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7 09: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36分)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诗句。下列关于大运河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修建于隋文帝时期
C、会通河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D、隋朝时期,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
关于下图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唐太宗李世民
B、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繁荣的贞观之治的景观
C、改革措施包括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他在位时期的著名丞相有姚崇、王璟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窦太后 B、刘邦夫人
C、慈禧 D、武则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哪一时期的景象()
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太宗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明朝科举制度以进士、明经为主要考试内容
C、武则天时期,开创武举制度
D、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已占到了三分之二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少数民族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8世纪初,唐朝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B、唐太宗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
C、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一个国家之间的交流()
新罗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下列发明中,出现在唐朝的是()
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造纸术 D、指南针
下列哪一组属于同一领域的人物()
颜真卿、赵孟? B、李白、苏轼
C、杜甫、展子虔 D、欧阳修、柳公权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宋同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权
B、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
C、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
D、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俗语,最早出现于哪一朝代()
隋朝 B、宋朝
C、五代十国时期 D、唐朝
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最远到达()
阿拉伯半岛、非洲西海岸
B、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非洲西海岸
D、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哪一地区()
江浙地区 B、汴京地区
C、四川地区 D、广州地区
瓦子在宋代城市十分盛行,瓦子是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区域,宋代出现瓦子的原因是()
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达官贵人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下列关于元世祖忽必烈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元朝
C、多次治理黄河
D、推广棉花种植
下列关于元朝统治时期,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开创行省制度
B、形成新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C、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
D、修建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来大运河相通
下列一组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辛弃疾、苏轼 B、柳永、关汉卿
C、苏轼、秦观 D、辛弃疾、关汉卿
下列关于明朝强化君权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B、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C、明太祖设置特务机构——东厂
D、推行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维
郑和先后几次下西洋()
三次 B、五次
C、七次 D、九次
清朝时期,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A、文字狱的泛滥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废除
C、军机处的设立
D、行省制度的废除
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C、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直属中央
D、元朝时期,加强了对琉球(台湾)的管辖
下列关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朝时期,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B、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C、清朝时期,达赖和班禅的人选,西藏地区可以自行决定
D、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明朝中期 B、元朝后期
C、清朝中期 D、清朝后期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用,原不籍外夷货物通有无”,这句话指的是清朝时期 ( )政策21教育网
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重视小农经济 D、抑制商业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简单评述清朝时期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3、简述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
三、材料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人赞美大运河的成效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建筑工程?这一工程的修建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工程?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运输线路上有哪些不同之处?(8分)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二: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能调胡琴。——摘自元朝末年诗人的诗句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简述唐太宗时期的民族管理政策。(8分)
(2)材料二两幅图之间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局面的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什么情形?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答案
一、选择题
15、A,统一蒙古各部的是成吉思汗。
16、B,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7、A,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18、C,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是锦衣卫。
19、C,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20、C,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21、C,清朝时期,台湾设府,隶属福建。
22、C,清朝时期,达赖班禅的决定,应当报请清政府批准。
23、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24、B,上述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
二、简答题
1、隋文帝时期,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拨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拨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考试科目不断增多,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开创武举制度,玄宗时期,诗词歌赋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21cnjy.com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以八股文作为考试测主要内容。
清朝的闭关政策推行了两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其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21·cn·jy·com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并允许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都有繁荣的对外贸易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中日交往:贞观年间开始,来唐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与留学僧;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鉴真和尚,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www.21-cn-jy.com
与新罗的交往:新罗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学习中国文化,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新罗影响深远,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2·1·c·n·j·y
与天竺交往:玄奘西游,其在天竺讲学,传播唐朝文化,同时也将天竺佛学引到了唐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