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第4《香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第4《香玉》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17: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第4《香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kuò) 分外(fèn) 浪遏飞舟(è) 挥斥方遒(qiú)
B.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风华正茂(mào)
C.岁月稠(chóu) 苍茫(cāng) 百侣(lǚ) 橘子洲头(jú)
D.怅寥廓(chàng) 颓圮(qǐ) 沉浮(fú) 激昂慷慨(kān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字如“分”以及形声字“怅”等的误读现象等考查,难度不大。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即可。D项,圮,应读“pǐ”。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像染过一样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浅的江底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游泳
答案:C
解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C项,浅底:江水清彻见底,并非真浅。
3.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 )
A.上阙  激扬  典押  飞驾
B.廖廓  荆棘  漂泊  炫耀
C.火钵  凄苦  淩侮  忸怩
D.苍茫  挥斥  石壁  截断
答案:D
解析:A、阙--阕,驾--架;B、廖--寥;C、淩--凌。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的句式不同 ( )
A.当其欣于所遇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言文句式类型及方法的积累,联系具体语境分析。C项是被动句, 其余三项状语后置。
5.从下列语句中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而今安在哉 B.凌万顷之茫然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揉以为轮
答案:C
解析:C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6.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凄(qī)清 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 凄婉(wǎn)
颓圮(pǐ) 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
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sì)的 泥(nì)古
答案:C
解析:A撑chēng;B茫mǎng;D淀diàn。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的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B.班长提出利用寒假组织尊师活动,大家纷纷附和。
C.虽然他们在寻找革命真理和探索革命道路中经历了许多痛苦、挫折,但始终信心百倍,老而弥坚。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答案:D
解析:A主客体颠倒;B“附和”改为“赞成”;C“虽然”应放在“他们”后面。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B.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痴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令人炫目的速度扫荡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
C.冬天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萋萋,树林里落满了橡子与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
D.张洪决定利用“五一”节的七天假期到中甸旅游。妈妈在为他准备行装时反复叮嘱:出远门要穿好鞋,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脚。
答案:B
解析:A“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C中“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与“枯草”矛盾;D中“穿好鞋”有歧义。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的东西,喜欢问问底细。
C.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答案:B
解析:A“气宇轩昂”形容(人)精神昂扬,气度不凡;C“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D“的苦衷”去掉。
10.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刚一见面,就肆无忌惮地跟我们谈起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C.老人家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谈到高兴处,十分开心地笑着,八十六岁的大爷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
D.陈老师今天满面春风,神采飞扬,他的一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人们从他流露出的和颜悦色和赏心悦目中能够读懂他内心的激动。
答案:C
解析:A“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B“肆无忌惮”形容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D“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设法 乘凉 逆来顺受 B.沧桑 竹篱 虫蛀 人才倍出
C.轶事 包袱 吠叫 委屈求全 D.装潢 作揖 熬煎 甘之如怡
答案:A
解析:B人才辈出;C委曲求全;D甘之如饴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和huò 和药 和气 暖和 和面 B.咽yàn 咽气 咽喉 呜咽 吞咽
C.着zháo 高着 着陆 着急 着迷 D.校jiào 校对 校勘 校场 校点
答案:D
解析:A和(hé)气 暖和(huo)和(huó)面;B咽(yān)喉 呜咽(yè);C高着(zhāo) 着(zhuó)陆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寒暄(xuān) 城垣(yuán) 伤残(cán) 呻唤(shēn)
B.伺候(cì) 堕入(zhuì) 蛮横(hèng) 租赁(lìn)
C.飘泊(bó) 可耻(chǐ) 忏悔(qiān) 苦难(nàn)
D.提防(dī) 解剖(pāo) 慰藉(jiè) 创伤(chuāng)
答案:A
解析:B堕(duò)入;C忏(chàn)悔;D解剖(pōu)
14.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
B.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
C.展翅腾飞的黄鹂跟高空中的大雁似的,不时发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D.老头儿手里玩弄的那只黄鹂跟炮火洗礼中见到的那只黄鹂一样,可它们的神态却有天壤之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修辞的掌握程度,本题考的是比喻。A.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是比喻;其余均不是比喻。
1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
B.“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C.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D.他玩猎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A.“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春末夏初之间不用标点符号或用顿号。B.“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说后面用逗号。C.“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中的分号全部改成逗号。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开琼筵以坐花, 。
答案: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觞”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
答案: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答案:书生意气|挥斥方逎
解析:本句要注意“逎”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答案: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本句要注意“漫溯”“斑斓”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荆轲和而歌, , 。
答案: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解析:本句要注意“徵”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
2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答案: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主要采取直译法,要求字字落实。特别关注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尤其是被动句和倒装句。句中的关键词:克、继、其。克,取胜;继,后援的军队;其,还是,表商量语气。
22.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答案: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主要采取直译法,要求字字落实。特别关注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尤其是被动句和倒装句。句中的关键词是“辅弼”“从谀承意”。辅弼,辅佐;从谀承意,屈从取容,阿谀奉迎。特殊句式“陷主于不义”,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不义陷主”。
23.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答案:我觉得太后您为长安君考虑(打算)得短浅,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主要采取直译法,要求字字落实。特别关注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尤其是被动句和倒装句。句中的关键词是“以”“不若”。以,觉得、认为;不若,比不上。
四、语言文字运用
24.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注】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结合形成的固体污染物。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答案: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加大环保管理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解析:这是一道图表分析的题目,(1)注意题干的要求是“雾霾”长生的原因,答案在(注:的内容)加以要结合表格,主要是产生二氧化硫的原因,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普通人只知道有利害不知有道德,所以孔子、孟子终身没有被君王重用。②孔子、孟子谈道德,战国的策士却谈利和害。③张仪瓦解六国的联盟,也是从利害关系立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又是言听计从。④策士一席游说便能立刻取得封侯拜相的荣耀。⑤苏秦游说六国结成联盟,是利害关系立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言听计从。同样是就利害立论,为什么极端相反的两种游说,都能打动人?原来,苏秦的利害,是就大而远的而言,张仪是就小而近的而言。常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害,即使关羽、周瑜、吕蒙和陆逊这样有才智的将领,尚且不免被眼前小的利害所迷惑,何况是六国昏庸的国君?所以张仪的话,一说就见效。
(1)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答案:②①④⑤③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答案:策士以利害游说六国很有效。
解析:(1)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议论性语段,一般是先抓住论题或论点,如该语段论点是:战国策士用厉害游说君王。再看是怎样阐释的,“同样是就利害立论,为什么极端相反的两种游说,都能打动人?”在此基础上,就能顺利排列。
(2)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其具体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压缩就要按部就班地对内容较为丰富、文字较多的语段进行分层、分段提取要点,然后进行整合,最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分析可知,本题就是概括语段论点,概括的时候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