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训练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教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模拟训练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教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6: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模拟训练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
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体重约为50N
2.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
3.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云南玉溪名将刘浩和搭档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是他们比赛的场景,关于在比赛进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是运动的
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依然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皮划艇具有惯性
C.向后划水,皮划艇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皮划艇只受到重力
4.如图是工人用扳手拧螺栓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戴手套可以避免打滑,是因为增大了摩擦力
B.用力向下转动扳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手施力时没看到扳手形变,说明扳手没有受到力
D.压扳手末端更容易拧开螺栓,说明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以下关于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ρ铜>ρ铝)(  )
A.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甲、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乙受到的浮力大
B.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都浸没在煤油中,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C.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D.体积相同的两个铜块甲、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乙受到的浮力大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7.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
B.b所受的压强是200Pa
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
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5
8.科技探究小组正在进行探究浮力与压强的实验,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容器置于桌面上,物块a沉底,物块b漂浮在水面上,两物块体积不同,物块a、b的密度分别为ρa、ρb,若将物块a取出再放置在物块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块a体积大于物块b,则ρa<ρb
B.物块a受到的浮力变大
C.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增大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9.如图所示,取一个不易形变的饮料瓶,用橡皮膜扎紧瓶口,在其侧面开一个小孔,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玻璃管中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瓶内气体密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红色液柱会移动,从而制成一个简易压强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将饮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B.保持饮料瓶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浓盐水,液柱会上升
C.玻璃管内径越粗,实验效果越明显
D.饮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液柱上升的高度越高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乙两液体质量相等,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后,则剩余液体的密度、质量关系分别是( )
A., B.,
C., D.,
11.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取10N/kg)(  )
A.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是4000Pa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C.乙图中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26N
D.小明竖直向上提水桶的力F大小为154N
12.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厚度),容器高,内盛的水。将一质量为,底面积为的不吸水的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使长方体缓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长方体浸入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长方体刚浸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103Pa
C.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8×103Pa
D.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
二、填空题
13.宇航员在太空舱失重环境利用 选填“哑铃”或“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被带到太空舱的健身器材,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沿航行方向以速度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突然不受任何外力,小球将 (选填“保持静止”“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球以速度水平抛出,如图所示,当阳光竖直照射时,小球在甲板上形成的影子是,小球落地前,影子在甲板的运动是 (不计空气阻力)。
15.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2N和8N,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且物体A和B都保持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 N。
16.如图所示,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和D的一端分别与木块A和B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整个装置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C的示数为7N,D的示数为5N。则砝码受到的摩擦力为 N;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 N。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匀的环形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环形底面积S甲>S乙,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关系为p甲 p乙(选填“>”“<”或“=”);若分别在甲、乙上放一质量相等的铜块,则现在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关系为p甲 p乙(选填“>”“<”或“=”)。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实验小组用橡皮泥、细线、标明质量的钩码,以及 (测量工具)进行实验;
(1)用钩码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图中能正确描述该组数据意义的图像是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质量m(kg) 0.1 0.2 0.3 0.4 0.5 0.6
重力G(N) 1.0 2.0 3.0 4.0 5.0 6.0
(2)用橡皮泥来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小明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你认为 的做法更合理?
19.如图所示是小辉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计上的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通过 显示液体内部压强;
(2)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3)比较 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四、计算题
20.五菱宏光价格低,车身小巧灵活,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空车整车质量为,纯电续航里程,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假设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倍。(g取)
(1)该车载人后的总质量为800kg,平直的路面上该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多少?
