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1 17:54:01

文档简介

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在生态系统中,__生产者__与__消费者__之间、__消费者__与__消费者__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称为__食物链__。 许多__食物链__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生物之间由于__食物关系__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__食物链__和__食物网__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2.__太阳能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是沿着__食物链__逐级传递的,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__10%~20%__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通过__光合__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__有机物__中,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消费者则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取食__植物__而获取能量的;分解者是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__有机物__来获取能量的。
4.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来自__无机环境__,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__生物__与__无机环境__之间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食物链是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和养分传递的一种方式。它展示了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和物质流动过程。每个环节代表一个营养级,并显示出谁吃谁的关系。
(初中阶段,食物链的最末端是最高级消费者)
2.由于能量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地减少,所以食物链就不可能太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有超过六级的。食物链越长,流向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少。
3.“农业生产上除草和杀虫”: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易错字 食物链 一级消费者 营养结构
太阳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富集
知识点1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
的食物关系 
1.(广东揭阳揭东区二模)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D )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
2.(海南海口一模)红树林是全球濒危动物勺嘴鹬迁徙途中的“能量补给站”之一。如图为勺嘴鹬在红树林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勺嘴鹬是生产者
B.共有5条食物链
C.箭头可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
D.钩虾和浮游动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该生态系统中,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而勺嘴鹬是动物,属于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藻类→钩虾→勺嘴鹬,藻类→浮游动物→钩虾→勺嘴鹬,藻类→浮游动物→招潮蟹→勺嘴鹬,藻类→招潮蟹→勺嘴鹬,B错误。题图中,钩虾捕食浮游动物,两者是捕食关系;钩虾和浮游动物都捕食藻类,两者又是竞争关系。可见,钩虾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D错误。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C )
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基础。
知识点2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4.(河北邢台任泽区期末)从“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B )
A.蛇 B.植物
C.昆虫 D.青蛙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植物。
5.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D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假如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那里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就越多,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反之,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就越少,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知识点3 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6.(广东中山二模)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污染,则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D )
A.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黄雀,所以,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黄雀。
7.(广东清远清新区一模)日本政府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引发了全球的强烈关注和谴责。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环境理念的是( D )
A.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生物发生变异
B.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C.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扩散至全球海域
D.核污水不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8.(河北唐山遵化市模拟)某同学到当地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该生态系统受阳光等生态因素影响
B.该食物网中包含鹰的食物链有5条
C.重金属污染物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蛇与鹰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生物圈中的各生态系统均受阳光、空气等生态因素的影响,A正确。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均包含鹰: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⑤草→喜鹊→鹰,B正确。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最高,C错误。鹰捕食蛇,鹰和蛇都捕食田鼠,所以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9.(广东揭阳揭东区开学)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所以,图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A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丙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丁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农药浓度最高,D正确。
10.(广东河源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D )
A.应使用棕色不透光的瓶子
B.瓶子里的水应装满
C.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只有水草
D.该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该生态瓶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需要能量的输入,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需要光照,所以不能用棕色不透光的瓶子,A错误。生态瓶里的生物呼吸需要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故瓶子里的水不能装满,需要留有空间保证气体交换,B错误。影响该生态瓶内生物生存的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影响金鱼生存的生物因素有水草、田螺、微生物等,C错误。
11.(新疆中考)某同学制作了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鱼
B.水草为生产者,鱼为消费者
C.水中的细菌可以分解鱼的粪便
D.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瓶中的食物链为:水草→鱼,阳光是非生物部分,不能参与构成食物链,A错误。
12.(广东揭阳揭西县一模)如图是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所有的生物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草体内最多
C.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草→兔→鹰→微生物
D.图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生物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鹰是此食物网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鹰体内最多,B错误。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因此,图中的食物链不能表示为草→兔→鹰→微生物,C错误。
13.(海南乐东县一模)如图为某水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鲫鱼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
B.鲫鱼和水蚤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3种消费者
D.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
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黑鱼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A错误。鲫鱼捕食水蚤,鲫鱼和水蚤又都以小球藻为食,因此二者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题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小球藻→水蚤→鲫鱼→黑鱼和小球藻→螺→青鱼→黑鱼。都有三种消费者,C正确。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题图中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D正确。
14.(广东东莞二模)小王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中,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 )
A.乙通过①过程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题图中①过程是生产者乙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A正确。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通过捕食,乙的能量不会全部进入丙体内,B错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题图中的食物链只有一条:乙→丙→丁,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错误。
15.(河北沧州青县开学)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水生植物__。该生态系统中鱼、虾等动物的食物碎屑、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落叶并不会无限堆积,是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生态系统中的__分解者__分解。
(2)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构成复杂的食物网,该食物网由__7__条食物链构成。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水生植物→鱼→白鹭(或水生植物→虾→白鹭或水生植物→蟹→白鹭)__。该生态系统中白鹭和鱼之间的关系是__捕食和竞争__。
16.(广东梅州兴宁市模拟改编)“一江清水,一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如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作答(括号中填图中的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A__]__生产者__的光合作用,进入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__B__]__分解者__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2)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呼吸作用__,图中能通过该生理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A、C、D__(填字母)。图中C、D的③④生理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物质循环__。
17.(山东泰安中考改编)东平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近年来,经过清理网箱、治理餐船等措施,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消失多年的刀鲚重现,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日渐增多。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刀鲚、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消费者__,它们通过摄食获得的能量,最初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__太阳能__。能量可以通过由捕食关系形成的__食物链和食物网__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2)如图表示东平湖中水草、虾、针鱼、青头潜鸭等生物的能量金字塔。青头潜鸭摄入的能量,一部分在__呼吸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尿液和粪便散失。该能量金字塔反映的能量传递特点是_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_。
