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计算常见题型?? 归纳练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比例尺的计算常见题型?? 归纳练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6:2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尺的计算常见题型 归纳练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暑假期间,广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某地区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跨学科研学主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若甲地与丙地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约( )
A.0.01千米 B.0.1千米 C.1千米 D.10千米
3.下列关于登山路线a线和b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山脚到山顶的爬升高度都超过800米
B.从b线登山更省力
C.站在两路线的终点山顶②,可以看到丁地
D.a线呈西南一东北走向
居住在合肥市的宋明每天早上8点乘坐公司大巴车上班。图1为“宋明家住址及公司位置示意图”,图2为“大巴车内部座位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宋明上班线路为( )
A.沿五一大道向西步行1千米到达上车点,乘车沿芙蓉中路向北直行约4千米
B.沿五一大道向东步行100米到达上车点,乘车沿芙蓉中路向北直行约40千米
C.沿五一大道向东步行1千米到达上车点,乘车沿芙蓉中路向南直行约4千米
D.沿五一大道向西步行100米到达上车点,乘车沿芙蓉中路向南直行约40千米
5.在晴朗的夏日上班途中,宋明想选择一个既能欣赏沿途风景又能避免阳光刺眼的座位。他应选择的座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小华绘制的学校平面图,但老师发现图中基本信息不够全面,需要补充完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指向标没有标明方向,只知道花坛在宿舍楼的东南方向,则指向标指示( )
A.东(E) B.西(W) C.南(S) D.北(N)
7.量得校门距离花坛约3厘米,而实地距离约27米,则此图的比例尺应该标注( )
A.1:9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9万厘米
C.1/4500 D.
茶产业是云南省普洱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茶产业正在由单一茶叶种植园逐渐向高端茶叶产业园、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等方向综合发展。图为云南省普洱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山峰乙的海拔可能是( )
A.1250米 B.1380米 C.1430米 D.1500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两村庄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5千米 B.甲地为山脊,适宜开发新的村庄
C.公路的走向为西北向东南 D.若丙地气温为18℃,则丁地气温为18.6℃
10.该村的小强和小红为家乡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设想,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电商平台,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B.茶园景观与茶乡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C.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与服务能力 D.大面积毁林种茶,扩大茶园面积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铁路穿过的地形高差约为( )
A.0米 B.100米 C.300米 D.600米
12.王庄到李村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0.24千米 B.2.4米 C.2.4千米 D.24千米
13.甲山峰在乙山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下图示意小明所在学校和火车站周边的道路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小明在从学校去火车站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5.左图中珠江路实际距离为1500米,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1:300 B.1:3000 C. D.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图为30°N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西藏自治区面积辽阔,从噶尔到拉萨实际直线距离约为1100千米,该图比例尺为( )
A.1:50 B.1:500 C.1:5000 D.1:50 000 000
17.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某小区及周边地区平面示意图和小区楼号指示牌(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外卖员要去该小区2号楼送餐,当骑行至图中位置时,与2号楼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是( )
A.300米 B.750米 C.3000米 D.7500米
19.甲乙丙丁为四块面向大门的小区楼号指示牌,当外卖员看到如图所示的指示牌时,他站在( )
A.北门 B.西门 C.南门 D.东门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
B.A、B两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山谷和鞍部
C.若疗养院的实测气温为10°C,则此时山峰C的气温应在6°C以下
D.若将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①②两条计划路线中,更合理的是①线路
21.小明从村庄甲骑行到村庄乙用时15分钟,他骑行速度为每分钟180米。若量得村庄甲乙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90000 B.1:9000 C.1:60000 D.1:6000
二、解答题
2024年3月9日,石家庄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我国某地区乡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图中村落及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四个村落中规模最大的 B.该地区的村落沿等高线分布
C.乙村落位于丙村落的东北方 D.该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
23.下列有关图中山体部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适合发展攀岩产业 B.b地海拔大于1000米
C.c地可以开展漂流活动 D.d地的河流向东北流
24.若甲、丁两村落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6米 B.60米 C.600米 D.6000米
25.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及瀑布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阴影区域是一村庄,该村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2)乙地和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
(4)若图中AB两个山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计算AB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5)如果在丁处建一大坝,形成水库,图中村庄需不需要搬迁 ?。
26.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A ,B 。①与图中最高峰的相对高度是 。
(2)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
(3)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建议:
参考答案
1.A 2.B 3.D
1.甲地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适宜攀岩运动,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1:5000,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厘米×5000=10000厘米=0.1千米,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可知,等高距为100米,②山顶高度在600米—700米之间,a线从山脚到山顶的爬升高度的范围是600—100=500米,700—100=600米,所以a爬升范围是500米—600米之间;b线的爬升高度范围是500米—600米之间,A错误;b线路等高线比a线路更密集,b线路比a线路更陡,坡度大,所以更加费力,B错误;站在两路线的终点山顶②与丁地之间还有875米的山顶,所以看不到丁地,C错误;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出,a线呈西南—东北走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4.C 5.D
