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则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 B. 基因 C. 蛋白质 D. 大脑
2.电缆细菌(如图)被称为黑臭河道修复菌,它的栖息环境很广泛,是一种存在于河道、湖泊、海洋等沉积物中的单细胞微生物,一般长,长度仅为人的头发直径的0.01。电缆细菌中含有转移电子的结构,可以使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快速氧化为硫酸盐,从而缓解黑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河道、湖泊、海洋中所有的细菌是一个种群
B. 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遗传物质
C. 电缆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 人类利用电缆传输电能肯定是从电缆细菌的电子传输功能中得到的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4题。
2024年3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报告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使心脑血管病风险提高数倍。“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物,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会大量产生。纳米级微塑料能被植物根部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动物摄入。因其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从而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如图为某地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3.图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条数有( )
A. 3条 B. 4条 C. 6条 D. 8条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微塑料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
B. 微塑料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最高
C. 微塑料会造成大气、土壤等污染
D. 微塑料只能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
5.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 目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6.海鬣蜥分布于科隆群岛,由南美陆生鬣蜥演化而来。海鬣蜥长有两对巨大的爪子,使它们能紧紧地抓住岩石,去吃水边的海草。而南美大陆上的鬣蜥爪子却比较小,使它们能够爬树吃树叶。关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认识合理的是( )
A. 海鬣蜥巨大的爪子可以遗传给后代
B. 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 由于高度适应环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 为了能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7.将图片中的序号与表格中的内容相对应,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B 动物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液泡
C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葫芦藓 水绵
D 消化系统 消化腺消 化道 小肠 胃
8.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总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期
C.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 2010年前后我国人口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9.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10.“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11.人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 能产人乳铁蛋白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C. 该过程采用了克隆技术
D. 该过程与杂交水稻运用的生物技术一致
12.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正确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②高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底扩张学说
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13.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防护与急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肿瘤细胞都会不断分化并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B. 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C. 麻杏止咳片的包装盒上有“”标志,它属于非处方药
D. 遇到有人触电倒下时,应立即用手拉起触电者
14.自然界中树木种类繁多,它们的树冠、树叶、果实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几乎所有树木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某同学对此作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
C. 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
D. 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5.小青同学感染了流感病毒,他到药店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A. 这种抗生素的药性不够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
16.(6分)
(1) 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7.(6分)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 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 _ 和天然气等。
(2)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汽油 B. 太阳能 C. 氢能 D. 核能
18.(8分)如图是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示意图,该技术将生物产生的废物变成可利用的营养资源,增加了养殖塘的总产量。
(1) 上述养殖塘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 _ 。整个养殖塘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虾蟹产生的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等都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虾类常见的传染病有白斑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红腿病等是由细菌引起的。某些养殖户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白斑病
B. 滥用抗生素会使某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C. 抗生素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D. 长期投喂含抗生素的饲料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19.(6分)番茄果实是我们熟悉的果蔬。
(1) 成熟的番茄果皮颜色有红、有黄,这种性状由上的_ _ 决定。
(2) 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的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_ _ 发育成果实。
(3) 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属于_ _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0.(6分)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注射后,医生会在扎针处按压一块脱脂棉球,可以快速止血。
(1) 扎针处的血能止住,是由于血液中的_ _ _ _ _ _ (填血细胞名称)发挥了作用。
(2) 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看,注射流感疫苗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接种流感疫苗2周左右会在体内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这种免疫属于_ _ _ _ _ _ _ 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1.(4分)现在大部分马体型高大,体格健壮,奔跑如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时也已经确定了化石中的动物生存的大致时期(如下表所示),这些动物可能是现代马的祖先。
动物名称 始祖马 渐新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 500万年到5 000万年前 3 900万年到3 100万年前 1 900万年到1 10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前肢的骨骼
(1) 科学家在研究马的进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比较_ _ 的方法。
(2) 下列关于进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看到物种的演变过程才能相信进化论
B. 进化论是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不适用于人类
C. 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 进化论是已经通过科学家验证的理论
22.(4分)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是可_ _ 的。
(2)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3.(8分)据人类推测,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气,且不含游离氧。1953年,米勒向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通入甲烷、氢气、氨气、水蒸气等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回答:
(1) 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 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 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 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2) 若实验装置内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 _ 。
