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反映全校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复式条形 D.复式折线
2.下列各数中,同时是2、3和5倍数的最小数是( )。
A.102 B.235 C.300 D.120
3.王老师的客厅长56分米,宽42分米,选用边长是( )分米的方砖铺地不用切割。
A.4 B.5 C.6 D.7
4.一节课时间是小时,小时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
A.一节课时间 B.2小时 C.3小时 D.1小时
5.小红今年a岁,她爸爸的年龄比她的4倍少6岁,爸爸今年42岁。下面错误的方程是( )。
A.4a-6=42 B.4a-42=6 C.4a=42-6 D.4a=42+6
6.,□中可以填( )。
A.2 B.3 C.5 D.6
二、填空题
7.在①6+y=14,②36-7=29,③60+23>70,④x=4,⑤8+x,⑥5y=40中,方程有( ),等式有 ( )(填序号)。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36=( )×( )×( )×( ) 18=( )+( )=( )+( )
9.248至少减去( )是5的倍数;1672至少加上( )是9的倍数。
10.如果x=3是方程4x+3a=15的解,则a=( )。已知4+a=9-b,当a=3时,b=( ),当b=1时,a=( )。
11.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数是,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12.王师傅4天上一次夜班,李师傅6天上一次夜班。3月10日他们两人同时上夜班,下一次两人同时上夜班是( )月( )日。
13.1+3+5+7+9+…+2023的和是( )。(填奇数或偶数)
14.如图是某公司第一、第二门市部2019年营业额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这一年中第( )季度两门市部营业额最接近,第( )季度两门市部营业额差距最大。
(2)第二门市部平均每季度营业额是( )万元。
(3)第四季度第二门市部营业额是第一门市部的( )(填分数)。
三、判断题
15.一个数是24的倍数,它一定也是8的倍数。( )
16.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123人,已知二班比一班多3人,一班有x人。根据数量关系,可以列方程2x+3=123。( )
17.小明3小时走了一段7千米的路,他平均每小时走这段路的。( )
18.1米的和4米的一样长。( )
19.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7÷13= 4.8÷0.6= 25×4= 7y×2= [10,15]=
0.7x+0.3x= 0×56= 125×4= a+0.8a= (30,75)=
21.解方程。
18+x=37 1.2x-2.8=15.2 0.44x-0.36x=2
22.看图列方程,不解答。
梯形的面积是。
五、解答题
2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小杰跳了1米,小东跳了1.15米,小军跳了米,请你给他们排个名次?
2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今年端午节,小红家包了许多粽子,妈妈先把30个肉粽平均分给几家邻居,接着又把18个蜜枣粽平均分给了这几家,都正好分完。这些粽子最多分给了几家邻居?
25.水果超市运来苹果240千克,比运来梨的重量的3倍少60千克,运来香蕉比苹果的2倍多150千克。水果超市运来梨多少千克?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26.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贵66元,已知篮球的单价是足球单价的3倍。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用方程解)
27.为了让同学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学校准备让五(1)班54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女生有28名。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8.下面是未来书店1~6月《思考世界的孩子》和《寄小读者》两种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请根据统计表补全下列统计图,并解决问题。
该书店1~6月《思考世界的孩子》和《寄小读者》两种图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022年7月
(1)两种图书销售量相等的是几月?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几月?相差多少册?
