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第13课《小二黑结婚(节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第13课《小二黑结婚(节选)》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17: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第13课《小二黑结婚(节选)》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
A.高考语文考点繁杂,在备考时,我们要细大不捐,逐一复习、梳理,切不可以怀着侥幸心理猜题押题。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C.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D.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答案:A
解析:B“另眼相看”应换为“刮目相看”。
C“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句中与“打电话给妈妈”矛盾。
D“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换成“无微不至”。
2.选出数量表达正确的一项的一项( )
A.质量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它的半径如果从目前的七十万公里缩小到三公里,即缩小二十多万倍,就要演变为黑洞。
B.中学民办教师原来全省只二千二百多人,现在则有七万一千七百多人,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
C.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的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D.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需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
答案:D
解析:A,增加用于倍数,减少用分数表示,应说成"缩小二十万分之一"。B,用词不当,"增加了"只表示增加部分,"增加到"是指增加部分与底数之和,应改为"增加到"。C,不合逻辑,"超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改为"超额百分之九十完成年度计划"。
3.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实习老师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他们的人生道路却坎坷不平。
B他从小喜欢拉二胡,直到老了仍不改其乐,一有闲暇便拉上一段。
C王总一跨进会议室,参加研讨会的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1998年夏,先是八方风雨集于长江流域,后有转移到黑龙江流域,受害面积很大,前所未有。
答案:A
解析:A 比喻生活不顺利。B处在困苦的状况仍然很快乐。C事前未经过商议而相互的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应改为“不约而同” D比喻形式变幻,激烈动荡。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维妙维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D、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答案:B
解析:A对于”多余。C“不但”与“中药”换位。D“大踏步向前发展”应为大幅度增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围棋棋子按颜色区别黑白二方,但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想要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①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
③“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
④围棋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
⑤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⑥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
A.⑤②⑥④①③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①③⑤②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可借助语言文字的顶真结构以及标点和前后照应分析筛选。④①③⑤几句运用围棋的比喻说理,讲的是“气眼”的作用,②⑥两句解说“根据地”在生存中的重大作用。
6.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C
解析:这是一个新的题型,考查对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理解能力。甲、乙、丙就是三个语境限制条件,面对传媒的众多读者,句①一个中心词(母亲)带含6项内容的长定语,这种句式读来费力,不如句②改为几个说明性分句,使全句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面对很少和文言文打交道的小学生,句③中用了一些文言味较重的词语,就不如句④改为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述更合适。丙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然语境条件限制为口语表达,接受者解码依靠耳听心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句⑤的口语化短句就比句⑥的书面语长句用的得体。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农历正月初八下午,34岁的外来务工人员邓赞伟因为“感冒”,在一个连名字、牌匾都没有的“诊所”输液一个多小时后死亡。贵州省安顺市沙子坝这家被打击、取真谛过多次的“黑诊所”终于因为草管人命而彻底消失了。
B.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称,个人赞成逐步开放二胎政策,计生部门也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他表示,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爆涨。
C.3月8日下午,福州大学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恋爱实名制”事件做出回应,否认校方在全校推行“恋爱实名登记”政策,网上热传的 “恋爱调查表”只是该校管理学院某班长制定,并交由该班同学填写的调查表。
D.似乎是毫无征兆,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图书突然风靡糜大江南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撕杀格斗,被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汇率大战,正加剧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分化与组合。
答案:D
解析:A真谛——取缔,草管人命——草菅人命;B爆涨——暴涨;D撕杀——厮杀 风糜——风靡。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下弦月冉冉升起, ,已经是夜静时分。万里长空,一碧无云,皎皎明月光, ,又 。月光洒遍粼粼的江上, , 。极目远处,月下有一二轻舟,静悄悄不闻橹声,只见小小的一叶黑色剪影,轻移缓进,桨楫一动, 。我在窗台上静静地坐着,如醉如痴,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①泛起万点萤光 ②远村更鼓初传 ③像把偌大的人寰装进了水晶瓶里
④便激起一朵耀眼的银花 ⑤闪闪烁烁 ⑥给整个天地镀了银
A.⑥①③②⑤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②③⑥①⑤④ D.⑥③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首先确定首句,其他五句都是写景,只有②句和时间有关联,所以②句应是首句。其次找小组合,像⑥③、⑤①,无论把它们放在何处,组合是不能拆开的;⑤①说的是江水,所以它们在⑥③后面。最后看末尾句,④是紧承“桨楫一动”的,因此放在最后。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调查发现,有一些复读培训学校招收应(yīng)届毕业生,并对学生收取高额就读费。官方回应(yìng)称,复读班招应届生不符合相关规定。
B.在伦敦的山间鏖战,在科西嘉的柏(bǎi)油路竟速,在柏(bó)林的雪地里奔驰,雷诺车队一路过关斩将,以巨大的优势夺得世界冠军的头衔。
C.由于企业管理不到位,部分烯气配送人员勾(gōu)结违法经营者,将“黑气”通过正规配送车辆“漂白”,利用合法商点干着非法勾(gòu)当。
D.导演冯小刚《一九四二》的剧本进行了反复解说(shuō),并最终说(shuì)服了持有异议的妻子徐帆,采用节制的方式来再现灾民的苦与痛。
答案:D
