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句默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句默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19:5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八年级语文下册名句默写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 。
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 , , 。
5.《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全石以为底,近岸,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往来翕忽, 。
6.潭西南而望,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7.坐潭上, , ,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 ”。
9.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 ,
,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三)关雎(《诗经》)
1.“ ,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 ”,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 , ”的美好联想;“ , ”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四)蒹葭(《诗经》)
1.《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兴。《关雎》中由雎鸠鸟引起美好联想,表现男女爱情的千古名句是 , 。 ,

2.《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题材),其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语句是: _, 。
3.“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蒹葭》中,作者以“ ”“ ”“ ”等语句反复咏叹男子求爱路上的困难重重,烘托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4.蒹葭萋萋, 。(《蒹葭》)
5.《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 。
(五)式微(《诗经》)
1.《诗经·邶风·式微》中用质问的语气表达劳动者天黑了还要在露中劳作的悲愤之情的诗句是: , ?
(六)子衿(《诗经》)
1.《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 _,_ 。
2. ,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3.《诗经·郑风·子衿》中表达女主人公因陷于深深的思念之中,渴望与恋人相见而感慨的诗句是: , 。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友人不要为离别伤感而应当坦然豁达、奋发有为的诗句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体裁上看是五言律诗,其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冲破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句子是:_ , 。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落泪,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诗句是:__ __,__ __。
4.年级开展主题为“友谊的力量”演讲活动。小丽同学在演讲稿中表达了友谊能给人安慰、勇气、信心的观点。她想引用古诗句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你给她推荐的两句诗是“ , ”。
5.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 , ”来表达这种感情。
(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妙的是: _,_ 。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 _”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暗示了自己有出来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人引荐,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从体裁上属于五言律诗,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无奈的诗句是_ _,_ __。
4.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坐观垂钓者, 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而出仕的诗句是: , 。
(九)北冥有鱼(《庄子》)
1.《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 , , __。
2.《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的句子是: , 。
3.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
(十)虽有佳肴(《礼记》)
1.虽有嘉肴,弗食, ;虽有至道,弗学,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知不足, ;知困, 。
4.故曰: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__ , , ; ,
, 。
6.《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是 。
7.《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 ,
8、《虽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 , , 。 
(十一)大道之行也(《礼记》)
1. ,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 , ”两句与之相近。
3.《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大道之行也》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5.《大道之行也》中的总括句是: , , , 。
6.《大道之行也》一中告诉我们要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也用在其他人身上的句子是: , 。
(十二)马说(韩愈)
1.韩愈《马说》中“ ? ”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
4.文中写千里马可悲的遭遇的句子是: ,  。
5.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6.人们常用文中的“  ,  ”来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
7.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有才能的人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  !
8.描述“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
 。
9.《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__。10.《马说》中描写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_ _。
11.《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 , __。
12.《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__。
13.《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 _。
14.《马说》的主旨句是: ? 。
(十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 _,秋天漠漠向昏黑。
2.自经丧乱少睡眠, _!
3.杜甫身居茅屋,仍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我们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可以看出来。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属于歌行体古诗,从题材来看是_忧国忧民诗,我们从“_ _, _”中可以看出唐代诗人杜甫甘愿牺牲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
5.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后,推己及人,抒发了“ , ”的愿望。
7.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 , ”。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 , 。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 , !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 。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 , 。
12.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 , ”愿望得以实现。
(十四)卖炭翁(白居易)
1.翩翩两骑来是谁? 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 _。
3.半匹红纱一丈绫, _。
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 , _”运用肖像描写,衬托出卖炭翁的年岁已老、劳动艰辛。
5.《卖炭翁》中“ ,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和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
6.白居易《卖炭翁》中“ ,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

8.《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 , 。
9.《卖炭翁》中描绘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万籁此都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出一个万籁寂静的境界的诗句是:__ _,__ __。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 , ”此时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声袅袅不绝。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  。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9.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 。
10.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 。
11.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悦情悦心,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内心的宁静。
(十六)送友人(李白)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送友人》是送别诗,李白运用比喻的手法,以“_ ,
”生动展现了游子的漂泊无依之感。
4.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 , ”写出了当和朋友离别真的来临时,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令人回味不尽。
5.《送友人》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是:__ , 。
6.《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_。
7.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  ,  。
8.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 ,  。
9.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化用典故,以景结情,衬托离别)的诗句是: ,  。
(十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_ 》)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北宋词人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_ ,_ _。
3.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4.《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诗句是:  ,  。
5.《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句子是: , 。
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句子是: , 。
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 , 。
(十八)卜算子·咏梅(陆游)
1.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卜算子·咏梅》是著名的_咏梅_词(题材),陆游以“ ,
”表达了词人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同时,以“ , ”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3.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遭遇了摧折也依旧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 。
4.陆游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于是在《卜算子 咏梅》中写下“ , ”,这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5.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正如陆游在诗中所说: , 。(《卜算子 咏梅》陆游)
6.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寂寞无人欣赏的句子是:  ,  。
7.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 ,  。
8.《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 ,  。
9.陆游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于是在《卜算子 咏梅》中写下“ , ”,这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10.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 , 。