(2)《寄小读者》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 )。(请在括号里填写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
A.2月 B.5月 C. 6月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两条。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D D C B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反映全校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情况,比较人数,有男女两种数据,应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熟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
2.D
【分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必须具备:个位上的数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所以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
【详解】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个位上的数是0,所以102就不合适;
D与C都可以,但这里要求最小,所以是120。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
3.D
【分析】求选用边长多少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即求出56和42的公因数,先求出56和42因数,然后求出它们的公因数即可解答。
【详解】56因数有:1,2,4,7,8,14,28,56;
42因数有:1,2,3,6,7,14,21,42。
56和42的公因数是:1,2,7,14。
边长选7分米的方砖铺地不用切割。
王老师的客厅长56分米,宽42分米,选用边长是7分米的方砖铺地不用切割。
故答案为:D
【点睛】利用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解答本题。
4.D
【分析】在确定单位“1”时,一般“是谁、占谁”谁是单位“1”。一节课时间是小时的意思是一节课时间占1小时的,据此解答。
【详解】一节课时间是小时,小时是把1小时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
故答案为:D
5.C
【分析】分析数量关系:已知小红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小红的4倍少6岁,那么爸爸的年龄可以表示为4a-6岁。又已知爸爸今年42岁,所以可以得到等式4a-6=42。
【详解】A.4a-6=42,该方程直接体现了爸爸年龄的表达式4a-6和实际年龄42岁的等量关系,所以正确;
B.4a-42=6,由等式4a-6=42两边同时减去42再加上6,可得4a-42=6,它与原数量关系是等价的,所以该方程正确;
C.4a=42-6,由等式4a-6=42两边同时加上6,得4a=42+6,它与原数量关系不等价,所以该方程错误;
D.4a=42+6,由等式4a-6=42两边同时加上6,可得4a=42+6,它与原数量关系是等价的,所以该方程正确。
故答案为:C
6.B
【分析】将三个分数都化成分母为18的数,再根据分子的情况确定□里的数字即可。
【详解】
□里填3时,
6<3×3<14
□里填4时,
6<3×4<14
6<3×□<14,□可以是3或4。
故答案为:B
【点睛】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般先通过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7. ①④⑥ ①②④⑥
【分析】等式是含有等号且等号两边都相等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据此解答。
【详解】在①6+y=14 ,②36-7=29 ,③60+23>70, ④x=4 ,⑤8+x, ⑥5y=40中,方程有 ①④⑥,等式有 ①②④⑥。
【点睛】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8. 2 2 3 3 5 13 7 11
【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根据质数的意义解答。
【详解】36=2×2×3×3
18=5+13=7+11
【点睛】本题考查质数的意义,根据质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9. 3 2
【分析】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根据5的倍数特征,与248接近的数并且符合5的倍数倍数特征是250和245,248至少减去3是5的倍数;
根据3、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9的倍数;求出1672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1+6+7+2=16,16至少加上几可以被9整除,18可以被9整除,因此加2即可。
【详解】248-3=245,245可以被5整除,因此答案填3,
1+6+7+2
=7+7+2
=14+2
=16
16+2=18,18是9的倍数,因此填2合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5和9的倍数特征,熟练掌握它们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10. 1 2 4
【分析】将x=3代入方程4x+3a=15,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
先将a=3代入4+a=9-b,解关于b的方程;再将b=1代入4+a=9-b,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
【详解】将x=3代入4x+3a=15,得:
4×3+3a=15
解:12+3a=15
12+3a-12=15-12
3a÷3=3÷3
a=1
将a=3代入4+a=9-b,得:
4+3=9-b
解:7+b=9-b+b
7+b-7=9-7
b=2
将b=1代入4+a=9-b,得:
4+a=9-1
解:4+a-4=8-4
a=4
如果x=3是方程4x+3a=15的解,则a=1。已知4+a=9-b,当a=3时,b=2,当b=1时,a=4。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利用代入法求值的方法。
11.;3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是几里面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奇数是1,用1减去这个数,得到的分数的分子是几,就再添上几个这样的份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数是;
1-=
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数是,再添上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及奇数的认识。
12. 3 22
【分析】先求出他俩再次同时上夜班所需要的天数,也就是求6和4的最小公倍数,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也就是再经过12天同时上夜班,然后从3月10日向后推算12即可。
【详解】6=2×3
4=2×2
6和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
2×2×3
=4×3
=12
10+12=22(日)
下一次两人同时上夜班是 3月 22号。
【点睛】此题考查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这两个人再次同时上夜班中间相隔的时间,也就是求6和4的最小公倍数。
13.偶数
【分析】计算所给算式的值,结合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做题即可。
【详解】因为1=12,1+3=22,1+3+5=32,1+3+5+7=42……
所以1+3+5+7+9+……+2023=10122
两个偶数相乘,积是偶数,所以1+3+5+7+9+……+2023的和是偶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奇偶性的判断。
14.(1) 复式折线/折线 三/3 四/4
(2)165
(3)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图的特征,可知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先求出每个季度两门市部营业额的差,再比较即可。
(2)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第二门市部一年的总营业额,再除以4即可求出每个季度的营业额。
(3)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第四季度第二门市部营业额除以第四季度第一门市部营业额,即可求出第四季度第二门市部营业额是第一门市部的几分之几。
