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第7课《匡超人》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用杂言,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但亦有变化。
B.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C.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D.巴金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答案:D
解析:应是老舍。
2.下面是对四部中外名著的评语和介绍,选出相关的对应项( )
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征服“生活的激流”
③ 上海芯子里的气味 ④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A.①《左传》 ②《骆驼祥子》 ③《长恨歌》 ④《人间喜剧》
B.①《史记》 ②《家》 ③《长恨歌》 ④《儒林外史》
C.①《史记》 ②《白鹿原》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D.①《左传》 ②《长恨歌》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答案:B
解析: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 乃秉持公心 指摘时弊 机锋所向 由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在唐代著名诗人中,“大李杜”说的是李白、杜甫;“小李社”说的是李商隐、杜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C.“三言”指的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
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答案:A
解析:B项的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人,C项的《喻世名言》应为《喻世明言》,D项的4部小说是《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B.冯承素“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我们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C.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的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D.安倍晋三上台后,要求修改《防卫生计划大纲》,计划从美国购买“全球鹰”无人机和“鱼鹰”运输机,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
答案:D
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也可以用排除法。D项“危言危行”意思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用在这里不符合句意。所以,选择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答案:B
解析: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并不是北宋初期。
6.对下面文史知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认为天下有六大奇书,写得雅驯、透脱、精妙,概可以“才子书”名之。那就是《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并着手对各书一一加以评点,合称为《六才子书》。但事未竟而遇害,最终只评批完《水浒》与《西厢记》两部。
B.《官场现形记》无论从结构安排,还是讽刺手法上,都有着对《儒林外史》的借鉴痕迹。比如,整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故事的前后串联,可以称为“串糖葫芦”式结构,还有“直书其事,不加论断”的讽刺手法。
C.冯梦龙 “三言”为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与修订。从"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
D.《玉堂春落难遇夫》中玉堂春与王景隆有过欢乐光阴,不久离散,玉堂春被鸨儿骗卖,身陷囹圄,几乎惨死,但结局为两人团聚。主人公痛苦、灾难,悲剧性的遭遇,在叙事结构上用喜剧性的结尾来冲淡。
答案:B
解析:《官场现形记》有辛辣的讽刺,不是“直书其事,不加论断”
8.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鲁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起源之地。
B.“国学”:即古时国家设立的学校,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C.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D.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即是后者。
答案:A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A项,“鲁国的高等学府”表述错误,应为“齐国的最高学府”。故选A。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作为爱国诗人,闻一多的确是独特的,正是如此,朱自清对他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具有洞察力。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即变化着。
D.太苦的笋难以入口,微苦则亦别有风味。如食苦瓜、苦菜、苦酒,并不嫌其味苦。
答案:C
解析:A项第二个逗号应为句号。B项省略号不能和“等等”连用,删去一个。D项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安徽省合肥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步人后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相比,舟曲的灾害异曲同工——相同的是都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同的是,舟曲发生的是罕见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C.江油和安陆兄弟阋墙,甚至拉开一副对簿公堂的架势,其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两地围绕李白故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今谁都输不起。
