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气体的制备和净化
初中化学主要涉及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所以这些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验和验满方法是中考常见的考点。而气体的检验与净化一般会穿插在气体制取的考题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比较、迁移、总结、归纳的方法来掌握指定气体制取、检验与净化的方法。
中考一般将实验装置图、仪器名称、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气体实验室制备与净化设置成常规实验与探究题,也可以将其中一个点设计成选择题或选择填充题。
考点解读:
【题型一】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题型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1.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2.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题型三】气体的净化与除杂
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及实验条件来分析可能含有的杂质,再根据主要成分与杂质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方案。
(1)选择吸收剂的原则:
①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②不能与提纯气体发生反应;
③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易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水吸收;
显酸性的气体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显碱性的气体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顺序:
①先除杂质后干燥。②加热之前先除水蒸气。
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1.(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024·泰山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1.(2024·泰安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2)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4·广元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m”或“n”)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1.(2024·新泰质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检验氧气 D.收集氧气
2.(2024·东平质检)制取气体并检验其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⑤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如右图所示,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CO2
4.(2024·大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5.(2023·四川成都·校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2023·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碱石灰是干燥剂;CH4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不与碱反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几种气体可用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 )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7.(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C.将锌粒换成大理石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8.(浙江杭州·一模)如图为某实验时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中,根据此收集装置不能推断出 SO2可能具有的性质( )
A.污染性气体
B.密度比空气大
C.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
D.易溶于水
9.(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过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接下来的操作为: 。收集完成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仅由药品状态决定 B.该装置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
C.红热木炭应迅速伸入集气瓶瓶底 D.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
11.(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
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字母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2.(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 )
A.点燃 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通过灼热的炭层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13.(2024·陕西·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药品
C.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14.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15.(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 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气体的制备和净化
初中化学主要涉及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所以这些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验和验满方法是中考常见的考点。而气体的检验与净化一般会穿插在气体制取的考题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比较、迁移、总结、归纳的方法来掌握指定气体制取、检验与净化的方法。
中考一般将实验装置图、仪器名称、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气体实验室制备与净化设置成常规实验与探究题,也可以将其中一个点设计成选择题或选择填充题。
考点解读:
【题型一】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题型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1.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2.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题型三】气体的净化与除杂
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及实验条件来分析可能含有的杂质,再根据主要成分与杂质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方案。
(1)选择吸收剂的原则:
①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②不能与提纯气体发生反应;
③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易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水吸收;
显酸性的气体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显碱性的气体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顺序:
①先除杂质后干燥。②加热之前先除水蒸气。
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1.(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择图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干燥氧气时,为了使氧气和浓硫酸充分接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D正确。
(2024·泰山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答案】C
【答案】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由图表可知:若木条微亮,则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28.9%,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则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8.9%=71.1%,即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B正确;由图表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所以当瓶口的木条复燃,不能说明氧气已经集满,也不能说明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C错误;由图表可知: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D正确。
1.(2024·泰安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2)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 C
(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B n
(4)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解析】(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组装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粉末,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为②①④③⑤,C符合题意。(2)E为排水集气法,当看到瓶口有均匀连续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3)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题图中的B;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F 收集 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短管n端导入。(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024·广元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m”或“n”)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3)C m E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D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A、D装置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若要制取SO2,需要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则可选择发生装置是C。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m端进入。SO2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则SO2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1.(2024·新泰质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检验氧气 D.收集氧气
【答案】C
【解析】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图中缺少催化剂,B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瓶底,D错误。
2.(2024·东平质检)制取气体并检验其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⑤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如右图所示,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A (3)b→g→f→e n
(4)②①④③⑥⑤
(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为锥形瓶;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然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故顺序是②①④③⑥⑤。
(5)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CO2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用图中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正确。
4.(2024·大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答案】(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 c (4)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5.(2023·四川成都·校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A、氧气的密度比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端进入,故图示操作正确;
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不是稀硫酸,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所以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 A。
6.(2023·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碱石灰是干燥剂;CH4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不与碱反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几种气体可用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 )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D
【解析】碱石灰干燥中性或碱性气体,该装置主要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①H 属于中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
②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
③C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
④HCl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
⑤CH4属于中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
⑥NH3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 D。
7.(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C.将锌粒换成大理石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答案】D
【详解】A、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选项错误;
B、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故选项错误。
C、锌粒换成大理石,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可以选用图示装置制取,故选项正确,故选 D。
8.(浙江杭州·一模)如图为某实验时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中,根据此收集装置不能推断出 SO2可能具有的性质( )
A.污染性气体
B.密度比空气大
C.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
D.易溶于水
【答案】C
【详解】A、该装置要尾气处理,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污染性,故不符合题意;
B、从装置中可看出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密度比空气大,故不符合题意;
C、从装置中不能看出是否能够易形成酸雨,故符合题意;
D、从装置中可看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时要防倒吸,如倒置的漏斗就可以防倒吸,故不符合题意。
9.(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过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接下来的操作为: 。收集完成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1)试管
(2) A 在水面以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然后拿出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解析】(1)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应选择A;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以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拿出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故填:在水面以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然后拿出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仅由药品状态决定 B.该装置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
C.红热木炭应迅速伸入集气瓶瓶底 D.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解析】A、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共同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装置只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氧气中会混入水蒸气等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中,以利于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防止氧气受热逸出,实验现象不明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
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字母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答案】(1)A 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助燃性
【解析】(1)方法①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需要进行加热,所以选择装置A。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适用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进行反应,且需要加热,所以在选择时需要考虑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方法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填:A、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
(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在收集的时候可以选择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是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可以推知填写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其化学方程式为:;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知道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填: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助燃性。
12.(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 )
A.点燃 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通过灼热的炭层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混有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B、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不能除去一氧化碳,错误;
C、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把要保留的物质除去,错误;
D、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且没有引入新杂质,正确;
故选D。
13.(2024·陕西·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药品
C.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答案】A
【解析】A、图示中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示操作正确;
B、实验室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向试管中装药品时,应先装固体药品,再装液体药品,且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图示操作错误;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4.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的末端要在液面以下,以防止气体由长颈漏斗逸出,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此选项错误;
C、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此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5.(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 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答案】(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 c
(4)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相比装置B,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短进长出,故从c进入;
(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选用装置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