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圈圈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转圈圈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5 21: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转圈圈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音乐学习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喜欢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另外,5-6年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演唱歌曲时应容易出现沙哑、跑调等问题,巧妙的渗透科学的发声知识也是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
本校六年级学生来自于全县不同的小学,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分层教学也是尤为必要的。
2教材分析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民歌,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少撒尼民歌中以do、mi、sol三音为重要组成音,独具特色。21cnjy.com
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构成的,la音偶尔、短暂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do、mi、sol三个音相互连接组合形成持续的跳进,使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跃、富有舞蹈的韵律感。www.21-cn-jy.com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领唱唱出的第一乐句节奏自由、速度徐缓、属引子的性质,随即第二乐句以合唱做应答。这两个乐句勾勒出了明月初升的宁静月色,表现了孩子们喜悦的心情,第三乐句转为小快板,力度加强。这是孩子们召唤游伴的激动的呼喊,打破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后面三个乐句描绘了孩子们欢快的游戏场面,旋律音区扩大,上下跌宕,节奏具有较强的舞蹈特点,二拍子与三拍子互相交替,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戏玩耍的快乐心情。2·1·c·n·j·y
3教学目标
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乐的情绪。
能通过聆听辨别区分歌曲的拍子变换,并在拍子变化时做出不同的律动。
能找出do、mi、sol三个骨干音、并用骨干音编创短小的旋律
4教学难点
听辨2/4、3/4拍子的变化,并做出不同的律动
5教学重点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转圆圈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彝族去看看,(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范唱歌曲的引子部分“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21·cn·jy·com
2、刚才同学们从老师的演唱中听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呢?这个夜晚是静悄悄的还是热闹的呀?那这样的夜晚我们来“看看”彝族的小朋友会在干什么呢?(教师继续范唱歌曲剩下的部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2【讲授】转圆圈
1、点出课题——《转圆圈》
2、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3、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纠正歌曲中学生演唱易出问题的地方如:附点及装饰音)。
5、教唱歌词(指导学生用高位置的发声方法演唱引子部分,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游戏部分)。
6、我们都不是彝族人,不知道转圆圈该怎么玩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把转圆圈转好呢?请找出教我们怎样转圆圈的的歌词。(播放彝族人的阿细跳月舞蹈视频,学习阿细跳月中摆手和踢腿的舞蹈动作。)21教育网
7、教师指导学生“转圆圈”。
8、欣赏合唱曲《转圆圈》
活动3【活动】转圆圈
1、欣赏完了合唱曲《转圆圈》,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的呢
2、这几个音在歌曲中既有级进又有跳进,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这几个骨干音编创简短的旋律。并弹奏学生创作的旋律片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个别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编创更长更复杂的旋律,能结合混合拍子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