朱棣
答案:B
解析:
分析:秦始皇时期,派蒙恬征百万民夫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第一段长城”入手即可。
2.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
A.女真 B.蒙古 C.契丹 D.匈奴
答案:D
解析:
分析:秦朝时期,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现在甘肃一带),东到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的长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3.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
A.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
C.划定国界 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秦朝时期,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现在甘肃一带),东到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的长城。故当时万里长城主要为军事防御工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C.与秦朝疆域边界线完全重合 D.其修建目的为了防御匈奴进扰
答案:C
解析:
分析: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而秦朝的疆域应为西到陇西,东到大海。故C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5.《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隋筑长城是为了防备( )
A.匈奴南下 B.蒙古南下 C.东突厥南下 D.鲜卑南下
答案:C
解析:
分析:A、B、C、D四项分别为秦汉时期、明朝时期、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信息“隋筑长城”。
6.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修建于( )
A.秦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长城在明代,故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修建于明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八达岭长城位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答案:A
解析:
分析:八达岭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在北京北部延庆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境内,距离北京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70多千米。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8.中国历代长城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赵长城 D.明长城
答案:D
解析:
分析: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历时近二百年修筑而成。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9.万里长城最东边的关口是(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玉门关 D.居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共有近一万公里,所以被称作万里长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最东边”。
10.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 )
A.防御匈奴 B.防御蒙古骑兵
C.旅游观光 D.保卫都城北京
答案:B
解析:
分析: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蒙古的侵扰,明初开始对原先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明朝”入手即可。
11.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长六千多公里 B.是在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C.东起山海关 D.西至嘉峪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明长城东起辽宁鸭绿江畔,故C项错误,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2.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
①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至嘉峪关,故第①项的表述错误;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故第③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3.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变化主要是( )
A.防御的重点在西部 B.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
C.比秦长城的长度更长 D.没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秦长城和明长城均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建,二者均长约万余里,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故排除A、C、D三项。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史实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4.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秦长城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基础 B.秦长城西起陇西,东至临洮
C.清康熙“修德安民”,不修长城 D.山海关、喜峰口均是长城重要关隘
答案:B
解析:
分析: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故B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肯定了何建筑的重要地位( )
A.城墙 B.烽火台 C.关城 D.城障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城的建筑十分坚固,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复杂而完备的防御体系,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6.下图指的是长城的哪一组成部分( )
A.敌台 B.城障 C.烽燧 D.关城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目中的图片应为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复杂而完备的防御体系,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7.“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与此相关的人物是谁( )
A.梁山伯 B.女娲 C.许仙 D.孟姜女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目中应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故选择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史实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8.“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避暑山庄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目中的“塞上”即可知此应为万里长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塞上”即可得出答案。
19.下列关于长城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长城是中国古代用来防御敌人的建筑
B.长城的建筑促进了沿线各民族的交往和经济的发展
C.长城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
D.我们现存的长城主要是秦代长城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存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故D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长城是汉族政权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工事 ②长城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③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④长城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北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抵御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也曾修筑过长城,故排除第①项,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题
21.长城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沙漠之舟 犁耕
龟兹妇女采桑 驿使
材料三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答案: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骞通西域。
(2)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答案:历史信息: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畅通(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促进发展:抵御匈奴侵扰;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
(3)参照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举措: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与蒙古议和互市。影响:边塞安宁,互通贸易,长城南北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4)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答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
解析:
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历史信息”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归纳;“促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举措”可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增修加固长城”、“田野日辟,商贾日通”作答;“影响”可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敌不敢入犯”、“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作答。本题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及其进步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22.长城(The Great Wall)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 200-001 )。
23.材料一 “( )为秦将,北逐戎翟,筑长城,起( )至( ),延袤万余里。此为虐于人也。”
——范晔《后汉书》
材料二 以明末清初发生在山海关甲申(1644年)石河大战为题材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 《风起第一关》正式在秦皇岛关城老龙头景区开机。甲申石河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与大明、大顺、大清三个王朝的兴废更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剧男一号褚智博是秦皇岛本土演员,曾在《大决战》、《走西口》等影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据悉《风起第一关》预计拍摄周期为100天,主要场景均在秦皇岛拍摄,包括山海关古城、老龙头、角山等,预计今年(2009年)9月中旬杀青。
——2009年6月新浪娱乐讯、百度娱乐讯
材料三 “燕塞湖畔山海关,三桂一怒为哪般?满汉合兵江湖让,清君飘逸入王銮。”
——二泉映月的博客之《甲申石河大战有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任命谁为“秦将”修筑长城?其“起至”点分别为哪里?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蒙恬,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2)材料一中,范晔如何看待秦长城的修筑?你如何评价其观点?
答案:范晔认为修筑长城是对天下百姓的残害。评价:未全面认识秦长城的作用,它还起到抵御少数民族进攻,保护中原正常生产生活的作用,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3)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山海关甲申石河大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战争结果怎样?此结果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答案:一方为李自成的农民军(或大顺军),一方为清军和吴三桂的联合。李自成军大败。清军入关,为清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你认为《风起第一关》的播映会给秦皇岛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
答案:有利于人们更直观的了解秦皇岛乡土历史,有利于扩大秦皇岛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秦皇岛招商引资、旅游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分析:(1)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由材料一的观点“此为虐于人也”进行判断,然后根据长城的历史进步性进行全面评价。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本题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修建历程及其进步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请回答:
(1)图1的建筑材料为流沙、碎石、芦苇、红柳,判断此段长城最有可能修建在什么地方?请说出理由。
答案:在河西地区某些地段修筑长城,因为那儿没有黄土和石材,更多的是流沙、碎石等。
(2)根据图1,你认为这段长城是怎么建成的?
答案:墙体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
(3)根据图1、2、3、4,说出长城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在建筑上遵循什么原则?并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有的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有的用天然石块垒砌城墙;有的依托山脉以石块垒砌为主;有的凭借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其建筑上遵循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制险寨的原则。这种因地而异的方法充分说明了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解析:
分析: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4.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答案: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本,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
答案: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解析:
分析:(1)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施恩于喀尔喀”、“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作答。(2)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的历史作用与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5.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 ,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 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
答案: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答案: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
答案: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
解析:
分析:(1)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作答。第一小问“历史信息”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政府的开发政策等角度思考作答。结合所学回答即可。开放型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里长城复杂而完备的防御体系、历史进步性和历史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设问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