D.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的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以避免数典忘祖的悲哀。
答案:D
解析:A步人后尘:跟随在别人后面,比喻跟随、模仿别人,贬义词。B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C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误解为“打官司”。D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本句要注意“鹜”“霞”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答案: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解析:本句要注意“锲”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答案: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本句要注意“噎”“霭”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 ,开妆镜也。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明星荧荧
解析:本句要注意“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吴质不眠倚桂树, 。 (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露脚斜飞湿寒兔
解析:本句要注意“兔”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本句要注意“赢”“仓”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山围故国周遭在, 。 (刘禹锡《石头城》)
答案:潮打空城寂寞回
解析:本句要注意“寞”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的诗句是 “ , ”。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本句要注意“哀”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本句要注意“猱”“攀”“鹤”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本句要注意“溅”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多美的夜色啊
迟子建
虽然哈尔滨的夏天足够凉爽,但我还是喜欢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放下笔来“歇伏”。这时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读书。我会把插在书架中的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打量个周详,如同皇帝选妃一样,抽出想读的,放在沙发旁和枕边。被选中的既有那些散发着微微霉味的、可以一读再读的老书,也有外表光鲜漂亮、漫溢着油墨芬芳的新书。比之新书,我更爱那些老书。经过了漫长岁月淘洗后仍然能流传下来的文字,总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在浏览了两本空洞乏味、装神弄鬼的最新畅销书后,我已打算重温《聊斋志异》的诡谲、奇异之美了。那里的神仙鬼怪在我眼中是有血有肉的。在电闪雷鸣的夏日,读这样的书无疑就是聆听天籁之音。
由于搬家后没有给书做细致的分类,所以很多书都是乱插的。我在取《聊斋志异》的时候,发现了相挨着它的《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是著者王观泉先生三年前所赠的,我记得爱人在那年春天离开我的最后一个夜晚,读的就是这本书。
书页上一定留有我用肉眼看不见的爱人的指纹,所以打开它的时候,那一幅幅绚丽的画面,在我眼里就是天堂的圣景图。
最先打动我的,是一组《丽达与天鹅》图画。丽达与天鹅的故事,是最传奇的爱情故事。天神宙斯有一天在神山上,看到身下的斯巴达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就是丽达。宙斯爱上了丽达,为了摆脱天后赫拉的控制,他变成一只天鹅,飞向人间,与丽达相爱,并生下了希腊的绝世美女海伦。海伦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比丽达与天鹅的故事还要著名。
在对《丽达与天鹅》这个神话的演绎上,我最喜欢达利的那幅。柯勒乔的过于甜美,达 芬奇的太圆熟了,而达利表现的天鹅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它那富有质感的展开的双翼,是那么的刚健和柔美,充分体现了宙斯飞临人间、见到心爱的人时那种内心的狂喜。
在这本书中,既可看到威廉 琼斯表现的爱上自己倒影、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纳西索斯,也可以看到鲁本斯以表现众女神为了争夺金苹果而引起祸端的《帕里斯的裁判》以及波提切利描绘的以色列民族女英雄《朱提斯》。还有充满了阴郁之气的伦勃朗的《大卫在扫罗面前弹竖琴》,灰黑的画面除了衬托了疯子扫罗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也把竖琴的凄美展现无疑。我觉得在描写音乐对人的影响的深刻性上,这则神话无疑是登峰造极的。
在书将结尾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个舞蹈着的莎乐美。2000年秋天,我曾经在都柏林的皇家剧院看过王尔德的话剧《莎乐美》。
《莎乐美》是写施洗者约翰死亡的故事的作品。希律王娶了弟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约翰对此反对,惹恼了希律王,被关进监牢。莎乐美是希罗底的女儿,她美丽而富有才情,传说她向约翰表达过爱情,但遭到了拒绝。在希律王的生日宴会上,莎乐美被邀跳舞,为希律王助兴,莎乐美不从。希律王就许诺莎乐美,如果她当众舞蹈,就可以让她做一件最想做的事情。于是,莎乐美跳起舞来,舞毕,她要求希律王割下约翰的头给她,她终于吻到了死去的约翰的嘴唇。在约翰的头即将落地的时候,莎乐美感慨道:多美的夜色啊!
是啊,用这句台词来概括这本书的气质再合适不过了。欧洲那些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当它们凝固在画面中的时候,它们就是人类艺术天空中最迷人的夜景。可惜在这个时代,欣赏这样的夜色的人少而又少了。所以王观泉先生在赠言中这样写道:
此书起笔于1953年,时为23岁当大兵时。但虽戎装披身,心中想的是保卫和平,使中国乃至世界宁静。匆匆近半个世纪流逝,这才发现世界其实一点儿也不太平。书虽然漂亮,2002年垂暮之年的我已经对世道不感兴趣了,只是愿意比我年轻的你及与你相似的中青年们,能如我在起笔写此书时一样好心情,赏析美。
王观泉先生晚年患有严重的眼疾,一再手术,如今他的一只眼睛几乎失明,而另一只眼睛的视线也极为微弱。这样的画集对他来说,注定是掩藏在心底的永恒的风景了。
我想爱人能够在最后的日子看这样的一本书上路,踏着这样的夜色归去,实在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带着美走的。
(1)作者在描写《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内容时,对《丽达与天鹅》描写得很详细,为什么?
