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圈圈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转圈圈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17:18

文档简介

转圈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转圆圈》,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彝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和我国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2.了解撒尼族音乐风格,乐曲主要使用do、mi、sol三个音组成,并进行即兴创编。
2学情分析
《转圆圈》是撒尼族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3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聆听,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引子及合唱应答部分能进行合唱,并把握好强弱。
3.能用do、mi、sol三个音口头创编。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六下-转圆圈
一、导入新课
1.师:欢迎进入音乐课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师: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今天邹老师就要带大家去云南看看。那里有一个民族叫彝族,有部分地区的彝族人也自称为“撒尼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撒尼族的风土人情吧。
(课件出示)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唱一首撒尼民歌《转圆圈》
二、教学新歌
1、初听
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它在描写怎样的场景?
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师:对,前两个乐句,歌曲比较徐缓,第一乐句用领唱引出,第二乐句用合唱作应和。描写了月亮升上来时的那种宁静。音乐相对较安静,节奏也比较自由。你看,自由延音记号,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唱者的情绪发挥,可以自由延长这个音。
师:后面部分音乐节奏比较明快,属于小快板。这是孩子们在来到草地上,打破了夜的宁静,一起唱歌、跳舞、转圆圈。歌曲也就欢快起来了。
2、复听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看看歌曲用了几种拍子?分别是哪几种?歌曲的旋律主要由哪三个音组成的?
师:这首歌曲采用2/4和3/4拍交替出现,主要集中在小快板部分,舞蹈性很强,更体现了孩子们唱歌、跳舞、转圆圈时的欢快,这是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师:歌曲主要采用了do mi sol 这三个音,虽然只使用三个音,创作的歌曲却很好听。这也是这首歌曲创作的特点。
过渡语:拍号、旋律音特色结合,形成了它特的民族风格—撒尼族歌曲的歌舞性。
3、学唱徐缓部分
师: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听钢琴把第一、二乐句弹奏一遍。
一遍钢琴弹奏 一遍用“噜”自弹自唱
C、合着钢琴跟老师试着用“噜”哼唱一遍。
D、合着钢琴师生一起把歌词放进去唱。
E、请高声部的学生唱。(去掉钢琴)
F、请高声部的学生重复唱第二乐句。(去掉钢琴)
G、教师加入低声部的旋律。(去掉钢琴)
H、请低声部的学生唱下面的音,高声部的继续唱。注意指挥手势,渐强---减弱
师:你们刚刚唱的是哪个声部的?(低声部)这就形成了合唱。
I、一、二乐句唱,(指挥渐强、减弱)
J、加上前奏(试着演奏一遍开头)
4、学唱小快板
A、听一遍钢琴弹奏,可以用“噜”轻轻地哼唱。(先慢速试一下)
B、把歌词放进去,慢速来一遍。(师生同唱)
C、把歌词放进去,慢速来一遍。(生唱)
D、唱不准的乐句,师范唱,生跟唱。
E、生唱小快板。
F、加速度,加前奏。
5、完整地演唱
A、跟琴唱,注意高低声部。
B、跟多媒体伴奏唱,师指挥。
三、创编
过渡句: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这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这首歌曲能用 do mi sol 这样三个音创作出这样一首好听的曲子,作曲家也真是厉害。
师:让我们也试着用 do mi sol 口头创编一小段旋律吧。
师:我们先四人小组一起试着编一编,唱一唱。
反馈(写在黑板上)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彝族的风土人情,学唱了这首歌曲,还进行了口头创编。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加喜欢彝族的歌曲。
课件28张PPT。欢迎进入音乐课堂彝族(撒尼族) 简 介 撒尼族世代居住于石林,
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
与石林奇特的自然奇观交相辉映。女子头上戴五彩花帽,
上衣为右开襟高领长衫,
腰间系一块红色或黑色围腰。
女子服饰特点:jīn 男子服饰特点:
男子是用麻布缝制的 对襟式无袖短褂。
闲了唱唱跳跳转圆圈撒尼民歌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你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怎样的画面?
歌曲用了哪两种拍子?
歌曲主要由哪三个音构成的?
135噜…… 噜…… 噜…… 噜……分小组合作 创编旋律用 do mi sol 三个音创编旋律 再 见!她们跳的是什么舞蹈?阿细跳月 阿细人每到播种的时候,为了抢时间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了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跳月舞基本舞步和动作跳月舞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一种形式。女孩合着节拍与男孩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