(2)该车(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空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1.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杯重2N,杯子内装1.5千克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杯中水深12cm,如图所示。(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参考答案
1.C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此选项符合实际;
D.若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重力约为500N,质量大约是50 k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2.D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苹果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不断改变苹果的运动速度,速度逐渐变大,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孩沿直滑梯匀速下滑,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后划水,皮划艇也在水的反作用力影响下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皮划艇受到重力、浮力、运动员对它的压力、水的阻力等多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C
A.戴手套可以避免打滑,是因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了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用力向下转动扳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手施力时没看到扳手形变,但是可以看到扳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扳手受到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A.甲、乙两铜块的质量相同,则体积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则甲、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甲铜块受到的浮力大,故A错误;
B.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铝块的体积大,两者都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排开的煤油的体积大,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铝块受到的浮力大,故B错误;
C.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铝块的体积大,而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浮铜=ρ煤油gV铜,F浮铝=ρ水gV铝
铝块受到的浮力大,故C正确;
D.体积相同的甲、乙两铜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但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甲铜块受到的浮力大,故D错误。
故选C。
6.A
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的密度相同,且深度相同,由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由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由题意知a点深度为2cm,b点深度为8cm,根据液体密度公式
可知a点压强为
b点压强为
容器底部受到压强为
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
A.在水中a实心物块下沉,则水的密度小于a的密度,b漂浮,说明水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故,故A错误;
BC.原来是一个沉底,一个漂浮,整体的浮力小于a、b重力之和,叠放后,可能整体漂浮、悬浮,此时整体的浮力可能等于总重力,浮力变大了,如果整体是下沉,在整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故浮力增大,因而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水面升高,液体的压强变大,而a可能是露出水面或浸没,因而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或不变,浮力不可能变大;故B错误,C正确;
D.叠放后,液面升高,可能有水溢出,也可能不溢出,整体的重力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对桌面的压力可能减小或不变,不可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9.C
A.将饮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说明橡皮膜受压发生形变,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深度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保持饮料瓶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浓盐水,液体的密度变大,液体压强越大,橡皮膜受压发生形变程度越大,所以液柱会上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橡皮膜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相同,密封气体体积变化量相同,玻璃管内径越细液柱上升高度越明显,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当饮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时,橡皮膜受到的水的压强就越大,这个增大的压强会进一步推动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因两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可知
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后,两液体的密度不变,故
假设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其高度为乙液体的高度,则剩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0,剩余乙液体的乙液体的质量为0,故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后
故选C。
11.D
A.水对水桶底的压强为
故A错误;
C.乙图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故C错误;
BD.图甲中,水桶没有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甲图中水桶受到的重力为
空水桶的重力为
水桶中水的重力为
水桶中水的质量为
图乙中,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26N,则桶受到的支持力也为126N。水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小明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则小明竖直向上提水桶的力为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A.据乙图可知,长方体刚浸没时,根据称重法可得,长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的水装入容器中深度为
物体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液面上升的距离为
此时液面的高度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长方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弹簧拉力器 不变
[1]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哑铃起不到锻炼效果,而弹簧弹力仍然存在,故此时应选用弹簧拉力器来锻炼身体。
[2]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被带到太空舱的健身器材质量不变。
14.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向上的速度为0,但仍然有向前的速度,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若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 若小球以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任何力,所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因此可得影子在甲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5. 8 4
[1][2]物体B保持静止,细线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B的重力是8N,绳子的拉力是8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细线的拉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细线对A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这三个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可知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支=GA-F=12N-8N=4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4N。
16. 0 2
[1]图中,砝码静止在木块A上,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摩擦力,砝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
[2]整个装置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静止而受力平衡,故C的示数为7N,D的示数为5N,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f=7N-5N=2N
17. > <
[1]环形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已知原来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
且由图知,所以,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因,则,所以,即。
[2]若分别在甲、乙上放一质量相等的铜块,对地面增加的压力相同,则现在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由于原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对地面增加的压力相同,且,所以。
18. 弹簧测力计 丁 小明
[1]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钩码,还需要弹簧测力计。
(1)[2]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说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探究重力可能跟物体的形状的关系,需要控制质量不变,只改变形状,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既改变了形状又改变了质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小华的做法是错误的;小明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只改变了形状,没改变质量,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小明做法正确。
19.(1) 不属于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
(2)深度
(3)丙丁
(1)[1][2]压强计上的U形管一端封闭,所以不是连通器;根据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显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比较乙图、丙图,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丙图中的深度更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液体的压强更大。故可以得到:同种液体中,在不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不同,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比较丙丁两图,在不同密度的液体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故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20.(1)400N;(2)166250Pa
解:(1)车载人后的总重力为
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该车匀速行驶,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牵引等于摩擦力为
(2)空车整车重力为
空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1)该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400N。
(2)空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21.(1)1200Pa,12N;(2)17N,1.7×103Pa
解:(1)水的深度为
h=12cm=0.12m
则杯底所受水的压强
p1=ρ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
杯子的底面积面积
S=100cm2=1×10-2m2
水对杯底的压力
F1=p1S=1200Pa×1×10-2m2=12N
(2)水的重力
G水=m水g=1.5kg×10N/kg=15N
玻璃杯对水平面的压力
F2=G杯+G水=2N+15N=17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200Pa、压力为12N;
(2)桌面所受的压力为17N、压强为1.7×103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