答案:①《丽达与天鹅》最先打动我,《丽达与天鹅》是最传奇的爱情故事,隐喻着作者与丈夫的爱情之美。②作者写此文的目的除了阐述古代欧洲的神话传说之美外,其实也是为悼念亡夫而作。
(2)作者以“多美的夜色啊”为标题,有何深意?
答案:①“多美的夜色啊”这句话来源于《莎乐美》,她概括了《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的气质。②欧洲那些美妙的神话和传说,当他们凝固在画面中的时候,它们就是人类艺术天空中最迷人的夜景。夜色中的美,其实就是艺术的美。③作者写阅读《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的感受,是因为爱人在那年春天离开“我” 的最后一个夜晚,读的就是这本书。亡夫在最后的日子看这本书上路,踏着美丽的夜色归去,他是带着美走的。 ④《莎乐美》的这句感慨,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作者以此为标题,表达了对亡夫的挚爱与悼念。
(3)“比之新书,我更爱那些老书”,这是作者的选择,读新书还是读老书,每个人喜好未必相同,你的看法呢?
答案:①赞同读老书:有些新书尽管外表光鲜漂亮、漫溢着油墨芬芳,但是内容空洞乏味,思想浅薄。而老书尽管纸质发霉,但是沉淀了思想,有血有肉,所以经过了漫长岁月淘洗后仍能流传下来,内容像金子般发光,读这样的书如同聆听天籁之音。 ②赞同读新书:新书往往蕴含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的价值观;可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前进。
解读 赏析作品的内涵
解析:(1)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文学作品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总体性显示。可见,阅读时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情节的曲折跌宕。分析可知,作者对《丽达与天鹅》描写得很详细,是因《丽达与天鹅》最先打动作者,且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也是为悼念亡夫而作。(2)文学作品标题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分析可知,作者以“多美的夜色啊”为标题,既因这句话来源于《莎乐美》,又是作者写阅读《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的感受,且又表达了对亡夫的挚爱与悼念。(3)这个考点是在新的阅读理念下对考生阅读能力的深度测试,是考生面对新的挑战,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在阅读文本时,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本或借助工具书来解决,要善于对文本内容进行辩证地分析、进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的访谈对象一般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从近几年命题的情况看,试题一般是半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是漫无边际。该题答多余和不多余均可,即文章增加神秘色彩,让读者获得惊奇的审美体验;或者体现了行文的缜密,也使读者能豁然开朗等。要阐述合理,符合人物和内容即可。分析可知,从赞同读老书和新书两方面答均可,理由或是因老书沉淀了思想,有血有肉,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或是新书蕴含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的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等。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的大爷爷
莫言
我大爷爷是八路军的医生。他先是学中医的,参军后,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白求恩牺牲后,大爷爷心中难过,生了一场大病,眼见着不行了,说想家想娘了。组织上批准他回家养病。姑姑说大爷爷一进家门就坐在门槛上;脸色蜡黄,头发长长,虱子在脖子上爬。穿着一件破棉袄,棉絮都露了出来。姑姑说大爷爷双手哆嗦,急不可耐地喝了绿豆汤,又添了一碗。喝完第二碗后他就不哆嗦了。汗水沿着他的鬓角流下来,眼珠渐渐地活泛了,脸上有了血色。姑姑她听到大爷爷肚子里呼噜呼噜响,好像推磨一样。一个时辰后,姑姑说大爷爷到厕所里去,拉了个稀里哗啦,似乎连肠子都拉了出来。然后就慢慢地好起来,两个月后就精神健旺生龙活虎了。
我说《儒林外史》上有类似的故事。姑姑问我“儒林外史”是什么?我说是古典文学名著。姑姑瞪我一眼,说,连古典文学名著上都有,你还怀疑什么?!
