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20: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那方小院里,老父曝(bào pù)于暖阳之下,恬然自得。幼子绕膝,老父不时拊(fú fǔ)其顶,以示亲昵。家中薄(báo bó)田所产,仅供(gōng gòng)衣食,虽不宽裕,却满是温馨。
2.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华侨(qiáo qiāo) 温馨(xīn xī) 标题(biāo biáo)
书簿(bù báo) 吹嘘(xū xu) 哪吒(né ná)
3.选出下列每组有错别字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1)A.拥带 B.毡帽 C.废话 D.笨拙 ( )
(2)A.伶俐 B.慷慨 C.干躁 D.洒脱 ( )
(3)A.澄碧 B.斗篷 C.沮丧 D.宣闹 ( )
(4)A.疑视 B.高粱 C.眺望 D.神秘 ( )
4.阅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亮相”的解释,选择正确的答案。
【亮相】liàng xiàng①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②指露面。③比喻公开表态,亮相观点。
(1)经过重新编排的大型舞剧《只此青绿》在东方艺术中心亮相。( )
(2)面对争议问题,她始终未公开亮相,保持了一种中立态度。( )
5.填一填,选一选(选序号)。
①孤傲坚贞 ②坚韧顽强 ③不向世俗献媚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 表达( )的品格。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借 表达( )的品质。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借 表达( )的精神。
6.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序号)。
A.啧啧赞叹 B.喃喃自语 C.喋喋不休
(1)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仿佛在为自己加油鼓劲。
(2)站在榕湖湖畔,我不禁( ):“这儿的景色真美啊!”
(3)妈妈又在( ):“今天作业做了吗?做完要检查……”
7.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之: ①往; ②的; ③代词,指代人或事物。
A.赤子之心。 B.锺子期听之。 C.送孟浩然之广陵。
(2)素:①单纯,不艳丽; ②本来的,原有的; ③向来。
A.提高自身素质。 B.这块布很素净。 C.我素不知道。
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中。(填字母)
A.宁可……也…… B.虽然……但是……
C.如果……就…… D.不但……而且……
(1)_________地球被破坏了,我们_________无处可去。( )
(2)地球_________美丽壮观,和蔼可亲,__________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它是渺小的。( )
(3)邱少云________牺牲自己,__________不挪动一寸地方。( )
(4)内蒙古草原________风景优美,__________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 )
9.【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
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副春联。(填序号)
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 ④荣华富贵地生财
上联:
下联:
10.六年级(1)班正在开展“保护地球,环保我先行”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练习。
(1)下图为一幅环保宣传图。哪些口号适合配在画的旁边?(在适合的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
②低碳生活,减少排放。( )
③放眼世界,展望未来。( )
④爱护环境,全球行动。( )
(2)王源打算写一份“环保倡议书”,倡导全班同学体验低碳生活。下面哪些内容适合写进倡议书中?(在适合内容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作业尽量白天写完。( ) ②多在家待着,少出去玩。( )
③少用一次性物品,如:筷子、纸巾。( )④随手关灯。( )
(3)我们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呢?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1.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
(2)白雨跳珠乱入船( )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
(3)万水千山只等闲( ) A.平常 B.空闲 C.无端,平白地
(4)九曲黄河万里沙( ) A.九个弯 B.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
(5)两山排闼送青来( ) A.排开 B.开门
12.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并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A.鞠躬尽瘁, B.位卑未敢
C. ,视死忽如归 D.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1)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占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这就是所谓“ ”。
(2)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的热血青年“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青春赞歌。
(3)“ ”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它具体表现在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
(4)陆游的诗句“ ”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来没忘忧虑国事。
死而后已 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 不可以尺寸与人
13.下列句子是用哪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请选填对应的选项。(填字母)
A.环境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1)伯父的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 )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
(3)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
(4)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
14.选词填空。
幽雅 幽香 幽静
(1)还有淡淡的( )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2)夕阳斜照,周围悄无声息,这条( )的山谷里的小动物们准备活动了。
(3)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妈妈总是要采很多的桂花放在卧室里,顿时满屋都飘着桂花的( )。
15.体会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填序号)
