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20: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综合专项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长安三万里》不仅引用了48首古诗,而且 出一幅由唐诗浸染而出的绚烂画卷;从都城长安繁华的盛景,到江南月夜的qī qīng( );从边城军士的身披zhàn páo( )、手执长剑,到yù dí( )有功、数战fēng hóu( )……李白、高适 大唐群星穿越千年时光,携带吟诗作对之风xí juǎn( )而来, 银幕。可以说,《长安三万里》找到了一个别致的入口。diǎn rán( )了观众“梦回唐朝”的热情。
(1)将语段中加拼音的词语规范地写在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语境,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呈现 领导 闪亮 B.呈现 领衔 惊艳
C.出现 领航 惊喜 D.展现 领导 鲜艳
(3)体会词语“吟诗作对”的结构特点,并仿写两个: 、 。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孕育了多资多彩的民俗文化,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瞧!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真热闹;元霄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端午节,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明……
(1)请你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把相应的词语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请你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3)“孕育”的“孕”是 结构,第二笔是 ,“孕育”的意思有:①怀胎、生育;②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语段中应选 (填序号)。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①wàn xiàng gēng xīn的立春时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了。奥运圣火再次在鸟巢②diǎn rán,绚烂的烟花尽情③zhàn fàng,④zhù hè冬奥会成功举办。时光飞逝,激动人心的冬奥赛程,眨眼间就到了结束之日。闭幕式中,一群手捧发光柳枝的舞者,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迈着⑤qīng yíng的步伐进入场地,⑥huàng dòng的柳枝发出点点光芒,与屏幕中飞舞的柳絮交相辉映。这一唯美、⑦làng màn、令人⑧jīng yì、无与伦比的视觉⑨shèng yàn,向世人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魅力。在中国古代,送行者往往会折柳送给远行之人表达不舍之情,“折柳寄情”这一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寄托了中国人民真挚朴素的惜别之情,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和平与友谊的心声。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4.文中画“——”的部分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出心裁 B.技高一筹 C.难以置信 D.不可思议
5.下面词语中的“寄”与文段中“寄托”的“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寄居 B.寄信 C.寄人篱下 D.赋诗寄怀
6.文中画“﹏﹏”的句子夸大了时间之“快”,请再写一句夸张句。
7.在中国古代,“柳”谐音“留”,常用来表达惜别之情。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意象含有特别的寓意,下面意象与寓意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月亮—团圆、思乡 B.丁香—忧愁苦闷
C.莲—隐逸脱俗 D.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武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学们成立了“创建文明城,我们在行动”宣传小组。他们要制作一份城市宣传手册,让人们了解武冈,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撰写前言】
①你见过什么样的武冈?
②这里,wēi é ( )耸立的云山有“天然yǎng bā ( )”之称,它也有诗意云海的意境:云卷云舒时,汹涌 péng pài( ),如临大海之滨。
③这里,古城里老街旧巷_________,民居院落古朴qīng yōu( )。
④这里,狮子湖水库碧波dàng yàng( ),chéng bì( )的山泉清澈甘甜。
⑤这里,有“中国卤菜之都”的美称。一口jiàng( )香浓郁的卤菜让人chún chǐ( )留香。这里,母亲河赧水千变万化的形态,构成了“武冈性格”:遇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遇到瓶颈勇于大胆创新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
⑥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蓄势待发,kāng kǎi( )豪迈!
8.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
9.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云卷云舒( )A.juǎn B.juàn (2)豪迈( )A.wài B.mài
10.根据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横七竖八 B.妙趣横生 C.纵横交错 D.横行霸道
11.给文中方框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2.与上文中加点字“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杜处士曝书画,牧童见之
13.武冈的“武”是一个会意字,指人持戈而行,下面哪幅图是“武”字?( )