大爷爷病愈之后,就要回太行山找部队。这时,八路军胶东军区的人找上门来,动员大爷爷加入。大爷爷说,我是晋察冀军区的人。胶东军区的人说,都是共产党的人,我们这里正缺您这样的人,老万,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您留下。许司令说了,用八人大轿抬不来,就用绳子给老子捆来,先兵后礼,摆大宴请他!就这样,大爷爷留在了胶东,成了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创始人。
大爷爷的高超医术很快在胶东传开。许司令肩胛缝里那块弹片就是他取出来的,黎政委爱人难产,也是大爷爷手术。连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杉谷也知道大爷爷的大名,他率兵下来扫荡,坐骑大洋马被地雷炸翻。他弃马逃走。大爷爷为这匹马动了手术,治愈后,成了夏团长的坐骑。后来此马恋旧,咬断缰绳逃回平度城。杉谷见宝马复归,惊喜万分,让汉奸秘密探访,得知八路军在他眼皮底下建了一座医院,医院院长就是把死马医活的神医万六府。杉谷司令是学医出身,惺惺相惜,总想把大爷爷招降过去。为此杉谷从《三国演义》里学了诡计,派人秘密潜入吾乡,把我老奶奶、我大奶奶、我姑姑绑架到平度城中,扣作人质,然后派人送信给我大爷爷。
我大爷爷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看完杉谷的信,揉巴揉巴就扔了。医院门政委将这信捡起来送到军区。许司令和黎政委联名写信给杉谷,怒斥他是个小人。信中说如果他敢伤万六府三位亲人一根毫毛,胶东军区将集合全部兵力攻打平度城。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我大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大爷爷牺牲的事必须说说。姑姑说大爷爷是在地道里为伤员做手术时,被敌人的毒瓦斯熏死的。县政协编的文史资料上也是这样说的。但也有人私下里说大爷爷腰里缠着八颗手榴弹、骑着骡子,独闯平度城,想以孤胆英雄的方式去营救家人,但不幸误踩了赵家沟民兵的连环雷。传播这消息的人姓肖名上唇,曾在西海医院当过担架员。此人阴阳怪气,解放后曾因发明了一种特效灭鼠药而名噪一时。后来被揭露,他的特效鼠药主要成分是国家已经严禁使用的剧毒农药。此人与姑姑有仇,因此他的话不可信。他对我说,你大爷爷不听组织命令,撇下医院的伤病员,耍个人英雄主义,行前为了壮胆,喝了两斤地瓜烧酒,喝得醉三麻四,结果糊里糊涂踩了自己人的地雷。肖上唇龇着焦黄的大牙,简直是幸灾乐祸地对我说:你大爷爷和那匹骡子都被炸碎了,是用两只筐子抬回来的。筐子里有人胳膊,也有骡蹄子,后来就那么烂七八糟地倒进了一个棺材。我把他的话向姑姑转述后,姑姑杏眼圆睁,银牙顿挫地说:总有一天,我要亲手劁了这个杂种!
