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 静夜思 课件(共45张PPT,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 静夜思 课件(共45张PPT,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1 21: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7 静夜思
第四单元·阅读
第一课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
《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作者简介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静夜思》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左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年仅26岁的李白被贬谪,心情郁郁。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落,李白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创作背景
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读一读。
《静夜思》
安静
晚上
思念(家乡、亲人)
在安静的晚上思念(家乡、亲人)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述的画面。
品读古诗
7 静夜思
语文园地四
9 端午粽
口语交际
8 夜色
和大人一起读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感知
第四单元·阅读
再读诗歌,说说你的发现。
ɑnɡ
初读古诗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猜一事物)
猜谜语
再读古诗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半包围
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字旁的横不宜过长。
chuánɡ

广
书写指导
倒八要写规范。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



书写指导
“土”的最后一横变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看起来像是地上的秋霜。
品读古诗
举头望明月
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
品读古诗
夜晚 思考 床前 明月
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故乡
读一读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
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qián


书写指导
同学们,说到“月亮”,你们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吗?
怀疑,本诗中指好像、犹如。
抬头。
想念,挂念。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品读古诗
低头思故乡
低头便思念起遥远的故乡。
品读古诗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读古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注意节奏。

chuáng


静夜思
起床
疑问
望月
低头
故乡
wàng
jìng
举手


识记字词
后鼻音
整体认读音节
第2课时
《思乡曲》
仔细听音乐,你体会到了什么?
静夜思 起床 疑问 举手
望月 低头 故乡
识记字词








读一读
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月亮?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洒在床前,就像地上铺了一层霜。
大意: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铺在地上的一层白霜。
好像
把月光比作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到自己客居异乡,于是一低头就思念起故乡和亲人。
活动一:下列图片适合作为这首诗的配图的是( )




课中导学单
诗人一个人身在外地,此刻,他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家乡的景色
家乡的亲人
大意: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
抬头
思念
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着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你在孤单的时候会想写什么?
说一说吧。
课时作业
一、默写古诗。
明月光,疑是 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 。
床 前

思 故 乡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激趣
拓展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