A.诚恳、热情 B.体谅、安慰 C.遗憾、内疚 D.向往、迫切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
(2)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16.阅读经典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填序号)
A.性格泼辣、作风干练 B.聪明机智、神机妙算
(1)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
(2)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
17.给下列句子分类。(填序号)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②月光亲切地抚摸着大地。
③顿时,石头像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拟人句: (2)比喻句:
1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句中分号的作用是( )
A.表示三个分句并列,写出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B.表示递进,写出了漓江的水由静到清,再到绿的变化过程。
(2)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从水珠滴穿岩石感觉到了坚韧的重要 金灿灿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那是在教我们向上。
①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
A.,。, B.,,, C.。。。 D.;;;
②修改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使得句子表述前后一致,组成排比句,把修改后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
《小升初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pù fǔ báo gō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曝:读pù时,晒:曝晒(用强烈阳光照晒)。读bào时,〔曝光〕使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
曝于:pù yú曝晒在。
拊:fǔ,撑着。
薄:读báo时,厚度小的:薄片。薄饼。读bó时,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
薄田:báo tián,贫瘠的耕地。
供:读gōng时,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给。供求。读gòng时,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供职。
供衣食:gōng yī shí,提供衣服和食物。
2.qiāo xī biáo
báo xu ná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多音字辨析。
华侨,huá qiáo,旅居国外的中国人。故选“qiáo”,划去“qiāo”;
温馨,wēn xīn,形容温和芳香;温暖。故选“xīn”;划去“xī”;
标题,biāo tí,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故选“biāo ”;划去“biáo”;
簿,bù,记事或记账的本子。2.文状;状子。bó,通“箔”。2.蚕帘,一种用竹篾等编成的养蚕器具。
书簿,shū bù,文书;簿籍。故选“bù”;划去“báo”;
嘘,xū,从嘴里慢慢地吐气,呵气。2.〈书〉叹气。3.〈方〉发出“嘘”(xū)的声音来制止或驱逐。4.〈方〉叹词,表示驱逐、制止等。5.火或蒸气的热力接触到物体。shī,表示反对、制止等。
吹嘘,chuī xū,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故选“xū”;划去“xu”;
哪,nǎ,代词。表示疑问,要求在同类事物中加以确认;用于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一个;na,语气助词。表示惊叹或停顿;nǎi,“哪”(nǎ)的口语音;né,哪吒(zhā),佛教中的护法神。传说是毗沙门天王之子。后来成为神话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一个人物。
哪吒,né zhā,神话中神的名字。故选“né”;划去“ná”。
3. A C D 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
(1)A.拥带——拥戴:推举拥护、拥护爱戴。强调众人对某人的支持和拥护,通常用于形容对领袖、领导人物等的态度。故选A。
(2)C.干躁——干燥:指缺乏水分,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常用来形容气候、环境、物体等。故选C。
(3)D.宣闹——喧闹:喧哗热闹,声音大而热闹。主要用于描述环境、场所等充满嘈杂、热闹的声音。故选D。
(4)A.疑视——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专注地盯着某个物体或方向。故选A。
4. ② ③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1)在“经过重新编排的大型舞剧《只此青绿》在东方艺术中心亮相”这句话中,“亮相”指的是舞剧在东方艺术中心露面、呈现给观众,是一种公开的展示,“亮相”指露面。故选②。
(2)“面对争议问题,她始终未公开亮相,保持了一种中立态度”中,意思是她没有针对争议问题公开表态、表明观点。亮相:比喻公开表态,亮相观点。故选③。
5. 墨梅 ③ 残菊 ① 小草 ②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指墨梅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这里借“墨梅”表达的是不向世俗献媚的品格。故选③。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这里借“残菊”表达的是孤傲坚贞的品格。故选①。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拂,又吹得遍地茂盛的野草。这里借“小草”表达的是坚韧顽强的品格。故选②。
6. B A 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啧啧赞叹:形容连声称赞,表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高度赞赏和认同。
B.喃喃自语:形容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通常表示一种自我对话或自我鼓励的状态。
C.喋喋不休:形容说话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反复说同一件事或不断叮嘱、询问。
(1)本句描述的是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在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为自己加油鼓劲。应选“喃喃自语”,故选B;
(2)本句描述的是对美景的赞叹,表示“我”对榕湖湖畔的美景连声称赞,表达出了对榕湖湖畔的高度赞赏和认同。应选“啧啧赞叹”,故选A;
(3)本句描述的是妈妈反复询问或叮嘱的话语,表示妈妈在不断地说着关于作业的事情,可能是在反复询问作业是否完成,或者叮嘱做完后要检查。应选“喋喋不休”,故选C。
7. ② ③ ① ② ① ③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A.赤子之心:像婴儿一样纯洁无瑕、纯真善良的心灵。之:的。故选②。
B.锺子期听之:钟子期在倾听并感受伯牙所弹的琴声及其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之:代词,指代伯牙所弹的琴声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故选③。