姑姑坚定地对我说:孩子,你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相信,你大爷爷是抗日英雄、革命烈士!英灵山上,有他的陵墓;烈士纪念馆里,展览着他用过的手术刀和他穿过的皮鞋。那是双英国皮鞋,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临死前赠送给他的。
(节选自《蛙》,有删减)
(1)文中写大爷爷“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说明大爷爷医术高超及其原因;②为下文大爷爷生病回家、参加胶东军区创办西海地下医院、医好很多人等情节做铺垫;③与本文结尾能证明大爷爷是抗日英雄的那双白求恩送的英国皮鞋相呼应。
(2)小说是如何描写大爷爷医术高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师从白求恩,中西医皆懂。②通过胶东军区的许司令 “抢人”和日军司令杉谷也想招降大爷爷的事,侧面描写大爷爷医术高超。③大爷爷给许司令、黎政委的爱人、伤员们,甚至日军司令杉谷的大洋马成功地做过手术,大爷爷医术高超的名声在胶东传颂。④烈士死后,纪念馆里还展览着他用过的手术刀。
(3)有人说大爷爷这个人物历史已经久远,在现实中已经没有意义,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我认为有意义。①大爷爷有精湛的医术。以致胶东军区的许司令动了“抢人”的念头,甚至日军司令杉谷也想招降大爷爷。可见任何时代,人都要努力提学习本领,才能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有立足之地。
②大爷爷信仰、意志坚定。参军后始终跟随共产党工作,为革命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面对日军的诡计与威胁,坚决不动摇。我们也应该树立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信念。
③爱家人。想以孤胆英雄的方式去营救家人,虽是未证实的传言,也可以看出大爷爷的性格和平素对家人的关爱。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关爱他人,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处世之本。
创意的解读
解析:(1)结合原文分析可知,文中写大爷爷“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这一情节,它与下文“白求恩牺牲后,大爷爷心中难过,生了一场大病,眼见着不行了,说想家想娘了。组织上批准他回家养病”“大爷爷留在了胶东,成了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创始人”“大爷爷的高超医术很快在胶东传开。许司令肩胛缝里那块弹片就是他取出来的,黎政委爱人难产,也是大爷爷手术。连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杉谷也知道大爷爷的大名”等情节做了铺垫。证明了大爷爷医术高明的原因,也呼应了他说“抗日英雄”。(2)阅读原文,提炼相关信息可知,小说描写大爷爷医术高超是从以下几方面叙述的:“他先是学中医的,参军后,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许司令说了,用八人大轿抬不来,就用绳子给老子捆来,先兵后礼,摆大宴请他!”“杉谷司令是学医出身,惺惺相惜,总想把大爷爷招降过去。”“大爷爷的高超医术很快在胶东传开。许司令肩胛缝里那块弹片就是他取出来的,黎政委爱人难产,也是大爷爷手术。连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杉谷也知道大爷爷的大名”“大爷爷是抗日英雄、革命烈士!英灵山上,有他的陵墓;烈士纪念馆里,展览着他用过的手术刀和他穿过的皮鞋。那是双英国皮鞋,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临死前赠送给他的。”。小说通过众多具体的事例描写了大爷爷的医术高超。(3)本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评价大爷爷这个人物历史已经久远,在现实中有没有现实意义,应该分析他对国家民族作用和其性格信念,肯定地说在今天他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他的高超医术,他不投降日寇的民族信仰和坚定意志以及他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关爱他人等。在今天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学习的。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严监生是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②严监生体现了封建时代财主的吝啬和守财。
③他又是个充满焦虑和恐惧的可怜人。
答案:既具有封建时代财主的吝啬和守财,又充满焦虑和恐惧的可怜人严监生是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答案不唯一)
解析:短句变长句的基本步骤是:一、确定主干句(核心句)。主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二、把其余短句转化为短语,分别修饰主干成分。把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修饰恰当,合情合理。本题中主干句是第①句,然后把②③两句放入主干句中作修饰语。
24.以“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
雨果从来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因此有人评价雨果是“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
“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
答案:“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是对在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的没有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评价。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判断出改写后的单句主语应该是“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然后找到相应的宾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宾语是“评价”,最后把其它内容通过组织语言,使其成为“评价”的修饰性成分。
25.下面是关于张文驰捐献骨髓的一段材料,假如你是张文驰的同学,拟向感动中
国人物组委会推荐他为候选人,请组织语言写出推荐的理由(被推荐人的主要事迹及评价,不超过60字)。
湖北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张文驰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2011年1 0月,与福建一名4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确认捐献意愿。今年2月初,湖北分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张文驰,根据患者病情,捐髓最佳时机计划定在3月下旬。3月27日,张文驰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中生.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美中学生”,无论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张文驰已经在人性的考卷上答出了高分。
答案:张文驰同学,高三备考期间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彰显了高中生爱人超己的品质,社会反响强烈,被称为“最美中学生”,特此推荐。
解析:本题考查推荐词。主要思路即简要描写推荐人的事迹,然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