A. B. C. D.
14.“武冈性格”的武冈人践行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践行者中有许多自然救援工作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 )”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爸爸有一块玻璃镜面的怀表,它①jiān yìng的表盖里总是发出②qīng cuì的嘀嗒声。我对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我几次请求打开它,爸爸都没同意。有次我把手伸向表,被爸爸③lán zhù了,他告诉我,里面有一只丑恶、恐怖的蝎子。
15.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16.下列加点的“恶”与文段中“丑恶”的“恶”读音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恶狠狠 恶心 B.恶毒 深恶痛绝 C.恶臭 惩恶扬善
17.文段中画“ ”的部分可换成的四字词语是( )
A.日积月累 B.日新月异 C.与日俱增
18.你知道文段中加点词语“请求”与下面词语的区别吗?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中。(也可填“请求”)
祈求 要求 哀求
(1)他( )爸爸给他买一本《西游记》。
(2)古时候人们跳祭火舞( )火神的保佑。
(3)遇到坏人,我们要随机应变,( )是没有用的。
我会读。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太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这一,的航天工程指挥部出般的掌声。在电视机前着这一幕的中华儿女。这次发射彰显了中国人筑梦太空达到一个新高度,极大鼓舞了我们的民族志气,必将载入史册。
19.我会根据语境和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词语。
20.我不仅知道“鼓舞”的含义,我还知道“鼓”的其它意思。
鼓:A.一种打击乐器;B.发动,振奋;C.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D.凸起,胀大。
①春节到了,广场上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
②伯牙善鼓琴。( )
③在指导员的鼓励下,典典克服了心理障碍,不再恐高。( )
④在烈日下,他受伤的胳膊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①广安,一座美丽的城市,质朴、yōu jìng( )。chéng bì( )的嘉陵江、渠江汇聚于此,流淌千年,kāng kǎi( )孕育了数百万人民。pān dēng( )风景优美的华蓥山,jū gāo lín xià( ),享受“天然氧吧”;来到稻香四溢的东方村,陶醉其间,叹五谷丰登;游览邓小平故居,凭吊伟人,领略红色文化……
②广安,一座特别的城市,热烈、泼辣。旭日东升,迎接朝阳的有莲塘街上那一碗唆起来“滋溜、滋溜”的米粉;夜幕低垂,捧上来的是麻辣鲜香的青花椒排骨。弯着指头数一数,香气浓郁的贡米鸭,肉质细软的手撕鸡……数着数着,你会迷失在满口的涎水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21.请把语段中加点部分的句子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方框内,要加上标点符号。
22.请在括号内写出拼音对应的汉字。
23.语段中画“ ”的“五谷”指的是( )
A.宫、商、角、徵、羽 B.稻、麦、黍、菽、稷
C.金、木、水、火、土 D.黄、青、赤、白、黑
24.语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A.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B.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C.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D.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与语段中画“﹏﹏”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是……还差半个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B.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C.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D.桑娜忐忑不安地想:“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请你阅读下文并完成任务。
在文化的长河中,líng lì( )聪慧的先哲们以其páo xiào( )般的激昂斗志和kāng k i( )赴义的豪情壮志,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壮丽史诗,那气魄如同汹涌péng pài( )的浪潮,震撼着历史的堤岸。尽管岁月的征程上风高浪急、汹涌无常,艰难困苦的日子也未能削(xiāo xuē)减这份精神的高度。文化的传承,是一代代人智慧与情感的汇聚,是他们宽广xiōng jīn( )的展现,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在这些传承中,我们历经了无数的磨砺,使得我们的技艺与思想日益纯熟(shóu shú)。然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细腻地描绘着对亲人、友人的深深眷恋。在这条传承之路上,虽有类似(shì sì)前人般的旷达之士,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风采。我们要努力把这份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6.请认真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正确书写汉字。
27.请用“√”划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8.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恰有一句妙言倾诉着对挚友的拳拳深情,“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
29.这段话中画“______”的句子是病句,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
30.中国传统文化宛如浩瀚星辰,琴棋书画便是其中璀璨夺目的明星!听那伯牙抚琴,弦动音起,时而悠扬婉转,如林间清风;时而雄壮激昂,似惊涛拍岸,这美妙的琴声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便是“余音绕梁”。现在,大家也来试试用成语描绘一下其他的艺术形式吧!