C.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之:去、往。故选①。
(2)A.素质: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原有的意思。故选②。
B.素净:指的是颜色单纯、不鲜艳,给人一种淡雅朴素的感觉 。素:单纯,不鲜艳的意思。故选①。
C.我素不知道:我向来不知道。素:素来;向来。故选③。
8. C B A D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A.“宁可……也……”表示选择关系,表明在两种情况中更倾向于前者。
B.“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方面的情况,后一个分句则转到与之相反的意思。
C.“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D.“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在意思上更进一层。
(1)句子表达的是假设地球被破坏这个情况出现后,会导致我们无处可去的结果,所以用“如果……就……”合适。故选C。
(2)前半句说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后半句说它在宇宙中很渺小,前后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但是……”。故选B。
(3)体现邱少云在牺牲自己和挪动地方这两种情况中,坚定地选择牺牲自己,所以用“宁可……也……”。故选A。
(4)句子先讲内蒙古草原风景优美,后又说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后者在意思上更进一层,所以用“不但……而且……”。故选D。
9.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首先明确春联的规则:
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一样。
词性相同:对应位置的词语词性要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内容要相互关联,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或意境。
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万树争荣添翠色”中,“万树”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争荣”是动宾结构,“添翠色”是动宾结构,最后一个字“色”是仄声。
“五羊献瑞报佳音”中,“五羊”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献瑞”是动宾结构,“报佳音”是动宾结构,最后一个字“音”是平声。
“五羊献瑞瑞门庭”中,“瑞门庭”与上联“添翠色”词性结构不对应,且“庭”字为平声,不符合“仄起平收”规则。
“荣华富贵地生财”与其他句子在整体结构和意境上与其他句子关联性不强,“荣华富贵”是并列结构的词语组合,与其他句子的偏正结构等不一致。
根据以上分析,词性结构对仗工整且符合“仄起平收”规则的是“万树争荣添翠色”和“五羊献瑞报佳音”,所以上联为③“万树争荣添翠色”,下联为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10.(1)①√ ④√
(2)①√ ③√ ④√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少用或最好不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的镇子;用完的废电池不要乱丢,初垃圾的时候要分类等等。在家里,要对亲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进行制止:在学校可以和几个同学一起组成环保小纽,利用课余时间宣传环保知识。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展示了一支铅笔变成了一棵树的形象,寓意人们在使用纸张和木材等资源时要节制,减少不必要的用纸和浪费,从而保护森林和自然资源。旁边的“手下留情”则进一步强调要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呼吁大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①“保护地球,刻不容缓”,非常符合图中所传达的地球环境遭受破坏,急需我们去保护的意思
②“低碳生活,减少排放”,主要强调的是在生活中要降低碳排放量,这与图中所展示的地球因树木被砍伐而受伤的内容关联不大,所以不适合。
③“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并没有直接涉及到环保、保护地球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所以也不适合。
④“爱护环境,全球行动”,体现了要爱护我们的环境,而且需要全球的人都行动起来,这与图中传达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保护的意思相符。
故在①④后面打“√”。
(2)①“作业尽量白天写完”,可以让我们减少夜晚做作业的时间,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更有利于节约用电,从而节约能源,这属于“低碳生活”。
②“多在家里待着,少出去玩”和“低碳生活”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不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因此该项不适合写进倡议书中。
③“少用一次性物品,如筷子、纸巾”,可以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有利于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
④“随手关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样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在①③④后面打“√”。
(3)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阐述对保护地球的认识和具体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自带餐具上学或外出就餐,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纸巾等;外出时,优先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11. B B A B 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1)“移舟泊烟渚”是说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故选B。
(2)“白雨跳珠乱入船”意思是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地跳进船里。“跳珠”是将雨滴比作跳动的珍珠,形象地描绘出雨点的形态和动态,故选B。
(3)“万水千山只等闲”意思是把千山万水的艰难险阻看作是平常的事。“等闲”在诗中是平常的意思,故选A。
(4)“九曲黄河万里沙”意思是黄河弯弯曲曲,夹带着万里泥沙。“九曲”形容黄河弯曲的地方很多,故选B。
(5)“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两座青山好像推开大门,送来一片翠绿。“排闼”的意思是推开门。故选B。
12. 死而后已 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 不可以尺寸与人 D C A B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默写与理解和选词填空。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不二、鞠躬尽瘁的决心。
B.位卑未敢忘忧国: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歌颂了武艺高强的青年英雄,表现出英雄们精忠报国的志向。