4.由图文可知,上车点位于宋明家住址正东方向,公司位于上车点正南方向。结合比例尺可知,宋明每天上班路线为沿五一大道向东步行1千米到达上车点,乘车沿芙蓉中路向南直行约4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甲、丙座位不靠窗,欣赏风景不便,排除AC;晴朗的夏日早晨8点左右,太阳位于偏东方向,乙座位易被太阳照射,较为刺眼,排除B;丁座位既能欣赏沿途风景又能避免阳光刺眼,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6.D 7.A
6.据图判断可知,若花坛在宿舍楼的东南方向,则指向标应指向北方才能满足该条件,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27米=2700厘米,3/2700=1:900,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C 9.A 10.D
8.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5米,山峰乙的海拔高度范围为1425—1450米之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000厘米,即2.5千米。若图中两村庄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2.5千米=5千米,A说法正确;甲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B说法错误;结合指向标指向,可知公路的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C说法错误;丙地海拔为1325米,丁地海拔为1425米,两地相对高度为1425米-1325米=100米。根据所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可知,若丙地气温为18℃,则丁地气温为18℃-0.6℃=17.4℃,D说法错误。故选A。
10.“利用电商平台,扩大茶叶销售渠道”可以将茶叶卖到更远的地区,增加销量,有利于茶农增收,A设想可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与服务能力”、“茶园景观与茶乡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业”使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有助于构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农民增收,BC设想可行;“大面积毁林种茶,扩大茶园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D设想不可行。D符合题意,故选D。
11.C 12.B 13.A
11.相对高度的公式“(n一1)d<△H<(n十1)d”中,n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相对高度。根据图中等高线与铁路的分布及等高距信息可知,图中铁路海拔最低处,与海拔最高处相差3条等高线,高差应该是(3一1)×100米到(3+1)×100米之间,故两地高差范围应该在200米到400米之间,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选:C。
12.王庄到李村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根据图上的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地上的2千米。因此,王庄到李村的实地距离 = 1.2 × 2千米 = 2.4千米。故选B。
13.读图可得,该图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甲山峰在乙山峰的西南方向,故选A。
14.A 15.C
14.由图可得,小明位于南北方向的嵩山路上,前方十字路口是与嵩山路交叉的长江路,在小明的左侧南北方向的道路是泰山路,右侧南北方向的道路是衡山路,所以小明拍摄照片的位置位于①地,故排除BCD,选A。
15.由图可知,实际距离为1500米,图上距离为5厘米,由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因此比例尺为1:300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D 17.C
16.读图可知,噶尔到拉萨图上距离2.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约为1100千米,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千米,比例尺=2.2厘米:1100千米=1:50 000 000,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B 19.A
18.根据图中比例尺1:15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150米,外卖员与2号楼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其实地直线距离是5×150米=750米,故选B。
19.右图指示牌显示的是4、5、6号楼,读左图,距4、5、6号楼最近的大门是北门,则右图指示牌是甲。外卖员从北门进入,距北门最近的小区楼号指示牌是甲,前行是4号楼,右行是5号楼,左行是6号楼,与右图指示牌相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D 21.A
20.图中有指向标,应该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据图结合“水往低处流”的生活常识可知,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A错误。A处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鞍部是位于两山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B不是鞍部,B错误。已知疗养院海拔为300米,实测气温为10℃,C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800-900米,C点与疗养院的相对高度是500-600米;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由此可知,此时C点的气温在6.4℃-7℃之间,C错误。引水线路总是选择从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引水,这样可以实现水的自流,图中①线路在海拔高的地方,适合引水,②线路海拔低于疗养院,不适合引水,故更合理的是①,D正确,故选D。
21.小明从村庄甲骑行到村庄乙用时15分钟,他骑行速度为每分钟180米。则实际距离为15×180=2700米。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量得村庄甲乙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900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C 23.C 24.D
2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甲村落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村落规模最大的应该是条件最好的丙村,A错误。该地区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而不是沿等高线分布,B错误。乙村落和丙村落的等高线走势和位置关系表明,乙村落位于丙村落的东北方,C正确。该地区的等高线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主要是山地地形,D错误。故选C。
23.攀岩活动通常选择在陡崖处进行,因为陡崖处地形陡峭,具有挑战性。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a地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平坦,因此不适合发展攀岩产业,A错误。由图可知等高距是100米,b地海拔小于1000米大于900米, B错误。c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有河流流经,具备开展漂流活动的条件,C正确。d地的河流流向是向西南方向,D错误。故选C。
24.若甲、丁两村落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米,则实地距离为6000米,故选D。
25.(1)盆地
(2)490
(3)甲
(4)6
(5)需要
(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据图可知:该村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盆地。
(2)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B地海拔为590米,乙地海拔为1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90-100=490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甲为陡崖又为山谷,此处易形成瀑布。
(4)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图中A、B两个山顶的距离是3厘米,则实际距离是3×200000=6千米。
(5)在丁处建大坝,蓄水后,村庄会被淹没,所以需要搬迁。
26.(1) 陡崖 山谷 40米
(2) 1 23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1)读图可知,A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叠,是陡崖;B处中部低、两侧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该图等高距为100米,①海拔为800米,最高峰海拔为840米,则①与图中最高峰的相对高度是40米。
(2)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1000米,即1千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乙村海拔为600米,甲村海拔为100米,两村相对高度为500米,气温相差约3℃,乙村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23℃。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为促进乙村经济发展,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种植经济林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