(3) 实验获得了多种氨基酸,从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结论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个实验:把早期地球可能含有的氨气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推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4.(6分)通过观察酵母菌种群,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向A试管内加入无菌葡萄糖培养液,B试管内加入无菌水;②向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酵母菌培养物,轻轻振荡;③将两支试管放在的恒温箱中;④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种群数量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试管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试管 0.8 0.4 0.1 0 0 0 0 0
(1) 酵母菌这种单细胞生物属于_ _ (填“细菌”或“真菌”)。
(2) 与A试管对比,B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到0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试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可忽略不计,请分析A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5.(10分)灭活疫苗一般在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未经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探究实验:将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组,做如下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适量且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未经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 合格的疫苗注入人体后,疫苗相当于_ _ 。
(2) 实验鼠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_ _ 。
(3) 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 _ _ _ 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有同学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行吗?_ _ _ _ _ _ 。
26.(8分)为了研究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①雷迪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入两个相同的瓶子内。一个瓶子用纱布封口,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子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子内有了蛆。
②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煮沸的肉汤放入瓶中,立刻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几天后,打开瓶塞,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③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将肉汤放入圆底烧瓶中,然后高温灼烧瓶口使其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了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④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所示,将肉汤放入鹅颈瓶中,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雷迪的实验,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
(2) 尼达姆的实验(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对尼达姆的实验改进是基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猜想。
(4) 巴斯德的实验中将瓶颈折断,几天后,鹅颈瓶中(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27.(6分)安乐蜥是一类树栖性蜥蜴,其体表颜色会随情绪及周边环境改变,常被称作“美洲变色龙”。
(1) 安乐蜥的趾宽大,爪尖锐,趾垫上有小钩,有利于攀附,这说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_ _ 。
(2) 巴哈马群岛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飓风季节,生活在该岛的安乐蜥与其他地方的同类相比,前肢长度更长、后肢长度更短、前肢趾垫面积更大。小宁想验证安乐蜥的该形态特征是否与飓风有关,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一定数目、_ _ (填“相同”或“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攀附在木棍上面。
步骤二:用大功率吹风机冷风挡以一定强度的风吹安乐蜥,模拟飓风环境。
步骤三:一定时间后停止吹风,记录每只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
步骤四:分别统计每只安乐蜥的前肢长度、后肢长度、趾垫面积的大小。
结果预测:若实验结果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则说明小宁的猜想是正确的,飓风对安乐蜥确实具有定向选择作用。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8.(8分)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感染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常因来不及医治而死亡。人类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会感染炭疽病。所以,因感染此病而死亡的牲畜,其尸体一定要烧毁或深埋。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的方法。现在,健畜可通过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疫苗进行预防。
(1) 病原体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毒性减低,称为_ _ 。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 _ 。
(2) 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 _ 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9.(6分)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了一个_ _ 。
(2) 图甲中包含鹰的最短的食物链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 _ _ _ (填数字序号)。
30.(10分)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如图所示)。
(1) 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着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_ _ _ _ _ _ 降解。
(2) 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 _ 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 有人提出可以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因为这样做会使重金属通过_ _ _ _ _ _ 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 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一条即可)。
31.(5分)北京冬奥会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为了兑现“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市的人民和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北京首钢是以燃烧大量化石燃料进行工业生产的,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而进行了整体搬迁,目的是减少_ _ _ _ _ _ _ _ 的排放。
(2) 如图是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而不利影响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任写一点)。
(3)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个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 (填字母)。
A.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质量不变
C.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4)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2.(8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某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已知该太阳能热水器每平方米的面积在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若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按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天内该热水器能把初温为的满箱水加热到。
真空管尺寸(直径、长度) 规格(支管) 15
外形尺寸(长、宽、高) 保温层厚度
水箱容量 采光面积
求:[已知,
(1) 水箱中水的质量。
(2) 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九下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则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 B. 基因 C. 蛋白质 D. 大脑
【答案】B
2.电缆细菌(如图)被称为黑臭河道修复菌,它的栖息环境很广泛,是一种存在于河道、湖泊、海洋等沉积物中的单细胞微生物,一般长,长度仅为人的头发直径的0.01。电缆细菌中含有转移电子的结构,可以使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快速氧化为硫酸盐,从而缓解黑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河道、湖泊、海洋中所有的细菌是一个种群
B. 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遗传物质
C. 电缆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D. 人类利用电缆传输电能肯定是从电缆细菌的电子传输功能中得到的启发
【答案】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4题。
2024年3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报告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使心脑血管病风险提高数倍。“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物,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会大量产生。纳米级微塑料能被植物根部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动物摄入。因其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从而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如图为某地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3.图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条数有( )
A. 3条 B. 4条 C. 6条 D. 8条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微塑料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
