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第三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八章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聊城第三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八章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课件(15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6 08:19:49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3-3 第八章 气体吕秀丽气体的等温变化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小魔术: 瓶子“吞”蛋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二. 气体的等温变化
气体的等温变化一 、气体的状态参量 1. 等温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它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温度(T)体积(V)压强(P)2. 探究实验 (1)实验器材: 注射器、 压强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连接管、计算机等 。
注射器连接管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2)实验目的:
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思考与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① 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②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③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④怎样收集所测物理量的数据?
① 将压强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
② 使注射器的活塞开始置于14mL位置,并与压强传感器相连接;
③ 在表格体积行中分别填入 18 mL 、16 mL 、14 mL 、12mL 、10mL ;
④ 将注射器的活塞分别调到 18 mL 、16 mL 、14 mL 、12mL 、 10mL ,测出对应的压强值并填入表格中;
⑤ 关闭数据采集器的电源。 注意事项:推动活塞要缓慢,手不要触摸注射器
有气体的部分。(3)实验步骤计算机处理数据输入数据实验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跟体积成反比。三、玻意耳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跟体积成______ .2.公式: pV =Cp1V1= p 2V2玻意耳反比3.适用条件:
质量一定, 温度不变的气体。四、气体的等温线1. 等温线: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中P-V图象是双曲线的一支,这条曲线叫做气体的等温线。2.图线的意义:反映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规律。探究实验: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 (1)做法:
把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袋子裹住注射器,降低气体温度,等压强数值稳定后读出示数,填入表格;在原坐标纸上画出p-V图象并进行比对。
(2) 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低,等温线离原点越近。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的温度下,等温线相同吗?思考:t2初态:p1 = 3.0×105Pa V1 =?
末态:p2 = 2.0×105Pa V2 = 6L
由p1V1 = p2V2得,
V1 = 4L 一条等温线如图所示,线上两点A、B表示气体处于的两个状态.(2)当压强为20kPa时,体积为多少 ?1.0m31:44:11:1习题演练(1) A、B两个状态的我的课堂 我做主请同学们尝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1、2。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气体的等温变化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感知气体的压强、体积、和 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没有从对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进行逐一描述,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教材试图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 和空间(包括心理空间、思维空间),并让学生利用这些“空白”式的自主活动,自己建构、探索知识,逼近真实的探究结论。但是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以使学生 体会探究的基本要素。对于数据的处理也有提示,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但又不撒手不管,这是提高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较好的途径。
二、学生分析
物理定律的建立过程往往经过漫长的过程,无 数次的失败。学生在力学中已经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探究体会在等温条件下,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清楚一个 定律的发现,不可能通过几次简单的测量就得出的,课堂上是通过实验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有所体验。?
?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确定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2.玻意耳定律的内容。
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PPT课件? ??认真研读教材,将授课过程的重要环节和信息制成课件,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教学过程自然,提高课堂效率。
2.使用压强传感器测量数据 ? 在测量数据时,用传感器 代替了传统的气压计测量压强,使实验数据准确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实验精确度,最大化的减小了实验误差。
3.使用excel软件绘制函数图像 ? ?用excel画图功能非常强大,提高了画图的效率 ,实验环节和实验数据处理环节使用了这一项技术,取得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效果。
4.投影仪展示 ??教学中需要适时展示学生学习情况,投影仪具备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适时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纠正。在图像处理中和当堂达标的环节中用到了这项信息技术。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展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相等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相等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它们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通过视频猜想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演示实验展示和课件展示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过程
学生完成设计过程展示,并相互补充
课件PPT展示
进行实验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进行,
用投影仪适时展示学生用传感器测量数据;
分析与论证
教师组织同学们讨论、归纳处理数据的方法
1.小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小组内交流。
?2.学生比较讨论釆用什么方法处理收集到的数据
3.请学生猜想一下可能是什么图像,并试着画出来。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等温线图像
2再用多媒体excel软件模拟出函数图,并加以评价和纠正
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作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并提出问题:在不同温度下的几条等温线,如何比较?
准备冰袋,突破本节难点
用冰袋粗略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气体等温线
用视频录播软件展示结论
当堂达标
教师指导例题
学生做达标试题
课件PPT展示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自己总结
课件PPT展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 在新课时,运用PPT,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满足了教学的需要。课件依次具体展示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视觉合听觉等协同起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excel图像处理,给学生画图树立了一个样板。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用视频录播软件播放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针对性达标题,练习效果非常好。使学生能很快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了如指掌,便于个别辅导。
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