《小升初基础知识综合专项训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1)凄清 战袍 御敌 封侯 席卷 点燃
(2)B
(3) 披荆斩棘 游山玩水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凄”“御”“燃”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呈现:显出、露出,强调将事物的状态、面貌等清晰地表现出来。
领导:指率领并引导或指担任领导工作的人。
闪亮:一是指一闪一闪地发亮。
领衔: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上署名在最前面,也指在艺术表演等中担任主要角色或处于领衔的地位。
惊艳:对人或事物的美好感到惊异和震撼。
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
领航:比喻引导、带领。
惊喜:又惊又喜,是一种意外获得愉悦感受的情绪。
展现:清楚地展示出来,侧重于把事物的全貌或特点表现出来。
鲜艳:颜色鲜明而美丽,多用来形容色彩。
结合文段“《长安三万里》不仅引用了48首古诗,而且 出一幅由唐诗浸染而出的绚烂画卷”可知,用“呈现”能够生动地描述出画卷仿佛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情景,非常契合文意。“出现”侧重于从无到有的显现,比较突兀;“展现”虽也有展示的意思,但在描绘画面感上不如“呈现”自然,故选 “呈现”。
结合文段“李白、高适 大唐群星穿越千年时光”可知,表示李白、高适在大唐群星中处于首要位置,用“领衔”符合语境;“领导”侧重于率领、引导团队,与文意不符;“领航”主要指引导航行,与这里所表达的诗人在群星中的突出地位的语境不契合。故选“领衔”。
结合文段“携带吟诗作对之风席卷而来, 银幕。”可知,用“惊艳”能很好地表达出《长安三万里》这部作品在银幕上呈现时,给观众带来的那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突出作品的精彩程度。“闪亮”程度较浅;“惊喜”侧重于意外之喜;“鲜艳”主要形容颜色,均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惊艳”。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结合文段“携带吟诗作对之风席卷而来”可知,“吟诗作对”是由两个动宾结构的词语(“吟诗”“作对”)并列组成的词语,“吟”和“作”是动词,“诗”和“对”是宾语。按照此结构特点,仿写即可。
如:唱歌跳舞、弹琴画画、挤眉弄眼、敲锣打鼓等。
2.(1)
(2) 资 姿 霄 宵
(3) 上下 ノ ②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鞭”“象”“新”“沸”“腾”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辨析易错字。
多资多彩——多姿多彩:形容事物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的意思。
元霄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开始。
(3)本题考查汉字的结构及字义。
孕:,共5笔,是上下结构,第二笔是撇。
“中华民族孕育了多资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个句子中的“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故选②。
3. 万象更新 点燃 绽放 祝贺 轻盈 晃动 浪漫 惊异 盛宴 4.A 5.D 6.张老师的讲座很受欢迎,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7.C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象”“燃”“盈”“宴”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独出心裁”意思是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强调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与文中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的意思最为接近,符合语境。
B.“技高一筹”指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侧重于在技术、技能等方面比别人出色,而不是强调独特性、与众不同,与文意不符。
C.“难以置信”意思是难于使人相信,通常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情况的怀疑、惊讶,与“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的意思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D.“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更多地是表达对事物的复杂性、奇妙性等的感叹,并非指独特、与众不同,不符合语境。
故选A。
5.本题考查多义字。
文段中“寄托”的“寄”意思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强调的是一种情感、思绪等的托付、依附。
A.寄居: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寄:指依附,依附别人居住。
B.寄信:递送书信。寄:指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
C.寄人篱下:寄居在别人家里,指依靠别人过活。寄:指依附,意思是依附于他人篱笆下。
D.赋诗寄怀:通过写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愿望 。寄:指把情怀、情感等寄托在赋诗这个行为上,通过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该项与“寄托”的“寄”意思相同,都是将某种情感等依托于某种事物上。
故选D。
6.本题考查仿写夸张句。
理解夸张句的特点,即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仿照句子运用夸张手法,确定一个描述对象,如时间、数量、速度、大小等。突出该对象的某一特点,使其超出实际情况。
示例:他跑得像风一样快,瞬间就消失在视野中。
7.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C.莲:通常象征着高洁、纯净、美好等,也可谐音“怜”表达爱情等,而“隐逸脱俗”一般是菊花等意象的寓意,因此,该选项寓意对应错误。
故选C。
8.巍峨 氧吧 澎湃 清幽 荡漾 澄碧 酱 唇齿 慷慨 9. A B 10.C 11., ; , ; 12.B 13.D 14.B
【解析】8.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巍”“澎”“湃”“幽”“漾”“澄”“酱”“慷”“慨”的正确写法。
9.本题考查字音。
“卷”读juǎn时,意思是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的东西。读juàn时,指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也指考试用的纸,或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1)云卷云舒(yún juǎn yún shū):本义指云朵的聚集和散开,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态平静,对万物都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卷”在这里读juǎn,表示云朵的聚集,故选A。