B. 微塑料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最高
C. 微塑料会造成大气、土壤等污染
D. 微塑料只能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
【答案】3.A
4.C
5.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 目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答案】C
6.海鬣蜥分布于科隆群岛,由南美陆生鬣蜥演化而来。海鬣蜥长有两对巨大的爪子,使它们能紧紧地抓住岩石,去吃水边的海草。而南美大陆上的鬣蜥爪子却比较小,使它们能够爬树吃树叶。关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认识合理的是( )
A. 海鬣蜥巨大的爪子可以遗传给后代
B. 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 由于高度适应环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 为了能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答案】A
7.将图片中的序号与表格中的内容相对应,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B 动物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液泡
C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葫芦藓 水绵
D 消化系统 消化腺消 化道 小肠 胃
【答案】D
8.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总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期
C.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 2010年前后我国人口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答案】B
9.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B
10.“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A
11.人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获得含有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 能产人乳铁蛋白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C. 该过程采用了克隆技术
D. 该过程与杂交水稻运用的生物技术一致
【答案】A
【点拨】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包括它们的外观、行为和生理功能。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科学家能够改变牛产生的牛奶的性状,使其含有人乳铁蛋白,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正确;由于人乳铁蛋白基因已经被导入到牛的基因组中,并且通过显微注射导入到受精卵,这个过程可以产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因此如果这种基因改造的牛被用于繁殖,其后代理论上也能够产生含有人乳铁蛋白的牛奶,错误;克隆通常指的是通过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供体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到牛的受精卵中,并没有提到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错误;该过程运用了转基因技术,杂交水稻运用的是杂交技术,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不一致,错误。
12.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正确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②高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底扩张学说
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C
13.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防护与急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肿瘤细胞都会不断分化并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B. 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C. 麻杏止咳片的包装盒上有“”标志,它属于非处方药
D. 遇到有人触电倒下时,应立即用手拉起触电者
【答案】C
14.自然界中树木种类繁多,它们的树冠、树叶、果实的形状千变万化,但几乎所有树木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某同学对此作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圆柱形树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所有具有圆柱形树干的植物体内基因都相同
C. 圆柱形树干有利于树木生长
D. 圆柱形树干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答案】B
15.小青同学感染了流感病毒,他到药店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A. 这种抗生素的药性不够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分)
16.(6分)
(1) 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从水生到陆生
(2) 从简单到复杂
(3) 从低等到高等
17.(6分)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 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 _ 和天然气等。
(2)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汽油 B. 太阳能 C. 氢能 D. 核能
【答案】(1) 石油
(2)
(3) A
18.(8分)如图是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示意图,该技术将生物产生的废物变成可利用的营养资源,增加了养殖塘的总产量。
(1) 上述养殖塘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 _ 。整个养殖塘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虾蟹产生的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等都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虾类常见的传染病有白斑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红腿病等是由细菌引起的。某些养殖户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白斑病
B. 滥用抗生素会使某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C. 抗生素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D. 长期投喂含抗生素的饲料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答案】(1) 群落;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三疣梭子蟹(合理即可)
(3) BC
【解析】
(3) 【点拨】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不能杀死病毒,错误;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具有抵抗抗生素的变异品种存在,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强的细菌,正确;抗生素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确;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过度依赖抗生素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错误。
19.(6分)番茄果实是我们熟悉的果蔬。
(1) 成熟的番茄果皮颜色有红、有黄,这种性状由上的_ _ 决定。
(2) 番茄植株开花后,待雌蕊中的卵细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_ _ 发育成果实。
(3) 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属于_ _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答案】(1) 基因
(2) 子房
(3) 无性
20.(6分)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注射后,医生会在扎针处按压一块脱脂棉球,可以快速止血。
(1) 扎针处的血能止住,是由于血液中的_ _ _ _ _ _ (填血细胞名称)发挥了作用。
(2) 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看,注射流感疫苗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接种流感疫苗2周左右会在体内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这种免疫属于_ _ _ _ _ _ _ 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 血小板
(2) 保护易感人群
(3) 特异性免疫
21.(4分)现在大部分马体型高大,体格健壮,奔跑如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时也已经确定了化石中的动物生存的大致时期(如下表所示),这些动物可能是现代马的祖先。
动物名称 始祖马 渐新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 500万年到5 000万年前 3 900万年到3 100万年前 1 900万年到1 10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前肢的骨骼
(1) 科学家在研究马的进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比较_ _ 的方法。
(2) 下列关于进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看到物种的演变过程才能相信进化论
B. 进化论是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不适用于人类
C. 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 进化论是已经通过科学家验证的理论
【答案】(1) 化石
(2) C
22.(4分)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是可_ _ 的。
(2)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遗传
(2) 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3.(8分)据人类推测,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气,且不含游离氧。1953年,米勒向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通入甲烷、氢气、氨气、水蒸气等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回答:
(1) 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 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 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 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2) 若实验装置内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 _ 。
(3) 实验获得了多种氨基酸,从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结论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个实验:把早期地球可能含有的氨气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推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D
