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九单元第17课《朱老巩护钟》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楚国出现了新体诗歌“楚辞”,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下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B.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是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最早的“诗话”批评专著。
C.莎士比亚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中国现、当代小说《边城》、《李有才板画》、《红旗谱》的作者分别是叶圣陶、赵树理、梁斌。
答案:D
解析:《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2.下列句子中,语义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B.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C.从诗中我似乎看到,八月的南方,秋风阵阵,阴雨绵绵,黑云笼罩着江南的农村、山区和城镇。
D.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红”是指《红旗谱》《红岩》《红日》。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犯了概念不清的毛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庇护 辅弼 辟谣 刚愎自用 B.怫然 黼黻 佛祖 凫趋雀跃
C.讥诮 捎带 剑鞘 金蝉脱壳 D.吁求 熨帖 异域 钟灵毓秀
答案:D
解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这是一道考核形似字、音近字的读音的一组题目,平时注意积累。A.辟音pì,其他音bì;B.佛音fó,其他音fú;C.翘音qiáo,其他音qiào;D.皆读yù
4.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于是(范君)弃其家走之关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①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吏护之还乡
C.①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②魏庄子之歌钟也
D.①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答案:B
解析:他,第三人称代词,A①到。动词;②这样,指示代词。C①放在动词后,凑足音节,无义,语气助词;②的,结构助问 D①这样.指示代词;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下列成语和熟语使用恰当的是(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
B.朱老师的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每个人都赞不绝口。
C.最近爆红的《中国好声音》的确是个好节目,整个策划团队、舞美灯光、流程形式、评委表现都可圈可点。
D.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
答案:C
解析:A洗耳恭听:谦辞,指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B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C可圈可点:本义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赞扬。延伸义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D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6.将下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台湾当局_________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62届联大议程,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
②中国历史悠久,一些旧的观念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_________如何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
③王瑶先生为《中古文学史论》撰写《自序》时提及:“在属稿期间,每一篇写成后,我都先请朱佩弦老师过目,得到的启示和指正非常多。已故的闻一多老师,也曾给过我不少的_________。”
A.唆使 捉摸 教正 B.支使 琢磨 校正
C.支使 捉摸 校正 D.唆使 琢磨 教正
答案:D
解析: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捉摸:猜测,预料。琢磨:思索,考虑。教正:指教改正。校正:校对订正。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B.持朱封鐍山门而入 山门砉然而辟
C.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非为夜失官银事耶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答案:C
解析:“之”都是音节助词,无实义。A“以”:“把”,介词/引出动作工具的介词,意思是“用、拿”。B项“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D项“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为了”/动词,“是”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歉收 照相 计日成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奖掖 起迄 众口烁金 身在江湖,心驰魏阙
C.诟骂 凋敝 斐声文坛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D.雾霾 蛰伏 茕茕孑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D
解析:A项“计日成功”中“成”改为“程”; B项“烁”改为“铄”; C项“斐”改为“蜚”,“诫”改为“戒”。判断字形,最重要的办法是根据意思去判断,当然如果普通话的发音正确也可以根据读音来判断。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长期努力,人们尽管普遍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现实中,追求升学仍然是人们在客观社会现实和利益追求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
B.自主招生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排队录取考生,改变了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
C.财政部发布的第十二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表明,房地产“暴利”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正在演变成一个经济问题。
D.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13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就中美经贸关系的广泛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答案:D
解析:A句词序不当,“尽管”应与“人们”对调。B句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现象”。C句不合逻辑,“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应对调)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李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B.我们即将面临高考。但我们一定要不停奋斗,把“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教诲写在人生最关键的考卷上。
C.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太空漫步”才得以圆满成功。
答案:B
解析:B.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A.晨钟暮鼓:寺院中以钟鼓声报时,清晨敲钟,晚上击鼓。后多形容僧尼的孤寂生活或时日的推移;也比喻催人警醒的话。 C.官样文章: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D.亦步亦趋:指自己没有主张,或者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蹴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蹴”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角声满天秋色里, 。
答案: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本句要注意“凝”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 ,都护在燕然。
答案:萧关逢候骑
解析:本句要注意“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 ,引喻失义, 。
答案:不宜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谏”“菲薄”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答案: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解析:本句要注意“尽”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战士军前半死生, ! ,老鱼跳波瘦蛟舞。
答案: 美人帐下犹歌舞|梦入坤山教神
解析:本句要注意“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答案: 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本句要注意“砌”“雕”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月涌大江流。
答案:星垂平野阔
解析:本句要注意“垂”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鸟雀呼晴, 。(《苏幕遮》周邦彦)
答案:侵晓窥檐语
解析:本句要注意“檐”“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答案:竹喧归浣女
解析:本句要注意“喧”“浣”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④ “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
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解析:(1)壬辰寒食是由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这一年即皇祐四年(1052),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白发先出,朱颜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2)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四、阅读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十五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钟上铸满了细致的花纹:有狮子滚绣球,有二龙戏珠,有五凤朝阳,有捐钱人家的姓名住址,还有一幅“大禹治水图”。钟上还刻着些文字:“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恐口无凭铸钟为证……。”乡村里人们喜欢这座古钟,从大堤上走过,总爱站在钟前仔细看看,伸手摸摸。年代远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锃明彻亮,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长了一层绿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听得说,要为这座古钟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一会子古钟;伸出指头蘸上唾沫,描画钟上的花纹。他自小就为生活忙碌,在这钟前走来走去,不知走过了多少趟,也没留心过钟上的花纹。心里想:“怪不得,好大的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他看完了钟,一口气跑下大堤,走回家去。一进门,听得父亲响亮的喊声:“土豪霸道们!欺侮了咱们几辈子。你想,堤董他们当着,堤款被他们吞使了。不把堤坝打好,决了口发了大水,淹得人们拿不起田赋银子,又要损坏这座古钟!”