解析:D项中说(shuì)服应该读作说(shuō )服。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比单节又抢下了13分!最后一球也成了活塞将比赛拖入加时的关键。也许在那一刻,科比回忆起了自己的峥嵘岁月,回忆起了当年他与爵士大战的情形,回忆起昔日与自己的搭档的美好时光。
B.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被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录取,在这里开始了他5年的求学之路。
C.诗人在父母家里感到忸怩不安,正是对大堰河依恋热爱之情的反衬。
D.毕业前夕,我们五个要好的同学相约漂流大峡谷,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D
解析:D 项,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错在“使用对象不当”。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B项,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C项,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六宫粉黛无颜色
解析:本句要注意“黛”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 ,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在天愿作比翼鸟
解析:本句要注意“翼”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
解析:本句要注意“长风”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答案: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本句要注意“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
答案:莫使金樽空对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樽”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
解析:本句要注意“材”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此情无计可消除,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答案:才下眉头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江畔何人初见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畔”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解析:本句要注意“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答案: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析:本句要注意“暮”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作者本有杀敌报国的雄心,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他只能在期思溪边借酒浇愁,与滞涩的蝉声、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作伴,落寞、无聊。
(2)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的。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病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愤懑不平。
解析:(1)回答此题,首先要结合注释以及对作者的了解读懂诗句大意。此词首联点出“游”、“醉”。第二联抒情,奇思丽想,而寓少年不再之慨,第三联绘景,动中见静,静中有动。尾联关合,揭明题旨:以古人自况,自伤自叹,亦自嘲自愤;“多病非才”,似怨责朝廷。“期思”两句:言其终日惟赏景饮酒自娱。“人影”两句:言溪水照影,人影却不随流水同去;酒醉脸红,恰似少年青春重来。“疏蝉”两句:蝉声稀疏,树林反显得格外幽静;野菊半开,恰有孤蝶轻轻飞来。“不是”两句:言非我有意傲世,只因生来多病又无才。(2)回答此题,首先要结合注释以及对作者的了解读懂诗句大意。此词写出了“苍暮英雄”辛弃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报国无门后归隐山林的无奈,日日在期思溪上千回徘徊,抒发了作者郁郁不得志和空有一腔爱国热情无处施展的思想感情。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行
杨亿
江南节物①,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②。
寿阳妆罢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④。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节物:时令,节气。 ②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 ③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
④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 天真:自然本色。
(1)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起了衬托的作用。点明地点为江南,时令为严冬,刻画出风雪肃杀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此处既没有点破梅,又没有刻画梅,却从“水昏云淡”中、前村飞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态”来,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2)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托物言志或借物言情,借梅花的特征表达了自己虽经坎坷,但仍保持节操的思想感情。“冰姿”二句,是作者对不惧风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赞美(或从其生长环境分析)。“等闲”一句写梅花遭到风雨的摧残,“又”字表示自己同样人生旅途上历经风波。
解析:(1)这是一首咏梅之作,前三句主要从梅花的生长的恶劣环境来侧面衬托梅花的傲雪精神。江南点明地点,飞雪满前村点明时令为严冬,刻画出风雪肃杀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题步骤:先明确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情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前三句主要从梅花的生长的恶劣环境来侧面衬托梅花的傲雪精神,从而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借用寿阳公主额头上的梅花妆的典故,表明梅花的冰青玉洁真的自然本色。可是这么漂亮的花却无故遭到风雨的摧残。更无法忍受的是,听到《梅花落》的悠扬的笛声。从而暗示自己人生旅途的艰辛。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案:示例:微笑是阳光,带给人温暖,只要你肯照耀;微笑是雨露,带给人生机,只要你肯播撒;微笑是春风,带给人融洽,只要你肯吹拂。
解析: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 ①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 ②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 ③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答案:①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② 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
③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也涉及连贯。第一个空结合上文来看,应是对上文的总结,把“正月十五”和“元”“宵”的关系写出来。第二个空前有“既是为了赏月”,提示考生此处应填写一个由“又是”或“也是”领起的单句,与上文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照应“大地回春”,此处内容应与迎春、贺新春有关。第三个空的上文是“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提示考生,此处填写内容应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照应后文的“猜谜”“赋诗”,所写句子内容应与文化有关。
25.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
拨动琴弦, ,于是听到悦耳的声音。
答案:示例:空气跟着振动,欢快地催生了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轻轻拍打耳膜
解析:根据图中的文字和下面语句的提示,用比拟手法表达出来。过程是清晰的,但不能简单地用说明性语言,因为要求运用比拟修辞,所以要让事物带上人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