(2) 爆炸
(3)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 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可能起源于低温条件下
24.(6分)通过观察酵母菌种群,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向A试管内加入无菌葡萄糖培养液,B试管内加入无菌水;②向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酵母菌培养物,轻轻振荡;③将两支试管放在的恒温箱中;④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种群数量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试管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试管 0.8 0.4 0.1 0 0 0 0 0
(1) 酵母菌这种单细胞生物属于_ _ (填“细菌”或“真菌”)。
(2) 与A试管对比,B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到0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试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可忽略不计,请分析A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真菌
(2) B试管中没有葡萄糖,缺少酵母菌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
(3) 开始时,试管中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加,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空间拥挤等生存条件恶化,种群数量减少(合理即可 )
25.(10分)灭活疫苗一般在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未经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探究实验:将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组,做如下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适量且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未经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 合格的疫苗注入人体后,疫苗相当于_ _ 。
(2) 实验鼠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_ _ 。
(3) 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 _ _ _ 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有同学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行吗?_ _ _ _ _ _ 。
【答案】(1) 抗原
(2) 相同
(3) B;未经冷藏的乙肝疫苗已经失效,不能使该组小白鼠产生相应的抗体
(4) 不可行
26.(8分)为了研究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①雷迪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入两个相同的瓶子内。一个瓶子用纱布封口,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子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子内有了蛆。
②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煮沸的肉汤放入瓶中,立刻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几天后,打开瓶塞,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③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将肉汤放入圆底烧瓶中,然后高温灼烧瓶口使其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了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④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所示,将肉汤放入鹅颈瓶中,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雷迪的实验,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
(2) 尼达姆的实验(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对尼达姆的实验改进是基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猜想。
(4) 巴斯德的实验中将瓶颈折断,几天后,鹅颈瓶中(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答案】(1) 设置对照组
(2) 能
(3) 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不够长,合理即可)
(4) 会
27.(6分)安乐蜥是一类树栖性蜥蜴,其体表颜色会随情绪及周边环境改变,常被称作“美洲变色龙”。
(1) 安乐蜥的趾宽大,爪尖锐,趾垫上有小钩,有利于攀附,这说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_ _ 。
(2) 巴哈马群岛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飓风季节,生活在该岛的安乐蜥与其他地方的同类相比,前肢长度更长、后肢长度更短、前肢趾垫面积更大。小宁想验证安乐蜥的该形态特征是否与飓风有关,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一定数目、_ _ (填“相同”或“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攀附在木棍上面。
步骤二:用大功率吹风机冷风挡以一定强度的风吹安乐蜥,模拟飓风环境。
步骤三:一定时间后停止吹风,记录每只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
步骤四:分别统计每只安乐蜥的前肢长度、后肢长度、趾垫面积的大小。
结果预测:若实验结果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则说明小宁的猜想是正确的,飓风对安乐蜥确实具有定向选择作用。
【答案】(1) 适应
(2) 不同;前肢长度更长、后肢长度更短、前肢趾垫面积更大的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更长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8.(8分)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感染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常因来不及医治而死亡。人类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会感染炭疽病。所以,因感染此病而死亡的牲畜,其尸体一定要烧毁或深埋。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的方法。现在,健畜可通过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疫苗进行预防。
(1) 病原体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毒性减低,称为_ _ 。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 _ 。
(2) 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 _ 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疫苗;抗体
(2) 体表;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29.(6分)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了一个_ _ 。
(2) 图甲中包含鹰的最短的食物链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 _ _ _ (填数字序号)。
【答案】(1) 群落
(2) 小麦 鼠 鹰
(3)
30.(10分)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如图所示)。
(1) 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着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_ _ _ _ _ _ 降解。
(2) 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 _ 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 有人提出可以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因为这样做会使重金属通过_ _ _ _ _ _ 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 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一条即可)。
【答案】(1) 根;分解者
(2) 光照
(3) 食物链
(4) 不向河水中扔垃圾 (合理即可)
31.(5分)北京冬奥会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为了兑现“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市的人民和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北京首钢是以燃烧大量化石燃料进行工业生产的,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而进行了整体搬迁,目的是减少_ _ _ _ _ _ _ _ 的排放。
(2) 如图是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而不利影响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任写一点)。
(3)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个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 (填字母)。
A.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质量不变
C.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4)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二氧化碳
(2)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合理即可)
(3) ABC
(4) 多植树(合理即可)
32.(8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某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已知该太阳能热水器每平方米的面积在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若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按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天内该热水器能把初温为的满箱水加热到。
真空管尺寸(直径、长度) 规格(支管) 15
外形尺寸(长、宽、高) 保温层厚度
水箱容量 采光面积
求:[已知,
(1) 水箱中水的质量。
(2) 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答案】
(1) 解:水的质量。
答:水箱中水的质量为。
(2) 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答: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3) 采光面积为的太阳能热水器得到的太阳辐射能,所以,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答: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
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