另一个人,是父亲的朋友老祥大伯的声音,说:“又有什么办法?人家上排户商量定了,要砸钟卖铜顶赋税。也好,几年里连发几场大水,这个年月,一拿起田赋百税,还不是庄园地土乱动?”
小虎子听得两个人在小屋里唉声叹气,他扒着窗格棂一望,父亲坐在炕沿上,撅起小胡髭,瞪着眼睛生气。老人家听得老祥大伯说,猫着腰虎虎势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说:“我那大哥!这你还不明白?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他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官地!”
老祥大伯从嘴上拿下旱烟袋,扬起下巴眨巴着眼睛,想了老半天,豁地明白过来,呆了半天才说:“可也就是!自从冯兰池当上堤董,把官地南头栽上柳树,北头栽上芦苇。那林子柳树也多老高了。看起来他是存心不善……”说到这里,就沉下了头去,把下巴拄在胸脯上,反来复去思忖了老半天,又猛地抬起头来说:“可谁又管得了?”
父亲忽地把脸庞向下一拉,说:“谁又管得了?我朱老巩就要管管!”
老祥大伯张开两条胳膊,往天上一挥一扬地说:“管什么?说说算了,打官司咱又打不过人家。冯兰池是有了名的刀笔,咱是庄稼脑袋瓜子,能碰过人家!”
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
“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结实,怒恼起来,喊声象打雷。听得说冯兰池要砸钟灭口,霸占官产,牙关打着得得,成日里喊出喊进:“和狗日的们干!和狗日的们干!”不知不觉,传出一个口风:“朱老巩要为这座古钟,代表四十八村人们的愿望,出头拼命了!”
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那座铜钟呆了老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象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他一个人,连饭也没吃,走到小严村,去找严老祥。老祥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下头坐在台阶上。她说:“老巩!算了吧,忍了这个肚里疼吧!咱小人家小主的,不是咱自格儿的事情,管的那么宽了干吗!”
朱老巩说:“一听到这件事情,我就心气不平。冯兰池,他霸道惯了!”
老祥大娘说:“算了吧,兄弟!几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改变了这个老世界?”
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说着话,看看天色黑了,严老祥还不回来,他又拿起脚走出来,老祥大娘叫他吃了饭再回去,他也没有听见,一股劲走回锁井镇。
(节选自梁斌《红旗谱》第一章,有删改)
(1)小说描写了老祥大伯、老祥大娘等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老祥大伯、老祥大娘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使主要人物形象特点更加鲜明清晰。用老祥大伯一开始对恶霸要砸古钟的片面、受蒙蔽认识反衬朱老巩看事的准确和深刻;用老祥大伯和老祥大娘对恶霸势力的软弱、无奈态度反衬朱老巩性格的坚定和果敢。
(2)请简要概括朱老巩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深明事理,坚持正义;②勇于担当,义无反顾;③正直无私,心直口快;④刚烈豪爽,无所畏惧;⑤尚武侠义,敢打敢拼。(答对四个要点即得)
(3)根据节选的内容,你觉得朱老巩“护钟”能不能成功?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成功:在当时条件下,恶霸势力狠张狂,又狡猾,又和官府勾结;村民百姓长期受欺负、受压迫,不敢声援;朱老巩人单势薄,仅凭一腔热血,直来直去,缺少斗争策略。
成功:古钟是四十八村集资购地的一个凭证,代表着村民的集体利益;朱老巩护钟是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力量;恶霸想砸钟灭口、霸占官地的阴谋不得民心。
特征和表现手法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次要人物描写作用的把握。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其实就是对主要人物的侧面描写,主要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来展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更全面更丰满的来展现主要人物。(2)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与概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局的设置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立足于文本,不能胡编乱造,要在前文发展的基础上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考虑顺理成章的结局。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中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包括标点)
朱汝珍(1870—1942年),字玉堂,号聘三,又号隘园,广东清远人,清末民初法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按照惯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虽然文词畅顺华丽,但字体却为粗笔楷书,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故看后不禁连连摇头。再说,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不禁让这位老佛爷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与“诛”同音。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相反,慈禧觉得刘春霖这个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贵州人,便将他提升为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了。
答案:“广东清远人朱汝珍因字体、姓名、籍贯的原因而屈居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或“清远人朱汝珍因字体、姓名、籍贯的缘故而与清代末科状元无缘。”(陈述对象“朱汝珍”,“字体”,“姓名,“籍贯”,有“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或“与状元无缘”等含意相同的内容,句子通顺即可)
解析:该题关键在于提取关键字。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24.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①。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②。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答案:(1)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2)同一家分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有发展。
解析:文段的前部分是说对先秦诸子的划分有“六家”“十家”“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可以判断对这种的划分并不正确;根据文段末尾,可以判断同一流派中有继承更有发展。
25.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这则材料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
漫画家朱德庸说:“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只能是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答案:发挥自身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解析:平实的语言是指运用十分科学,准确的语言概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必使用修辞手法。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 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要注意字数限制,不超过20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