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5 16: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学情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本科教学时,教师最好能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风情等,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学生听歌曲。之后,教师播放56个民族录像,学生看录像,了解我国的56个民族。 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 习 新 课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教师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学生看图,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做P58练一练。教师向学生介绍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师播放《中央派遣民族访问团》录像,引出第二目“各民族共同发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57——58课文,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国家投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播放《西部大开发》录像,学生观看录像,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探究:青藏铁路的建成,将给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动脑筋:谁能说说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做出的贡献 除课本上的,你还知道哪些事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民族风情 播放《五朵金花》电影片段,学生观看影片,了解白族的音乐、舞蹈、节日、体育等民族风情。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完成思想教育目标。
板书 设计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政策: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