11.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所处的风雨交加的恶劣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  。
12.《卜算子 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
13.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5.《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以其境过清 ”。
9.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三)关雎(《诗经》)
1.“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四)蒹葭(《诗经》)
1.《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兴。《关雎》中由雎鸠鸟引起美好联想,表现男女爱情的千古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题材),其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语句是:蒹葭苍苍_,白露为霜。
3.“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蒹葭》中,作者以“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语句反复咏叹男子求爱路上的困难重重,烘托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4.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蒹葭》)
5.《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五)式微(《诗经》)
1.《诗经·邶风·式微》中用质问的语气表达劳动者天黑了还要在露中劳作的悲愤之情的诗句是: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六)子衿(《诗经》)
1.《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一日不见_,_如三月兮。
2.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3.《诗经·郑风·子衿》中表达女主人公因陷于深深的思念之中,渴望与恋人相见而感慨的诗句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友人不要为离别伤感而应当坦然豁达、奋发有为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体裁上看是五言律诗,其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冲破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句子是:_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落泪,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诗句是:__无为在歧路__,__儿女共沾巾__。
4.年级开展主题为“友谊的力量”演讲活动。小丽同学在演讲稿中表达了友谊能给人安慰、勇气、信心的观点。她想引用古诗句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你给她推荐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这种感情。
(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妙的是:气蒸云梦泽_,_波撼岳阳城。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_”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暗示了自己有出来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人引荐,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从体裁上属于五言律诗,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无奈的诗句是_欲济无舟楫_,_端居耻圣明__。
4.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而出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九)北冥有鱼(《庄子》)
1.《北冥有鱼》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__。
2.《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十)虽有佳肴(《礼记》)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__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6.《虽有佳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是教学相长也 。
7.《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8、《虽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十一)大道之行也(《礼记》)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两句与之相近。
3.《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故外户而不闭 。
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大道之行也》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大道之行也》中的总括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大道之行也》一中告诉我们要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也用在其他人身上的句子是: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
(十二)马说(韩愈)
1.韩愈《马说》中“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4.文中写千里马可悲的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5.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
6.人们常用文中的“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来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
7.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有才能的人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8.描述“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9.《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10.《马说》中描写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__。
11.《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
12.《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
13.《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14.《马说》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十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俄顷风定云墨色_,秋天漠漠向昏黑。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_!
3.杜甫身居茅屋,仍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我们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看出来。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属于歌行体古诗,从题材来看是_忧国忧民诗,我们从“_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_”中可以看出唐代诗人杜甫甘愿牺牲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
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后,推己及人,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7.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长夜沾湿何由彻 。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愿望得以实现。
(十四)卖炭翁(白居易)
1.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_。
3.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_。
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_”运用肖像描写,衬托出卖炭翁的年岁已老、劳动艰辛。
5.《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和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
6.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9.《卖炭翁》中描绘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出一个万籁寂静的境界的诗句是:__万籁此都寂_,__但余钟磬音__。
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此时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声袅袅不绝。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9.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10.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11.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悦情悦心,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内心的宁静。
(十六)送友人(李白)
1.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送友人》是送别诗,李白运用比喻的手法,以“_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情”生动展现了游子的漂泊无依之感。
4.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写出了当和朋友离别真的来临时,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令人回味不尽。
5.《送友人》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是: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
7.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8.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9.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化用典故,以景结情,衬托离别)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十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北宋词人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_拣尽寒枝不肯栖,_寂寞沙洲冷_。
3.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4.《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诗句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5.《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句子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句子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十八)卜算子·咏梅(陆游)
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卜算子·咏梅》是著名的_咏梅_词(题材),陆游以“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
有香如故”表达了词人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同时,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3.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遭遇了摧折也依旧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陆游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于是在《卜算子 咏梅》中写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5.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正如陆游在诗中所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卜算子 咏梅》陆游)
6.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寂寞无人欣赏的句子是: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
7.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
8.《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9.陆游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于是在《卜算子 咏梅》中写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正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10.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11.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所处的风雨交加的恶劣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
12.《卜算子 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13.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