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上)期末试卷
语 文(限时:90 分钟)
考生须知
1.全卷题目在“答题纸”上作答。
2.字迹清楚,卷面整洁。须用黑色钢笔或水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书写展示】(5 分)
1.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卷面整洁。(3分)
2.请你将下面的这段话按照要求抄写下来。(2分)
书写提示:
童年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我们在每 ◎字的中心要写在横格的
中线上,保持水平。
一次的尝试和冒险中不断成长,学会了勇敢和坚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
持,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家人的爱。
和字之间也要保持距离。
【积累与运用】(35分)
3.下面是小语写的一段话,请你帮她补充完整。(9 分)
童年的镜头是多姿多彩的:是第一次系.(xì jì)红领巾时队旗下的宣誓;
是第一次上台演出前 jǐn zhānɡ( ① )和兴.(xīnɡ xìnɡ)奋的(顺 瞬)
间;是和同学们玩游戏时 wán pí( ② )的笑;是看到同学在赛场上获胜时
的 shǒu wǔ zú dǎo( ③ );这一幕幕都是成长留下的 hén jì( ④ ),
这一幅幅画面 yóu rú( ⑤ )旋(xuán xuàn)转中的万花筒,见证我们 过
的美好时光。
(1)根据拼音将语段中的词语补充完整。(5分)
(2)选择语段中正确的汉字或读音,打上“√”。(2分)
(3)“度”和“渡”容易混淆,小语通过查阅资料,她理解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意思。上
述片段“ ”上应该填入的是( ▲ )(2分)
度 下面是一只手,表示借助手来量长 渡
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
短。最初的意思是计量长短的工具。后
河等),与空间观念搭配,如渡河,
来引申出“过”的意思。“度”与时间
远渡重洋等。
概念搭配,如度日,度年。
A B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1 页 共 6页
4.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读音有误,请把它们选出来。(4分)
(1)A.弯曲.(qǔ) B.角.色(jué) C.芥.菜(jiè) D.薄.雾(bó) ( ▲ )
(2)A.宁.可(nìnɡ) B.土炕.(kēnɡ) C.钉.子(dīnɡ) D.骨髓.(suǐ) ( ▲ )
(3)A.荧.光屏(yínɡ) B.田埂.(ɡěn) C.花圃.(pǔ) D.兵戎.(róng) ( ▲ )
(4)A.笨拙.(zhuō) B.吟.唱(yín) C.包扎.(zhā) D.折.本(shé) ( ▲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严厉 即然 B. 奥密 暮色 C. 博斗 尤其 D. 捶捶背 振兴
6.下面四句话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一看就是个力气活儿的好手。
B. 李爷爷年事已高,走起路来老.态.龙.钟.,需要人搀扶。
C. 小语是个特别文静的小女孩,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大家都很喜欢她。
D. 将军身着铠甲,骑着高头大马,在战场上显得威.风.凛.凛.,无人敢挡其锋。
7.请你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学校要举行文艺汇演,一向不爱举手发言的小芳( )第一个报名参加
课本剧演员的选拔。在排练过程中,她主动( ),成为课本剧表演的主角。
演出结束,同学们都为她鼓掌。小芳激动不已,【 】地说:“ ,
我既然决定参加,一定会全力以赴,努力完成!”