【详解】(1)第一季度:200-175=25(万元)
第二季度:160-125=35(万元)
第三季度:150-140=10(万元)
第四季度:275-220=55(万元)
55>35>25>10
这是折线统计图,这一年中第三季度两门市部营业额最接近,第四季度两门市部营业额差距最大。
(2)(175+125+140+220)÷4
=660÷4
=165(万元)
第二门市部平均每季度的营业额是165万元。
(3)220÷275=
第四季度第二门市部营业额是第一门市部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
【分析】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为0),我们就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据此结合举例判断。
【详解】一个数是24的倍数,它一定也是8的倍数;
例如:24是24的倍数,24÷8=3,24也是8的倍数;
48是24的倍数,48÷8=6,48也是8的倍数。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已知一班有x人,因为二班比一班多3人,所以二班的人数就是一班的人数x加上3,即二班有(x+3)人。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123人,那么一班人数加上二班人数(x+3)就等于总人数123人;据此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x+3+x=123
解:2x+3=123
2x+3-3=123-3
2x=120
2x÷2=120÷2
x=60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7千米的长度看作单位“1”,走3小时看作平均分了3份,用1÷3,求它平均每小时走这段路的分率,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3=
小明3小时走了一段7千米的路,他平均每小时走这段路的。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1米的,表示把1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即是米;
4米的,表示把4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即是米;
据此判断。
【详解】1米的和4米的都表示米,所以1米的和4米的一样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两个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能够被这两个数整除的最小的正整数;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据此结合举例说明。
【详解】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所以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例如:4×6=24,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24是12的2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8;100;14y;30
x;0;500;1.8a;15
【解析】略
21.x=19;x=15;x=25
【分析】18+x=37,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8即可。
1.2x-2.8=15.2,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即可。
0.44x-0.36x=2,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0.44-0.36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4-0.36的差即可。
【详解】18+x=37
解:18+x-18=37-18
x=19
1.2x-2.8=15.2
解:1.2x-2.8+2.8=15.2+2.8
1.2x=18
1.2x÷1.2=18÷1.2
x=15
0.44x-0.36x=2
解:0.08x=2
0.08x÷0.08=2÷0.08
x=25
22.(4+7)x÷2=27.5
【分析】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4+7)x÷2=27.5
解:11x÷2×2=27.5×2
11x=55
11x÷11=55÷11
x=5
梯形的高是5m。
23.小东是第一名,小杰是第2名,小军是第三名。
【分析】先依据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出三个数的大小,据此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11.1,0.95
1.15米>1.1米>0.95米
答:他们的成绩排名依次是:小东是第一名,小杰是第2名,小军是第三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4.6家
【分析】由题意“30个肉粽平均分给这几家和18个蜜枣粽平均分给这几家都正好分完”最多分给了几家邻居可知:实际上是在求30和18的最大公因数,先把30和18进行分解质因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0=2×3×5
18=2×3×3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2×3=6
答:这些粽子最多分给了6家邻居。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5.梨有100千克,香蕉有63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梨的重量×3-60千克=苹果的重量,苹果的重量×2+150千克=香蕉的重量,设梨有x千克,列方程为3x-60=240,然后解出方程即可,再根据等量关系式,用2×240+150即可求出香蕉的重量。
【详解】解:设梨有x千克。
3x-60=240
3x-60+60=240+60
3x=300
3x÷3=300÷3
x=100
240×2+150
=480+150
=630(千克)
答:梨有100千克,香蕉有63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篮球的单价是99元,足球的单价是33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足球单价×3=篮球的单价,篮球的单价-足球的单价=66,据此设足球单价是x元,则篮球的单价是3x元,然后列方程为3x-x=66,再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足球单价是x元,则篮球的单价是3x元。
3x-x=66
2x=66
2x÷2=66÷2
x=33
33×3=99(元)
答:篮球的单价是99元,足球的单价是33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
【分析】五(1)班有54名同学,其中女生有28名,男生有(54-28)名,用男生人数除以女生人数,即可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男生人数除以全班的人数,即可求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54-28=26(名)
26÷28=
26÷54=
答: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28.图见详解
(1)1月;6月;120册
(2)B
(3)见详解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描出两组数据的各点,并根据图例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相交于一点时,表示这个月两种图书的销售量相等。
两条折线的叉口越大时,表示这个月的销售量相差最大,再用减法求出相差的册数。
(2)从图中可知,虚线表示《寄小读者》的销售量,虚线上升最陡时,表示这个月销售量增长最快。
(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写出两条,合理即可。
【详解】统计图绘制如下:
该书店1~6月《思考世界的孩子》和《寄小读者》两种图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022年7月
(1)1月两种图书销售量都是150册。
6月销售量相差:450-330=120(册)
答:两种图书销售量相等的是1月。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6月,相差120册。
(2)《寄小读者》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5月。
故答案为:B
(3)从图中我还知道:①《思考世界的孩子》销售量最高的是6月。
②《寄小读者》5月的销售量是400册。
(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