D.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出自《宋史·李纲传上》,表现了李纲对祖国山河的深挚热爱和可贵的民族气节。
(1)句子强调捍卫祖宗留下的疆土,不能让别人侵占,“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与之完全相符,体现了坚决保卫领土完整的决心。故选D。
(2)描述的是热血青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献身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的就是为国家危难而献身、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的豪迈气概,符合语境。故选C。
(3)提到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一直到死为止,体现了对事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故选A。
(4)从“地位低微但不忘忧虑国事”这一要点出发,“位卑未敢忘忧国”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传达的意思相近,都是强调即使地位低下也心系国家。故选B。
13. D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1)句子“伯父的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重点描写了伯父的眉毛、眼睛、皱纹等面部特征,这些都是为了展现伯父的神态,所以这里运用的是神态描写,故选D。
(2)句子“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是人物内心的想法,是在思考把“他们”抱过来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对内心想法的描写属于心理描写,故选C。
(3)句子“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其中“背转身”“擦擦眼睛”“咽着鱼汤”都是人物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属于动作描写,故选B。
(4)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描写的是山洪这一自然环境,通过对山洪的描写来营造一种氛围或者烘托某种情境,属于环境描写,故选A。
14. 幽雅 幽静 幽香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幽雅:主要用于形容环境或氛围,侧重于高雅、幽静,给人一种宁静且有格调的感觉。
幽香:侧重于形容香气,是一种清淡、悠长的香味,这种香味不浓烈刺鼻。
幽静:重点在于形容环境安静,没有嘈杂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寂静的感觉。
(1)句子中提到“淡淡的”、“甜香”,在夜色这个安静氛围里,丁香花的甜香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有了一种高雅、幽静的感觉,并非单纯描述香气,而是体现整体环境下香气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故选“幽雅” 。
(2)句子描述的是“山谷”的环境,“悄无声息”表明环境很安静,所以这里需要一个形容环境安静的词语,应该用 “幽静”。“幽静”能准确地表现出山谷安静、清幽的特点,符合句子中对山谷环境的描绘。故选“幽静”。
(3)句子是说桂花放在卧室里,屋里飘着桂花的香气。这里强调的是桂花散发出来的香味,用“幽香”更合适。因为“幽香”能很好地体现出桂花那种清淡、悠长的香味,符合桂花香味的特点。故选“幽香”。
15. D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和理解句子含义。
(1)这句话表达了姑娘对听到贝多芬亲自演奏这首曲子的强烈渴望和期待,因此应读出向往、迫切的语气。故选D。
(2)这句话表达了男生对无法让姑娘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遗憾和对自己贫穷无法承担费用的内疚,因此应读出遗憾、内疚的语气。故选C。
(3)这句话表达了姑娘对哥哥无法让自己听到贝多芬演奏的体谅,以及为了让哥哥不难过而说的安慰话语,因此应读出体谅、安慰的语气。故选B。
(4)这句话表达了贝多芬主动为姑娘演奏的诚恳态度和热情,因此应读出诚恳、热情的语气。故选A。
16. B A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1)文中描述了孔明草船借箭的情节。他巧妙地利用了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整个过程安排得十分巧妙。他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机行动,并且提前做好了准备,如把船布置好,最后成功借到了箭,还让军士向曹操道谢,体现出他的聪明机智和神机妙算。所以对应的人物形象是聪明机智、神机妙算,故选B。
(2)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人未到声先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且在人人都敛声屏气的场合下如此放诞无礼,这体现了她性格泼辣、作风干练的特点。她在贾府中掌管事务,有一定的权势和能力,行事风格较为张扬。所以对应的人物形象是性格泼辣、作风干练,故选A。
17. ②④ ①③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比喻修辞方法,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中“人的海洋”是对人群的比喻;“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中,将红旗比作波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月光亲切地抚摸着大地。这个句子中的“抚摸”是人的动作,赋予了月光人的特征;使用了拟人手法。
③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个句子用“石头”比作“雹子”;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句子中使用了“害了羞”这个词语,把薄雪拟人化,赋予它人类的情感特征,表现出雪的娇羞,使语言生动形象,使用了拟人手法。
故拟人句有:②④,比喻句有:①③。
18. A D 柔弱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和改排比句。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句话由三个并列的分句组成,分句写出了漓江水的特性:静、清、绿。这三个特性是并列的,指同时具备了静、清、绿这三个特性。
故选A。
(2)①从“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和“金灿灿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那是在教我们向上”可以看出,由三个结构相似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并引出一个人生哲理。因此空白处应该使用分号。
“从水珠滴穿岩石感觉到了坚韧的重要”可知与前两个部分在表述上略有不同,它缺少了“……,那是在教我们……”的句式。但考虑到这句话的整体结构和意思,以及前后句子的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省略了部分内容的并列分句,因此仍然应该使用分号来分隔。
故选D。
②“从水珠滴穿岩石感觉到了坚韧的重要”意思是:从水珠滴穿岩石的现象中,我们领悟到了坚韧的重要性,那是在教我们坚持。
前两句分别是“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和“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它们都采用了“……,那是在教我们……”的句式。据此结构仿写排比句,并强调从自然现象中领悟人生哲理的主题。
如: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