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过点作于点,则的长为( )
A.6 B. C.5 D.
3.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 )
A.9 B. C.3 D.5
4.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当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当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当且时,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5.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1,的直角边落在数轴上,且,长为1个单位长度.若以点为圆心,以斜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则点表示的数为( )
A. B. C. D.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交于点,交于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5 B.3 C.6 D.4
8.如图,在正方形中,,E为对角线上与点A,C不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于点F,于点G,连接,,下列结论:;;;的最小值为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9.计算: .
10.已知、满足,则 .
11.如图,在中,是边上除点外的任意一点,则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其中,则点的坐标为 .
13.设,则与最接近的整数是 .
14.如图,在中,,,是上的一点,连接,将沿折叠,点落在点处,交于点,若,则 .
15.如图,四边形中,,,,M是上一点,且,点E从点A出发以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F从点C出发,以的速度向B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当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
三、解答题
16.计算:
(1)
(2)
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如图,在中,于点,,,,求的长.
19.每年的月日是我国的消防日,为了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某校师生举行了消防演练,如图,云梯长为米,云梯顶端靠在教学楼外墙上(墙与地面垂直),云梯底端与墙角的距离为米.
(1)求云梯顶端与墙角的距离的长;
(2)现云梯顶端下方米处发生火灾,需将云梯顶端下滑到着火点处,则云梯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为多少米.
20.已知:四边形中,,E、F分别是对角线的中点,交于P,当,时,求的长.
21.【阅读理解】数学课上,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求的值.
爱思考的琳琳想了一会写出了下面的解答过程:
,即,
,即.
.
.
【活学活用】请你根据琳琳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且.
(1)求证:为线段的中点;
(2)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23.同学们,我们经常用翻折的方法验证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并研究其相关性质,请你用翻折的性质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1,将沿着翻折到,则______,______;
(2)如图2,将长方形对折,使得边、边重合,折痕与边、边交于点E、点F,,,点P是边上一点,将沿着折叠得到,线段、线段分别交边于点N、点
①当M、N重合时,线段的长是多少?
②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H是边上一点,将沿着线段折叠,使得点C落在边上的点G,线段的长是多少?
《期中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C A D B B A
1.D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二次根式有意义,则,
∴.
故选:D.
2.D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连接,通过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得.
【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
,,点是的中点,
,,
,
,
,
.
故选:D.
3.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首先将原式变形,进而利用乘法公式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解:∵,,
∴,,
∴,
故选:C.
4.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
【详解】解:如下图所示,
A选项:在中,当时,与一定不垂直,
平行四边形一定不是菱形,
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选项:当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当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当且时,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分析】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与无理数,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进而求得,从而得到点表示的数.
【详解】解:,,,
,
,
点表示的数为1,
点表示的数为.
故选:D.
6.B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涉及加法、乘除法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式子的正确结果,即可判断哪个选项符合题意.
【详解】解:A、不能合并,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C、,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故选项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定理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
,
,
,,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
又,
,
在和中,,
,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选:B.
8.A
【分析】连接,证明四边形为矩形,可得;由可得,所以;
由矩形可得,则;由,则;由四边形为正方形可得,即,所以,即,可得;
由中的结论可得;
由于点为上一动点,当时,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此时最小,最小值为,由知,所以的最小值为.
【详解】解:连接,交于点,如图,
,,
.
,
四边形为矩形.
,.
四边形为正方形,
,.
在和中,
,
.
.
.
正确;
延长,交于,交于点,
,
.
由知:,
.
.
,
.
.
即:,
.
正确;
由知:.
即:.
正确;
点为上一动点,
根据垂线段最短,当时,最小.
,,
.
.
由知:,
的最小值为,
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图形位置的特点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
9.6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性质,把问题转化为绝对值,化简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10.或34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不等式,求出x,再求出y,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依题意,得:,
解得:;
当时,
;
∴;
当时,
;
∴;
∴的值为或34,
故答案为:或34.
11.3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作,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再根据勾股定理得,然后结合可得答案.
【详解】解:过点A作于点D,如图,
∵,
∴,
∴,
.
故答案为:36.
12.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可知点,在轴上,且关于轴对称,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点,在轴上,且关于轴对称,得到点的坐标为,进而可得点的坐标.
【详解】解:,,
点,在轴上,且关于轴对称,
四边形是正方形,为对角线,
点,在轴上,且关于轴对称,
又点,
,
即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13.2025
【分析】此题是数字规律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答此类题目要探寻数列规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由可化为,即可求解.
【详解】解:∵n为任意正整数,
∴
.
.
∴与S最接近的数是2025.
故答案为:2025.
14.
【分析】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进而由勾股定理得,由折叠的性质得,可得,设,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得到,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即可求解,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过点作于点,于点,过点作于点,
∵,,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
设,
在中,,
∴,
解得,
∴,
∵,
∴,
∴,
∵,
∴,
∴,
故答案为:.
15.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合理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分F在M的右侧和左侧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解∶∵,,
∴,
∵,
∴当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
当F在M的右侧时,,
又,
∴,
∴;
当F在M的左侧时,,
又,
∴,
∴;
综上, 当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t的值为或,
故答案为:或.
16.(1)
(2)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解;
(2)先利用乘法法则展开并计算二次根式的除法,再计算加减,即可求解.
【详解】(1)解:
;
(2)解:
.
17.,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整式的乘法运算,先计算乘法运算,再合并得到化简的结果,再把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
当时,
原式.
18.21
【分析】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由求出的长.
【详解】解:在中,于点,,,
∴在中,,
在中,,
∴.
19.(1)的长为
(2)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求解;
(2)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答:云梯顶端与墙角的距离的长为;
(2)解:∵,,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
∴.
答:云梯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20.
【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如图,连接.证明,求出,可得结论.
【详解】解:如图,连接.
∵,
∴,
∵,
∴,
∵,
∴,
∴,
∵,
∴,
∴.
21.(1)2
(2)7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母有理化是解题的关键.
(1)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母有理化得到,然后移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
(2)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母有理化得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
,
,
,
;
(2),
,
,
,
,
.
22.(1)证明见解析;
(2)平行四边形面积为.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求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由()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过点作于,求得,根据勾股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证明:∵是的中点,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在和中,
,
∴
∴,
∴,
∴为线段的中点;
(2)解:由()知,
∵,
∴,
过点作于,
∴,
在和中,,
即
解得,
∴
∴,
∴平行四边形面积.
23.(1),
(2)①的长为;②
【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结合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是解题关键.
(1)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2)①由折叠可知:,,,,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即得PB的长;
②由折叠可知,,,,结合,可判定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有,解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最后
【详解】(1)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
故答案为:,CB;
(2)解:①如图1所示,
由折叠可知:,,
由勾股定理可得:,
,
设,
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有:
,
解得:,
故当M、N重合时,的长为
②如图2所示:
将沿着线段折叠,使得点C落在边AD上的点G,
,
由(1)同理可得:
由折叠可得:,,
又∵,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有:
,
解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