(1)下面的惯用语可以用在两处“( )”中依次是( ▲ )
A. 破天荒 开绿灯 B. 碰钉子 打头阵
C. 打头阵 挑大梁 D. 破天荒 挑大梁
(2)联系上下文,文中“ ”处最有可能说的话是( ▲ )
A.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语段中的“【 】”中,填写的词语最合适的是( ▲ )
A. 热泪盈眶 B. 心平气和 C. 惊慌失措 D. 不动声色
8.下面是本学期“快乐读书吧”风采展,一起来看看吧!(4分)
(1)小语根据以下词条信息去图书馆找书,她要找的这本书是( ▲ )
充满神奇的想象 个性鲜明的英雄 光明之神巴德尔出自这本书
A.《中国神话故事》 B.《北欧神话故事》
C.《非洲神话故事》 D.《古希腊神话故事》
(2)小文在简要复述《女娲造人》这个故事时,下面情节可以讲得简单一些的是( ▲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2 页 共 6页
A. 女娲行走在莽莽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女娲感到非常孤独。
B. 女娲为了让人能绵延不断,于是她把小人儿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创造后代。
C. 女娲为了捏更多的小人,太阳落山她还不肯休息,借着皎洁的月光继续工作。
D. 女娲为了创造更多的小人,她用藤条挥洒泥浆,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人。
9.请结合插图和提示,将诗句和信息填写完整。(8分)
诗人王昌龄笔 诗人苏轼写下 诗人白居易写 塞上壮阔而又
下“ ①▲ , 的“ ③▲ , 下“ ⑤▲ , 荒凉,友人即将分
②▲ ”, ④▲ ”, ⑥▲ ”, 别,依依不舍。这
写出了月光照耀下 写出了从各个角度 让我们看到红日西 样的画面出自诗人
的边塞,表达对戍 看庐山所领略的不 沉,余晖铺洒在江 ⑦▲ 的
边战士的敬仰之 同风光。 面上的美景。 《 ⑧▲ 》。
情。
阅读与鉴赏(30分)
童年趣事很精彩,让我们跟随作家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
(一)象棋之悟(17 分)
①10 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了我一盒象棋,从那时开始,我便对象棋产生了兴趣。
②初入“棋场”的我对象棋是一窍不通,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象棋教学书,我对它爱
不释手,每到周末都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还时常拿棋盘进行演练。书读完后,我感到自己可
以战胜一切对手。
③周末写完作业后,闲来无事,对象棋水平自信满满的我想找个对手来检验自己的学习
成果。爷爷反正没事,不如挑战一把。听爸爸说,爷爷是位象棋高手,在老家村子里几乎没
有对手。不怕,我可是学习过理论知识的,如今也算个高手。
④比赛开始了,我先走。
⑤我想到书上的一种阵法——当头炮,于是自信地走了第一步,接下来,爷爷一步,我
一步。咦,爷爷怎么不按书上的套路出?这该怎么走啊?到了第六回合,又轮到我走了,我
看着自己这边,几乎是死棋了!我睁大眼睛,企图找到 此处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
小作者在棋局中的挣扎,将他的
一条生路,可生的希望早被堵死了。我拍着大腿,不住
懊恼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3 页 共 6页
埋怨:这可怎么办?
⑥我又迷迷糊糊走了几步,用“炮”换个“兵”,用“马”换个“象”。最终到第十回
合时,我被“将军”了。
⑦我不服,要再来一把。上一盘棋把我急得脸红脖子粗,这把我要赢回来!ɑ.新一轮对
战开始了,我放平心态,每走一步棋都认真思考走哪儿没有
后患。我还联想到教学书上的方法,这次我和爷爷僵持了
十三分钟,可最终我还是败下阵来。
⑧通过这两次对阵,我发现爷爷经常不按书上的套路出棋,我也渐渐明白,书中的理论
只是一种指导,遇到特殊情况还是要自己机智应对。
⑨第三次对阵马上就开始了,这次我不再执着于书上的理论,而是结合实际去走每一步。
b.这次走到了二十多步棋,满头大汗的我终于用一个
“兵”换了一个“马”。值!到后来,我发现几乎每
一步棋都有可能逆转战局,于是我更谨慎了,棋盘上
的局面也愈发紧张起来。妹妹在旁边把我赢的棋和爷爷赢的棋各摆一排,然后像兔子一样蹦
起来为我助威,原来我比爷爷多赢一个!我信心倍增,最后,我将“马”重重拍在爷爷的“帅”
上面——我赢了!