(2)豪迈(háo mài):形容词,用来描述气魄大、勇气足的状态。“迈”读mài,表示气魄大,故选B。
10.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横七竖八: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
B.妙趣横生:意思是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C.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D.横行霸道:不讲道理而欺压他人,为非作歹。
结合句子语境和词语意思分析,对于古城里老街旧巷的描述,需要选择一个能体现老街旧巷特点的词语。根据语境,“纵横交错”最恰当,因为它能形象地描绘出老街旧巷的交错复杂。
故选C。
1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文章方框处的句子描述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对于每种情况,句子都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三种情况和对应的应对策略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故第一个方框和第三个方框处使用逗号;这三种情况和对应的应对策略在句子中是并列的关系,所以第二个方框和第四个方框处选择分号来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使句子保持流畅。
故加标点后句子为:遇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遇到瓶颈,勇于大胆创新;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
1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文中第②段句子“‘天然氧吧’之称”的“之”在这里是结构助词,的。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伯牙弹奏琴,锺子期倾听他弹琴。这里的“之”是代词,指伯牙弹的琴声,不符合。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的,与文中的“之”意思相同。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今江苏扬州)。这里的“之”是动词,到,不符合。
D.杜处士曝书画,牧童见之:杜处士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这里的“之”是代词,指曝晒的书画,不符合。
故选B。
13.本题考查会意字。
“武”字由“止”和“戈”两部分组成。“止”象形为脚,代表行走。“戈”是一种古代兵器。因此,“武”字会意为人持戈而行,表示勇武。因此“武”字的图形,其中应包含类似“脚”(或“止”)和“戈”的元素,并且这两个元素以“人持戈而行”的方式组合。结合选项图片可知,D项最符合。
故选D。
1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个人是否英勇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无情,一个疼爱孩子的人同样可以是大丈夫(即英雄)。这句话强调了英雄并非都是冷酷无情的,也可以有温柔和爱心的一面。虽然救援工作者确实展现了爱心,但这句话并没有直接体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他人的牺牲精神。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赴难,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救援工作者的精神。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受灾群众,这种行为正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捐躯赴国难”有着高度的契合度。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祖先留下来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这句话强调的是对领土的坚守和保卫,与自然救援工作的直接关联性不强。救援工作者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帮助,而不是守卫领土。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这句话体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虽然这也是一种勇敢和坚持的精神,但与救援工作者在特定灾害中的即时牺牲和勇敢相比,这句话更多地描述了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奋斗精神。
故选B。
15. 坚硬 清脆 拦住 16.C 17.C 18. 请求 祈求 哀求
【解析】15.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硬、脆、拦”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6.本题考查多音字。
恶[è]:表示不好,凶狠的意思。
恶[wù]:表示讨厌,憎恨,不喜欢的情绪。
恶[ě]:表示要呕吐的感觉。
恶[wū]:这是一个古音,表示叹词,表示惊讶。
丑恶(chǒu è):形容相貌、行为或事物丑陋恶劣,令人不悦或反感。“恶”读è。
A.è/ě;
B.è/wù;
C.都读è;
故选C。
17.本题考查四字词语。
文中“一天比一天增加”表示的是一种逐渐增长的趋势。
A.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强调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虽然也有增长的含义,但更侧重于长时间的累积过程,并不特指每一天的增长。
B.日新月异: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事物或景象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强调的是变化之快,与“一天比一天增加”所表达的逐渐增长的概念不完全吻合。
C.与日俱增:这个词语恰好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一天比一天增加”的含义非常接近。
因此最符合“一天比一天增加”这一描述的四字词语是与日俱增。
故选C。
18.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请求: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语气较为平和、正式。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通常用于对神佛或某种超自然力量的许愿或祷告。
要求:指提出具体事项或条件,希望对方做到或实现,语气可能较为强硬。
哀求:指苦苦恳求,语气非常卑微、迫切。
(1)这个句子描述的是孩子向爸爸提出买书的要求,语气较为平和且正式,故选“请求”。
(2)这个句子描述的是古时候人们通过舞蹈向火神祈求保佑,是一种对神灵的许愿或祷告,故选“祈求”。
(3)这个句子描述的是在遇到坏人时的应对策略,指出哀求是没有用的,因为哀求往往显得卑微而容易让对方得寸进尺,适合用“哀求”来表示这种无效的做法。故选“哀求”。
19.