18.(科学思维)(广东潮州饶平县月考改编)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在这一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连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勃勃生机的生态系统。如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包含__3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是__草→兔→鹰__。
(2)图一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草__。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一中包含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_分解者__和__非生物__部分。
(3)从食性上分析,图一中的食虫鸟与蜘蛛相互影响,二者之间既存在__捕食__关系,又存在__竞争__关系。
(4)若图二表示图一中的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草__。
19.(探究实践)(河南周口期末)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 死亡2条,第2天 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 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号~5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草属于__生产者__,池水、沙子中的__细菌和真菌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比较长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植物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较少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
(1)在这些小型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小鱼,属于生产者的是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是分解者。(2)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动物就可能死亡。(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小于植物数量。(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原因可能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在生态系统中,__ __与__ __之间、__ __与__ __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称为__ __。 许多__ __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生物之间由于__ __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__ __和__ __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2.__ 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是沿着__ __逐级传递的,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__ __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通过__ __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__ __中,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消费者则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取食__ __而获取能量的;分解者是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__ __来获取能量的。
4.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来自__ __,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__ __与__ __之间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食物链是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和养分传递的一种方式。它展示了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和物质流动过程。每个环节代表一个营养级,并显示出谁吃谁的关系。
(初中阶段,食物链的最末端是最高级消费者)
2.由于能量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地减少,所以食物链就不可能太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有超过六级的。食物链越长,流向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少。
3.“农业生产上除草和杀虫”: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易错字 食物链 一级消费者 营养结构
太阳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富集
知识点1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
的食物关系 
1.(广东揭阳揭东区二模)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
2.(海南海口一模)红树林是全球濒危动物勺嘴鹬迁徙途中的“能量补给站”之一。如图为勺嘴鹬在红树林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勺嘴鹬是生产者
B.共有5条食物链
C.箭头可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
D.钩虾和浮游动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知识点2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4.(河北邢台任泽区期末)从“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蛇 B.植物
C.昆虫 D.青蛙
5.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知识点3 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6.(广东中山二模)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污染,则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7.(广东清远清新区一模)日本政府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引发了全球的强烈关注和谴责。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环境理念的是(  )
A.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生物发生变异
B.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C.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扩散至全球海域
D.核污水不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8.(河北唐山遵化市模拟)某同学到当地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受阳光等生态因素影响
B.该食物网中包含鹰的食物链有5条
C.重金属污染物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蛇与鹰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9.(广东揭阳揭东区开学)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
10.(广东河源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应使用棕色不透光的瓶子
B.瓶子里的水应装满
C.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只有水草
D.该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11.(新疆中考)某同学制作了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鱼
B.水草为生产者,鱼为消费者
C.水中的细菌可以分解鱼的粪便
D.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12.(广东揭阳揭西县一模)如图是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的生物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草体内最多
C.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草→兔→鹰→微生物
D.图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
13.(海南乐东县一模)如图为某水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
B.鲫鱼和水蚤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3种消费者
D.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
14.(广东东莞二模)小王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中,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乙通过①过程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15.(河北沧州青县开学)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 __。该生态系统中鱼、虾等动物的食物碎屑、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落叶并不会无限堆积,是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生态系统中的__ __分解。
(2)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构成复杂的食物网,该食物网由__ __条食物链构成。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 __。该生态系统中白鹭和鱼之间的关系是__ __。
16.(广东梅州兴宁市模拟改编)“一江清水,一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如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作答(括号中填图中的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 __]__ __的光合作用,进入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__ __]__ __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2)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 __,图中能通过该生理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 __(填字母)。图中C、D的③④生理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 __。
17.(山东泰安中考改编)东平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近年来,经过清理网箱、治理餐船等措施,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消失多年的刀鲚重现,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日渐增多。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刀鲚、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 __,它们通过摄食获得的能量,最初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__ __。能量可以通过由捕食关系形成的__ __在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2)如图表示东平湖中水草、虾、针鱼、青头潜鸭等生物的能量金字塔。青头潜鸭摄入的能量,一部分在__ 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尿液和粪便散失。该能量金字塔反映的能量传递特点是__ __。
18.(科学思维)(广东潮州饶平县月考改编)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在这一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连同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勃勃生机的生态系统。如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包含__ 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是__ __。
(2)图一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 __。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一中包含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_ __和__ __部分。
(3)从食性上分析,图一中的食虫鸟与蜘蛛相互影响,二者之间既存在__ __关系,又存在__ __关系。
(4)若图二表示图一中的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 __。
19.(探究实践)(河南周口期末)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 死亡2条,第2天 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 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号~5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草属于__ __,池水、沙子中的__ 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 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 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 __(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 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
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