⑩激动人心的比赛结束了。通过这次较量,我明白了书中的理论只是指引我们行走的方
向,当你真正前进时,还需要勇气和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仔细阅读文章,完成内容梳理。(7分)
◎ ② ▲
① ▲ 比赛结束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
文章按照 ▲ 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分)
11.边阅读边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小语在阅读文章第⑤-⑨自然段时,想通过批注梳理人
物的心情变化。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上述批注是从( ▲ )角度来写的。(2分)
A. 有疑问 B. 有启发 C. 写得好
(2)读了这一处批注,朗读这句话时,我会选择( ▲ )的语气(2 分)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4 页 共 6页
A. 平静 B. 激昂 C. 急切 D. 悲伤
(3)请完成 ab 两处的批注。(2分)
(4)下面符合第⑤-⑨自然段人物心情变化的图示是( ▲ )(2分)
A B C D
12.文章在最后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这句话理解恰当的是( ▲ )。
(2分)
A.作者觉得自己棋艺很高,是因为他看象棋书学来的本领。
B.作者在与爷爷的对阵中,完全运用了书中的理论,所以结局赢了。
C.作者通过这次下棋明白做任何事情不能光靠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相结合。
D.作者在于爷爷下棋时,一开始输了,是因为心态不好。
(二)蝉的地穴(13 分)
①我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因为我和它住在一起。七月初的时候,蝉就
占领了我门口的那棵树。我是屋子的主人,它是门外的最高统治者,不过它的统治总会让人
觉得不舒服。
②我第一次发现它们是在夏至的时候。在太阳照射的行人道的地面上,有很多和地面相
平的圆孔,大小像人的手指一般。蝉的幼虫就是通过这些圆孔由地底爬上来,在地面上变成
了蝉。它们喜欢非常干燥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因为它们有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穿透被太阳
烘烤过的泥土与沙石。
③我需要用手斧挖开这些圆孔,才能够观察它们的储藏室。这个直径约.二寸的圆孔,四
周没有一点泥土落下,也没有泥土堆积在外边。大多数掘地昆虫,比如金蜣( qiānɡ ),都
会在洞口放一堆土。金蜣是从洞口开始挖,所以它把挖出的泥土堆在那里;而蝉的幼虫却恰
恰相反,它是由地底下上来的,只有到工作的最后,才打开洞口,所以它是不会把土堆到门
前的。
④蝉的隧道一般深达十五、六寸,虽然因为土质的不同略有弯曲,但基本上还是畅通无
阻的。隧道底端比较宽敞,但却是个死胡同。挖掘隧道产生的泥土被运送到哪里去了?为什
么墙壁没有崩塌下来?大家都认为蝉是用带爪的腿走来走去,但这样却极易引起塌方,堵塞
通道。
⑤其实在挖隧道时,蝉的举动与铁路工程师一样——铁路工程师用砖石支撑地道;而蝉
像他们一样聪明:它给隧道的墙上涂上泥浆,使隧道在反复使用后依然畅通。在蝉的幼虫的
身体里,有一种汁液。它在前进和挖掘的过程中,会把汁液倒在粉状的泥土上,使它变成泥
浆,所以墙壁变得柔软了,然后用肚子将剩余的泥浆压向墙壁,填满墙壁的缝隙。因此,当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5 页 共 6页
我们在隧道顶端的出口处发现蝉的幼虫时,会看到它的身上有许多湿点。
⑥对蝉的幼虫来说,能够轻易地在隧道内自由行动是最重要的,因为当它想外出晒太阳
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楚地面的天气情况。所以它需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
做成一道坚固并方便它自由行动的墙壁。
13.读了选文,下面最符合“蝉的地穴”的图示是( ▲ )(2分)
A B C D
14.小语同学阅读了《蝉的地穴》,她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选择一个帮她解答。(3分)
A.为什么说蝉的“统治”会让人不舒服?
B.作者将蝉的地穴与金蜣进行比较,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C.蝉是用带爪的腿在隧道内走来走去的,为什么它的地穴不会引起塌
问题清单 方呢?
D.螳螂、蝗虫、瓢虫、独角仙,它们的家又是怎么样的呢?
问题 ▲ 是从 ▲ 角度来提问的,我的答案是: ▲
15.文中第③自然段中画“ ”的“约”字能去掉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16.有人说,法布尔观察蝉的地穴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你同意吗?从文中找出相关证据,
至少写 2点。(2分)
17.选文在表达上和《蟋蟀的住宅》一样,把蝉比作人,把蝉的地穴比作人的住宅,你觉得这
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和选文有什么不同。(4 分)
蝉的洞穴,也可称为地穴或隧道,是蝉幼虫在地下挖掘的居所。蝉会选择在
阳光暴晒且坚硬干燥的地面上挖掘洞穴,这些洞穴通常直径约两厘米,深度在十
五至四十厘米之间。蝉的洞穴呈圆柱形,根据土壤情况略有弯曲,但整体接近垂
直,这是蝉幼虫抵达地面的最短路径。洞穴底部较宽大,形成一个死胡同,四壁
平滑且封闭。
【习作】(30分)
一次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一堂有趣的手工课,一场激烈的家庭会议……在童年的生活中,
一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镜头,让我们选择一件最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提示:①写一件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②语句通顺,书写端正,不少于 350 字;
③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第 6 页 共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