20. A C B D
【解析】19.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瞬”“肃”“静”“爆”“凝”“沸”“腾”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0.本题考查多义字。
① 春节到了,广场上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锣”和“鼓”是传统打击乐器,此处“鼓”指实物乐器。故选A。
② 伯牙善鼓琴。 伯牙是古代琴师,“鼓琴”指弹奏琴的动作,强调“使琴发声”。故选C。
③ 在指导员的鼓励下,典典克服了心理障碍,不再恐高。 “鼓励”意为通过语言或行动激发人的信心和勇气,属于抽象层面的“发动、振奋”。故选B。
④ 在烈日下,他受伤的胳膊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描述身体部位因肿胀而凸起,属于物理形态的变化。故选D。
21. 22.幽静 澄碧 慷慨 攀登 居高临下 23.B 24.B 25.C
【解析】2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抄写时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注意“烟”“最”“抚”的笔画较复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方框内,注意要加上标点符号,不要添字漏字。
2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幽”“静”“澄”“碧 ”“慷”“慨”“攀”“临”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3.本题考查字词和文化常识理解。
B.从第①段“来到稻香四溢的东方村,陶醉其间,叹五谷丰登”,这里的“五谷丰登”是一个成语,意指农作物丰收。结合古代常识,“五谷”通常指的是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稻、麦、黍、菽、稷”是古代对五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统称,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故选B。
2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B. 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嘉陵江和渠江赋予了人的特性,即“孕育”了人民,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话同样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赋予了人的行为,即“窥着行人”,这与画线句中的拟人手法相同。
故选B。
25.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第②段画线句子“弯着指头数一数,香气浓郁的贡米鸭,肉质细软的手撕鸡……”表示除了贡米鸭和手撕鸡之外,还有其他的美食没有一一列举出来。可知其中省略号的作用:用于列举的省略。
C.该选项句子表示除了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之外,还有其他的故事没有列举出来。这里的省略号与语段中画线句子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用于列举的省略。
故选C。
26.伶俐 咆哮 慷慨 澎湃 胸襟 27.xuē shú sì 28.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9. 30.画家作画时,就像手中的画笔有神奇魔力,轻轻一挥,便能在纸上绽放出栩栩如生的画面。
【解析】26.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俐”“哮”“慷”“澎”“襟”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7.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削:读xuē,释义:1、义同“削”(xiāo),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2、免除。读xiāo,释义:1、用刀平着或斜着去掉物体外面的一层。2、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的技法。3、(Xiāo)姓。4、使尖锐。读qiào,释义:1.鞘。刀剑的套。2、见“削格”。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读shào,释义:距王畿三百里以内的大夫采地和公邑。
削减:读xuē jiǎn,释义:从已定的数目中减去。故选“xuē”。
熟:读shú,释义:1、食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跟“生”相对)。2、成熟,果实长成。3、经过加工或炼制过的。4、常见;清楚地知道。5、精通;有经验。6、程度深。读shóu,释义:义同“{熟}”。用于口语。
纯熟:读chún shú,释义:形容很熟练。故选“shú”。
似:读sì,释义:1、像;如同。2、副词,似乎,好像,表示不确定。3、用于比较,表示超过(放在单音节形容词后面,相当于“于”)。读shì,释义:见“似的”。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也作是的。
类似:读lèi sì,释义:大致相像。故选“sì”。
28.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复”“鼓”“琴”的正确写法。
2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句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语病是缺少主语,可在句首添加主语“这”。
改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30.本题考查成语。
围棋讲究计谋与智慧,用“运筹帷幄”形容下棋最为贴切;书法中体现线条流畅、笔墨雄劲,用“笔走龙蛇”恰当表达;绘画追求形象逼真,用“栩栩如生”准确描绘。
示例:书法,是笔墨与纸张间的舞蹈,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笔墨雄劲有力,仿佛一条蛟龙在纸上游走,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便是“笔走龙蛇”。
绘画,是艺术家心中世界的直观展现,他们追求形象逼真,色彩和谐,每一笔都力求捕捉自然的神韵,使得画作中的物象仿佛拥有了生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便是“栩栩如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